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世界近代中期生活习俗史-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物层出不穷:1719年俄国第一家博物馆和图书馆向公众开放;一座巨大 

的剧院拔地而起;1721年街头亮起了595盏路灯;《圣彼得堡新闻报》 

在此排版印刷…… 

     彼得一世将莫斯科的达官贵人和普通百姓强行迁入这座欧洲式的、 

与传统一刀两断的城市。  1714年,圣彼得堡居民为34550人,10年后 

达到70000人,成为欧洲最大的城市之一。他们都有“一种远离俄国来 

到异乡之感。当他们沿着长长的河道散步时,他们一会儿以为自己是到 

了荷兰,一会又以为自己到了意大利,或者到了法国”。居民的衣、食、 


… Page 43…

住、行、婚丧、娱乐,社会交往等全盘欧化了。随着圣彼得堡的崛起, 

一股巨大的移民洪流涌入该城。移民成分非常复杂,有贵族、官员、军 

人、海员、技师、教员、艺术家、帮闲、厨师、女管家、农民,等等。 

还有许多外国移民。来到圣彼得堡的芬兰人,每逢冬天在涅瓦河上砸冰, 

将凿好的冰块送到大户人家的冰窖中储藏起来。有些人从事铲除冰雪, 

每天挣半个卢布;另一些人赶雪橇,顾客出一二个戈比,他们就把顾客 

送到城里的任何一处。芬兰女人多半当贴身女仆或厨娘,由于她们面容 

娇好,彬彬有礼,往往能嫁给身份比她们高的人。 

     圣彼得堡以兼容并蓄的态度接受各种各样的移民、思想、习俗和文 

化。希腊教堂与新教教堂及其它教派的教堂毗邻,不同的民族互相通婚, 

不同的习俗混杂交织并互相影响。“世界上找不到别的城市和这里一样, 

人人都能讲许多种语言。最卑贱的仆人也会说俄语、德语、芬兰语,受 

过教育的人常能讲八九种语言”,“他们有时混合使用不同语言,听来 

颇为有趣。”在西方文化的熏陶下,圣彼得堡人逐渐形成了喜爱新奇、 

追求时髦的癖好。达官贵人的趣味、情调与西方贵族相比没有什么两样。 

他们的住宅里拥有漂亮的地毯、挂毯、五斗橱、名贵家具、雕花包金的 

细木护壁板、古典式的彩绘天花板,“那里的套房与巴黎和伦敦一样隔 

成许多单人卧室,那里同样雇用数量极多的仆人。” 

     随着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大街上开始通行马车。为了防止平民百 

姓在马车等级上“僭越”,沙皇颁布了一道敕令,规定只有上将或职位 

相当者可以在轿车上套六匹马,除了车夫还可以用两名骑手协助驾驶。 

逐级递减,中尉和资产者有权用两匹马驾车,工匠和商人只能用一匹马。 

根据主人的级别,对于仆人的制服也作了一系列规定。此外,“皇室举 

行招待会时,轿车到达目的地后照例多绕一个小圈,以便每个人都能看 

到其他人,也被其他人看到。”这样,贵族阶层就把追求纯种马和富丽 

堂皇的马车作为一项重要事务。“谁还敢随便雇一辆车,让毛色不纯的 

马和一身农民打扮的车夫使自己当众出丑?” 

     圣彼得堡的新风奇俗很快蔓延到俄国其他城市和地区,它们不同程 

度地模仿圣彼得堡的趣味和嗜好。彼得一世让这个文明窗口与俄国结 

合,从而改变俄罗斯人的陈规陋习的夙愿终于实现了。 



     (6)其它改革 

     彼得一世颁布诏谕,规定农村居民建造住房时,房舍间的距离不得 

少于30俄丈。穿堂的顶棚得抹上粘土。莫斯科居民建造房屋必须用瓦或 

木板盖房顶。“炉子必须砌造在炉基上,不得直接砌在地板上,烟囱必 

须砌得宽大一些,使人能够爬进去。” 

     彼得一世对臣民的卫生状况亦十分注意,规定臣民每周洗澡一次, 

居民应当保持街道的清洁,打扫街道的时间为“街上没有行人的清早或 

晚上”。每周六,瑞典俘虏负责打扫圣彼得堡的大街。首都居民“不得 

在规定以外的时间上街,需要时必须随身带着灯笼”。 

     彼得一世下令对葬礼进行改革,规定普通人死后“不要葬在城内”, 

装殓死者只准用普通的木料,禁止用厚松木板和橡木。 

     彼得一世为了使自己的改革措施得以不折不扣的贯彻执行,几乎每 

一道敕令、规章、指示,结尾处都要加上“严惩不贷”的威胁,如贩卖 


… Page 44…

俄式长袍和皮靴将被判服苦役。 



                          3。生活方式的西方化 



     (1)社交礼仪 

     1697年3月,彼得一世随使团去西欧考察。由于他不了解西方社交 

礼仪,常常做出许多荒唐之事。他去柯尼斯堡访问时,在大街小巷来回 

乱串,“惊恐的行人见他就躲”。他甚至截住一名贵妇人,用手拿起挂 

在她外衣上的小表,看了时间后才走开,“可怜这位妇女吓得几乎昏倒 

不省人事”。彼得一世在汉诺威选帝侯索菲娅和其女儿夏洛特为他举行 

的豪华宴会上,手足无措,自卑不安,“两人象看怪物一样打量着他, 

使他感到非常尴尬”。彼得一世用手遮住面孔,窘迫地说:“我不会讲 

话。”“他在餐食上的表现很不合乎礼仪——用手进食,菜汁沥沥拉拉 

地洒了一身,也不会使用餐巾。”索菲娅母女对沙皇不会使用餐巾感到 

很惊讶,“显然,人们未教会他进食时要讲究卫生”,“他的趣味颇不 

风雅,殊堪惋惜”。 

     彼得一世回国后,立即下令在俄国推行西方社交礼仪、改变粗俗野 

蛮之风,养成文明卫生的习惯。他亲自在宫中教授各种礼节,并指示其 

亲信编写了一本教导贵族子弟待人处世的书,名为《青年正则》。该书 

教育青年要谦虚、勤劳、温和、顺从等,提出这样一些忠告:“赡养父 

母为莫大光荣”,“不应打断父母的话,更不应顶嘴。”父亲呼唤儿子, 

儿子应当恭恭敬敬地回答:“您吩咐吧,好爸爸。“或者回答:“有事 

请您吩咐我吧,好爸爸。”离家在外要尊重年长的人,听老人讲话时, 

不要插言打岔,更不要胡搅蛮缠。《青年正则》鼓励青年人用外语交谈, 

以显示自己有教养,“少年人应当用外语交谈,以便养成说外语的习惯”。 

      《青年正则》对于青年在公共场所和用餐时的举止规定得很细致: 

 “在街上走路不要东张西望,不要眼睛向下,也不要斜眼瞟人,要伸直 

身子,径直向前。”“手不要久久地放在盘子上,喝汤的时候,不要摇 

晃腿,不要用手而要用餐巾擦嘴,食物还没有咽下去时,不要喝汤。不 

要舔手指头,不要用牙齿啃骨头,要用小刀剔它。不要用小刀而要用牙 

签剔牙,剔牙时要用一只手遮住嘴吧。切面包时,不要把面包抱在胸前。 

吃摆在你面前的东西,不要伸手去叉够不着的食物。”“吃饭时不要象 

猪吃食那样发出吧哒吧哒的响声,不要搔脑袋,不要只顾狼吞虎咽,一 

言不发,因为乡下人才这样干。不断地打喷嚏、眨眼睛、咳嗽,都是不 

成体统的事。”①此外,还规定不随地吐痰,不当众搔痒等。 

      《青年正则》的最后几页对贵族小姐提出了规劝,要求闺秀们具备 

20种美德:敬畏上帝、温顺、勤劳、仁慈、腼腆、节俭、贞洁、忠实、 

沉静、整饰等等。“羞涩是品德高尚、行为端庄的标志,因此善于羞怯 

作态的闺秀便能受到称赞。” 

      《青年正则》在彼得在世时曾印行了3次,在俄国各大城市流传颇 

广,成为贵族阶层的必读书籍。经过几十年的教化,俄罗斯上流社会终 

于形成了西方的礼仪风范。 



     (2)大跳舞会 


… Page 45…

     1718年,彼提一世倡导举办“大跳舞会”,他说:“‘大跳舞会’ 

一词系来自法文②很难找到含意恰当的译法。这是一种自由的聚会,人 

们来到一起,不仅是为了消遣,而且是为了谈正事,人们可以互相交流, 

交流情况。”波得一世亲自为大跳舞会拟定了章程和宾客的行为准则。 

大跳舞会每周举行3次,由达官贵人轮流作东,时间为下午4时至晚上 

10时。“贵族、军官、豪商大贾、战舰制造家、枢密院成员均需携带妻 

子儿女前来参加。”主人无需上前表示欢迎,也不需要陪客或送客。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