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些非洲人酋长的儿子,在继承酋长职位之前也必须去英国受教育。1822
年,有一位英国船长在报告中写道:“有许多土著会写英文,最初学会
这种本领的是一些到过英国的商人的儿子,……为了使有势力的家族子
弟学习这种本领,他们创办了学校,并培养了教师。”①在这些商人、
酋长子弟中出现了非洲第一批受西方思想、习俗影响的知识分子。他们
要求革除各种陈规陋习,提高妇女地位,普及西方文明的婚姻习俗。
总而言之,奴隶贸易和殖民统治时期,黑非洲剧烈的社会变迁引发
并促进了一系列的习俗文化变迁,传统社会习俗受到强有力冲击。随着
越来越多的非洲人开始按照西方新的社会规范和价值观生活,黑人传统
习俗文化中某些不文明、不人道的东西,逐渐为社会所舍弃。传教士们
和殖民地行政官员反对精灵崇拜和祖先崇拜,反对非洲黑人各族的各种
神祗、巫术、魔法,推动着黑非洲传统社会的食俗、葬俗和成年仪式等
也发生了某种程度的变化。
… Page 66…
六、西风东渐与伊斯兰世界
14世纪,在安纳托利亚高原上崛起了新的奥斯曼土耳其国家。土耳
其人在建立政权之初就信奉伊斯兰教,把伊斯兰教定为国教。从14世纪
初至16世纪中期,通过不断的军事扩张,奥斯曼帝国的版图日益扩大,
从多瑙河的布达佩斯至尼罗河的阿斯旺,从伊朗中部至阿拉伯半岛南
部,势力范围包括小亚细亚、东南欧、埃及和叙利亚、伊拉克、北非、
阿拉伯半岛,以及地中海、红海、黑海地区的部分岛屿,成为横跨欧、
亚、非三洲,幅员辽阔的伊斯兰教大帝国。17世纪中期,穆斯林与当时
的欧洲人口数相等,约为15000万。奥斯曼帝国统治初期,出现了比较
安定和繁荣的局面,人民安居乐业,道德风尚良好。但是到了18世纪,
随着奥斯曼帝国的衰落,出现了普遍的贪污腐败和道德价值沦丧的现
象。这时西方文明开始渗透和冲击伊斯兰世界,穆斯林的社会生活日益
世俗化、现代化。1798年,拿破仑率军征服了埃及。这次远征是十字军
战争结束后欧洲向近东伊斯兰国家发动的第一次军事进攻,造成了十分
严重的社会后果,打破了穆斯林的“伊斯兰教世界对异教徒的西方具有
无可辩驳的优越性”的幻想,从而给穆斯林提出了一个难题,即如何调
整自己以适应新的形势。在此情况下,出现了近代伊斯兰教复兴运动,
企图通过纯洁伊斯兰教义,革除各种社会陋习来抵御西方意识形态及生
活方式的冲击,保持伊斯兰传统的生活方式和习俗。与传统主义者不同
的是,现代主义者主张改革以适应社会发展潮流。伊斯兰世界的生活习
俗正在发生或快或慢的变化。为了便于说明问题,本书所指的伊斯兰世
界,从地理范围上讲,主要包括小亚细亚、西南亚和北非。
1。西方殖民者入侵前的伊斯兰世界
(1)伊斯兰城市面貌
城市是文明的产物,城市的面貌往往代表着一种文明的兴衰。18世
纪,在奥斯曼帝国统治下的伊斯兰世界陷于贫穷、落后的状态,城市破
败不堪,与日趋繁华的西方商业城市形成了鲜明的对比。1766年,一位
法国旅行家说:伊斯坦布尔“街道湫隘,像我们的古城;街面污秽不堪。
两边若无步道,坏天气难于行走。每逢两人交叉,其中一人必须走下步
道,或紧贴门坎避让。步道上淋不到雨。大部分房屋仅有两层,上层挑
出底层之外,几乎所有房屋都经油漆。这一装饰使墙面显得不那么晦暗
凄凉,但气氛仍然沉闷。所有的房屋,达官贵人和最有钱的土耳其人的
住宅也不例外,都用砖木建造,涂以石灰。因此一旦发生火灾,顷刻间
能造成巨大损失”。开罗与波斯的城市亦非常破败。1660年,另一位法
国人指出,波斯“各城市的街道弯弯曲曲,高低不平,尤多便坑。遵照
法令,此辈贱民可在街头之便坑如厕,以防尿液溅湿衣裤,招致不净。”
1694年,热梅利·卡勒里对波斯的印象也不好,他说:在伊斯法罕和波
斯全境,街面不铺石子,冬天泥泞,夏天尘土飞扬。“由于居民常把死
畜和宰杀的牲口流出的腥血扔到公共场所,又有随地大小便的习惯,本
来就脏的街道变得更脏……”由此可见伊斯兰城市显得零乱、肮脏、既
不优美,又不协调,一付衰败不堪的凄凉景象。人们尽可能把街道修在
… Page 67…
斜坡上,以便雨水和溪流自动承担清洁工作。不过在混乱、拥挤中仍有
规律可寻。城市中心为清真寺,周围是商业街道、货栈和客店,然后各
行各业以这一行业在传统上是否视作洁净为依据,由里到外作同心圆式
分布。如香水和香料商“因其供奉神圣,根据教义是洁净的”,离清真
寺最近。依次类推是织绸匠、金银匠等。市区边缘为皮革匠、铁匠、马
掌区、陶工、鞍匠、染匠和脚夫等所占据。乡下人则在城门口出售鲜肉、
木柴、黄油、蔬菜和草药①。
(2)衣食住行
在奥斯曼帝国境内,流行土耳其式服装,即用一幅布叠成好几折盘
在脑门上,长袍从领子拖到脚跟,“与其说它是衣服,不如说它是遮掩
人体之物”。在奥斯曼帝国武力及声威所达之处,各地民众不得不脱下
本民族服装,而改穿统治民族的服装。从遥远的阿尔及尔到基督教的波
兰无不如此。在波兰,土耳其式服装直到18世纪才被法国式服装所取代,
而且取代并不彻底。与西方服装不同的是,土耳其服装的款式变化很小。
1741年出版的《奥斯曼帝国大观》一书指出:“欧洲妇女惟恐赶不上时
髦,东方妇女却不必为之操心。她们梳的发型、穿的衣服的式样和用料,
几乎一成不变。”1516年阿尔及尔被土耳其征服以后,当地人被迫改穿
土耳其式服装,在长达3个世纪中服装款式几乎没有变化。有意思的是,
1580年,一位神甫曾对阿尔及尔妇女的穿着作过详细的描述。到了1830
年,学者们大为惊讶地发现:目前阿尔及尔妇女们的服饰仍然完全符合
这位神甫的描述。
奥斯曼帝国统治时期,伊斯兰世界在饮食文化方面的最大贡献是提
倡饮用咖啡。据史书记载,早在1450年亚丁人就开始喝咖啡。15世纪末,
咖啡传到麦加。1510年,咖啡在开罗露面,1555年它始见于伊斯坦布尔。
从此咖啡在奥斯曼帝国境内广泛传播,并且很快取得稳固地位。由于穆
斯林不喝酒,咖啡就成为他们的主要饮料。在伊斯兰城市中,咖啡摊比
比皆是,人们喜欢在饭后喝杯咖啡。有些人索性以一杯咖啡佐以几块点
心作为一顿便宜的午餐或晚餐。西方旅行家在伊斯兰国家看见咖啡以
后,感到非常惊奇,不知道这是什么东西。1615年,一位西方人士在君
士坦丁堡记述了土耳其人喝咖啡的情景:“土耳其人另有一种黑色饮料。
这种供热饮的饮料,夏天喝下去会生凉意,冬天喝了会感到温暖。”“他
们不是在进餐同时,而是在饭后大口啜饮,也有像尝甜食一样慢慢品味,
以便与友人舒适地交谈。当地人士聚会很少不喝这种饮料的。为此他们
特地生一个火,火旁放置若干盛有此种混合物的小瓷碗。饮料煮热,就
有专门管这种事的人把小瓷碗端给全体客人,同时向每人奉上几枚瓜
子,可以嚼来消磨时间。有了瓜子和这种叫做 ‘加乌埃’的饮料,他们
便以谈话作消遣……有时长达七八小时”。1669年,土耳其驻法大使苏
里曼·穆斯塔发·拉卡经常举办招待会,请巴黎各界名流品尝咖啡,“他
的外交使命失败了,咖啡却成功了”。从此,咖啡风靡法国及整个西方
世界。喝咖啡一度被视为有文化或有教养的举动。17世纪末,在巴黎出
现的串街走巷出售咖啡的小商贩,都是一身土耳其装束,头裹缠巾,挂
在胸前的货筐里装有咖啡壶、杯和燃烧着的炉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