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瘗、幽、隐、匿、蔽、窜,微也。(微谓逃藏也。《左传》曰:“其徒微之。”是也。○瘗,於计切。匿,女力切。)
'疏'“瘗幽”至“微也”。○释曰:微谓逃藏也。瘗者,埋藏之微也。幽者,深微也。隐者,潜隐而微也。匿者,舍人曰:“藏之微也。”蔽者,覆障使微也。窜者,行之微也。是皆微昧不显扬也。○注“《左传》”至“是也”。○释曰:案昭十七年传云:楚白公胜作乱,杀子西、子期,叶公子高至,“遇箴尹因帅其属将与白公,子高曰:‘微二子者,楚不国矣。弃德从贼,其可保乎?’乃从叶公。使与国人以攻白公。白公奔山而缢,其徒微之。”是也。
讫、徽、妥、怀、安、按、替、戾、底、废、尼、定、曷、遏,止也。(妥者,坐也。怀者,至也。按,抑,按也。替、废皆止住也。戾、底义见《诗》。《国语》曰:“戾久将底。”《孟子》曰:“行或尼之。”今以逆相止为遏。徽未详。○妥,他果切。遏,乌曷切。)
'疏'“讫徽”至“止也”。○释曰:皆谓止住也。讫者,终止也。妥者,坐止也。怀,至止也。安,休止也。按、抑、替、废、皆止住也。《大雅》云:“以按徂旅。”《小雅》云:“勿替引之。”定者,静止也。曷者,俗以抑止为曷。今以逆相止为遏。馀皆见注。○注“戾底”至“尼之”。○释曰:云“戾、底义见《诗》”者,《小雅·采菽》云:“亦是戾矣。”底者,在物之下,是亦止也。凡注言见《诗》,今《毛诗》无者,盖在齐、鲁、韩《诗》也。云“《国语》曰:戾久将底”也,案《晋语》云:“文公在翟十二年,狐偃曰:“日吾来此也,非以翟为荣,可以成事也。吾曰奔而易达,困而有资,休以择利,可以戾也。今戾久矣,戾久将底,底著滞淫,谁能兴之?盍速行乎!”是其事也。云“《孟子》曰:行或尼之”者,案《孟子》:“鲁平公将见孟子,嬖人臧仓止之。乐正子见孟子,曰:‘克告於君,君为来见也,嬖人有臧仓沮君,君是以不来也。’曰:‘行或使之,止或尼之,行止非人所能也。吾之不遇鲁侯,天也。臧氏之子焉能使予不遇哉?’”是其事也。此云“行或尼之”者,所见本异,或传写误。
豫、射,厌也。(《诗》曰:“服之无ル。”豫未详。○射音亦。)
'疏'“豫、射,厌也”。○释曰:谓厌倦也云。○注“《诗》曰:服之无ル”。○释曰:“诗曰”者,《周南·葛覃》文也。
烈、绩,业也。(谓功业也。)
'疏'“烈、绩,业也”。○释曰:谓功业也。烈者,《周颂·执竞》云:“无竞维烈。”绩者,《大雅·文王有声》云:“维禹之绩。”
绩、勋,功也。(谓功劳也。)
'疏'“绩、勋,功也”。○释曰:谓功劳也。绩者,《虞书·大禹谟》云:“嘉乃丕绩。”勋者,案《周礼·司勋职》云:“王功曰勋。”郑注云:“辅成王业若周公。”
功、绩、质、登、平、明、考、就,成也。(功绩皆有成。《诗》曰:“质尔民人。”《礼记》曰:“年不登。”《梁传》曰:“平者成也。”事有分明,亦成济也。)
'疏'“功绩”至“成也”。○释曰:皆谓成济也。勋、功、绩、业皆有成也。事有分明亦成济也。《舜典》云:“三载考绩。”《周颂·敬之》云:“日就月将。”皆言成功也。○注“《诗》曰”至“成也”。○释曰:云“《诗》曰:质尔民人”者,《大雅·抑》篇文。云“《礼记》曰:年不登”者,下《曲礼》文。云“《梁传》曰:平者成也”者,宣十五年文也。
梏、梗、较、、庭、道,直也。(梏、梗、较、、皆正直也。《诗》曰:“既庭且硕。”道无所屈。○梏音谷。较音角。,他顶切。)
'疏'“梏梗”至“直也”。○释曰:梏、梗、较、皆正直也。庭,条直也。道者,道无所屈。○注“诗曰:既庭且硕”。○释曰:《小雅·大田》文。
密、康,静也。(皆安静也。)
'疏'“密、康,静也”。○释曰:皆安静也。《周颂·昊天有成命》:“夙夜基命宥密。”《大雅·生民》云:“不康祀。”
豫、宁、绥、康、柔,安也。(皆见《诗》、《书》。)
'疏'“豫宁”至“安也”。○释曰:皆安乐也。《大雅·板田》云:“不敢戏豫。”《虞书·大禹谟》云:“万邦咸宁。”《商书·大甲》云:“抚绥万邦。”《大雅·民劳》云:“汔可小康。”《虞书·舜典》云:“柔远能迩。”
平、均、夷、弟,易也。(皆谓易直。)
'疏'“平均”至“易也”。○释曰:易者不难也。和平、均一皆易直也。《周颂·天作》云:“岐有夷之行。”《大雅·酌》云:“岂弟君子。”
矢,弛也。(弛,放)弛,易也。(相延易。○矢、弛并音尸纸切。)
'疏'“矢弛”至“易也”。○释曰:郭云:“弛,放也。”以弓释弦曰弛,故云“弛,放”。《礼记·杂记》云:“一张一弛。”弛又为易,为相延易也。
希、寡、鲜,罕也。(罕亦希也。)鲜,寡也。(谓少。○鲜。息浅切。)
'疏'“希寡”至“寡也”。○释曰:皆简少之称也。《论语》云:“希不失矣。”《易·说卦》云:“巽为寡发。”《大雅·篇》云:“鲜不为则。”郭云:“罕亦希也。”《郑风·大叔于田》云:“叔发罕忌。”鲜又为寡。转互相训,皆谓希少尔。
酬、酢、侑,报也。(此通谓相报答,不主于饮酒。○酢音昨。)
'疏'“酬、酢、侑,报也”。○释曰:皆相报答也。郭云“此通谓相报答,不主于饮酒”者,以饮酒之礼,主人酌酒于宾曰献;宾既卒爵,洗而酌主人曰酢;主人既卒酢爵,又酌自饮,卒爵,复酌进宾曰酬。故说者以酬、酢主谓饮酒相报答。郭以《易·系辞》云“可与酬酢”,谓应对万物也。《小雅·楚茨》云:“万寿攸酢。”是神报主人也。故云“不主於饮酒”。侑者,案《公食大夫礼》宾三饭之後,云“公受宰夫束帛以侑”。注云:“束帛,十端帛也。侑犹劝也。主国君以为食宾殷勤之意,未至,复发币以劝之,欲其深安宾也。”是侑者,主人所以报宾也。
毗刘,暴乐也。(谓树木叶缺落,荫疏爆乐,见《诗》。○暴音剥。乐音洛。)
'疏'“毗刘,暴乐也”。○释曰:舍人曰:“毗刘,爆乐之意也。木枝叶稀疏不均,为爆乐。”郭云“谓树叶缺落,荫疏爆乐,见《诗》”者,《大雅·桑柔》云:“捋采其刘。”毛传云:“刘,爆烁而希也。”是矣。
{髟矛},离也。(谓草木之丛茸翳{艹会}也。离即弥离,弥离犹蒙茏耳。孙叔然字别为义,失矣。○音陌。{髟矛}音蒙。)
'疏'“{髟矛},离也”。○释曰:郭云:“谓草木之丛茸翳{艹会}也。离即弥离,弥离犹蒙茏耳。孙叔然字别为义,失矣。”郭以时验而为此解。孙氏每字各别为义,故云失矣。
蛊、讠舀、贰,疑也。(蛊惑有贰心者,皆疑也。《左传》曰:“天命不讠舀。○讠舀音滔△)
'疏'“蛊、讠舀、贰,疑也”。○释曰:皆谓疑惑也。○注“蛊惑”至“不讠舀”。○释曰:云“蛊惑有贰心者皆疑也”者,案昭元年《左传》:晋赵孟问於医和曰:“何谓蛊?”对曰:“淫溺惑乱之所生也。於文,皿虫为蛊,之飞亦为蛊。在《周易》,女惑男、风落山谓之蛊。”是蛊惑也。贰者,心疑不一也。《大雅·大明》云:“无贰尔心。”毛传云:“无敢怀贰心也。”云“《左传》曰:天命不讠舀”者,哀十七年叶公子高辞也。
桢、翰、仪,也。(《诗》曰:“维周之翰。”仪表亦体也。)
'疏'“桢、翰、仪,也”。○释曰:舍人曰:“桢,正也,筑墙所立两木也。”翰所以当墙两边障土者也。《大雅·生民》云:“维周之桢。”又《崧高》云:“维周之翰。”仪表亦体也。
弼、、辅、比,亻甫也。(《书》曰:“天威忱。”《易》曰:“比,辅也。”亻甫犹辅也。○音匪。比,毗志切。亻甫音甫。)
'疏'“弼、、辅、比,亻甫也”。○释曰:亻甫犹辅也。弼者,《商书·说命》云:“梦帝赉子良弼。”者,《周书·康诰》云:“天威忱。”辅者,《商书·汤誓》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