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虑考虑自己的处境,肯定会鞋底抹油溜之大吉。事实证明哈雷尔的推测完全正确。
在此期间,哈雷尔做好了解运艾希曼的一切工作。他打算让特遣行动小组的特
工们都穿上以色列国家航空公司的制服,同时给艾希曼也套上一件,让他也冒充以
色列国家航空公司的雇员。然后全部人马乘坐机组人员的专车直抵机下,一上飞机
就万事大吉了。哈雷尔还将伊利等4 名特工继续留在阿根廷,负责把租用的寓所恢
复原状,把租来的汽车退还,做好扫尾工作。
此外,哈雷尔早就得知以色列代表团人员不打算取原道回国,代表团团长想从
阿根廷去美国访问,其他成员则想留在西半球住k 几日。这一切都给押送艾希曼回
以色列带来方便条件。哈雷尔一再强调,在对飞机进行全面技术检查和机组人员休
整时间,有关机组人员必须毫不松懈地对飞机实行保护性监视,以防有谁可能把艾
希曼的失踪和以色列飞机到来联系起来,从而要在飞机返航前对飞机和机组成员进
行检查。
为了预防艾希曼在通过最后一道检查口时狗急跳墙,向阿根廷执勤人员泄露自
己的真实身份,哈雷尔经过周密考虑,决定瞒天过海,实施骗着。在医生的参谋下,
一名摩萨德特工住进了当地的一家医院,病因是他在一次精心策划的“车祸”中得
了“脑震荡”,这位“病人”住院后,必须表现出他的智力状况每天都在缓慢地好
转。这样,他就可以得到一份由阿根廷医院签署的医疗证明和一份允许他返回他的
祖国以色列“继续治疗”的许可证。
5 月20日,这一切都如愿以偿了。
“病人”刚一出院,所有的文件便交到了那位精于伪造证件的摩萨德特工手里,
两个小时之后,医院的证明上,换上了艾希曼的照片和姓名,并有一行小字写下了
他的面目特征。现在,即使阿根廷人拦住“以色列国家航空公司工作人员专车”挨
个检查证件,特遣行动小组的特工也能对“机组成员”艾希曼神志不清的神态作出
令人信服的解释:他出了一次车祸。同时,递上一张真正的医院诊断证明。
1960年5 月 20 日 20 时,在秘密别墅中,摩萨德特工做好了把艾希曼带出阿
根廷的最后准备工作。艾希曼被套上了“埃勒·粤勒”航空公司的制服,特遣队的
医生,将一针特制的麻醉剂注人他的肌肉中。十秒钟以后,艾希曼就对周围的一切
失去了知觉,只能在两个人的搀扶下行走,在外人看来,他成了一个典型的脑震荡
患者。
到达机场后,哈雷尔便让同事把机场候机室餐厅角落的一张饭桌全部占满,以
防止最小可能的意外。他周围,是几百名正在进餐的机场工作人员、各国旅客和阿
根廷边防警察。通过机场护照检查那一刻了,检查出人意料的正常,检查人员甚至
对“脑震荡患者”的病症表示了同情。最后这些使用假护照的犹太人以及“脑震荡
患者”全部通过了海关和护照检查。哈雷尔轻轻地长出了一口气。
刚一上飞机,两名摩萨德特工便把艾希曼塞进位于飞机前部的头等舱室。在艾
希曼的周围,坐满了“机组其它成员”,他们一个个佯装呼呼大睡。应哈雷尔的要
求,飞机驾驶员减弱了舱内灯光。在昏黄的灯光下,每个人的面部都变得模糊了,
为了对付阿根廷方面对飞机可能的“例行检查”,哈雷尔不愿冒任何风险。此时的
哈雷尔失去了以往一贯的沉着与冷静,急切地盼望飞机的起飞。据哈雷尔事后回忆,
这是他一生中最难捱的时刻。
5 月21日零点,布宜诺斯艾利斯机场塔台,向以色列601 号“不列颠”式飞机,
发出了“起飞”的命令。
此时,在飞机上,机长经哈雷尔同意,向机组人员宣布了此次飞行的特殊意义。
有一位机械师得知以后,激动得埋头痛哭起来。
24小时之后,飞机顺利降落在以色列利达机场。
哈雷尔在机场上把一切安排停当,让随机的摩萨德特工人员处置艾希曼,他立
即驱车前住总理官邸,本—古里安总理正在办公室等他。
“我终于把阿道夫·艾希曼带回来了。他踏上以色列国土已经有两个小时了,
要是您批准,我就把他立即移交给以色列警察局。”哈雷尔十分兴奋地向本—古里
安总理汇报。
本—古里安总理也很激动,但他沉思着,没有马上表态。过了一会,他简单地
问了一句,“能完全肯定他的身份吗?”
“绝对肯定。”哈雷尔回答得果断、干脆。
“那么由法官签发逮捕令,我同意把罪犯移交给稽察总监。”本—古里安总理
下了命令。
摩萨德秘史
六、尾声
5 月23日,本—古里安总理召开以色列内阁部长会议,把摩萨德捕获艾希曼的
情况通报给部长们。当天下午4 时,本—古里安将在议会大厅正式宣布这条消息。
哈雷尔很少在公开场合露脸,在本—古里安总理向议长提出要在议会上发言的
前5 分钟,哈雷尔步入议会大厅,在内阁成员席后面的非内阁成员席上坐了下来。
大厅里鸦雀无声。摩萨德最高首脑一动不动地坐在那里,一双蓝眼睛直视前方。
本—古里安总理用充满激情的声音壮严宣布,“尊敬的议长和议员先生们,我
必须向你们报告一个好消息。不久前,以色列特工部门在南美洲某个地方找到,并
且抓获了罪恶累累的前纳粹罪犯阿道夫·艾希曼。现在,艾希曼已被拘在以色列的
监狱里。不久,一个由犹太法官组成的法庭将对艾希曼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对犹
太人犯下的罪行进行审判。”这个从14岁就投身犹太复国运动、被人称为有着“钢
铁般意志”的犹太政治领袖这一次竟克制不住,激动得连声音都颤抖了。
本—古里安总理的话犹如雷鸣闪电一般很快从以色列议会大厅传遍全国,传到
了世界各个角落。
整个以色列沸腾了,人们欢呼着英勇、机智的特工人员的功绩。在议会大厅,
全体与会者都把目光移向了哈雷尔。此时的哈雷尔与直接参与这次捕获行动的特工
人员当然同样是沉浸在胜利的喜悦中。然而,他们内心却涌动着复杂的感情。一千
多个难以成眠的日日夜夜,在阿根廷茫茫人海中的无数次搜捕……此刻,在他的内
心,正涌动着一种复杂的历史感情。在他看来,可以把犹太人过去几十年在纳粹铁
蹄下遭受的迫害和屠杀浓缩成一句话,一个结论,但是只有亲身经历过这一切的人,
才能真正深切体味“复仇”这两个字的真正含意。
但此刻,他一句话也不想说。
对艾希曼的审判是旷日持久的。为了防止在场旁听的观众表现过于激动而当场
刺杀艾希曼,在审判时,特地设立了一个上面敞开的玻璃罩,而艾希曼就站在玻璃
罩里面接受审判。在审判的法庭上,面对丰富的铁证,艾希曼竟然良心发现,说:
“我早应该把子弹射进我自己的脑袋。”在数不清次数的审判中,旁听的观众由于
忍受不了触目惊心的事实,竟有人不止一次地晕倒在法庭上。
直到1962年的5 月29日——事隔两年以后,以色列最高法院才判处被认为是第
二次世界大战中屠杀大批犹太人的直接责任者——阿道夫·艾希曼——死刑。
艾希曼在临刑前对解押他的一个以色列官员说,“希望你不久就会走上我这条
路。”这是他生前的最后一句话,而听他说话的人叫艾坦——若干年以后,他当上
了拉卡姆的局长。
1962年6 月1 日晨,太阳还没露出地平线,濒临地中海的以色列海法港外的海
面波光粼粼,碧波万顷。一艘以色列海军小艇风驰电掣般地冲向大海。当小艇驶出
以色列领海时,一名戴白手套的以色列海军军官把一个铁皮罐抛入茫茫大海。旋即,
小艇转头返航。被扔人大海的铁罐里装着艾希曼的骨灰,以色列人要把骨灰抛在远
离海岸的波涛中,因为他们不能让自己的头号敌人的骨灰沾污犹太人神圣的故乡。
一场曾缠绕了千千万万犹太人的恶梦结束了。
阿道夫·艾希曼曾经是纳粹德国屠杀犹太人的主要工具,是纳粹德国行将崩溃
前执行丧心病狂的“彻底解决方案”的负责人,在被屠灭的600 万犹太人中,大约
有200 万犹太人的死跟他有极其紧密的关系。尽管惩凶艰难,但是,艾希曼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