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净土大经解演义1-144+净空法师-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一天听一片,一片是一小时,但是重复听十个小时,每天听经十小时。他说听经对他非常受用,为什么?他妄念没有了,除了听经之外就是念佛。这一部经从头到尾听圆满了,从头再听,听完了又从头再听,听了十年他成功了。不但经文他背熟,可能连注解也背熟了,现在升座讲经他不要书本,也不需要参考资料,而且什么?触类旁通。讲得非常圆满,真正让人看到,你不能不佩服他。他生活在一个很辛苦的家庭,物质条件极差,能吃苦,吃苦耐劳,一生于人无争、于世无求,他成功了。这是我们好榜样,他五十五岁开始,我看我们净宗学院的同学,大概还没有到五十五岁,还来得及。如果到六十五岁没有成就,那就完了,那个问题就严重了。

  成就之后,要报佛恩、要报众生恩,怎么报?“游步十方,行权方便。此二句初赞大士之权德”,这些菩萨们善巧方便。“游步是游行与游化之义”,游行是寻师访道,自己还没有成就的时候,哪个地方有高人、有大德去亲近,向他请教,这是游行。像释迦牟尼佛当年在世,十九岁离开家,那就是游行、去参学,到三十岁参学十二年,印度宗教里面的高僧大德,学术界里面的高人都亲近过,德行、学问成就了。虽成就,问题没解决,在一般人他就停止在这个地方。释迦牟尼佛他不甘心、他不情愿,他在恒河边上毕钵罗树下,现在叫菩提树,在那个地方入定,把十二年所学的也放下,入更深的禅定,以前所学的四禅八定,这再入更深的禅定,终于成就了大彻大悟、明心见性,这三十岁。见性之后,见性就成佛了,就不是游行,那是游化,化是教化众生,自己成就之后,一定要成就别人。成就自己是为什么?是为了教化别人。也就是四弘誓愿里面所说的,“众生无边誓愿度”,这一愿要落实,不能说话不算话。十方,他老人家一生确实是游化,没有一定的住所,可是学生对他佩服到极处,他到哪里学生跟到哪里。跟他这些学生人数不少!在经上常常看到的一千二百五十五人,这么大一个团体。晚上休息在树林底下,每个人找棵大树,在树下打坐入定休息。白天也在树林里面讲经教学,只是白天还有一堂功课,要出去托钵,日中一食,树下一宿,一辈子过这样的生活。所以他教我们“以戒为师、以苦为师”,他做到了,做出榜样给我们看。真的是万缘放下,心里没有杂念、没有妄想,这才能成就。

  “十方者,东西南北四方”,下面“东南、西南、东北、西北”,这是四维,这叫八方,再加上上方、下方,这叫十方。“盖表空间之一切处所”,佛门常讲十方三世,十方是我们现在讲的空间,三世是我们现在讲的时间,用十方跟三世把活动的范围全部都包括了。“游步十方,表大士神通游戏,自在游行,化度十方世界一切众生”。见性之后有这个能力,见性之后,六种神通具足了;具足,前面讲圆满了。见性之后,妄想分别执着都断了,全都没有了,时间跟空间在他境界里也没有了。时间没有了,人可以回到过去,也可以进入未来。你看这些菩萨有本事,能教化过去的众生,也能教化未来世的众生,他有这个能力。这些能力是什么?本能。这能力哪来的?本来就有的。惠能大师在开悟的时候告诉我们,他说“何期自性,本自具足”。这种智慧、德能,六种神通是属于德能。相好,相好就像《普门品》上所说的,应以什么身得度,他就能现什么身,他能现无量无边身,众生喜欢什么身他就能现什么身,千变万化。所以化度十方世界一切众生,他没有障碍。

  “行权方便者,权,对实而说”,实是真实,权是权变,真实是体、是自性、性体,权是起用,从体起用。从体起用不是自己有意思,这个诸位要晓得,诸佛菩萨、法身大士应化在世间,六道里头无论是哪一道没有起心动念过。像释迦牟尼佛也是如是,他应化在世间没有起心动念过。没起心动念,他怎么能现相?他怎么能说法?这就是他的行权方便。我们看到佛的相,佛自身不着相;我们听到佛说法,实际上佛并没有说法。所以《般若经》上说,谁要是说他讲经说法那叫谤佛。无说而说,说而无说,他真的是无说,他为什么会说?众生有感,他自然的反应,这个应是法尔如是。这桩事情,曾经有人问过佛陀,佛弟子当中舍利弗智慧第一,有人向佛请教,舍利弗的智慧从哪来的?为什么有那么大的智慧?佛用一个鼓做比喻,鼓大家都见过,古老的乐器,他说:鼓你知道吗?知道。鼓的肚子里有没有东西?没有,空空的,就两张皮包着空空的。他说:舍利弗的心就像鼓一样,里头什么都没有,可是你叩它,大叩则大鸣,小叩则小鸣,不叩则不鸣,无论什么问题你问他,他对答如流。他有没有动个念头?没有。所以真的叫说而无说,那个说是应。他没有起心动念,他没有分别执着,他说的是什么!同样一个道理,释迦牟尼佛四十九年讲经说法,说了没有?一个字也没说。我们有说,为什么?起心动念,想想这个话怎么说法,就有说了。人家不起心、不动念,他怎么会说法?所以说是无说而说。我们凡夫不会听,会听的人怎么听法?听而无听,无听而听,那就会了,跟佛完全对应起来。所以我们听佛说法,往往把佛的意思解错了,是自己的意思,不是佛的意思。所以“愿解如来真实义”,很不容易做到。权实我们要懂得,证到实才有权,没有证到实,我们没有善巧方便,我们有方便,里头没有善巧。

  “具权宜与权变之义”,这个权有这两个意思,权宜跟权变。“俗谓通权达变”,现在人所谓的,这个人的聪明智慧能够随机应变,就说这一类的,通权达变是随机应变,应变的能力非常强。这些菩萨们他们应变是达到究竟圆满,也是古人讲的一句话,“以不变应万变”,他们做到了,他们真的是不变,能应无量无边的变化。这我们无法学到的,虽然学不到,如果我们通过戒定慧这些方法来修学,哪一天我们也能够大彻大悟,明心见性,这个智慧能力全就出现,不必要学,统统出现。为什么?自性里头本来具足的,具足智慧,智慧里头有实智、有权智,具足神通,具足相好。“权亦即方便之异名”,所以权巧方便常常连在一起说,方是方法,便是便宜,便宜就是最恰当的方法。最恰当的方法就没有一定,因人、因事、因时、因地不一样,用得那么巧妙,就叫方便法。所以它是方便的异名。

  “《法华文句》曰”,这部书是智者大师的著作,他给我们解释“方者法也”,方是方法,“便者用也”,用得很顺畅没有障碍。“浅言之,方是方法,便是便利。按佛教义,则如《大集经》云”,这是佛陀在经上讲的,“能调众生,悉令趣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名方便”。这个意思深,你能够调众生,调是调教,中国人常常把调,下面就教学的教,调教众生这要智慧、这要方法。众生很容易接受,也能很清楚的明了,乐意依教奉行,他会成功。佛在这里告诉我们这个目标,可以说这是佛法教学的宗旨。如果人家要问我们,佛教教的是什么?千经万论宗旨是相同的,无论是显教、密教、大乘、小乘、宗门、教下,都是这一个目标,就是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诸位要知道。这一句话是梵语音译的,可以翻成中国意思,为什么不翻?叫尊重不翻,它是释迦牟尼佛教人的总方向、总目标,这太重要了,保存梵语,叫尊重不翻。翻成中国的意思反而简单,六个字“无上正等正觉”,阿翻作无,耨多罗翻作上,三翻作正,藐翻作等,下面这个三也是正,菩提是觉,你看合起来无上正等正觉,佛法就是这个东西。

  这里头有三桩事情,从后面讲第一个是正觉,三菩提,什么人得到?阿罗汉得到了。他怎么得到的?见思烦恼断了,见思烦恼断了就证三菩提,正觉这称为阿罗汉。再向上升一级,正等正觉就是三藐三菩提,菩萨证得的,比阿罗汉高了,正等。他怎么证得的?菩萨不但是见思烦恼断了,尘沙也断了,无明也破了一品,这才能证得正等正觉,等是等于佛,还不到佛,差一个阶级。最高的位次是无上正等正觉,佛所证得的,这是妄想分别执着统统放下,大乘教里面常讲的,无始无明、尘沙烦恼、见思烦恼全都断掉,回归自性,明心见性,这才叫离苦得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