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佛说观无量寿佛经讲记-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个无上道心究竟指的是什么?诸位要知道,第一无上道就是求生极乐世界,没有比这个更上的了,为什么呢,只有这一个法门教你在一生当中,圆圆满满证得无上的佛果一生就成就,不要等第二生它真的叫无上道,假如你修学别的法门,见思烦恼不能断得干干净净三界就出不了,出不了三界那必定还是要轮回生死,这个事情就麻烦了,可见得那个成佛不是一生的,是生生世世多生多劫,唯有这个法门,一生断烦恼出三界不容易呀,很难很难啦,这桩事情。
  所以这是我们自己一定要明了,一定要觉悟,那么善导大师为我们开导这一个法门,这个注解就是大师对我们的开示,介绍这个法门,推荐这个法门,苦口婆心的劝我们修学这个法门,慈悲到了极处。
  古时候传记里面记载说,善导大师是阿弥陀佛化身再来的,这一句话如果是真实的,善导大师的话,就是阿弥陀佛亲自对我们的开示,我们怎能够不相信呢,怎么能够不受持呢?
  再看下面这一段经文,流通分,二百七十八面最后一行,本经的流通分分成两段,一段是王宫流通,第二段是这个耆阇流通,因为这个法会很特殊,佛说经不是在广庭大众之下说的,是在王宫特定对象所说的,所以佛说完之后也有咐嘱流通,这个咐嘱流通里面有些经文非常重要,我们必须要好好的记住。
  “尔时阿难,即从座起,白佛言,世尊,当何名此经,此法之要,当云何受持。”,阿难是世尊传法之人,世尊灭度之后,佛四十九年所说的一切经都是他整理流通,整理流通要用现在的话呢,就是他整理给他出版流传给后世,阿难的责任非常之重,这经讲完了,佛没有把这个经的名字说出来,有时候佛自己说,这个地方佛没有说,没有说阿难就要请教了,世尊在王宫里面说的,这个应当安一个什么题目,这个经名就是题目,题是一经之要旨,文是题之别目,所以我们要想了解这一部经,知道题目里面的大意,那这一部经大致就能够知道一个大概了。
  “佛告阿难,此经名观极乐国土,无量寿佛,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这是佛说出这部经的经题,这部经的经题观极乐世界,这个极乐国土,这是依报,是极乐世界的环境,无量寿佛,观音势至,这是正报,我们常讲西方世界依正庄严,观是修行方法的一种,而且在佛法里面讲修行,这个观占的这个份量非常之重。
  以在中国流传最普遍的禅宗来说,禅宗讲求功夫,第一个就是观照,可见得这个观很重要,那用什么方法来观照呢,方法很多,像我们常见的,现在用参话头的方法,古时候用观心的方法,用观照,观照功夫深了,功夫再往上提升叫照住,由此可知,观照还没有得定,是在用功,照住就得定了,我们叫禅定,他得定了照住再向上提升就照见了,这个照见功夫是最高了,照见就是开悟了,明心见性开悟了,由此可知,这个照住还没有开悟,照住只得定还没有开慧,这一开智慧就叫照见了,你看我们常常念心经,般若心经,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密多时,照见,你看这个照见,他的功夫高,他的功夫最高了照见了,照见五蕴皆空,五蕴皆空是什么意思呢,万法皆空,世出世间一切法都是五蕴聚合而现的,五蕴皆空那就是万法皆空。
  那么这个地方讲这个净土宗也不列外,我们想西方极乐世界依正庄严叫观想,我们专注的看佛像,看阿弥陀佛的像,看观音势至的像叫观像念佛,这个十三观就是观像,这个家里面供养着很庄严的佛像,仔细去看,常常看,把这个佛像深深的印在自己八识田中,我们现在人讲的印在脑海里面,所以叫观像。
  持名念佛也叫这个观,这十六观嘛,这个念阿弥陀佛是第十六观,可见得他还是没有离开观字,观是我们这一个法门修行的方法,所以大家要记住持名也是观,这是第一个名字,那还有一个名字,还有一个名字叫,“亦名净除业障,生诸佛前。”,它还有这一个名号,这一个名号诸位要晓得它的功德之殊胜,不亚于前面这一个名号,但是我们中国人翻译是用前面的名号,用这个观无量寿佛,把那个观世音大势至省掉了,只用了一个这个阿弥陀佛,观无量寿佛,要照全经呢,那还得要观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这是省略掉了,说净除业障,无论是古今中外,凡是学了佛的同学,不管他是老修还是初学,常常挂在嘴边上业障很重,都知道自己业障很重,要消业障,要修忏悔,要消业障那业障怎么个消法呢,这不知道诸位在今天就明了了,这一个法门是净除业障,这还得了吗,什么法门呢,念阿弥陀佛,念阿弥陀佛就是修十六观经,十六观经就是消除业障第一法门。
  从前慈云灌顶法师,这个慈云这一个名字,历代都有人叫这个名字,像我们印光大师写的这一幅对联,就是送给慈云法师的,你看款上络的慈云法师,这是现代的慈云法师,我跟你讲的这个慈云法师,是清朝乾隆时候的,也是一位很了不起的大德,他的著作非常丰富,著作等身现在在这个日本□绪藏里面,收了他很多的东西,他有观无量寿经的注解,他那个注解的名字叫直指,观经直指,正直的直,手指的指,观经直指,他老人家在注解里面告诉我们,他说众生深重的业障,所以一切经法,这个经就是经论,法是法门,统统都消不了了这个业障是真重,所有一切经论法门对它都失效了,都没有效果了,最后还有这阿弥陀佛能把它消掉,这个话我们听了能相信吗,今天读到这一句呢,原来他说的话是有根据的,不是随便说的,这个经叫净除业障,到底净到什么程度,底下一句就说出来了,生诸佛前,那要不除得干干净净,怎么能够生诸佛前呢,这个生一尊佛两尊佛前,这个福气就很大,诸佛是指一切诸佛,换一句话说,唯有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得阿弥陀佛本愿威神加持,才能有这个境界现前,否则的话要靠自己能力修到这个境界,那就是佛在大乘经上常说的了,什么地位的菩萨,七地以上,才能够见到十方三世一切诸佛,所以我们在无量寿经,在弥陀经里面读到的,凡是生到西方世界都是阿鞞跋致菩萨,没错,下品下生也是。这是我们这一次在这部经里面读下来,都了解了,下品下生也是。
  但是下品下生,生诸佛前是佛的本愿威神加持的,他没有障碍,十方一切诸佛他随心所愿,都能见得到,都能去参学,都能去供养,这个是佛的本愿加持,那么我们在经上又曾经读到,这个下品下生的人,他要十二大劫莲花才开,这个十二大劫呢就是净除业障,他的业障真的除了,就是十二大劫之后他证那个七地菩萨,是他自己证得的,十二大劫之前呢他也有这个能力,跟那个七地菩萨能力完全相同,那是阿弥陀佛本愿加持他的,十二大劫是自己,佛不加持也有的,这个一定要搞清楚,然后我们才真正明白呀,西方世界无比的殊胜呀,这是诸位同修一定要晓得的,其它法门里头找不到呀,唯独这个法门有呀,我们能在这一生遇到实实在在是大幸。
  这个下面是世尊教给他受持,因为阿难尊者问了,当云何受持,佛在此地说汝当受持,无令忘失,你不能忘记,不能把它失掉,一定要受持,受是接受,持是保持,保持永远不失掉,十六观确确实实每一观境界都非常微细,真是古德所谓,我们凡夫,心粗境界太微细观想很难成就,因此在十六观当中呢,我们只取最后第十六,这个第十六正是跟我们的状况非常相应,我们就是十六观里面所说的这一些对象,用这个法门一定能成就。
  “行此三昧者,现身得见无量寿佛,及二大士。”,这是世尊在最后劝勉一切有缘的大众,什么叫有缘呢,你在这一生当中,有机会遇到这部经典,有机会听到这一部经典,有机会遇到这个法门,这叫有缘之人,你就有缘行此三昧,这个三昧叫念佛三昧,我们今天采取的是执持名号,执持名号也是这一个三昧,它这个行此三昧是总指十六种观法,都叫作念佛三昧。
  它的好处正是像楞严经上大势至菩萨所说的,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那个圆通章讲得简单,那个忆佛念佛,就是把这个十六观全都包括了,你看看这十六观讲了这么多,大势至菩萨只讲了四个字,忆佛念佛就都讲完了,这是讲到利益现前当来必定见佛,现身得见无量寿佛及二菩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