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走向共和 作者:未知-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鸿章认得那内侍,便笑道:“我正要过府去拜访你家王爷,怎么敢劳他一个请字!” 
   那名内侍道:“王爷现正在园子里,奴才给您带路!” 
   ……颐和园昆明湖旁,一座高大的牌楼。 
   几个身着战裙和蓝羽绫号衣的“昆明湖水师学堂”的学生,正在忙上忙下地将一串串五颜六色的电灯泡装饰在牌楼上。 
   牌楼前,奕環拿着一杆吊着烟荷包的长杆烟袋在抽烟,几名王府亲兵执刀守候在他身后。 
   那些水师学堂的学生折腾了半天,却什么动静也没有。 
   奕環急了,拎着个烟袋跑上去,瞅瞅这个灯泡,摸摸那个灯泡,纳闷地问:“这些个灯泡咋就不亮呢?” 
   话刚落音,忽一下,电灯全亮了! 
   奕環吓得手一缩,马上又高兴地用长杆烟筒指着那几个学生说:“好奴才,会侍弄电灯了,没给八旗子弟丢脸!” 
   几个学生一齐跪倒:“托王爷的福!” 
   盛宣怀随李鸿章一路走来。 
   盛宣怀:“这些学生的本事就是装装电灯,至多也就是驾驶昆明湖上那两艘铁皮小轮船,却称为‘水师学堂’的学生,岂不辜负了‘水师’二字?” 
   李鸿章:“创办‘昆明水师学堂’,专让八旗子弟学习最新军事,本是醇亲王和朝廷的远虑。可许多事情不知为什么,办来办去就走样了……” 

   第二章 洋务运动(二) 
   感宣怀不知接什么话才好。李鸿章见状指着湖旁横七竖八堆放的石料和正在“叮叮当当”凿石的匠人们转个话题,“迎接万寿庆典,本来只将这园子略加修葺即可,如今却将这湖光山色之处变成了一个大工地。” 
   “醇王爷也自愿充当了一个总监工!”盛宣怀笑道,“我们这位王爷也真是平庸得紧了!” 
   李鸿章:“平庸?醇王爷乃当今皇上生父,光这一个身份就要招来多少猜忌,平庸的骨子里是精明啊!” 
   盛宣怀点头道:“也是,否则以中堂大人权位之尊,也用不着跑到这园子里来求他了!” 
   李鸿章听他这样说,脸色不由肃重起来,道:“杏荪千万不能这样说话,连想也不能这样想!如果不是醇王爷时加关顾,我办事要比现在要难上百倍!” 
   盛宣怀脸红了,忙躬身道:“宣怀失言了……” 
   李鸿章:“偶尔失言也没什么,但身居庙堂,危乎高哉,慎言谨行,乃是根本。这些你以后会慢慢体会到的” 
   盛宣怀:“中堂教诲,宣怀当永铭于心。” 
   还没等李鸿章走到牌楼前,醇亲王便迎上前来。 
   李鸿章见了,忙趋前几步,道:“拜见王爷!” 
   醇亲王一把将他扶住,呵呵笑道:“免了,免了!” 
   侍从端上椅子,醇亲王拉着李鸿章的手坐了。 
   醇亲王劈头便道:“少荃呀,你让我盼得好苦!” 
   李鸿章:“王爷盼我?” 
   醇亲王:“是哇,盼你来给我填窟窿啊!” 
   李鸿章会意一笑,“杏荪,呈上来!” 
   盛宣怀忙从怀里掏出一张单子呈给醇亲王。 
   醇亲王接过那单子,念道:“‘捧日’铁板小轮船一只,铁板坐船一只,洋舢板两只,炮划八只——少荃,你这是……” 
   李鸿章捻须笑道:“闻知王爷欲恢复昆明湖水操,却又手头拮据,因此我命天津制造局造好了这批船只,日内即可运抵。” 
   醇亲王一阵感动,随即苦笑道:“少荃呀,若搁在平时,你这份心意会让我喜之不胜,可今日,唉……” 
   说着,他将那单子放在桌上,顺手用烟袋压住,看看左右,不再说话。 
   四周的人,包括盛宣怀,立刻退到离他俩远远的地方。 
   奕環凑近李鸿章,突然抓着他的手,颤声道:“少荃救我!” 
   如同耳旁炸响了一个霹雳,惊得李鸿章站起身来,惊悸地问:“王爷何出此言?” 
   奕環:“老佛爷昨天召我进宫,就颐和园工程进展缓慢一事,严加训饬。还叫我休得生出许多妄想……少荃呀少荃,我的末日只怕到了……”说着,奕環竟抽抽噎噎哭出声来。 
   这一下大出李鸿章意料,也让他犯了难,修园子牵扯到太后,醇亲王和皇帝间的复杂关系,国事和皇家私事纠葛在一起不容他置喙,他也不想去惹这个麻烦。但他平素与醇亲王相交甚厚,看到一个声威煊赫的王爷竟在他面前毫无掩饰地露出可怜相,心中老大不忍,便劝慰道:“王爷不必如此。太后火头上说的话您也别老搁在心里。既然导致慈颜不快的根由是颐和园工程,您严加督促,加快修园子的进度不就得了。” 
   奕環仍哭丧着脸道:“少荃哪里知道,我就是有九牛二虎之力,也拉不动颐和园工程这辆破车了!” 
   李鸿章:“王爷这话我听不明白……” 
   奕環收住眼泪,往四周望望,压低声音道:“实不相瞒,颐和园工程尚有七百五十万两银子的大窟窿!” 
   尽管李鸿章听到过一些传闻,仍被这个数字惊呆了!他一屁股坐在椅上,喃喃道:“到哪里去寻这七百五十万银子?哪里去寻……” 
   奕環睨他一眼:“办法我倒苦思得一个,只是少荃怕要担些委屈……” 
   李鸿章忙道:“只要能除去王爷烦恼,鸿章担些委屈算什么?王爷尽管吩咐!” 
   奕環:“却只在两个字上打主意……” 
   李鸿章:“哪两个字?” 
   奕環拿起桌上的长杆烟袋,右手用拇指和食指从烟荷包里捏出一小撮烟丝按在烟嘴上,点燃,深深吸一口,吐出两个字:“海军!” 
   李鸿章呆了。 
   一阵风儿掠过,桌上李鸿章为恢复昆明湖水师而送的那张礼单被风吹起,飘飘忽忽,在空中飞旋起跌,落入昆明湖中。 
   湖水微微荡漾…… 
   二 
   长江和汉水交汇处,江水轻轻拍打沙滩。 
   岸边停靠着一只小火轮,几名亲兵守候在旁。 
   一行人朝这边走来,走在前面那个穿半旧蓝衫,胡须花白的小老头是威名赫赫的湖广总督张之洞,他身边是他的幕僚辜鸿铭。辜鸿铭穿长袍马褂,却戴一顶英国绅士圆形盆底帽,显得不伦不类。 
   张之洞:“李鸿章这次奉诏进京,结果恐怕难得如他的意。” 
   辜鸿铭:“难如意好!免得他太得意!” 
   张之洞笑起来:“鸿铭这话有点像小孩子赌气。” 
   辜鸿铭:“大人难道不这样看?” 
   张之洞:“唉,一般人总以为,北洋和南洋,少荃与我,势同水火。他们哪里知道在办洋务,求自强,许多主张上我们都是一致的啊!只是少荃办事只重实利而不择手段,常用一些龌龊的办法,虽然能达目的,却坏了纲常名教,动摇了国之根本,舍本逐末,变报国为误国啊!” 
   辜鸿铭:“大人这么一说,我倒想起我的一个外国朋友对您和李中堂的评价来了。” 
   张之洞:“噢,是你在欧洲游学时结识的朋友吗?” 
   辜鸿铭:“不,是回国后认识的《泰晤士报》记者莫里逊先生。他说李中堂和您都是洋务派当之无愧的领袖,但李中堂实在是个庸人,一个带有贵族气的庸人,因为他出身于翰林院——中国的牛津。除了为参加科举考试而受到的一般教育外,他没有更多的学识教养,不过他勤奋而有条不紊的办事作风弥补了这一不足;而您则是具有高尚理想来从事实际事务的学者……” 
   说话间,他们已经来到小火轮前。 
   守候的亲兵忙搭好跳板,小心扶着张之洞登上小火轮。 

   第二章 洋务运动(三) 
   辜鸿铭及侍从也随之登船。 
   张之洞落座,对辜鸿铭道:“你的话好像还没有说完?” 
   辜鸿铭顿了一下,“莫,莫理逊还认为,李中堂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更胜于您。” 
   张之洞一愣,随即感叹道:“洋人见解,虽然浅薄,却也直截了当啊!” 
   辜鸿铭有些困惑地咀嚼他的话,“浅薄……却又直截了当……?” 
   张之洞笑笑,微微抬手,“汉阳铁厂,开船!” 
   “呜——”小火轮烟囱冒出一阵黑烟,“突突”启动…… 
   坐落在汉阳县大别山脚下的这座工厂名为汉阳铁厂实际是一个含有炼铁厂、铁轨厂、机器、铸铁等多座工厂的大型联合铁厂。站在高坡望去,只见高炉矗立,灰暗的厂房鳞次栉比,机器轰鸣,烟囱冒出的滚滚浓烟遮盖了大半个天空。 
   汉阳铁厂炼铁炉前, 
   那些个脚蹬木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