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佛说观无量寿佛经讲记-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一段是在一百二十九面,第三行,这个打坐一定要如法,最好要有人教导你,有人教你,打坐不要勉强,这一点同修们特别要注意到,年轻人比较容易,学比较容易,中年以上不要勉强,如果你不能坐,不能坐,我们这儿,这个真正如法地坐,双盘,像这个佛像这样子盘腿,双盘,双盘盘不上来的,单盘是一样的,单盘一样的,假如单盘还盘不上来的时候,我们叫挂腿坐,就是一般像你们现在这么坐的念佛,也一样,绝对不是说一定要盘坐坐得好才能往生,那还有站着往生的呢,我们见了很多,有站着往生的,他并没有盘腿坐着往生嘛,所以这个不碍事,实在讲,这个盘腿坐坐得很如法,这种坐坐的时间长久,坐得很稳重,但是需要一段时间的训练,这一段就是大师教给我们,这个盘腿要如法,这个重要的呢,在盘腿静坐的时候,这个他这一段教给我们,在一百二十九面,第五行,令身正直,这个盘腿打坐的时候,身体一定要直,要直,这个这样弯着驼背的时候,这个不行,这个会受病,会受病,所以身体一定要直,我们塑的这个佛像,这是标准的打坐,你看那个佛像的样子,这是一种标准的一个姿势,合口齿勿相近,这是必须要注意的了,口要合起来,牙齿不能咬得很紧,舌头顶住上□,这是打坐的时候舌顶上□,好处在那个地方呢,这个地方讲,为令咽喉及鼻中气道宣通,不但如此,而且是保持喉咙不干燥,所以一定要懂得这个基本的方法,你坐的时候,坐的时间才能长久,有些同修告诉我,他这一打坐的时候,身上就乱动,一个是里面动,里面就是身体有气,自己能感觉得出来在动,另外一种是身体有动作,身体有都有动作,自己作不了主宰,凡是遇到这个现象,你就起来就不要再坐,为什么呢,这些不是你自己的力量,是外面有力量在控制你,如果你长期受他的摆布,我们俗话讲,着魔,容易惹上魔障,我舍弃,我不坐,我绕佛,绕佛这个就是我散步,散步念佛,或者拜佛的时候念佛都可以,不必一定要坐,要是你坐个十分钟二十分钟,还没有问题,坐上半个小时,一个小时就不正常了,你就不必坐了。
  还有这个刚刚初学盘腿的时候,腿会酸痛,酸痛的时候,当然你得要忍耐,但是时间不能长,如果忍耐个五分钟十分钟,十分钟是最正常的,十分钟以后腿就放下来,使我们这个时间慢慢地加长,不可以太过于勇猛,会把这个腿坐坏了,有很多人坐得不得法,腿里头瘀血,到最后把腿锯掉了,我们看到很多,这个是坐得不如法,所以这些很重要,这个里面一面教你打坐,一面里面有观想,这个大师在此地都说得很清楚,这些帮助你入定,也就是帮助你心定下来,它主要的目的是在此地,心要定下来,这个下面有一段开示,我把这个文念一念,这个观想详细的方法啦,大家可以看这个,这个善导大师的开示,他是先坐下来,坐到心定了再开始观想,想这个落日,先想的时候太阳很小,也容易观察,然后慢慢的时候,太阳渐渐放大,小的时候,观小的时候,还没有见到业障,到这个太阳慢慢放大了,就会看到,上面有云彩遮住了,不是很清楚了,这个时候就见到这个业障现前了,所以你看不清楚,有这种现象出,一定要认真修忏悔法,忏除业障。
  这个忏悔法,在一百三十一面,第三行从当中看起,向佛形像,在佛菩萨,形像的面前,现在一生,忏悔无始已来,乃身口意业所造十恶五逆四重谤法阐提等罪,这是教给我们忏悔法,我们自己一定要知道,这一生所造的,过去生中所造的,这一些罪障一定是有的,十恶五逆,可以说,只有轻重的差别很容易犯的,四重是指受了戒的人,没有受戒呢,那就没有了,这个四重戒就是,杀盗淫妄,你受过五戒的,这里面就有四重戒了,所以这个四种重戒,是在家出家统统都有的,都有这四条戒的谤法,毁谤佛法,我们也常常容易犯,虽然学佛了,我学的这个宗派,这个法门我会赞叹,不是这个宗派,不是这个法门我就毁谤,统统是谤法之罪,所有大小乘佛法都是佛说的,那有错误呢,而是我们自己选修的科目不同,没有选修的不可以毁谤,这一点非常非常重要,阐提是梵语,翻成中国语,没有善根,这是略举,我们所造的这些罪业,举这个几条,要细说那说不尽,怎么个忏悔法呢,是不是要把从前所造的罪恶,给佛菩萨面前再说一遍呢,不是的,诸位一定要知道,如果你把过去造作罪业,再细细回想一次,跟佛菩萨说一次,你就又造了一次了,身没有造,口没有造,口要跟佛菩萨说,口也造,身没有造,意造了,口造了,这个业忏悔不了,你要懂得什么叫真正忏悔,真正的忏悔是,后不再造,那就真正忏悔,从前做过,我以后不再做这个罪业了,这是真正忏悔。
  所有一切方法都忏不了的业障,从前灌顶大师告诉我们,灌顶大师是清朝乾隆时候的人,他留给我们的著作非常丰富,他老人家在这个,也是在观无量寿经的注子里头,他的注解叫观经直指,那就是慈云灌顶法师,他说,所有一切方法,一切善法,一切经论都忏不了,那个重罪念佛可以忏除,所以佛号功德不可思议,那么我们就明了了,忏除业障是认真念佛,所以这里说,极须悲涕雨泪,深生惭愧,内彻心髓,切骨自责,不要责备别的,只责备我为什么把这一句佛号忘掉,为什么不能够认真去念佛,你的业障就忏除了,而不是叫你去想像,什么时候做错事,什么时候犯了罪,不是叫你搞这个,这个就是过上加过,罪上加罪,忏除不了的,认真念佛,忏悔已,还如前坐法,安心取境,这是讲修观,修这个十六观,你重新再做,再观想,再修观,换一句话说,心一定要清净,这个境界才能现前,才能现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这是业障消除的相,所以一定要虔心的这个忏悔,也就是认真念佛。
  第三个意思呢,在一百三十二面第三行,三者欲令众生识知弥陀,依正二报,种种庄严,光明等相,内外照曜,超过此日百千万倍,第三个意思在此地,我们这个世间,光明最殊胜的无过于太阳,所以叫我们观这个落日,看这个太阳西方世界,这是我们在弥陀经,在无量寿经上都读到,西方世界依正,这个光明超过日月,所以叫超日月光,这也是与西方净土,依正庄严当中的光明相应,所以叫我们从日观下手。
  下面一句呢,这个经文呢,是观成之相,经文在一百二十六面,既见日已,闭目开目,皆令明了,这是这一观修成了,闭着眼睛,这个太阳在眼前清清楚楚,睁开眼睛,这个太阳也在面前,无论在什么时候,无论在什么场所,这个境界都现前,这叫你这一观修成了,如果你说是,我不想的时候太阳就没有了,必须坐下来想的时候才会现前,那不叫观成,那叫打妄想,由此可知,这个方法的确不容易,所以古人对于十六观经,读诵,明白它的理论与方法,但是不依这个方法修行,就是这个方法啦,古德讲,我们凡夫心粗,境界太微细了,心粗境细不容易观成,于是大家舍弃这个方法,都去持名念佛了,都采取持名念佛的方法,末后是总结,是为日想,名曰初观。
  这个境界现前的时候,下面这个观想,都在这个原理上,都相同,境界现前心一定不动,心要是动了境界就没有了,心怎么会动呢,真正观成你会生欢喜心,一欢喜境界就没有了,这个欢喜心的时候,欢喜心就是你心动了,动是迷,不动是觉,观这个境界相,是在觉的当中觉心现前,所现的迷了就不现了,觉心才能够现这个境界,因此无论什么境界现前,不可以贪着,即使我们念佛,念佛有的时候见到佛像,有的时候见到莲花了,像这些种种瑞相,或是现在面前,或者是定中所见,我们这个定中就是止静的时候,这个境界现前了,都不能够生欢喜心,一定要见如不见,决定不被境界所动摇,这个境界是好境界,这是瑞相,如果这个境界现前的时候,心里面生着贪着,那这个境界是魔境界,魔不让你心定下来,换一句话说,它破坏你的定功,佛是成就你的定慧,魔是专门破坏,魔是破坏的。
  由此可知,古大德常说,佛与魔是在我们自己心里面变现的,不在外境,我们的心清净,所有境界都是佛境,我们心不清净呢,就是见到佛菩萨也是魔境现前,可见得佛与魔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