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世界古代中期哲学思想史-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哲学意义在于肯定了偶然性的存在,纠正了德谟克利特过分强调原子运动 


… Page 37…

中的必然性的错误,这一思想为他的伦理学中对宿命论的否定奠定了理论基 

础。 

     ②准则学。伊壁鸠鲁的准则学是有关认识论的思想学说,这是在德谟克 

利特“影像说”基础上发展而来的。 

     伊壁鸠鲁肯定认识对象的客观性。他认为,人的感官接受外界事物“流 

射物”造成的影像而产生感觉。他说:“我们由于心灵或感官的认识活动而 

得到每个影像,不拘是关于形状还是性质的影像,都是具体对象的形式或性 

质。” (《古希腊罗马哲学》,第353页。)因此,伊壁鸠鲁强调感觉的可 

信性及其作用。他说:“永远要以感觉以及感触”为认识依据,“因为这样 

你将会获得可靠的,确信的依据” (同上书,第358页)。倘若排斥一切感 

觉,将会失去自己判断是非正误的标准。伊壁鸠鲁认为感觉是直接的,无可 

辩驳的。人们认识出现错误并非来自感觉,而是出于对感觉的错误解释和判 

断。 

     在感觉和理性的关系问题上,伊壁鸠鲁认为感觉是理性的基础,“概念 

依赖于感性的知觉” (同上书,第350页)。感觉经多次反复在记忆中保留 

下来的东西形成概念。因此,对于概念的真伪的判断亦有赖于感觉。 

     伊壁鸠鲁的认识论中包含着朴素唯物反映论的因素。他重视感觉的作 

用,在克服以前哲学家轻视感性知识偏向和反对柏拉图的先验论方面有积极 

意义。然而,他在克服一种偏向的同时,却又出现另一种偏向,即片面强调 

感觉乃至把感觉视为判断真理标准。可见,他还没有正确认识到感性与理性 

的关系,在他的认识论中存在着明显缺陷。 

     ③伦理学。伦理学是伊壁鸠鲁哲学研究的中心,而有关人生的目的则是 

伊壁鸠鲁伦理学讨论的核心问题。伊壁鸠鲁把人生的最终目的归结为获得快 

乐。他说:“快乐是幸福生活的开始和目的。因为我们认为幸福生活是我们 

天生的最高的善。我们的一切取舍都从快乐出发;我们的最终目的乃是得到 

快乐。” (《古希腊罗马哲学》,第367页。) 

     伊壁鸠鲁所说的快乐,是和一定的物质欲望和生活享受相连系的。他肯 

定保持人的生命和健康的物质需求是必要的,但是,他又反对纵情享乐和过 

份追求物质欲望。他认为幸福生活的目的乃是达到身体的健康和灵魂的平 

静,真正的快乐是心灵所获得的快乐。 

     伊壁鸠鲁指出,获得快乐的最大障碍莫过于对神和死亡的恐惧。要克服 

这个障碍,解除人们的恐惧心理,首先必须对神和死亡有正确的认识。他认 

为,神不过是由原子构成的东西,它们根本不过问人事,对神的恐惧是毫无 

根据的。至于灵魂,也是由原子组成的。灵魂随人的肉体死亡而消散。因此, 

 “一切恶中最可怕的——死亡——对于我们是无足轻重的。因为我们存在 

时,死亡对于我们还没来,而当死亡时,我们已经不存在了。”(同上书, 

第336页)这里,伊壁鸠鲁把对快乐的追求与求知结合起来。他的这些思想 

表现出鲜明的无神论特点。 

     伊壁鸠鲁在人与社会关系方面提出一种“契约论”思想。他认为,社会、 

国家都是在人们追求快乐时为保护自己而共同加以约定的产物,“自然的公 

正,乃是引导人们避免彼此伤害的互相约定。” (同上书,第347页。)约 

定的原则是互利、互不侵害。但约定是可以改变的,当原先的约定背离了人 

们所公认的互利原则,它也就失去了继续存在的价值。伊壁鸠鲁的社会契约 

论思想,对西方政治思想史的发展产生过积极影响。 


… Page 38…

     当伊壁鸠鲁哲学盛行之际,晚期希腊哲学的另一个重要学派——斯多亚 

派也正在兴起。斯多亚派也是以伦理学为研究中心,但在思想观点方面与伊 

壁鸠鲁大相径庭。 



      (2)斯多亚派 

     斯多亚派自塞浦路斯的芝诺创始起,发展延续长达五个多世纪。这里介 

绍早期斯多亚派哲学思想,其代表人物除芝诺外,还有克吕西普 (约公元前 

282—前206年)。 

     芝诺 (约公元前336—前264年)出生于希腊殖民地塞浦路斯基底翁的 

一个商人家庭。他长期居住在雅典,研习哲学,深受亚里士多德思想影响。 

他曾在雅典的一座“斯多阿”(希腊语“画廊”)里讲授哲学,他所创立的 

学派因之而得名。芝诺的学说后经克吕西普阐释发展,形成较完整的哲学体 

系。早期斯多亚派哲学由逻辑学、物理学(即自然哲学)和伦理学三部分组 

成,伦理学是其哲学的中心,有关逻辑学和认识论、自然哲学方面的研究, 

为其伦理学提供了理论依据。 

     ①认识论。早期斯多亚学派在逻辑学,尤其是命题逻辑的研究方面做出 

过重要贡献。而认识论又是他们逻辑学研究的主要内容之一。在认识论上他 

们吸取了亚里士多德有关“第一实体”的思想,肯定个别事物的真实存在。 

他们认为,认识来源于外界事物作用于心灵而产生的知觉,“所谓知觉,乃 

是来自真实对象的东西,与那个对象一致,并且被印在心灵上,被压成一定 

形状的。” (《古希腊罗马哲学》,第373页。)他们指出,“知觉是领路 

的,然后是思想,用词句发表出来,以字来解释它得自知觉的感情。”(同 

上书,第373页),因此,知觉先于思想。基于这种看法,早期斯多亚学派 

提出真理的标准,是“来自真实的对象”的“印象”。这实际上是把客观事 

物作为真理的对象和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标准。但是,斯多亚学派并非始终 

坚持这种唯物主义的认识立场,他们有人提出先于个别的一般存在,称“所 

谓预想是得自自然秉赋的一般观念” (《古希腊罗马哲学》,第373页), 

也就是说“预想”是先天存在的一般观念(概念)。他们把“预想”看成是 

真理的标准,这就倒向唯心主义的先验论。 

     ②自然哲学。斯多亚派的自然哲学则明显地表现出唯心主义倾向。他们 

把赫拉克利特视为万物本原之“火”改造成一种叫                做“普纽玛”的 

东西。在他们看来,普纽玛既有物质的内容,又具有能动性和创造一切的能 

力。普纽玛的主导部分高居于宇宙最外层,它又渗透入一切物质之中。在普 

纽玛的作用下,火、水、土、气四种元素混合构成世界万物。在早期斯多亚 

派那里,普纽玛又被称为神、世界理性、自然命运。总之,它是合理、有序、 

和谐宇宙体系的创造者。 

     早期斯多亚派对宇宙生成的解释上,提出“世界大火”说。他们认为宇 

宙起源于火,经历规定的时间,被一场大火焚烧,万物又复归于火,而新的 

世界又从火中产生。如此循环往复。这一切都是由神(普纽玛)来决定的。 

作为创世之主的神,是不可摧毁,不可产生的。早期斯多亚派把世间所有事 

物统归于出自神的安排,人的命运也是神的意志,只能顺从,不可抗拒。这 

些学说带有浓厚的宗教色彩和宿命论思想。而自然哲学中的宿命论又在早期 

斯多亚派的伦理学中有明确的表现。 

     ③伦理学。早期斯多亚派伦理学最基本的准则是“顺从自然而生活”。 


… Page 39…

根据他们的自然观,宇宙间的一切都是神所安排的,其间贯穿着神的意志, 

即世界理性。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人的理性也就是世界理性的一部分。他们 

说:“因为我们个人的本性都是普遍本性的一部分,因此,主要的善就是以 

一种顺从自然的方式生活,这意思就是顺从一个人自己的本性和顺从普遍的 

本性” (《古希腊罗马哲学》,第375页)。在这里,自然、人的本性、世 

界理性和德性 (“主要的善”)被统一起来,强调个人对自然、世界理性的 

顺从,这就能达到“主要的善”。因此,他们提出“不作人类共同法律惯常 

禁止的事情” (同上书,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