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金刚经解读-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却有一个智者大师这样的徒弟,号称东方的小释迦;这一个徒弟就够了,用不著他出
来,所以他可以说这样的话。如果没有这样福报,这样成就的人,也得不到像智者大师
这样的弟子的话,这个话就不能随便讲。但是,的确有人悟道以后,一生不说法而度人
无数。
  譬如我们晓得禅宗一位大师,画上经常画的布袋和尚,他的说法就是背著一个布袋,
人家问他佛法,他把布袋一放,就在你前面一站,什么都不说,他看你懂了,他笑笑;
你不懂,他把布袋一背又走了。
  布袋和尚就是泗州大圣,据说是弥勒佛的化身来的,他永远背个布袋。实际上他说
得很清楚呀,人家问他,什么是佛法?他把布袋一放,我们现在这个布袋还放不了呢!
这个妈妈给我们的布袋永远放不下来,所以他把布袋一放,叉手一站,这就是佛法。
  他看看你不懂,布袋又背起来走,你放不下就提起来走,都一样,佛法就是那么简
单,他没有说一句话,这就是佛法了。那么,不说法能不能度众生呢?不见得不能,但
众生还是靠方便教授法来度的。
  「遥指海东新月上」,后世的禅宗,把祖师悟道的故事编集为指月录。佛在楞严经
上说,一个人问月亮在那里?有人用手指向月亮,说月亮在这里。但是你不要看指头,
只看月亮,你光去看指头,不看月亮,是没有用的,指头不是月亮。
  佛说的法,不是这个指头;我们大家学佛学了半天,都抓到指头当月亮,都错了。
不过这个故事,说明众生都是同样的心理。
  另一个是道家吕纯阳的故事,也与指头有关。吕纯阳最后是由禅宗悟道,是黄龙禅
师的弟子,所以吕纯阳也变成佛教的大护法。他就有一句话,「众生易度人难度」,他
说的「众生」不是佛学这个众生,是指人以外的生命。众生容易度,人最难度,「宁度
众生不度人」。
  有一天吕纯阳到南京,变成一个很可怜,苦恼的老头子,到一个专门卖枴鮆的老太婆
那里,天天去吃枴鮆,吃了不给钱,吃了好几年,这个老太婆永远不问他要。他后来问这
个老太太,为什么不要钱?我看你这个老头子没有钱啊!吕纯阳说:世界上没有一个好
人,只有你是个好人,你要不要成仙呀?老太婆说我不要成仙,我卖我的枴鮆,很舒服。
你要不要发财?我有一个法子传给你可以点铁成金。吕纯阳说著就在她那个铁锅上一点,
铁锅就变成黄金了。老太婆说:嗯!蛮有道理,我还是不要。
  吕纯阳心里想,这个人真好,世界上只有这个人是好人。最后又问:老太太,你究
竟要什么呢?老太太说把你的指头给我就好了。吕纯阳只好摇摇头说,众生易度人难度,
宁度众生不度人。
  佛经上有一个指月的公案,叫我们看月亮,不要抓指头,可是一般学佛的人,也同
吕纯阳碰到这位老太婆一样,专抓指头不看月亮。这就是第三句遥指海东新月上。
  「夜深忽闻远鸡啼」,不要灰心,远远听到鸡啼了,总归有一个人会出来的,不要
看长夜漫漫,总会有天亮的时候。

    第二十二品  无法可得分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佛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为无所得耶。佛言。如是如是。须
菩提。我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乃至无有少法可得。是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一指禅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佛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为无所得耶。佛言。如是如是。】

  佛说二十一品的时候,是无法可说,这一品更严重了,是无法可得。须菩提说,请
问你老人家,当年大彻大悟证到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你老人家那个境界,没有得到一
个东西吗?「佛言。如是,如是。」是这样,是这样。这样又是那样呢?就是话头了,
要你去参!就像是禅宗那个一指禅一样。
  唐代的一位禅师,他是金华山的俱胝和尚,我们要修道就要学学他,他始终没有出
来参学过。有一天,他要出来参学,夜里,虚空中一个声音告诉他:你不要出去,有肉
身菩萨亲自来给你说法。肉身菩萨就是活著的人,像我们普通人一样的肉身,可是他是
菩萨再来身。第二天天龙和尚来看他,他就问天龙什么是佛法?天龙和尚是大禅师,手
一指,俱胝就大彻大悟了。所以俱胝和尚悟道一点都不吃力,他得的是一指禅。以后他
说法,什么是佛法?手指一比,你懂得也是这个,不懂得也是这个,第二句话也不说;
很多人因他这么一指也悟道了。
  有一天他出门去了,他的徒弟小沙弥,跟他好多年,看到人家跟师父磕头啊,顶礼
啊,求佛法啊,师父总是手一指,这个。这一天师父出门了,有人来找师父问佛法,小
沙弥说,我师父那个佛法,我也知道。那个居士就跪下来,小师父,那请你告诉我。小
沙弥也手一指,这个!那个人也悟道了。小沙弥很高兴,原来师父的佛法就是这个样子。
等到俱胝和尚回来,小和尚向他报告,今天来个居士,我接引他悟道了,就说了经过。
师父哦了一声就进去了,转身又出来了,对小沙弥说,你再说一遍怎么接引人?那小和
尚就把手一指说,这个。师父等他指头一伸出来,一刀把他指头砍断了,流血不止,小
和尚又痛又唉唷,悟道了。指头砍断了一节,就是这个。所以,「如是,如是」,就是
禅宗的这个。这个究竟是那个,就要自己参了。
  金刚经有五六种的翻译,反覆研究,还是鸠摩罗什翻译得最高妙。后来玄奘法师重
新翻译过,道理是更清楚,但是佛法的意义却模糊了。鸠摩罗什的翻译,许多地方都是
禅宗讲话,如珠之走盘,不著边际,不落一点。所以后世的禅宗采用金刚经,可以悟道,
就是这个道理。

【须菩提。我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乃至无有少法可得。是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
提。】

  他告诉须菩提:我告诉你,当时我在菩提树下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的时候,你以
为得到一个什么菩提吗?了不可得。也就是六祖后来悟的,「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
埃」!了不可得。如果有一点少法可得,就还有一点空,有一点光明,有一点境界;看
到一点圆陀陀,光烁烁的,都不是了,都著相了。「无有少法可得」,这个叫做阿耨多
罗三藐三菩提,无上正等正觉。
  这一节很简单,就叫无法可得。我们给他偈语的结论:

    第二十二品偈颂

    多年行脚觅归途  入室知为道路愚
    检点旧时新衣钵  了无一物可提扶

  「多年行脚觅归途」,很多人从年轻学佛、修道、出家,多年行脚到处参访,觅归
途,都是找一个归家之路,都想找到生命的根源。
  「入室知为道路愚」,真正悟道的时候,你才了解道路愚,被道路骗了,被方法骗
了。八万四千法门都瞒了你,前面说过,禅宗有位祖师,跟过很多法师学种种法,修了
一辈子,最后悟道了,告诉那些老师说:「我眼本明,因师故瞎」。我两个眼睛本来亮
的,老师啊,你把我弄瞎了。
  东学西学,结果把自己眼睛弄瞎了。不是真的眼睛弄瞎了,道理看不清楚了。所以
入室方知道路愚,都被方法骗了。
  「检点旧时新衣钵」,真正悟了道的人,我还是我,一切皆空,了无所得。这个衣
钵还是旧的衣钵,不过是好多年前你自己把它捆起来找不到了,现在你把它拿出来,这
个东西还是旧时的那个东西。
  「了无一物可提扶」,本来无一物,没有一个境界可得的,这就是无法可得。
  这五六节,佛都是叫我们不要著相,不要执著一切法。现在虽然叫你不要执著一切
法,但是有一个法要执啊!就是善法。所以下一品梁昭明太子给它的标题是:净心行善。

    第二十三品 净心行善分

【复次。须菩提。是法平等。无有高下。是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以无我无人无众生
无寿者。修一切善法。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所言善法者。如来说即非善
法。是名善法。】

    修一切善法

【复次。须菩提。是法平等。无有高下。是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以无我无人无众生
无寿者。修一切善法。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用白话文的说法,复次就是其次的问题,或者另一个问题。前面他什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