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注:
①AD《全唐文》第10册9709页,9710页,中华书局,1982年
②AGLGME《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591册78页,82页,第1207册370页,第591册84页,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
③⑥⑦⑨AKLBLCLELF《道藏》第22册199页,第11册57页,第22册208页,206页,第5册255页,324~325页,330页,326页,442页,第4册286页,文物出版社、上海书店、天津古籍出版社联合出版,1988年
④《神仙传》30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
⑤⑧同见《抱朴子内篇校释》(增订本)173~174页,中华书局,1985年
ABAFLJ同见《舆地纪胜》第2册752页,台北文海出版社,1962年
ACAIAJMI光绪《增修灌县志》卷九,卷九,卷九(按《龙城录》旧题柳宗元撰,但唐志未著录,柳宗元《柳河东集》也未收录,或云为宋人所伪托),卷十三
AE《广弘明集》卷十二:唐释明概《决对傅奕废佛僧事并表》,线装本
AHMCMHMJMKNB《灌县志》693页,693页,679页,690页,691页,690页,四川人民出版社,1991年
LD《天台山方外志》卷十,光绪原刻,民国上海紫云轩校印本LH《四部丛刊》第246册,上海书店翻印本,1989年
LIMDMFND《灌县文征》卷五,卷三,卷五,卷三,民国木刻刊本
LKMG《道藏辑要》翼集
MB《道家金石略》110页,文物出版社,1988年
NC民国《灌县志》铅印本,卷十二,1933年
巍山
巍山又称巍宝山。在云南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城东南约十公里处。位于云岭山脉四大分支之一的乌蒙山起点,洱海盆地之南。海拔一千七百三十米。为唐初南诏(蒙舍诏)王细奴罗耕牧和发迹之地,亦为云南著名的道教名山。
据现存资料研究,巍山道教起于唐,盛于明清。据道教传说,南诏时期,太上老君曾下降巍宝山,点化南诏始祖细奴罗。其后,王朝后裔和道士在巍宝山建老君殿(清微观)以祀老子。道教从此传入巍宝山。相传唐代著名道士杜光庭,曾到大理、巍山传教。并书《南诏德化碑》,深受南诏王族的礼遇。吕洞宾也曾到过巍山,现今民间尚流传着许多吕洞宾在巍山传教的故事。①明清时期,巍山道教比较兴盛。据《云南通志》卷二十五载称,此时有许多道士相继入居巍山修道。王旻,蜀之华阳人。永乐(1403~1424)初,寓居蒙化,遇异人授道术,能役使鬼神,召致风雨。邓川孽龙为祟,请旻制之,旻至,而龙遁去。成化十年(1474),预知化日,应期不爽,蒙化人咸以为尸解云。②清道士何太和,蒙化人。为避吴三桂之乱,隐居巍宝山。特探玄理,卓然有得。每短筇蓑笠,独游咏于松梅雪月之间。冯应魁,字亦九,道号尚元。有隐德,安贫乐道。精医药,治人甚多。得孙真人安乐仙方,刊存巍宝山朝阳洞,人争重之。③据近人调查研究,明清以后,巍山所传道教,〃以甸中街为界,分为两支:南部以县城镇为中心的是清微教,由巍宝山龙门派传授;北部以大仓镇为中心的是灵宝教,由江西龙虎山西河派传授〃。④从明代起,巍山相继建起大批宫观,总计达二十余所。最早者为玄(或作悬)珠观。民国《新纂云南通志》卷一百二十云:〃悬珠观,在城东五里,创自蒙诏,明成化(1465~1487)间拓建,为近城诸刹之冠。〃⑤它是〃巍山道观群中的历史最悠久者。……现存殿宇多为清季重修。观内有关圣殿、玉皇阁、三官殿、天王殿、吕祖殿、财神殿、天师楼等建筑。近年来,玄珠观和与之相邻的另一佛寺联通,故又称玄龙寺。〃⑥文昌宫,始辟于明代,最初是当地祭龙的场所,到清乾隆(1736~1795)间改建成道观。由关圣殿、金甲殿、文昌殿等组成。⑦青霞观,一名清微观。观内《重修巍山青霞观碑记》云:
此地是道教始祖太上老君降化细奴罗之所。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创为道观,后不断增修。⑧玉皇阁,巍山境内有数处玉皇阁,以灵官殿背后者规模最大,建筑年代也最早。建于康熙二十二年以前。由四帅殿、玉皇殿、天师殿、三官殿、吕祖殿、依云阁等建筑组成。每年农历二月初一到十五日,是巍山传统的朝山庙会,各地艺人皆汇集此处演奏洞经音乐(属道教音乐)。⑨培鹤楼,祀八仙之一的吕洞宾,初建于乾隆二十五年(1760),此后以它为中心,在其前建含真楼,北建元极宫,东建云鹤宫,西建道源宫,形成一组规模宏大的道教宫观群。AB长春洞,建于康熙(1662~1722)年间。由前殿、正殿、两厢和花园组成。殿壁内绘有很多图画,门上有许多精致雕刻,诚为一座壁画雕刻的宝库。AC斗姥阁,踞巍宝山之巅,清乾隆四十年(1775),郡人孙怀仁捐建。AD此外,还有主君阁、灵官殿、三师殿、三官殿、三皇殿、朝阳洞、财神殿、祖师阁、依云阁、报恩殿等,皆建于清代。据说,盛时住山道士多达数百人。
注:
①《中国道教》1989年第2期:《西南道教名山巍宝山》
②《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569册90页,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
③⑤AD《新纂云南通志》卷二百六十二,卷一百二十,卷一百二十,1949年铅本印
④⑥《民族调查研究》1989年第1、第2期:《巍山洞经音乐》
⑦⑧⑨ABAC《巍山揽胜》17页,20页,21页,27页,29~31页,云南教育出版社,1986年
终南山
终南山在陕西省西安市南部。古名太一山、地肺山、中南山、周南山。是秦岭西自武功县境,东至蓝田县境的总称。
秦岭主峰之一。包括翠华山(古名太一山)、南五台、圭峰山、骊山等山峰。宋程大昌《雍录》卷五称:〃毛氏曰:'终南,周之名山中南也,中南即终南也。'《关中记》曰:'中南,言居天之中,都之南也。'又曰:'终南、太一,左右三十里,内名福地。'〃①道教洞天福地中未列终南山,但东晋葛洪《抱朴子内篇·金丹》已将其列为〃合作神药'的名山之一。②北宋宋敏求《长安志》卷十一引晋皇甫谧《高士传》曰:
〃秦有东园公、夏黄公、绮里季、角里先生,时呼四皓,共入商洛,隐地肺山,以待天下定。及秦败,汉高帝召之,四人乃深自匿终南山,不能屈之。〃③这是旧时终南山流传的仙话传说。《晋书·王嘉传》曰:〃王嘉,字子年,陇西安阳人也。
……隐于东阳谷,凿岩穴居。弟子受业者数百人,亦皆穴处。
石季龙之乱,弃其徒众,至长安,潜隐于终南山,结庵庐而止。门人闻而复随之,乃迁于倒兽山。苻坚累征不起。〃④这是现在所知居终南山较早的道士。南朝宋时有李和隐居终南,清雍正《陕西通志》卷六十五载〃麻衣子姓李名和,钳发美姿。
入终南山,遇道者遗以道。刘宋大明(457~464)初,百有一岁坐逝。〃⑤唐有金可记居终南山,南唐沈汾《续仙传》曰:
〃金可记,新罗人。性沉静好道,博学强记,属文清丽,举动言谈有中华之风,擢第进士。俄居终南山子午谷,常焚香静坐,若有思念,又诵《道德经》及诸仙经不辍。居三年,思归本国,航海而去。复来,衣道服,却入终南,务行阴德。大中十一年(857),忽上表言臣奉玉皇诏为英文台侍郎,宣宗遣使征召,固辞不就。〃⑥终南山在唐代已建起一批宫观。《新唐书·地理志》载,长安〃太和谷有太和宫,武德八年(625)置,贞观十年(636)废,二十一年(647)复置,曰翠微宫〃。⑦宋敏求《熙宁长安志》卷十一载,四皓庙,在终南山,去县五十里,唐元和八年(813)重建。广惠公祠,唐开成二年(837)册终南山为广惠公,令长安县令杜火造于终南山下置祠宇,以季夏土王日致祭。⑧唐时又建会灵观。《终南山重建会灵观记》曰:
〃会灵观者,乃唐开元(713~741)中明皇感梦玄元(老子)
玉象出现之地,观以是而立也。……观有唐苏灵芝所书《老君应见碑》具述其事。〃⑨唐末五代后,内丹术兴起。盛传于世的钟吕金丹派诸道士(后南北二宗尊为祖师),与终南山有很深渊源。宋释志磐《佛祖统纪》卷四十三曰:〃钟离权,字云房,自称汉时遇王玄甫,得长生之道。避乱入终南山,于石壁间得《灵宝经》。
悟阴中有阳,阳中有阴,为天地升降之宜;气中生水,水中生气,即心肾交合之理。乃静坐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