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1944年1月29日开始,第59特混舰队的海军轰炸机对该岛轰炸了2天,共有4批独立的航空母舰、战列舰、巡洋舰和驱逐舰及700架舰载飞机参加了这次攻击。
1月31日是大规模进攻之日,那天一早,近岸炮轰恢复,战列舰开到了靠近本岛1500码距离之内。美官方陆军史描述,当时所形成的火力“在数量和威力上是空前的”。每秒有2颗炮弹在夸贾林岛上爆炸,共约7000颗舰炮炮弹(口径分为14英寸、8英寸和5英寸),把该岛从一端到另一端耙了一遍。从附近的卡尔森岛有五个营的野战炮兵,又对夸贾林岛发射了29000发炮弹,这可能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炮击最为密集的一天。6架解放者轰炸机,就在炮弹飞行轨迹上空飞行,对同一目标投掷了15颗1000…2000磅的炸弹,袭击了岛上的重型火炮设施,接着又有18架俯冲轰炸机和15架鱼雷轰炸机攻击岛的一端,同等数目的战斗机以机枪和火箭扫射岛的另一端。总计,此役共有96架次飞机从6艘航母上起飞参加作战。
一天过去,该岛已成废墟。即使见识过其他战场的经验丰富的人看来,夸贾林岛上似乎所有有生命的东西已经消灭。这是一场难以想象的浩劫,是当时美军火炮和炸弹造成的最混乱的惨景。当夜,在废墟瓦砾堆中还燃烧着熊熊大火。
2月1日,美军第7步兵师两个团从小船登上夸贾林岛南端,越过沙滩,仅遇到微弱抵抗,几乎是跑步进入有效防御火力圈之内的,然后一步步打到北端。到此,已是2月7日,战斗结束,卡尔森岛刚近的5个炮兵营,直接的全股支援火力跟着进攻线延伸,未曾懈担战斗第三天,对散布在大约六英亩面积上的敌军尸体进行力所能及的检查,以确定死因。从伤口的性质、尸体附近的弹坑,加上一定限度的误差率综合考虑,以抽样抽查为基础,计算出大约70%以上的地表面敌人死于陆军野炮或迫击炮的火力。从检查的地表面敌尸体看来,这些敌军显然是死于美军登陆之后。
这次战役和其他战役证明,估计只有4%的日军伤亡为海、空火力准备所造成。虽然伤亡不大,但生还者惊魂未定,足以影响防御者的意志,待攻者上岸之际,日军已无力集体抵抗。随后的抵抗比起塔瓦拉岛的情形也大为不如了。对夸贾林岛按计划实施三天火力准备,规模大,火力猛,比起仅实施了三小时火力准备的塔瓦堡岛战斗,在削弱日本的抵抗能力方面,作用要大得多。
对贾夸林岛的野炮射击,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登陆战中是最猛烈、最得法的一次。目标很适合于运用逐次弹幕射击,以掩护步兵在战场上向纵深前进。这是个较小的目标,总面积大约为4;500;000平方码。倾泻在它上面的105毫米、155毫米的炮弹共65000发,这意味着平均每69平方码就爆炸一发炮弹。在攻击发起前的火力准备期间,大约每100平方码就有一发炮弹或一枚炸弹爆炸。但结果证明,就是这样猛烈的火力还不是“饱和”轰炸,躲在战壕、防空洞或水泥掩体里的士兵,如不被直接命中,也还能生还,可能受点小伤或者被震昏过去。
总之,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利用所有火力的杀伤效果,使登陆队达到了登陆和建立滩头阵地的目的,但即使在最适宜的条件下,对于防御者的杀伤率从未超过百分之三到五,那就意味着95%以上的防御人员并未遭受火力准备的杀伤。但每次战斗中,火力准备已足以压制和瓦解敌军,而保证登陆成功。火力准备还有一个重要作用是打乱防御者的通信系统。大规模轰炸对防御士兵个人会引起震惊、混乱和士气低落,防御的效果估计要降低一倍半到三倍,这损失是不可弥补的。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作战蔓延到极为广泛的地区,许多战斗涉及到两栖作战,因此联合特混舰队具有头等重要的意义。虽然军种间的矛盾,使得合同指挥的原则很难向战略的高度发展,但联合军种的战术原则是得到了证明的。从前,各海战、陆战严格分家的现象消失了,一种新的陆、海、空协同的“立体战争”,对战争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
T·N·杜普伊
武器和战争的演变
超星数字图书馆
ronin21
ronin21
27.导弹、核武器及其威慑作用(公元1945年)广岛和长崎1945年8月6日,美国总统杜鲁门发表了一项声明,宣称:“一架美国飞机在日本的一个重要军事基地——广岛,投下了一颗炸弹。”接着他又补充说:“这是一颗原子弹,其威力超过了2万吨梯恩梯当量。”
1942年12月2日,在美国芝加哥大学斯塔格运动场看台底下,建成了一座著名的实验型核反应堆,它具有一个反应系统,其输出功率仅0。5瓦。这样小功率的输出,后来却证明它具有大功率核反应堆的生产潜力。当时,首次从这个实验堆,制造出了0。5克钚。而这种钚是以化学方法,由铀所产生的裂变物蜕变而成。用这种方法较适应于进行批量生产。制造原子弹最突出的课题是,核材料要便于大量采集和加工,零件便于组装,弹体的形状和重量要适宜于运载等问题。而这一切又是要通过秘密的科学工程和科学管理来实现的。经过短短的30个月,原子弹的研制获得了成功。
在早期的一些报刊杂志上,曾刊载过人们对人类有着重要影响的这一新发展的评论:“原子弹的出现意味着第二次世界大战将结束,或者是人类本身的结束。”英国下议员M·P·罗伯特·布思比著《世界新闻》1945年8月,伦敦出版。在核时代必将出现运用核武器于战争的前景,成为各国政府和有影响人士所关注的中心问题,并主宰着一些主要国家的政治、军事、经济等重要方针政策。
关于核武器的评论,自然是从评述1945年8月6日和8月9日,投在日本的这两颗原子弹的性能和威力入手的。投在广岛的原子弹的实际威力,显然要小于杜鲁门总统最初的报告所宣布的2万吨梯恩梯当量,估计约1万5千吨梯恩梯当量;而投在长崎的原子弹,其威力显然要稍大一些。
据调查统计,这两颗核弹爆炸,其后果是令人吃惊的。广岛约有300;000人,其人口密度每平方英里约8;400人,而伤亡竟达144;000人(其中死亡约68;000人),长崎约有200;000人,其人口密度每平方英里约5;700人,伤亡竟达59;000人(其中死亡约38;000人)。在广岛大约有67%的建筑物,在长崎大约有40%的建筑物被摧毁或被损坏。核弹爆炸后,这两个城市瞬时火焰蔓延,浓烟翻滚。在广岛的火焰扩展到了市中心,在长崎的火焰比较校核弹爆炸后之所以产生了这样大面积的、毁灭性的火灾,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由于当时炎热,天气晴朗、干燥,伤亡者衣着简陋、单薄;加上在爆炸后极关键的48小时内,大多数伤员缺乏良好的医疗条件。据调查统计,伤员中约有70%是由于爆炸冲击波效应而受的伤(几乎全部是由于间接效应或物理效应引起的);约有65%是由于光辐射效应而受的伤,约有30%是由于放射性效应而受的伤(不计因放射性效应而引起的后遗症患者)。还有许多伤员是由于多种效应而受的伤,所以,统计中的百分数超过了百分之一百。在室外受伤的人员中,约有50%的伤员是处在离爆炸中心约1。3英里这一平均距离内,在室内受伤的人员中,约有50%的伤员是处在离爆炸中心约0。8英里这一平均距离内。
战术核武器的出现
在战场上如何发挥核武器的作用,那是1945年以后的数年间才认真考虑的问题。这个问题并不感到奇怪,当时,由于多方面的原因,抑制了战术核武器这一概念的发展。原子弹在战争中首次运用,有它特殊的情况,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它重点是用作战略轰炸。最初所研制的原子弹是较笨重的,需要用大型轰炸机来携载,而且当时只试制了有限的几颗,是准备用于对付极为重要目标的。1946年,美国以旧海军舰船作为目标,在南太平洋比基尼环礁进行了一次核弹爆炸试验,但这次试验并未展现出新的远景。
1950年,曾对这种新型武器作了些改进,使其自重减轻,威力增加数倍。当时,美国空军装备中出现了喷气式飞机。这样,轻型的武器用较小型的快速飞机来携载才成为可能。于是,才开始认真考虑研制和发展战术核武器的问题。
当美国原子能委员会进行战术核武器设计时,为给它稍留“余地”,得到了军方的协助和支持。当时曾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