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禅的世界:传统宗教文化丛书-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综合六祖的禅修法门,只有三个名词,就是“无念”、“无住”、“无相”。也可以说整部《六祖坛经》的精华,用这三个名词,就可以概括了。

    所谓“无念”,就是面对内外善恶境界之时,心中不起一丝波动。外境是我们身外的环境;内境是心内的意识活动,就是我们的思想、观念、记忆、想像。如果我们的心,能不受外境和内境所动,这时心中虽然还有反应活动,但已不起烦恼念头,这便是智慧的现前。

    “无住”这名词,原出自《金刚经》。六祖惠能之所以开悟,就是听到了《金刚经》中“应无所住而生其心”的经句。“住”是执著之意,因为人在尚未解脱之时,心便执著于自我中心及自我价值的判断。解脱后的人,心就没有自己一定要坚持的立场了,只有随顺因缘境界本身的事实而作适如其分的因应。也就是说,开悟后的人,或已得解脱慧的人,他虽不给自己一个定点、定位、定向,却能为了利益众生而活用无穷,所以他绝不等于石头、枯木。

    若从“无念”、“无住”的智者立场,来看这世界的任何现象,无一不是虚妄、不实、幻有的,所以下面另外还有一个名词,叫作“无相”。

    只有真正亲自经验到世界一切现象都是虚妄的人,才能得到真正的智慧、真正的解脱、真正的没有自我中心所衍生的麻烦。

    所谓“无相”,即是《金刚经》所示的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寿者”就是生命的现象。这四种相中,前三者是“我”的空间现象,最后一种是“我”的时间过程。也就是说,若能超越时间、空间的现象,众生的“自我”,便成为空,那才是智慧,那才是真正的悟境。悟什么?即是证悟“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便能解脱自我作茧式的尘劳网,也才能真正的发现原来无一处、无一时不是诸佛的自由世界。

    不管我们有没有成佛,到了此时,我们已没办法否定自己是佛,也没办法拒绝自己是佛。可惜在未到无相现前之时,仍不知道自己是佛。故六祖惠能教我们:用“不思善、不思恶”的方法,便能无念,就能发现众生即是佛。《华严经》所谓“心佛及众生,是三无差别”的境界,仅在一念之间,便能体验。

    六祖的这种方法,就是顿悟法门,随时随地,只要做到“不思善、不思恶”,即能“无念”、“无住”、“无相”,便能体验到六祖大师所说的境界。

    五、六祖惠能以后的禅修方法

    六祖惠能之后的二百五十年中,禅机盛行,从惠能弟子群,到第四传赵州、黄檗、鸿山,第五传临济、仰山、德山等,皆用这种顿悟法门,令许多人开悟。所谓禅机,便是禅师们灵活运用棒喝、竖拂、扬眉、张目、示圆相、反诘语等手段,应机而使弟子放下我执,进入悟境。但是后来的人,就没办法不用某种固定的方法而开悟了。故而有参“公案”、看“话头”的方法出现。这些公案的发生,便是禅机的故事,但在禅机盛行时代,无人重复来用它们,故不必参公案,嗣后有人重复追询那些开悟的案例而开悟,即是形成参公案的方法了。

    我们从禅门的文献知道,最早将禅的公案编辑成册的,是在公元第十及十一世纪,那便是汾阳的《先贤一百则》,使用集子内的故事来发疑问:“为什么祖师们如此这般一番,就开悟了?”这样不断地反复问下去,就叫作参公案。

    六、南泉斩猫的公案

    最有名的公案,是百丈的弟子南泉普愿,有一天自外返回寺院,看到东西两班寺僧正在争论,为的是抢夺一只猫。南泉问明缘由,即欲以刀将猫斩成两半平分。他举刀说:“如果没有人能回答我的问题,或答不对,我就要斩猫;若有人回答对了,就不杀猫了。”结果没有人回应,因此南泉将猫斩了!

    这时南泉的弟子赵州从谂,自外回来,就问和尚为何杀猫?南泉告以经过情形,这弟子赵州,一言不发,便脱下鞋子放在头顶走了。南泉叹道:“你若早来,猫儿就得救了!”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只有南泉与他的弟子赵州知道。当时没有人知道,后来的人也不知道。如果你想不断地追问你自己:“为什么会发生这么奇怪的故事?”反复地盯住这个问题发问,就叫作“参公案”。

    公案本身有它的原因,但无一定的意义,故不能解释它,称为不可思议。如果你以常人的思维方式去解释它,那你就永远也开不了悟喽!所以说参公案不是猜测揣摩,不是用头脑推敲思索,不能用常识及佛学的知识来解释它。

    我在日本时,跟一位日本禅师伴铁牛老师打禅七,当时我已修得博士学位,就听说有高度知识的人很难开悟。事实上,不是知识有碍开悟,只是参公案时,要摆下一切知识、学问,只用方法去参,而非以逻辑推理,或知识学问来解释它。

    七、如何参公案

    我教人用这方法时,常以皮球为喻。球里面是什么?要问:“究竟它里面是什么?”不可以用刀剖开,不得以棰子打破它,只是不断地问:“这里面是什么?”发问的目的,是在使你的头脑中所有的主见、思维、念头,无暇旁用,一路问下去,你的自我执著就消失了,你的智慧就会出现了。

    所以参公案不是解释它。许多人为解释公案,而出了很多书,那都只是在解释,而非在参,与悟境是不相干的。

    公案可以解释吗?可以的,但是对于禅修的功能而言,没有作用,何况公案也有定式,拿定式来套,就可以分析解释得清清楚楚。

    公案是否每个人立即都可用,而且一开始即可用得上力?不是。尤其心里散漫混乱的人,更不可以用这方法,用了也等于念公案,倒不如数息或念佛的好。

    八、长芦禅师的《坐禅仪》

    到了公元十二世纪,中国有位叫作长芦宗颐的禅师,写了一篇《坐禅仪》,日本的道元禅师,依据它写了一篇《普劝坐禅仪》,以静坐为入手,而达到禅悟境界的方法。

    长芦禅师首先勉励禅修者要起大悲愿心,修行的目的,不为自己独求解脱,是为济度众生而精修三昧。如果仅为自求利益,以自我中心为出发点,就不得开悟,不得解脱,因为自私心态,阻碍了开悟的道路。所以他说,唯有如此,方能“放舍诸像,休息万事,身心一如,动静无间”。

    以自我利益为中心是主观的;站在主观的立场,则永远在迷中。因为在有得失、有利害的情况下,你不可能放下身体、观念、环境,一切都是以我为主。有自我的判断便是不客观的,也与无漏的智慧不相应。

    舍去自我,并非否定自我,乃因为得到了更多的全部,而须放弃局限于偏狭范围的自我。好像有人为了保留住在小房间内的执著,而不愿走出房门,那他怎么可能得到户外更大的空间呢?

    我们现在介绍长芦禅师的打坐方法:要“量其饮食,不多不少”;“调其睡眠,不节不恣”;“欲坐禅时,于闲静处”,坐上舒适厚软的坐垫,衣服要宽,腰带宜松。能盘腿最好,至少单盘。右掌叠在左掌之下,两手拇指互相接触,然后把手放在腿上,就不要再去管你的手了,此时肩膀放松。

    现在检查一下你的姿势及身体状况,不要太紧张了,坐姿要端正,不可左倾右侧,前弓后仰。要头顶向上,下巴内收,两唇轻拢,牙齿轻扣,舌尖顶着上龈颚处,眼微睁,视线自然落在正前方一尺外地面的某一点,就这样坐下去。身相既定,即调呼吸;气息既调,然后放松小腹。“一切善恶都莫思量,念起即觉,觉之即失,久久忘缘,自成一片”。

    光注意呼吸在鼻端出入,就如平常一样的自然;不快,也不要太慢,每分钟大约十四至十六次呼吸为平常,即是正常,然后专心地数着呼吸,不数也没有关系,但要保持着没有杂乱的念头。牢牢守住如六祖所说的“不思善,不思恶”的原则。如果念头起来了,让它去,不管它。慢慢地,自然而然地,妄念就越来越少,少至没有了。

    依照如上介绍的禅修方法打坐,才是正确的,不过,为了安全起见,最好能有老师面授。

    (一九九○年四月十九日讲于美国威斯康辛大学的麦迪逊校园,王怡今整理)

《禅的世界》第一部分 禅是什么(1)

    禅是什么?

    正确地回答:什么都不是,什么也都是。

    因为,凡是有形的、存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