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清代八股文-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即先天上的特别聪明人物。如照孔子说的“上智与下愚不移”的论点存在的话,那么教育所能发挥作用的,即“中智、下智、上愚、中愚”这四种人。八股文教育大约就包括了这四种不同智慧的人了。
  八股文教育的重点,大约是放在德育与智育二点上。德育是读圣人的书,受孔孟学说的影响,这在前面政治思想影响方面已说过,不再多赘。只说智育这方面,也可分为两个方面来分析:一是文化知识传授继承,识字、读书,读《四书》“五经”,读唐诗、读史汉唐宋古文等等,以继承中国全部传统文化,一年一年,一代一代。这是知识教育,益于理解。二是思维的训练,这就是八股文教育更重要的方面。今天对之必须有此理解。不然,就解释不通,这样机械繁难的形式,一部《四书》的狭窄限制,演绎朱熹注解、模拟圣人语气的空泛内容,既非充实学问的知识,又非直接用于国家公事的文体律例,也非抒发感情,开扩胸襟的诗赋,只是科举考试的工具,这该如何理解呢?而且经过几层考试出来的人,大多数都有工作能力,有不少甚至能力很强,管理地方的事,管理国家的事,一批一批的人,一代一代的人,明、清两代的政治、经济都是几十年、几百年的稳定。这八股文教育,起到的是什么作用呢?这不成为一个奇怪的历史之谜吗?回答很简单,就是起到严格的训练思维能力的作用。
  命题作文,是限制思维的训练,即把作文人的思维限制在题目的范围内。而题目又出自《四书》的范围内,这就是更小范围的限制。而题目又多种多样,有的有内容、有话可说,有的却无内容,或过空、或过小、或不可理解,这样就把作者的思维限制在一个极小的圈子中。天常日久,这样习惯于这种思维的人,思维习惯,便易于集中。遇事不会漫无边际去乱想。人的思维能力成熟健全与否?主要靠四方面:即天赋智慧、知识掌握、社会生活经验、后天训练。幼年、青年时期,知识和生活经验都缺乏,其思维能力,极为幼稚,正是限制思维训练的好时机。命题作文,看似束缚思维,实际正是引导其思维方法,思维范围。如任其自由思想,则头脑空空,漫无边际,不知想什么好。智慧出众者,便展开不切实际的幻想;智慧一般或较差者,则头脑空空,不知想什么,把人文思维,视为畏途,遇事不用大脑,只会服从命令听指挥,这是自由思维教育方法的最大坏处。因而限制思维是训练思维能力的第一步,其效果在于训练其集中性,几百年的八股文教育在培养其各个历史时期的人才中,是起到这个作用的。
  八股文教育在命题作文、限制思维的训练中又分作几个步骤。规定先作破题、承题,在前面各篇中,不少都已说到,这样的要求,在限制思维训练中起到什么作用呢?说的简单明确些,是训练其思维方法的步骤,及其敏锐性。即在题目所限制的客观范围内,首先要抓住其极为主要的两个方面,然后以此为中心逐层分析之,但这又不像现代教育中的数学、有数字可据,规律可依,轨迹可循,而这种题目则大多是道德伦理、政治经济、社会心理、人际关系、历史事件、学问修养等人文现象,只有孔孟言论作为标准,这样一下子抓住所论述的中心,而且还要一下子破开对立面,这种要求,其难度,老实说超过现代教育初等数学演题。这既要大运动量的严格训练,又要求有一定的天赋智慧。如说以《四书》命题作八股文的训练是训练其限制思维的集中性,那么破题便是限制中的限制,就是有力地训练了其限制思维在相对集中条件下的准确性、敏锐性。
  八股文在写法上每股对仗特征,前面各篇均已作充分论述,这样的写法,当然首先要求习惯于这样的思维,即想到一面,同时想到另一面,想到前、即想到后,想到左,即想到右……相反、相成、并列、对照、次第……等等,总之天下万事万物、自然人事,没有一样是孤立的,因而这八股文的思维训练,就是使人从训练中,自然养成思维的全面性、辩证性。而克服片面性、极端性。自然这也是从小训练有素,并非一蹴而就的。
  综上所述,可见八股文教育所起的最大作用,就是以《四书》命题作文的严格限制思维的强化训练。训练其限制思维能力的集中性、准确性、敏锐性、全面性、辩证性。达到这一目的:即在限制思维的范围上,是一部《四书》,旁及五经、史、汉古文等等,总之不外孔孟言论,儒家传统朝代历史,这样在思想体系上,保证了它的纯洁度。而在处理事物的能力上,思维能力又集中、准确、敏锐、全面、辩证。作到这点自然是与天赋和努力苦功分不开的。清代人常说:“聪明人学会八股更聪明,笨人学会八股更笨。”这话说的很有趣,却也很实在,一点不差。学与不学大不一样,训练与不训练也大不一样。天赋聪明的人,如受了八股教育,不但掌握了传统文化知识,其思维能力也受到长期的正规严格训练,其思维能力在原有智慧和训练效果的结合下,正所谓如虎添翼,必然有了更大程度的提高。其办事能力就更无往而不利了。道理其实很简单,人的大脑思维能力,也同四肢运动能力是一样的,自然状态的先天天赋,如再以后天的严格训练加强之,自然完全不一样。训练乒乓球运动员,大运动量抽一个角,一抽就是几千次、几万次,抽左就是左,抽右就是右,不允许其自由打,经过多少天、多少个月强化训练,落点极为准确,然后临战自由发挥,那就得心应手,极为自由,想到那里,打到那里。体育技能,如此训练,人能理解。为什么脑力训练,思维能力训练,人们不能理解这一科学规律呢?要理解限制思维的严格训练,正是要使之在自由思维时能够无往而不利。想来八股文教育所起的思维能力训练作用的奥秘就在于此。自然这也要有一定的天赋智慧作基础,并不是人人能作到此点。智慧差的人下加倍苦功,在形式上掌握这一思维方法,不能活用,就不免要变为迂夫子,思维更加机械,那就是笨人学会八股更笨的原因了。
  八股文教育的目的,是为了科举考试,而科举考试的目的,是为了按期为国家遴选行政官吏人材。它的教育手段、遴选方式、最终目的,都是十分明确的。直接目的不是培养文、史、哲学者,更不是现在所说的什么文学家之类的人物,因此只用现在的情况去理解历史上的八股文教育,那必然是不得要领的。
  第三方面是遴选人材,安定社会方面的作用。这自然与科举考试制度是分不开的。唐代科举取士,遴选人材,参试举子,云集长安,留下“槐花黄、举子忙”、“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天下英雄,尽入吾彀中矣”等谚语、诗句、政治名言,这一十分合理的抡材大典,在中国延续了近一千三百年。明代以八股取士,更为制度化。清代完全沿续使用明代的办法。考试情况,前面已有两篇文字说明,兹不再赘。这里只说明其作用。一是三级考试,即府、乡、会试,用八股文考出来的正途出身人选,相对说是比较有能力的行政官吏。是清官吏的主流,由京城各部到外州县都是如此。小到教谕、县丞、知县、各部主事之类的基层官吏,大到各部尚书、军机大臣,基本上都是八股文考试会试、殿试得中的人,在这些参试者中,都是比较杰出、冒尖的人。二是八股考试相对公平合理,纵使农村、边远地区,不少寒家子弟,也能按固定比例,及时涌现出来,担任官吏,得到社会公认和重视,都以科甲出身为荣,比现在的所谓民意选举,更真实、更实际。因为所谓“民意选举”,纵使没有弊端,也总免不了有力者指定、拉关系、自我宣传等虚伪成份,并不真正能使洁身自爱的贤俊之士涌现出来。三是八股文考试的范围和困难机械的文章格式,既便于参试者用功准备,又便于考试后比较成绩。因其既有机械比较,又有感观比较。前者比形式、比表面文字。后者比内容、比思想、比气质。清代规定八股文考试文章的评价标准是:“清真雅正,理法兼备。”这八个字既有其机械处,又有其灵活处。而且还有一定的深度。不比于现代数学考试,不管题目多难,对就是对,错就是错,即使有不同解法,差异并不太大。而八股文考试,就在这八个字的标准中,也相差很大,又可分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