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唐凭借兵力,降服突厥、契丹、高丽和西域,有天下归心之势。但这种关系并不稳定,如东突厥,前后耗时一百二十年才摆平。与吐蕃之间更是负多胜少,还被人家攻入长安,幸以和亲方式得到一时太平。安史之乱是民族关系的最大败笔,自此唐王朝一蹶不振。
汉花了一百年,才在对匈奴的战争中转劣为优,又花了七十年,终于使南匈奴归藩。汉首创和亲外交,经略西域,胡汉和睦杂居,皆可圈可点。但东汉又有一百六十年的羌乱,埋下日后五胡乱华的伏笔。不过乱因之一的匈奴人,竟以“光复汉室”为号召,可见汉朝在外族心目中的地位。
清最大的败笔是入关后的“扬州十日”与“嘉定三屠”,及镇压准噶尔部的大屠杀。最大的成功是创造“五族共和”(和平),解除了历代王朝都感受到的周边民族的威胁。对西藏,确立达赖、班禅的精神领袖地位,并使其影响蒙古,达到软化两个原本极为强悍的民族的目的;实行改土归流、分割西藏与青海,蚕食和限制了藏人的传统专有地域。对蒙古,更以满清公主下嫁蒙古王公为定制;“蒙满一家”的结果,是满族全部被汉化之后,蒙族也几乎被汉化了一半。对“西域”,将之收为新疆。中国历史上的几乎所有外敌,全部被清朝变为中国人。中国历代所遭受的侵略战争,也全都变成了“兄弟阋墙”。这种多民族、多文化和平共处的国家形式,不但为中国历朝历代所仅见,在世界上也是最成功的范例之一。当清朝结束时,五族大体上没有分裂,尤其是没有相互仇杀,还能同仇敌忾对付西方列强的入侵,满清皇室仍享有尊号及优渥待遇多年,不能不说是它卓越的民族政策得到的回报。
文化 清、宋、明、唐、汉、秦、隋、元、晋
评说:文化的含义,不仅仅是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笔记小说,主要还应包括科技、教育、生产营造的进步,及文物典章制度。此条是指综合排名。
秦统一汉字及度量衡制度,建立中央集权,功莫大焉;但焚书,夷灭各国文化的丰富性,罪莫大焉。
汉发明造纸,创立有中国特色的修史方式。
晋佛教渐盛,时兴清谈。
隋创立的政治典章制度,为中国王朝制度的经典
唐为文学、佛学的高峰时代,建筑宏大,发明印刷术。
宋发明活字印刷、火药、指南针,文学、艺术、出版发达。
元制造出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武器:火炮,戏曲创作繁荣。
明器物精巧,文学繁荣并逐渐通俗化,著述极丰超越前朝。
清容纳多元民族文化,集中国传统之大成,手工业发达,开始大量接受西方文化。
影响 秦、清、汉、唐、宋、明、元、隋、晋
评说:这一项,主要是指历代王朝对后世的影响力,不是指历史地位。其次,也包括对世界格局的影响。
秦所以排在首位,乃因它是统一的“中国”之源;它开创的中国疆域,大致维系了近两千年;它的朝代名,成为中国在国际上正式的、永久国名(China);它是中国主体民族汉族的创造者,汉文字的定型者,两千余年政治典章制度的创建者。
清紧随其后,因为它突破了自秦以后维系了近两千年的大致成型的中国传统疆域,而形成现代中国的巨大版图;它使全世界都知道中国的存在,并承认占有这一辽阔疆域的事实;它化解了诸多周边国家、地域和民族历史上长期对中国构成的威胁,创造五族共和(共同和平)的宏大格局;它是接受外来文化最多的一个朝代,是汉人洋化的开端;它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集大成者;它使中国人成为世界上人数最庞大的族群。
汉形成了中国的主体民族,以及在世界上独领风骚、影响后代至为深远的汉文化;它使西方人知道,东方存在着一个极为强盛的文明国家。
唐接受容纳了大量的外来民族和文化,是留给后世汉文化经典最多的朝代;它的兵力,曾抵达咸海和印度;它获得周边各国的尊重。
宋形成影响中国上千年的“传统”伦理观;对后世文化影响亦不可低估。
明使通俗文化成为中国文化的主流;跟海外的民间交往频繁。
元兵力横扫欧亚大陆;奠定了中国戏剧的基石。
隋创立科举制,影响以后历代的政体与学风。
晋形成士大夫习气,至今犹存。
结局 清、元、汉、宋、晋、明、隋、唐、秦
评说:每一个王朝都有自己的兴亡史。有兴就有亡,有开端就会有结局,这是很正常的。朝代的结局应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王朝的结局,即它的下场如何;一是它所统治的国家的状况,即它在怎样一种背景下收场,善后如何。
秦:皇帝被宦官所杀,皇室向义军投降;天下大乱,群雄逐鹿。
汉:皇位禅让于权臣;天下大乱,分裂为三国。
晋:皇帝被外族所杀;中原沦陷,衣冠南渡。
隋:皇帝被叛将所杀;天下大乱,群雄并起。
唐:皇帝被叛将所杀;群藩割据,中国大分裂。
宋:皇帝被侵略者俘虏,另立伪政权;中原沦陷,民族大迁徙。
元:皇帝逃往草原;民变四起,“分裂”为中、蒙两国
明:皇帝自杀;义军攻入京城,异族入关,征服全境
清:皇帝逊位,享尊号、皇宫不变;各省纷纷“独立”,大中国版图基本完整。
清的结局堪称最为完美。元次之。汉帝禅位后,尚能安享天年;三国也不算太坏。宋徽、钦二帝虽然被掳去受尽污辱,到底比丢了性命要好;而且宋室在江南建立南宋,还有一百五十年的国祚。晋帝被杀;东晋国祚也稍短。明帝死得很惨,整个中国亡于异族;但仍有南明残局十余年,及奉明为正朔的台湾军政府二十年。隋帝死于叛将之手,群雄并起而终未能分裂中国。唐帝同样死于叛将,中国即进入大分裂期(五代十国)。秦在天下大乱中覆亡,整个中国处于分裂战乱之中。
综合排名 清、汉、唐、宋、明、元、隋、秦、晋
评说:以上共十八项,每项第一名8分,第二名7分,依次递减,第九名0分。每项得分相加,即为各王朝的总分数。满分为128分。
清124分,汉87分,唐80分,宋74分,明64分,元58分,隋45分,秦29分,晋15分。
这只是一个粗略的排名。有些项目的分量较轻,有些则较重,似乎不应该在比例上完全相等。从这个角度,我们可以先求出几个内容相关的“弱项”的平均数,再一起计算总分排名。我提议留给读者自己来做。
值得一说的小王朝
现在来讨论小王朝。
总的来说,小王朝是中国处于分裂、战乱时代的政权,国势既谈不上强大,民生也饱受疾苦。具体而论,却不是所有的小王朝都一无是处。在中国历史上那漫长的黑暗岁月里,有些小王朝的光辉,甚至比某些大王朝还要夺目。
我们先看看,分裂时代有哪几段较好的时光,即“乱世中的治世”——
两晋南北朝:前秦符坚,十年盛世;刘宋元嘉之治,二十至三十年;北魏文成、冯太后、孝文,四十七年;萧齐永明之治,十一年;萧梁天监之治,三十年。
五代:后唐明宗之治,八年。
辽、金、南宋:辽萧太后听政,二十七年;辽兴宗耶律宗真,二十年;金世宗完颜乌禄,称“小尧舜”,二十八年;南宋孝宗赵慎,二十七年。
我认为,稍好的小王朝有:北魏、金、辽、南宋、梁、刘宋、孙吴、蜀汉
北魏:鲜卑族拓拔氏所建,占据中原,立国一百七十年,军事强大,出过几位有作为的皇帝如太武帝、文成帝、孝文帝,及一位临朝称制达二十五年冯太后。他们统治中国北方前后达七十余年,出现一片升平景象。北魏最大的贡献是朝廷下令实行汉化,使“五胡”消失于中原,为中国的重新统一和建立盛唐时代奠定了文化基石。因而被我列为小王朝之首。
金:女真族完颜氏所建,是历代小王朝中疆域最为辽阔的,乃至超过大王朝中的北宋。历九帝一百二十年,其中有几个很不错的皇帝,尤其是被称作“小尧舜”的金世宗完颜乌禄。金朝表现出的勃勃生机与大国的风度,实在应该令代表“中国”的南宋羞惭。它给后代留下的坏印象,主要是“靖康之耻”。但如果不仅是“之耻”,而是一鼓作气灭掉中国的话,不但可以跻身于大王朝的行列,甚至可能是最好的王朝之一。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