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中国人一定要记住的事件-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有展开队形的中国部队发起波浪式冲锋。    
    在5个多小时的惨烈战斗中,中国守军伤亡2000人以上,副军长佟麟阁殉难前线,师长赵登禹在指挥部队后撤时也壮烈殉国。    
    南苑遂告失守。    
    与此同时,日军独立混成第一旅团和第十一旅团主力分别向北苑等地的中国守军发动进攻。中国第二十九军节节抵抗。第三十七师(尤其是何基沣旅和吉星文团)和第三十八师一部(董升堂指挥)曾在丰台、廊坊和卢沟桥一带与日军激战;独立第三十九旅曾迫使进攻北苑的日军转攻黄司。局部的胜利虽不能挽回平津危局,但却为二十九军的撤退争取了有利的条件,特别是卢沟桥—八宝山一线阵地的保存,为全军西撤留住了退路。28日下午,宋哲元委派张自忠为冀察政务委员会委员长兼北平市市长,自己于当夜23时偕秦德纯、冯治安等退往保定。第三十七师等部亦奉命当晚经门头沟开始南撤。北平就这样沦陷于敌手了。    
    在天津,三十八师主力在李文田副师长的指挥下,于29日凌晨向驻津日军发动猛烈攻击,一度攻占天津总站、东站、北宁铁路局、日军航空兵团司令部和东局子机场,烧毁日军飞机10余架,并缴获日本陆空军现用电报密码本。攻打日军兵营海光寺的战斗尤为激烈。经一夜鏖战,虽未能攻克,但给日军以重大杀伤。日军随即出动重兵对三十八师进行反扑,三十八师奋勇迎敌,并攻入日租界,但终因孤军无援,被迫南撤静海。30日,天津沦陷。


第五部分:七七事变:中华民族争取独立解放的新起点七七事变(6)

    伟大的抗日战争全面爆发    
    当卢沟桥事变的消息传到延安,中共中央立即发表了措辞激昂的通电:“全中国的同胞们!平津危急!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危急!只有全民族实行抗战,才是我们的出路!我们要求立刻给进攻的日军以坚决的反攻,并立刻准备应付新的大事变。全国上下应立刻放弃任何与日寇和平苟安的希望与估计!……”    
    全文一连使用了十几个惊叹号,可谓掷地有声,闻之感奋。    
    随后,毛泽东、朱德、彭德怀等人接连致电蒋介石、宋哲元等,并向全国发表通电,呼吁抗战。电文中表示:“红军将士,咸愿在委员长领导之下,为国效命,与敌周旋,以达保卫祖国之目的。”“当华北危急存亡之紧要关头,敬敢吁请我国民政府迅调大军增援河北,勿使忠勇之二十九军陷于孤军抗战。红军即愿改名为国民革命军,并请授命为抗日前躯,与日寇决一死战!”    
    8月22日至2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洛川会议上正式确立了全面抗战路线,并通过了著名的《抗日救国十大纲领》。    
    中国共产党旗帜鲜明的抗战主张,不但得到了全国人民的拥护,而且对国民党产生了积极影响。    
    七七事变后,南京国民党政府的态度一开始比较犹豫:一方面希望通过与日本政府直接交涉或“由地方当局与日军代表折冲,期事件之早日和平解决”。为此,国民政府外交部照会日本政府:“我国政府极愿尽各种方法维持东亚之和平。故凡国际公法或国际条约对于处理国际纷争所公认之任何和平方法,如两方直接交涉、斡旋、调解、公断等,我国政府无不乐于接受也。”并曾几次提出与日本政府直接交涉,但均遭拒绝。国民政府又致函“九国公约”签字国,蒋介石亲自约见英、美、法、德等国驻华使节,要求其政府出面调停中日冲突,结果没有得到响应;另一方面也准备在万不得已的情况下奋起自卫,抵抗侵略。7月9日,蒋介石密令第二十六路军孙连仲部的两个师由平汉路北上向石家庄、保定集中,第四十军庞炳勋部的一个师和第八十四师庞炳勋部向石家庄集中,令宋哲元前往保定指挥,“务望在此期间,从速构筑预定之国防线工事,星夜赶筑。如限完成为要”。并决定设立石家庄行营,以徐永昌为主任,督导冀察军事行动。蒋介石连电宋哲元:“守土应具决死决战之决心与积极准备之精神应付。至谈判,尤须防其奸诈之惯技,务期不丧丝毫主权为原则。”    
    要求宋哲元“坚持到底,处处固守,时时严防,毫无退让余地”。    
    在和平解决无望和日本国内动员、日军源源不断开进华北的情况下,蒋介石在7月17日发表庐山谈话,认为卢沟桥事变已到了中日和战的最后关头,“卢沟桥事件能否扩大为中日战争,全系日本政府的态度;和平希望绝续之关键,全系日本军队之行动”。阐述了中国政府解决卢沟桥事变的原则:“希望和平而不求苟安,准备应战而决不求战。”并提出了解决卢沟桥事变的四项原则:“(1)任何解决,不得分割中国主权之完整;(2)冀察行政组织,不容有任何不合法之改变;(3)中央政府所派地方官吏,如冀察政务委员会委员长宋哲元等,不能任人要求撤换;(4)第二十九军现在驻地区,不能受任何约束。”    
    蒋介石说:“我们希望和平而不求苟安,准备应战,而决不求战。我们知道全国应战以后之局势,就只有牺牲到底,无丝毫侥幸求免之理。如果战端一开,那就是地无分南北,人无分老幼,无论何人,皆有守土抗战之责任,皆应抱定牺牲一切之决心。”    
    这个谈话说明,南京政府已不愿再向日本让步,如果日本得寸进尺,蒋介石就要发动抗战。对此,与蒋介石打了10年内战的毛泽东以少有的口吻称赞了蒋介石的这次谈话,说它“确定了准备抗战的方针,为国民党多年以来对外问题上第一次正确的宣言”。    
    7月29日,在获得二十九军从北平撤军的消息后,蒋介石发表谈话,说:“日军蓄意侵略中国,不惜用尽种种之手段,则可知今日平、津之役,不过其侵略战争之开始,而决非其战争之结局。国民只有一致决心共赴国难。”并说:“今既临此最后关头,岂能复视平津之事为局部问题,任听日军之宰割,或更制造傀儡组织。政府有保卫领土主权与人民之责,惟有发动整个之计划,领导全国,一致奋斗,为捍卫国家而牺牲到底。此后决无局部解决之可能。”8月13日淞沪会战爆发后,    
    8月14日,中国政府发表《自卫抗战声明书》,指出:“中国为日本无止境之侵略所逼迫,兹已不得不实行自卫,抵抗暴力。”    
    在侵略中国的战争打起来后,8月15日,日本政府也发表了《帝国政府声明》,颠倒事实地宣称:“为了惩罚中国军队之暴戾,促使南京政府觉醒,如今不得不采取断然措施。”又称:此举是为了“消灭类如此次事变所由发生之根源,并达到日、满、华三国融合和提携”之目的。至此,日本政府卸下了其欺世盗名的所谓“不扩大”的伪装,把其发动的侵略战争扩大为灭亡中国的侵略战争。    
    日本帝国主义灭亡中国的侵略战争,极大地激发了中华民族的抗日斗志和爱国热情,使中国政治形势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随后,第二次国共合作正式形成,全国各族人民、工农商学兵各界、各民主党派、抗日团体、社会各阶层爱国人士和海外侨胞结成了浩浩荡荡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华民族开始了全面的、彪炳史册的伟大的抗日战争。


第六部分:日本投降:中华民族反对外来侵略的伟大胜利日本投降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天皇向全国民众的第一次讲话,却是宣布日本无条件投降。    
    中国军民八年艰苦卓绝的英勇抗战,不但极大地消耗了日本的军事力量,而且极大地消耗了日本的总体实力。    
    六、日本投降:中华民族反对外来侵略的伟大胜利    
    对于日本人来说,这是一次最没有情趣而又关系重大的御前会议。在“和”、“战”双方争吵不休时,瘦小的日本天皇一改过去屡屡宠顺日本军方、只要侵略成功便予嘉奖的态度,否决了陆军大臣阿南惟几等“一亿玉碎”、垂死挣扎的主张,决定接受反法西斯盟国的《波茨坦公告》,无条件投降。未几,又是一个破天荒,从未听到天皇讲话的日本人民第一次听了天皇的“玉音”。    
    而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天皇向全国民众的第一次讲话,却是宣布日本无条件投降。    
    1945年8月,是恶贯满盈的侵略者的末日,是中华民族反对外来侵略取得第一次完全胜利的纪念日。在恶魔哀号的时节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