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章京应声去了。
刚毅又对一名被炮火熏黑脸膛的义和团头目说:“洋人的枪炮再厉害,也挡不住你们人多啊!一排排往上冲,尸首堆成山,也把他枪炮堵住了!”
那名头目也应声去了。
大学士徐桐一直伏在桌上写着,这时抬起头来说:“老夫为义和团写了一副对联,刚大人教正!”
说着,也不待刚毅的反应,便摇头晃脑念道:“创千古未有奇闻,非左非邪,攻异端而正人心,忠孝节廉,只此精诚未泯;为斯世少留佳话,一惊一喜,仗神威以寒夷胆,农工商贾,于今怨愤能消。”
刚毅心里骂道:“这个糟老头子!爷这个时候哪有心思和你玩这个?”正要说话,却见甘军提督董福祥,一脸油汗,风风火火闯进来,大着嗓门吼道:“这个仗老子不打了!”
刚毅忙问:“董军门,怎么回事?”
董福祥:“老子的人马和义和团一起,拼命攻打使馆。荣禄却派人给洋鬼子送给养,还有军火……”
刚毅:“真的?”
董福祥:“还有更气人的!他武卫军有红衣大炮,任凭洋鬼子使馆多坚固,两炮就轰坍了!老子找他去借,狗娘养的,他就是不借!”
刚毅噌地站起,“找太后去告他!”
徐桐脸色阴沉下来,摆手道:“没有用的!”
刚毅瞪着眼说:“怎么没有用?”
徐桐:“我如果没有猜错的话,这也是太后的意思!”
刚毅:“太后会有这个意思?”
徐桐:“她老人家虽然恨洋人,心里却又怕洋人,所以留了一手。否则,荣禄有天大的胆子,也不敢这样干!”
刚毅:“那怎么办?”
徐桐:“惟有快将使馆打下来,才可促使太后最后下决心!”
他转对董福祥,“董军门,你的甘军骁勇善战是出了名的,难道几个小小的使馆都就真打不下来么?”
董福祥一下子涨红了脸,吼道:“老子现在就打个样子给你看看!”
说着,气冲冲大步去了。
看着他的背影,刚毅说:“要促使太后和洋人彻底决裂,光靠义和团不行,还得另想办法……”
一名军机章京神色惊慌地跑进来:“大人,刚才接到天津来电,英、日、美、俄、德、奥、意八国组成的联军,已在天津登陆,大沽炮台告急……”
五
天津大沽炮台,炮声隆隆,硝烟弥漫。
突然,一发炮弹飞来,火光一闪,随着剧烈的爆炸,一面折断的龙旗,一头栽进了大海。
硝烟渐渐散去,炮台上飘着的已是八国联军的旗帜。
……
养心殿东暖阁,慈禧高兴得声音都有点颤抖,“什么?我们打赢了?”
“打赢了!”刚毅也一副激动的样子,“他们八个国家组成的联军,进攻大沽炮台,被我英勇守军击退,八国联军损失惨重,现在已退回到他们的军舰上去了!”
慈禧:“好!传旨嘉奖大沽炮台全体将士!徐师傅,这个圣旨你来拟。”
徐桐:“遵旨。”
慈禧:“我看呢,趁着这个机会,咱们不打了,围攻使馆的军队和义和团也撤回来。洋人已经被我打怕,给他一个台阶下,他必然感我恩德,今后也不会再肆意妄为了!”
刚毅:“太后是想与洋人讲和?”
慈禧:“就算是吧……来人呀!”
一名内侍应声而入。
慈禧:“传我口谕,暂停围攻使馆,让董福祥的人马和义和团都撤回来!”
内侍:“嗻!”
看着内侍走出去,刚毅和徐桐对视一眼,说:“太后想和洋人讲和,依奴才看来,这个和恐怕讲不成!”
慈禧脸一沉说:“你这是何意?”
刚毅从怀里掏出一张纸来,说:“太后请看这个。”
慈禧:“什么?”
刚毅:“洋人给朝廷的四条照会。”
慈禧:“念!”
刚毅便念道:“一、指明一地,令中国皇帝居住;二、代收各省钱粮;三、代掌天下兵权……”他停住不念了。
刚毅念一条,慈禧脸上的肌肉就抽动一下,但她还是忍耐听着,这时见刚毅停住,便说:“念啊!不是有四条吗?怎么念三条就不念了?”
刚毅:“第四条奴才不敢念……”
慈禧:“有什么不敢念的?念!”
刚毅:“四、勒令皇太后归政,回颐和园养老。”
慈禧怔住了。
刚毅和徐桐偷眼看她一下,低下头去。
难耐的沉默。
半晌,才听见慈禧冷冷的声音,“敲钟,叫大起儿!”
第二十三章 最是仓皇辞庙日(一)
一
紫禁城,钟声响了,好像千百万只不安的鸟儿,惊慌地扑打着翅膀,飞向四面八方……
养心殿正殿,宗室王公、大学士、六部九卿跪满了大殿,虽然每一个人都低着头,但每一个人也都注意到了坐在龙椅上慈禧的脸色,那张脸阴沉得像布满乌云的天空,预示着暴风雨马上会来临!
更让大臣们诧异的是,自戊戌年后几乎没有露面的皇上也来了,他坐在太后身边,一副木然神态。
慈禧一抬手。
李莲英跨前一步,喊道:“起!”
大臣们都站起来。
慈禧扫视一眼群臣,问:“荣禄怎么没来?”
刚毅:“禀太后,荣禄病了。”
慈禧“哦”一声,说:“今儿个把你们叫来,是有一件大事商量。朝廷收到了洋人的四条照会……小李子,你念给他们听听!”
“嗻!”李莲英拿起“照会”,念道,“一、指明一地,令中国皇帝居住;二、代收各省钱粮;三、代掌天下兵权;四……”
慈禧突然打断他,“就这四条照会,你们听清楚了吗?”
明明只念了三条,却说成是四条,还要问大家听清楚没有?这可真是滑稽!但这时候谁还敢问什么?而更多的人是被洋人照会的粗暴无礼所激怒,不顾其它了。
众臣齐声说:“听清楚了!”
慈禧:“既然听清楚了,该怎么办?你们都说说自己的主意。事关重大,所以我把皇上也叫来了,也就是说有什么担子大家担着!”
她的话音刚落,刚毅便大声嚷起来:“这还用商量吗?向洋鬼子宣战,打!”
徐桐也颤巍巍说道:“洋鬼子无礼而且无耻!我一让再让,他得寸进尺。如今竟然想完全骑在我大清朝头上了!是可忍,孰不可忍?除了开战,没有别的路可走!”
许多大臣此时都义愤填膺,纷纷喊“打!”殿内人声鼎沸,都听不清谁说些什么了!
突然,一个尖锐的声音压倒了殿内的嘈杂:“都是你们这班做大臣的无用,才将局面弄得今日这样糟糕!你们还有脸在这里乱嚷!”
谁也没想到,说话的居然是光绪皇帝!只见他指着一班主战的大臣,气愤地说:“甲午年间,我们连日本那样一个小国都打不过,如今你们居然怂恿朝廷,向世界上最强大的十一个国家开战,这不是存心让国家灭亡么?”
主战派一时鸦雀无声。
慈禧仍然阴沉着脸,但不吭气。
另一些一直没有发言的大臣神情却活跃了。
刚毅瞥一眼慈禧,一步跨上前,公然直对着光绪说:“皇上的话,奴才不以为然!难道因为怕打不过洋人,就甘心受他欺侮吗?”
徐桐立刻跟上说:“刚毅说得对!何况此一时,彼一时也!当初我们没有打赢日本是当初的事,今日我们敢向十一国开战是今日的事!且不说这一晌攻打使馆,我武卫军,还有董福祥的甘军是如何英勇善战。单看这满京城地面,义和团的团员义民,何止百万之众!而且个个同仇敌忾,人人忠义满腔,民气可用啊!”
“民气可用,匪气不可用!”
听见这话,大家又吃一惊。扭头看去,只见说话的是总理衙门大臣、兼工部左侍郎许景澄。
许景澄显然是极其焦虑,指着刚毅和徐桐说:“义和团是乱民,朝廷利用他们,就已是大错特错!而攻打使馆,更是中外从来没有过的事!‘春秋之义,不杀行人(使者)’,现在还要向各国开战,你们这不是拿江山社稷、万方生灵当儿戏吗?”
太常寺卿袁昶这时也站出班来,说道:“如今我们无兵又无饷,我真不知道靠什么去打仗?义和团人数虽众,却从未经过军事训练,手中拿的只是刀剑,甚至棍棒锄头,让他们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