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也不能不感同身受。道德滑坡、污染严重、管理无序、治安恶化、盲目建设,这都是急剧扩张中的城市不可免的通病。它使得很多城市居民处在一种“集体性焦虑”之中。卡扎菲的这些尖刻文字,权且可以看做是一剂解毒剂。起码可以令我们有所思考:我们现时的处境并非处处乐观。急剧发展的潮流往往会掩盖住一些致命的社会病灶,会淹没掉一些弱小者的声音。
在这本书里,卡扎菲显示出他不单单是一个硬汉式的政治家。在文学上,他有许多奇思妙想,那可不是附庸风雅一类的。他以虚拟的一位退役宇航员因在地面上找不到一件会做的工作而自杀的故事,讽刺了超级大国对所谓“月球资源”的无谓争夺;以“安魂草”能给人带来无限忍耐力的故事,讽刺了人们在跨国资本面前的拜倒与麻木;以戏仿美国三军总司令发布公告的文体,讽刺了美国在海湾战争中的霸道作风;此外,还有对各穆斯林国家自身弱点的调侃,都可谓入木三分。
一个政治人物的随笔,能写得如此富有想像力,并且一语中的,真是出乎我的意料。因此我认为,卡扎菲的这另一种声音,是值得我们留神倾听一下的。
(《卡扎菲小说选》,长江文艺出版社2001年8月版,定价:10元。)
书与人:一种读法
? 艾 华
说 明
对教育部为中学生推荐的课外阅读书目,人们有种种看法。笔者也有看法,对“推荐”有看法,对书目更有看法。但看法归看法,既已推荐,接下来的问题是:如何读法?为此,笔者特作权威状,以无序为序,为中学生撰写词条若干。
海明威
他不是“坐家”,是站着写作的人——并非姿势,而是姿态。他是一条自己摆出来的“硬汉”。他的一生其实就是一部小说,在这部小说的结尾,这头受伤的老狮子,这位丧失了写作能力的老爹,用心爱的猎枪打掉了自己的大半个脑袋——轰的一声,他成了他自己收藏的最后一个战利品。他的遗孀曾回忆道,她听到从楼上传来的枪声,就像猛然关上抽屉的声音。这条“硬汉”就这样昭示了人的脆弱。
《老人与海》
由文学老师讲的一节生物课,板书不应该是:人与自然,而应该是:生物链。下面的板书是:人→马林鱼←鲨鱼。提问:老人为什么要把那具鱼骨拖回来?参考答案:这是人之为人的证明,因为别的生物可没有这样蠢。
笛 福
年届六十时,为扭转人生败局而开始写小说。他生活在一个冒险的时代,以一种冒险的方式(当时的读者并不太愿意阅读小说这种虚构作品),写下了一部冒险小说。他成功了,并接二连三写下失败的续篇。这位早年经商失败的人并不懂得:冒险是一次性投资,运气是一次性消费。
《鲁滨逊漂流记》
鲁滨逊被抛到一个荒岛上,成了人类的孤儿。他的孤独不过是人类的通病——孤独症的极致而已。他和礼拜五的关系,是文明与野蛮的关系。但作为一个文明人,他的前身正是野蛮人礼拜五。如果没有礼拜五这一角色,鲁滨逊的故事便和当时流传的真实的冒险故事没有了区别。
莎士比亚
他积极投身到了当时的娱乐业中,因为在他生活的时期,看戏作为公众的娱乐形式正在伦敦兴起。他的剧作均是面向市场写作的。面向市场写作而能不朽,这就是莎士比亚,因为他有诗人的底气。他是《哈姆莱特》、《奥塞罗》、《李尔王》、《麦克白》……的总和,去掉书名号这一等式照样成立。
《哈姆莱特》
To be;or not to be;that is the question(To be的汉译也是个问题)。哈姆莱特在思索和行动之间犹豫再三,迟延了复仇,也失掉了爱情。美丽的奥菲利亚被某一处溪水淹死了,而淹死忧郁的哈姆莱特的则是空气中无处不在的毒药。他是欧洲近代文学中最早出现的个人与社会冲突的人物形象。他的忧郁如果引得中学生同病相怜,只好视之为一种青春病。
塞万提斯
没落贵族出身,对贫穷有深刻的体会,号称世上最好的调味品就是饥饿。年轻时参加对土耳其的海战,左臂伤残,但他为此感到自豪,认为这会给右臂带来更大的荣誉。他的杰作《堂吉诃德》往往被称作第一部现代小说,因此,他不仅用右手创作了这一部小说,而且用头脑开启了西方的现代小说。
《堂·吉诃德》
吉诃德堂,即吉诃德先生,也有中国人称他为吉诃德爷,这位“愁容骑士”很瘦,他的老马很瘦,他的长矛更瘦。他就这样单瘦地和这个世界作战——这个臃肿的世界。塞万提斯以对骑士小说进行戏拟的方式,塑造了一位精神骑士。在看到这位大爷的滑稽的同时,更应该看到他的崇高。
巴尔扎克
文学帝国的拿破仑,社会的秘书,码字高手。他的胃口很好,也很大:金钱、情爱、名誉、地位,都被他咬在牙关。在巴黎这个革命之都和艺术之都,他潇洒地出入于别人的沙龙,出入于自己的文字,也出入于永恒的昼与夜。夜以继日——主要在下半夜写作,靠咖啡提神,他穿着睡衣如披着战袍。
《欧也妮·葛朗台》
金钱,并不是什么坏东西,欧也妮表达对堂兄的爱,方式之一便是金钱,而堂兄接受了她全部的爱,还有全部的积蓄。这些积蓄在葛朗台老头看来,不过是他自己的钱换个口袋罢了,然而,当这些钱装在了他再也掏不着的口袋里时,悲剧便上演了。而欧也妮之所以乐于把金钱装入别人的口袋,不过是为了减轻自己的重量,以便更容易升入天国。金钱是葛朗台老头的命,但金钱的命却比他的命长得多。他死了,但他的金钱不会和他一块死,而是会继续活在别人的口袋里,这才是他的悲剧,这才是永不谢幕的人间喜剧。
狄更斯
二十五岁时,名望像一阵旋风似的卷到了他的身上。他写信给出版商说:皮克威克胜利了!作为一个平民作家,他拥有了越来越多的读者,而他的读者是他的“人民”。他不满足于通过文字和他的人民保持间接关系,所以,本来喜欢戏剧和旅行的他热衷于巡回朗诵自己的作品,他要和他的人民直接交流,分担他们的泪水。他死在一次带病朗诵之后。他留给他的读者和听众的最后形象是:泪流满面地走下舞台。再也没有像他那样既拥有读者又拥有听众的作家了。
《皮克威克外传》
狄更斯所说的皮克威克的“胜利”,是这部小说最初的出版形式——连载的胜利,也是文字对图画的胜利——因为狄更斯起初只是应邀为连载漫画写说明,但他的文字比漫画更受读者的欢迎,所以他很快突破了画面的限制,按自己的构思写成了一部长篇小说。作品中令人难忘的除了各阶层形形色色的人物,还有一幅幅恬静的乡村生活图画——以文字勾勒图画,作者的笔力当然超过了漫画家。
斯威夫特
神学博士。他的性格有如冷月,只有一面向着人间,而另一面弃绝了人类。晚年厌世、自闭,回忆起他的杰作《木桶的故事》时,他自语道:啊,上帝,当我写那本书时,我是怎样一个天才呀!
《格列佛游记》
凸面镜、放大镜、哈哈镜……照得人类变了形,这是斯威夫特的“变形记”,也是黑色幽默的老版本。小人国的人是些真正的“小人”;大人国的人难道就是些“大人”?在智马国里,马是高贵而有智慧的动物,人却变成兽类了。照照这些镜子吧,人啊,人。
托尔斯泰
一个一岁半丧母、九岁时丧父的贵族子弟,一个听从内心召唤,不断改变生活方式的人。他的最大改变是从贵族变成了半个农民。一个在晚年多次想离家出走的人,最后终于在1910年秋天被“临死前的狂热的旋风”(罗曼·罗兰《托尔斯泰传》)卷离了家门。
《复活》
他见了她,灵魂里突然榨出苦汁。他是陪审官,她是被诬杀人的妓女。他们早年的关系是引诱与被引诱、抛弃与被抛弃——一些主动与被动的词。接下来的词汇是:堕落——一个动词,它的主语是她,当然也是他,当主语变成第一人称时,一个始乱终弃的故事便发生了逆转。良心——一个名词,当它不只是个宾语,而是充当了主语时,他便被它主宰了。流放——是个怎样的词?在俄罗斯,这是一个与西伯利亚连在一起的词。她被判流放,他则自我流放。冷啊,法庭、监狱、教会,以及西伯利亚。忏悔、道德完善、不以暴力抗恶,他就这样在精神上“复活”了。一本批判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