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四念处选章 马哈希-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門人保衛著五官。」Nanamoli譯,或是:

「念的特伲蔷o靠著(目標),擁有不忘為它的功能;顯出保衛著和面對著目標的
形態或顯著之舉;即肯定正確之法門(拢溃┗蛏砟钐幍鹊葹榻颉D钣腥玳T柱,
穩繫於目標;它也如守門人,因為它守衛著五官如:眼、耳等等。」

通常念與智慧是同時出現的。所謂:「一個擁有念和分明的覺知的禪者,當唸唸
分明和堅實時,智慧生起而給予支持。」「比丘們啊!雖然是已做過的事或已說
過的話,拢t的弟子是保持正念,這是最高方智慧。」

念是包括在重要方經典中。例如:

念根在五官
念力在五力
念覺支在七覺支
正念在八正道

其中最重要的是appamada(不放逸)。在法句經的裕п屟e為:「不疏忽是時時以念
契入和繫住。」

一些導師給予這樣的解釋:「以警覺和唸唸分明深入四無色界是稱為不放逸。不
疏忽的意思是念隨時都驚覺,不忘審觀一切舉止。」

根據大般涅盤經典所記載,佛陀對比丘們所說的遺言:「你們應該不疏忽的完成
你的工作(修行)」

念亦稱為不疏忽,並教導為法之至上。
Buddhagosha Thera言在每時刻都能保持正念是可喜的,猶如餚饌裡的食
通於所有事務的部長,隨時都受用的。洠в姓睿蜎'有約束或激勵。

因此,佛陀所教導的念是到處都能應用的。為什麼呢?因為擁有念的意識是個庇
護所;念能防伲粵'有了念,心思便不努力和抑制。念是留心的御夫或忠盏拈T
犬。因此,所建立的念有如四念處的意義,那是,它等待著和觀照著我們如個監
護者。



C.四念處經論說

南無婆伽梵,阿羅漢.三藐三菩陀

三藐三菩陀指導四念處為唯一能淨化眾生的法門。。。。。
「比丘們啊!這是唯一的方法能使眾生清淨,制勝悲哀和憂愁,克服痛苦和煩惱,
趨入正道,證入涅盤。」

四念處被指導為唯一的法門,因為這是高尚的修持,它能淨化修持四念處者。眾
生執著生命,洠в写说溃麄兊男谋惚荒俏廴颈娚拘约靶袨榈臒⿶浪曰蟆_@
些污染出自邪見,它把醜惡看成美麗,痛苦當著快樂,無常為有常及無我為有我。
這致使貪、嗔、癡生起,並帶來煩惱、悲哀、憂愁。這對眾生來說,確實很危險。
當眾生依著此道(四念處)修行,他們將會見到真理,明瞭那馴服及把心安定下來
的法門,並得到生命中最高喜樂,雖然修行者未得到神拢郎缈嘀琅c果,可是在
努力的修持中,他尚能定下來而不受擾亂。當修行者已斷除煩惱,證入正道,即
是證悟涅盤。

四念處,這唯一的法門,是以念為主的修持。這是因四念處以念為棟樑。Sati
譯為念。它檢討那混亂的心,眨匾男乃迹ㄈ缧判摹⒕M、智慧。。。),並每
時每刻注正確的舉動、言談和意念。

四念處也可譯為念的目標。因為念須有現象為觀照的目標,所以就以此現象來安
定心。談到這些現象,它們可分為四種:

*身念處以念觀身體為目標。
*受念處以念觀感受為目標。
*心念處以念觀心意為目標。
*法念處以念觀心態(法)為目標。

*身念處*

經典所記載有關身念處:「比丘們啊!在日常生活中,一個比丘(在這達磨昆奈
耶)精進的,唸唸分明和注意的以身體來觀身,則能隨處祛除貪慾和悲痛。」

這段記載指示觀照身體的方法是依於三個條件:(一)精進、(二)明覺、(三)正念。
它亦告知此觀照是斷絕痛苦的根源,即貪慾和悲痛。

這以「身體來觀身」的修習是不可被參雜的。身念處須以身體為觀照的目標;受
念處觀照感受;心念處觀照心識;法念處觀照諸法。就這樣,以所說的目標來馴
服心思。如果以眩s的方式來觀照,比如以感受、心識或法來觀照身體;以身體、
心識或法來觀照感受;以身體、感受或法來觀照心識;以身體、感受或心識來觀
照法。那麼,心將胡思和受支配以致不安和無法祛除我見。

身念處的目標可分為三種:(一)身體的狀態,(二)身體的舉動,(三)身體的四大元
素。

*身體的狀態*

在這方面,我們可以將觀照入息和出息為安般念(Anapanasati)。呼吸對身體是很
重要的,因身體是依於呼吸來生存。洠в辛撕粑@身體就不能維持下去。如果,
風界不眨停眢w將受苦,疼痛及不適便是顯明的證據。例如一個完成粗重工
作或攀登後已精疲力倦、生病或悲哀的人,他的呼吸就會短促和快捷。當他忿怒、
憎恨或做一件困難的工作時,他的呼吸就會沉重。這一切顯示出內心的困擾,所
以佛陀教我要唸唸不離呼吸的入息和出息。我們觀照和明覺入息和出息之長短,
並明瞭它為何會如此,那時我們就會覺察到心的狀態,因此我們便能觀照和眨
呼吸而使心加以平定。

所以,要把心定下來,我們需要注意和唸唸不離入息和出息,時時刻刻觀照每一
呼每一吸,當心定下來時應明覺,這樣心便無法激動。

有很多方法可以將心念集中於呼吸。其一的方法是把注意力集中於鼻尖下的唇
端,在那裡可感覺到氣息的接樱H绱说刈觯谋慵性谀莾憾环稚ⅰ3酥
外,每當我們出息時,我們也能數(數息須進行在感覺到呼出氣息的接樱且
刻)。首先是從一數至五,然後一至六,一至七,一至八,一至九,一至十,過
後又從一至五開始。這是保持念力的最初步驟,以安定那激怒、不安和粗獷不馴
的心。雖然一個人能如此修行於合宜的時刻,但是在面對不愉快及令人激動的事
物時,他也能即刻保持內心和鎮定下來。這種觀照身體的呼吸就叫著觀身的身念
處。

*身體的舉動(姿勢)*

這舉動是行、坐、往前進、向後退、回顧前瞻、伸屈、穿衣、吃喝、咀嚼、□、
大小解、眠、醒覺、言談及靜默。身體的一舉一動時時刻刻都要了了分明。那麼,
一切的舉動都拘謹正規。這是世間的利益。

另一方面,此觀照可使一個人明瞭身體舉動的實相。唯先有了慾念,才有所舉動,
並帶來動作(風界)。這風界以種種方示來顯現,形成各種各樣的身體舉動。這程
序就如瘢偲嚕娜缢緳C、動作如車的引擎、而身體如車身。如果司機洠в薪
驗並四處張望,他和他的車將會有危險(遭遇車禍)。同樣的,洠в姓睿眢w的
舉動就不宜並致虧損。另一方面,如果司機是經驗豐富和謹慎,他會很小心瘢
和迴避危險。同樣的,正念將守護一個人的舉動,使他鎮定和保護他。

所見到的符合事實,能祛除那些認為身體裡有個眾生、我或人的存在的邪見。由
於此邪見,渴愛和厭惡便生起。唯有見到實相,才能超脫「我們」或「他們」的
觀念。所以,只要還有身體,我們的舉動和言談應該檢點和謹慎如個善人。

無論如何,人的態度是有差異的。一些人是內心善良但外表醜陋;他們就如裝滿
的壺但開著。一些人是內外都好,就如裝滿的壺並套上蓋。另一些人是內外都丑
惡,就如未套上蓋的空壺。此外,一個行為檢點但不明實理的人,就如套上蓋的
空壺。一個明實理,但不知檢點的人,就如裝滿的壺但未套上蓋。一個檢點又明
實理的人就如裝滿的壺並套上蓋。一個不明實理又不知檢點的人就如未套上蓋的
空壺。這些動作都是身體的,所以觀照這些動作是觀身的身念處。

*身體的四大*

佛陀教導我們能以四大來觀照身體的狀態和舉重。四大是地界、水界、火界和風
界。這四大的意思是具有它各自的特性。地界是堅硬性;水界是滲透或吸收性;
火界是溫度性;而風界是吹動或流動性。

地界不能獨自生存,它須依水界來構合成固體叫身體。而身體依於火界來溫暖和
保養,防止腐壞。風界使它柔軟並可眨u和哂迷诠ぷ骷靶袆由稀

這觀照可深入至此或更深徹,如果個人認為自己的修持尚未完善。他可以以四大
來觀照身體各部份。頭髮、身體的毛髮、指甲、牙齒、皮膚、肉、筋、體、髓、
腎、心臟、且、膜、脾、大腸、小腸、未消化的食物、已消的食物和腦,這些都
是屬於地界,因為堅硬是它們的特性。膽汁、黏液、膿、血、汗、脂肪、淚、油、
唾液、痰、關節液和尿,這十二部份是屬於水界因為他們都有滲透或吸收的特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