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清朝的那些事 作者:朱景晖-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大内奇珍     
  乾隆皇帝风光无限,号称“古稀天子”、“十全老人”。在他80大寿来临之时,世界各国使臣纷纷来京纳礼朝贡。为了显示皇朝的尊贵和富足,乾隆决意打造一套金编钟作为大寿庆典之用。这套皇宫御制的金编钟,瑞兽为纽,两条蟠龙做梁,波涛云海环绕金钟,彰显帝王之尊。一般编钟是以大小不一来定音的,而这套黄金编钟是靠薄厚不同来定音的。在乾隆皇帝的万寿大典上,这套金编钟就被放置在太和殿上使用。     
  故宫有后宫嫔妃使用的紫檀木嵌宝盒,将金、玉、美石、螺钿、玻璃等多种材料镶嵌于硬木器物上,这种工艺叫百宝嵌,清代的百宝嵌常将许多珍贵材料用于一件器物上,极尽奢华繁美之能事。     
  乾隆朝还有一种盆景,是用金、玉、宝石、玻璃等多种材料垒砌制作的,都有一个吉祥富贵的名字,比如福禄寿、鹤鹿同春,蓬莱仙境等等。     
  乾隆是个孝子,对母亲非常孝顺。乾隆四十二年(1777)他母亲去世,为了怀念他母亲,把母亲生前梳头留下来的头发供奉起来,要做一个金发塔。乾隆诏令内务府承造了一座形制精美的金发塔。要求金发塔第一要有它的重量和气魄,第二要和喇嘛教的金塔一样,塔中供佛,塔内存放盛发金匣。金发塔共用黄金三千多两。     
  光绪皇帝大婚时,婚礼上用的合卺玉杯,是明代陆子冈碾制的,杯把上雕刻的是凤,杯的正面有两条蛟龙盘绕。陆子冈是明代的碾玉妙手,名气极大。后来因为他为宫廷琢制一件玉器时,在玉器装饰的龙口刻有“子冈”款,以犯上罪被处死。     
  乾隆帝珍藏有一件玉器“桐荫仕女图”,乾隆说这件玉器可与春秋时的和氏璧相媲美,还写诗命人题刻在上面。“桐荫仕女图”原本是一块挖出了一个玉碗的弃料,经工匠巧妙运用,雕刻成一所江南的庭院:圆门内外有茂密的蕉叶和玲珑的假山,两扇半月形扉门半掩半开,门内外各立一白衣少女,透过门缝相互窥望。玉质非常细腻,是上好的玉种——白玉。         
虹桥门户网txtbbs  
第44节:清高宗乾隆篇(7)       
  ● 王杰智告贪官     
  一天乾隆皇帝在午门散步,见午门至正阳门那段御道由于年久失修,不少处已磨损得坑坑洼洼,觉得有失皇家体面,非整修一下不可。于是他便令和绅承办此事,让他造出预算,限两月之内竣工。和绅得皇上宠信,贪婪成性,他奉旨之后非常高兴,觉得又得了个发财的良机。三天后早朝时,和绅奏报皇上:“皇上,这段御道确实有碍观瞻,必须全部换新。由于所需石料要从数百里外的房山采办,石匠精雕细刻,故而工程浩大,即使从紧开支,至少也需白银一百万两。”乾隆皇帝二话没说,立即照准。     
  此后,御道旁立即搭起了不少工棚,并将御道两旁用草苫遮住,数百匠人丁丁当当地日夜干了起来。结果,不足一月,御道就提前竣工了。谁知过了没几天,此事的底细被王杰无意中发现了:原来和绅根本没有去房山采办石料,只是将原来的石块撬起来,令石匠在反面雕刻了一下,把下面的路基平整后,一铺上便跟新的一样。因此,工期缩短,成本又省,总共只花了一万两银子。     
  第二天上早朝时,王杰待大家进太和殿后,飞快地将身上的朝服脱下,反过来套上,然后悄悄跟了进去。这一细节很快被和绅发现了。因当时明文规定:上朝时如果朝服不整,要判罪的。他心想:这下你有好果子吃了,便故意幸灾乐祸地说:“王大人,你今天怎么了?”和绅这么一咋呼,群臣见了都为王杰捏了一把冷汗。奇怪的是,那王杰却低着头置若罔闻。乾隆皇帝也用责备的语气问:“王爱卿,你怎么将朝服穿反了,快出去穿好了再来见朕。”王杰这才恍然大悟地出去,穿好了又进来,跪地奏道:“启奏皇上,微臣今日将朝服穿反了,确实不该,请皇上恕罪。不过,朝服穿反显而易见,可如今有人将御道仅仅翻了个面,再略加修饰,就侵吞公款,大肆渔利,虽发生在大家的鼻子底下,恐怕就不易察觉了吧?”     
  王杰话音一落,刚才正趾高气扬的和绅,顿时像矮了一截,脸色大变。“什么?你说这御道是翻个面铺的。”乾隆皇帝一听,连忙追问,“王爱卿,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快细细奏来。”王杰大步向前,伏地奏道:“万岁,此事为臣偶然听说,并已去现场查勘。不过,还是请皇上先问和大人为妙。”乾隆皇帝暗吃一惊,便问和绅:“你还不实说?”     
  和绅见东窗事发,再也无法隐瞒,忙跪倒在地,说:“微臣该死,确实未去房山采石,只是将原有的石块翻转过来雕刻了一下,重新铺上。”说完光是拼命叩头,再也答不出话来。     
  刘统勋斥贿惩贪官     
  刘统勋,字延清,号尔钝,清代山东诸城人,雍正年间进士,乾隆时累官至东阁大学士兼军机大臣。刘统勋秉性耿直,敢于进谏,为乾隆皇帝所倚重。刘曾多次查看黄河、运河河工,均能革除积弊,兴修水利。他去世后,乾隆皇帝亲自前去吊唁。因为刘统勋家的大门矮小,乾隆的轿子去掉顶盖后才得以进入。乾隆回来后对身边大臣说:“刘统勋才不愧为真宰相,你们应当效仿、学习。”     
  有一官宦子弟任湖北巡抚,年末派仆人给刘送去不少钱财。刘统勋将其仆人唤入,严肃地告诉他:“你的主人因和我世代友好,互通问候,名正言顺。我在官府任职,不需要这些财物。你回去告诉你的主人,留着接济那些亲朋故旧中的穷人吧。”     
  还有一个以钱买官的人,晚上登门拜访,刘拒而不见。第二天一早,在处理公务的“政事堂”上,刘统勋唤那个人前来,责备他说:“深夜叩门,正派人是不这么干的。你有什么说的,可在众人面前讲讲。即便是我的过失,也可以大胆批评。”那个人吞吞吐吐,欲言又止,最后满脸羞愧地退下堂去。     
  刘统勋曾以宰相身份监督河南黄河工程。一天晚上出驻地,微行河岸,看见几十个用大车送秫秆的老百姓,都露宿在河旁,人和牲畜疲惫不堪,有的大人孩子相对而泣。刘统勋惊奇地询问是怎么回事,那些人回答:“我们是某县的老百姓,离这里有三天的路程,奉县官的命令,运送秫秆到这里。可是负责收料的某官员,每车索钱数贯。钱拿不出,料便不能入。我们都是穷人,哪里来的钱,在这里滞留已近十天,所带的盘缠已花完,打算逃跑,又走不了,所以在这里哭泣。”刘统勋听后半信半疑,然后灵机一动,告诉他们:“我也是来送料的,与某官手下人是老相识,一会儿便将料缴完,现在我去替你们代缴。”说完便赶起一辆车前去。到了收料场,拜见了某官员。某官员见他面色细润,衣着整洁,便断定他是乡间富绅无疑,于是加倍索取十余贯钱。刘统勋略与争辩,官员便大发雷霆,命令随从挥动皮鞭将其驱出,并将其牛车扣留。         
  
第45节:清高宗乾隆篇(8)       
  刘统勋一见某官员的所作所为,比老百姓反映的有过之而无不及,便急忙赶回驻地。一面命随官持令箭绑了这官员前来,一面召集河帅(管理治理河工程的官员)开会。不一会儿,某官员被押至,刘统勋略加审问,即令推出候斩。河帅长跪为其请罪。好久,刘才命令将其押回,命左右打了他一百大板,然后戴上重刑具,沿河示众。各料场官员闻讯惊恐万状。从此,对来料随到随收,再也不敢欺负老百姓了。     
  和绅的财富     
  在整个大清朝,和绅贪名最甚。提起他,人们谈论最多的是他贪污而来的财富。那么,和绅的家产到底有多少呢?对此传说不一。一些学者认为其抄没家产估计值银八亿二千万两。     
  根据现存档案统计,和绅被抄家时,除抄没的各处住宅、花园外,共抄出各色银三千余万两,金三百万两,土地八十万亩,相当于西方的几个小国家;房屋两千八百间,当铺七十五座,银号四十二座,古玩铺十三座,玉器库两间;另外还有其他店铺几十处,如布庄、粮店等几乎在北京及其他地区都处于垄断市场的地位;他拥有的珍珠宝石远远超过了皇家御用。其收藏之丰富,在当时的世界上可谓无与伦比,路易十五、十六好收藏,但倾当时法国的所有,也难以望和绅之项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