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走向解脱.菩萨戒品-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纵遇命难、灾殃、奖罚等,终不舍弃三宝;五、随到何处都应恭敬彼地三宝所依;六、一切时处都应一心皈依,念诵皈依偈文。
  寅四、皈依的殊胜利益
  皈依的利益有八条:一、进入佛门成为三宝弟子;二、皈依是一切戒律的基础;三、减灭往昔所造恶业;四、集积广大福报;五、人与非人不能作障碍违缘;六、心想事成;七、不堕恶趣;八、迅速成就佛果。
  此上学处是从诸多经论中摄集归纳出来的,为了方便守持而逐条列出。
  丑二、积集资粮
  积集资粮的众多方法之中,最为简捷的莫过于七支供。此处谨依《大方广佛华严经·普贤行愿品》中的偈文开示七支供的修法。
  一、礼敬支。礼敬有二种,即三门总的礼敬与三门一一礼敬。身语意三门总的礼敬,颂云:“所有十方世界中,三世一切人师子,我以清净身语意,一切遍礼尽无余。”观想在四方四隅上下十方一切世界过去、现在、未来三世中安住的所有一切诸佛世尊面前,以坚定的信心用清净的身语意,一一恭敬礼敬。三门各别礼敬,首先身礼,颂云:“普贤行愿威神力,普现一切如来前,一身复现刹尘身,一一遍礼刹尘佛。”观想我仰仗普贤菩萨威德神力之加被,周遍现身在一切如来面前,每一身又化现无量刹尘数身体在一一如来面前恭敬作礼。二者,语礼,颂云:“各以一切音声海,普出无尽妙言辞,尽于未来一切劫,赞佛甚深功德海。”观想自己化身无数,一一身上都有无量头,一一头中有无量妙辩舌根,一一舌中发出无量微妙音声,一一音声中出无尽微妙言辞,一一言辞悉皆赞叹诸佛无量功德海。三者,意礼,颂云:“于一尘中尘数佛,各处菩萨众会中,无尽法界尘亦然,深信诸佛皆充满。”观想,每一微尘之中都有刹尘数量尊佛,诸佛所在之处都有海会菩萨恭敬围绕,法界无尽则微尘无尽,那么诸佛数量也无尽。我深生信解,随念诸佛如海功德而行礼敬。
  二、供养支。供养分有上供养与无上供养两种。(一)有上供养,颂云:“以诸最胜妙花鬘,伎乐涂香及伞盖,如是最胜庄严具,我以供养诸如来。”观想自己化现成种种供养天女,捧持人天界中上妙奇花,花鬘,散于空中供养诸佛,或以琴瑟琵琶箫簧等种种乐器演奏悦耳妙音供养诸佛,或者持珍宝严饰的幢幡伞盖供养诸佛,以涂香末香烧香最殊香最胜衣各种灯明堆聚量如须弥山,极其庄严,极尽悦意,供养诸佛如来。(二)无上供养,颂云:“我以广大胜解心,深信一切三世佛,悉以普贤行愿力,普遍供养诸如来。”前面所献供物乃世间供物,而此供养乃由普贤功德神力所变现,超胜世间无与伦比,观想自己如普贤菩萨以三摩地从心中幻化出无量供养云,周遍供养一切如来。
  三、忏悔支。颂云:“我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嗔痴,从身语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忏悔。”观想我自无始生死流转到今日,以贪嗔痴三毒为因,发起身口意三门的十不善业,或我自造,或教他造,或随喜他造的无量无边恶业。或能忆念或不能忆念,今在诸佛世尊面前追念过愆,一一发露不敢隐藏,生怖畏惭愧心,以正知正念守护身心,誓当断舍,永不再造,唯愿诸佛悲愍,放大光明照触我身,令一切业障罪愆顿时清净。
  四、随喜支。颂云:“十方一切诸众生,二乘有学及无学,一切如来与菩萨,所有功德皆随喜。”观想在十方世界中的凡夫众生,声闻独觉乘中有学无学罗汉,菩萨如来所修的一切善根,都诚心诚意地随喜。
  五、请转法轮支。颂云:“十方所有世间灯,最初成就菩提者,我今一切皆劝请,转于无上妙法轮。”观想十方刹土中一切诸佛最初坐金刚座现前大菩提之时,我即分身无数在一一佛前合掌恳切祈请为普利一切众生,愿佛转大法轮,开甘露门,广利群生。
  六、请佛住世支。颂云:“诸佛若欲示涅槃,我悉至诚而劝请,唯愿久住刹尘劫,利乐一切诸众生。”观想十方诸佛度化众生的事业即将完毕,将要示现入般涅槃时,为了让众生获得利益安乐,我现身佛前至诚殷勤劝请,唯愿诸佛尽未来尘刹劫中久住世间,莫入涅槃。
  七、回向支。颂云:“所有礼赞供养福,请佛住世转法轮,随善忏悔诸善根,回向众生及佛道。”观想将前六支所积的一切善根,以殊胜的发心、方便智慧摄持,回向一切有情,成为获证菩提之因。以强烈发心使如上善根充满法界永不失坏,无穷无尽。
  七支供的修法,经论中多有宣说,所以不必拘泥于一格,依《普贤行愿品》《入菩萨行论》等都可以。
  丑三、净修其心
  《道炬论》说:“以慈心为先,观苦有情而发其心。令慈悲所缘行相,皆悉明显。”修慈悲心如前所述,此处略。
  子二、正行
  于授戒阿阇黎前,右膝著地或者蹲踞,恭敬合掌而发菩提心。如《道炬论》云:“无退转誓愿,应发菩提心。”不仅忆念为利他故愿当成佛,而且发誓未证菩提终不弃舍所发菩提心。
  授愿心戒仪轨:随阿阇黎念诵“惟愿现住十方一切诸佛菩萨于我存念,阿阇黎耶存念,我名某甲,若于今生,若于余生,所有施行、戒性、修性善根,自作、教他、见作随喜,以此善根如昔如来应正等觉及住大地诸大菩萨,于其无上正等菩提而发其心。如是我名某甲,从今为始乃至菩提,亦于无上正等菩提而发其心。有情未度而当度之,未解脱者而令解脱,诸未安者而安慰之,未涅槃者令般涅槃。”如是念三遍。
  阿底峡所造《发心仪轨》云:“若无如是阿阇黎耶,自发菩提心之仪轨者,自当心想释迦牟尼佛如来及十方一切如来,修习礼供诸仪轨等,舍其请白及阿阇黎语,皈依等次第悉如上说。”如此而受。
  子三、后行
  授戒仪轨完结后,阿阇黎当为弟子宣说愿心的学处。此学处于后面讲解,此处略。
  弟子酬谢传戒阿阇黎。以上愿心戒传授仪轨圆满。
  辛二、受行菩萨戒的仪轨
  分三:一、前行;二、正行;三、后行。
  子一、前行
  分五:一、启白;二、观察发心;三、劝速授戒;四、诘问障难;五、开示学处后问欢喜与否。
  丑一、启白
  弟子先应顶礼授戒阿阇黎双足,蹲踞合掌或右膝着地。次请白曰:“我今欲于大德尊师所,乞受菩萨净戒律仪,惟愿须臾不辞劳倦,哀愍听授。”如是请白三遍。若无真实发心,不得戒。
  丑二、观察发心
  为令求受律仪菩萨发心坚固,当于未授律仪之前,先为其宣说大乘菩萨地中菩萨学处及犯戒之相。而后令其自己观察能不能学,阿阇黎亦以智慧观察弟子是否堪受律仪,是否只是由于别人所劝而他本人并无意乐,是否是为了胜过他人而求授。若如此,则得不到戒体。当知发心坚固的菩萨堪受菩萨净戒律仪,应如法传授。
  丑三、劝速授戒
  其次,弟子恭敬礼拜传戒阿阇黎,右膝着地,或蹲跪坐,作如是请:“大德,惟愿哀愍,授我菩萨净戒律仪。惟愿速授。”
  丑四、诘问障难
  尔时,有智慧有能力授戒的阿阇黎,或坐或立,以无乱心,对能受戒的弟子说:“某某善男子听,你是菩萨否?发菩提愿否?”弟子应回答“是!”此两问的目的是为了觉醒弟子的大乘种姓,使其菩提心愿坚固。再继续问:“你欲于我所受诸菩萨一切学处,受菩萨诸净戒否?”弟子亦应答言“欲受”。
  丑五、开示学处后问欢喜与否
  阿阇黎为弟子讲解菩萨学处,并问弟子是否欢喜受持此学处?弟子应回答:欢喜受持。
  子二、正行
  先为弟子讲解受法文句的意义。然后,阿阇黎如是言:“某某善男子,过去一切菩萨所有学处,所有净戒,未来一切菩萨所有学处,所有净戒,普于十方现在一切菩萨所有学处,所有净戒。于是学处,于是净戒,过去一切菩萨已学,未来一切菩萨当学,普于十方现在一切菩萨今学。菩萨所有一切学处,菩萨所有一切净戒,谓律仪戒、摄善法戒、饶益有情戒,从我受否?”弟子回答:“愿受!”这样,阿阇黎说三次,弟子回答三次,每次都相同。
  此时已经圆满获得行菩萨戒戒体。
  子三、后行
  分五:一、请证;二、赞扬殊胜利益;三、不应率尔宣说律仪;四、行戒的学处;五、礼谢供养。
  丑一、请证
  阿阇黎于佛像前,对十方一切诸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