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商业在这个时期,印度尽管还是以农村公社为其社会组织的基本形式,
整个社会还是一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但是,由于国际环境的影响,由于
社会内部的贫富不均,商业还是产生了,并有很大发展。
首先是国内商业有了很大的发展。在这个时期,由于国力增强,国家对
道路建设的大量投资,和前一阶段相比,这个时期的道路交通明显有了改善,
这大大地刺激了商业的发展。一些商人,首先是恒河流域的商人,开始将恒
河流域的产品输出到恒河上游地区去。接着恒河上游流域的商人开始将本地
商品输入到恒河下游流域去。在恒河流域商业发展起来的情况下,印度河流
域的商业机构也开始出现了。印度河上游的商品开始在下游出现,而下游的
东西也出现在上游地区。恒河流域什么时候开始与印度河流域发生商业上的
往来,我们还不太清楚,但在这个时期,它们彼此之间也开始了频繁的商业
活动。释迦牟尼生活的时代,一位较早信奉佛教的商人,给释迦牟尼提供大
量布道的经费。据佛教典籍记载,这位商人便经常来往于印度河与恒河之间。
这是区域商业发展的很好说明。必须指出,在这个时期,大宗贸易还局限在
消费品上面,比如,在文献里,虽然经常提到商业贸易、商人、商队的情况,
但这些商业活动大都还是以经营奢侈品,如贵重纺织品、宝石、装饰品、香
料、辛香物交易为主。在民用商品中,我们经常看到的只有盐。国内的交通
大道在此时已经被开辟出来了,这是一条由耽摩栗底 (现今西孟加拉的坦鲁
克)向北经过摩揭陀再抵达兴都库什山的大道。
其次,在这个时期,国际间的商业交流活动也开始频繁了。新疆境内发
现了属于印度早期文化的东西;东南亚一带发现了属于印度文化的东西。异
国他乡屡屡发现印度物产,说明印度文化开始走向世界。就在这个时期,有
两条国际通道经过印度地区。其中一条是陆路。它以印度河流域为中心,向
北偏西,经过伊朗、伊拉克来到了底格里斯河流域和幼发拉底河流域,并经
西亚的两河流域,向西到达了叙利亚、地中海、南欧、北非。大流士统治时
期,印度人每年向波斯人进贡 (据希罗多德的记载,印度每年向波斯交纳一
定数额的黄金),以后又出兵帮助波斯讨伐希腊,都是经行这条道路。这条
道路向北偏东,也是有出口的。它通过现今的兴都库什山,向北经过中亚两
… Page 69…
河流域,使之可以和七河流域、西域,以及更远的中原居民发生直接的商业
文化上的联 系,从公元前5至前3世纪前后阿尔泰山巴泽雷克古墓中出土
的印度洋和波斯湾沿海的产品,显然是通过这条通道。另一条道路是海路,
它有两个出口,一个出口在恒河流域下游,也即现今孟加拉国一带,这条海
上通道可以通住马六甲、菲律宾、南中国海,考古工作者在这里发现了一个
非常重要的商埠——耽摩栗底 (现今西孟加拉的坦鲁克);一个出口在印度
河的入海口处,由这个入海口向南偏西,经过印度洋、波斯湾、红海,可直
接抵达阿拉伯、埃及和地中海,考古工作者在这里也发现了一个重要商埠遗
址——婆卢羯车 (现今南摩多河口的布罗赤)。这个时期,欧洲和西亚食用
的印度香料多数都是经过这条道路西运的。
由于商业的繁荣,在这个时期,印度已经开始出现了金属货币。最初是
用金、银、铜块来充当货币,印度人称其为腻什迦。后来,约在公元前4世
纪前后,又出现了银币,印度人称其为迦奢波那。铜币大概也是在这个时期
出现的。为了管理商业市场,印度国家制定了法律条文,如,国家官吏负责
监督度量衡的准确性以及维持市场秩序;严禁欺骗和出售次等产品;违纪人
员必须处以巨额罚款。为了确保自己的利益,印度的一些古代割据国家还颁
布了特种商品专卖法,如矿产、盐、酒精饮料等都必须由国王所属商人来经
营。
建筑在这个时期,随着经济的发展,商业规模的扩大,印度出现了一些
人口众多、设备完善、具有较大规模的富庶城市。最重要的城市是摩揭陀的
首都华氏城(现今巴特那)、王舍城(现今拉志吉尔)、波罗奈(现今贝拿
勒斯)、旦叉始罗(现在仅存废墟),以及上文中提到的两个海港城市婆卢
羯车和耽摩栗底。印度古代城市大都和中国古代城市一样,是作为政治中心
而兴起的,最初并不是商业中心。就现有考古发掘资料而论,在这个时期,
印度城市在外观上看起来并不十分宏伟和壮丽,所有房屋都是木造的,就连
富人的房屋也是如此,甚少见到砖砌房屋,甚至还有大量茅草屋。根据塞流
卡斯驻印度的使节麦加斯忒尼所作的记录,那时,印度最大的都城华氏城,
长15公里,宽3公里,周围有城垣环绕,城墙上共有507座城楼。然而,这
位大使接着说,所有这些城垣、城楼都是用木头建造的。由此观之,这时的
印度,城防设施并不完善。
文字古代印度政治、经济、种族和文化都极为复杂。在这种条件下,印
度文字就显得特别重要了。大概在公元前3世纪前后,印度已经有了比较发
达和完善的文字了。这种文字就是现在大家都知道的文字——梵字。书写这
种文字的方式,人们称之为提婆那伽书写体,使用的语言被称为梵文。由于
提婆那伽书写体简便易于操作,所以在古代获得了广泛传播,直到现在还有
一些居民使用这种字体。由于印度各个种族都使用梵文来表述自己的观点,
记录自己的科学成就,因而,梵文在庞杂不一的部落和部族之间起到了重要
的交际手段作用。
文学在这个时期,印度出现了两部辉煌的巨著,一部叫作 《摩诃跋罗
多》,一部叫作《罗摩衍那》。这两部史诗是研究公元前5世纪前后印度经
济、文化、社会关系的极为珍贵的史料。
《摩诃跋罗多》是以北印度最强有力的帝王氏族内部的争夺政权的斗争
为主题的。大意如下:在哈斯丁纳补多罗城里,有一个帝王氏族名叫俱卢,
其出身于传说中的月种王朝帝王跋罗多。这个氏族中有两兄弟,兄的名字叫
… Page 70…
达利多刺佗,弟的名字叫般度。达利是个瞎子,不能当皇帝,于是弟弟般度
当了皇帝。达利有一百个儿子,都担任了这个国家的长者。般度只有五个儿
子,他们按例只是皇族。般度很早就去世了,他的儿子们还小,不能理政。
达利的儿子们开始设计害死般度的儿子。于是,围绕着帝位继承权,双方展
开了你死我活的斗争。战斗进入到白炽化,双方死伤都很大,印度的各个邦
国都参加了这场战争。最后,经过十八天混战,达利方面只剩下了三个人,
般度方面也只剩下了六个人,以般度方胜利而告结束。然而,无论是胜利一
方,还是失利一方,在冷静之后,都对惨重的代价痛心不已,于是引起了沉
静的思考。
《罗摩衍那》的作者是智者蚁垤。其作品的结构、内容都明显好于前一
部史诗。其大意如下:日种王朝出身的帝王陀萨罗佗住在阿渝陀 (现在的奥
德,在乌塔尔——普拉德什州)。他有四个儿子,但不是出自于一妻,长子
罗摩的聪明、臂力、勇武、德性都远远超过了他的兄弟。陀萨罗佗任命他作
自己的继承人。但是,由于另一王子跋罗多及其母亲的陷害,罗摩蒙受了冤
屈,被放逐到外地十四年。当罗摩与他的表姐息妲及自愿和罗摩在一起的兄
弟拉什曼那在森林中过活的时候,罗刹(恶魔)之王——楞加(锡兰岛)的
支配者拉伐那将息妲偷去,并把她带到自己的首都。罗摩依靠猿王苏吉利伐
的帮助,汇集了由猿和熊组成的大军,与罗刹展开了殊死搏斗。拉伐那被杀
死,息妲获得了自由。这时,罗摩被放逐的期限已满。在猿王的支持下,罗
摩返回阿渝陀,登上了他的祖先的宝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