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驻守罗马和意大利,并且护卫皇帝本人。近卫军长官由皇帝指定,加里耶
努斯时,为排斥元老贵族,不让元老插手军队,因而作出规定:元老不仅不
能担任军团长官,而且不能当驻有军团的行省总督;帝国后期的近卫军长官
权力很大,有的甚至取皇帝而代之。
同盟军队被看成是非正规的军队,被作为罗马正规军队的辅助力量,由
罗马军官指挥。低级官职由外省人充任。
“皇帝通过军队,和只要军队愿意支持他、服从他,就可以统治一切。”
①
… Page 41…
2。军队编制与兵役制度
屋大维结束内战后,着手军队整编工作,将以前的75个军团缩编为25
(亦说27—28)个军团,士兵总数为14万人(亦说25—30万人之间)。帝
国时期的军团已大不同于共和中叶以前的军团,按财产等级划分兵种的制度
已经取消,全部士兵已不再都是服义务兵役的公民,而是主要由职业的雇佣
兵组成。每个军团包括10个营,每个营包括3个连,每个连再包括2个百人
队。每个军团的定额为5000人,但因为在战斗中不能及时补充,所以有时低
于这个数目,多时达六七千人。军团士兵分步兵、骑兵和海军,军事单位有
军团、步兵队和骑兵队。早期帝国基本采用奥古斯都时的军制。
帝国后期,即从公元3世纪中叶到5世纪中叶,罗马的军事组织有了很
大变化。以前作为罗马军队战斗编队核心的重步兵渐渐丧失其重要性,让位
于骑兵。为了对付周边能骑善射的蛮族骑兵,罗马人大力发展骑兵。加里耶
努斯时,其军事改革措施之一便是加强骑兵建设与改组,建立一支由伊里利
亚人、摩尔人、叙利亚人和日耳曼人组成的精锐骑兵,并在骑兵中大量吸收
蛮族。在马略和凯撒时代,罗马军队中的骑兵不足1/10,到公元4世纪初,
罗马军队中的骑兵比例占总数的1/4。在东部沙漠地区与波斯和阿拉伯军作
战时,其比例更高。
戴克里先执政时,把全国军队分为边防部队 (驻守边境)和内部机动部
队(流动的战略后备队)两种,军团数目也明显增加,多达72个,各兵种的
士兵总数增加到60万人左右。
罗马帝国的近卫军有9个联队,每队1000人,共9000人。其中3个队
驻扎并保卫罗马,6个队布置在意大利的罗马周边城市,保卫意大利。此外,
还有3个城市联队担负警察任务,每队亦为1000人。
帝国时期还有正规海军。“奥古斯都统治时,建立了常备的海军组织。
在他之前,罗马人根本没有常备的陆军部队;与此相似,他们也没有常备海
军。”①帝国在墨西拿、拉温那和亚历山大里亚均有舰队护卫;在邻接的高
卢海岸也有一队战船护卫;在莱茵河与多瑙河上则有河上小舰队。奥古斯都
的海军的主要目标是,保证商业运输的安全和帝国各个部分之间的交通。
帝国时期的士兵不再是公民义务兵,也不再是一支无产者的军队。“服
兵役,特别是在奥古斯都统治初期服兵役,是比较有利可图的事,也没有太
大的危险。”“因此,有许多人,甚至是社会地位较高的人,都愿意加入行
伍。”①早期帝国时期,近卫军和城市联队的士兵均从意大利公民中挑选,
近卫军士的服役年限为16年。军团士兵则从意大利公民中招募,服役20年。
作为同盟军的辅助军队,是从行省居民中招募的,一般为自愿,但也常使用
强制手段征兵,特别是在从行省的蛮族居民中补充辅助军队的时候。在辅助
军队中服务多半是无偿的,其服役期多达25年。军团士兵退役后,由国家分
给土地。辅助部队士兵服务期满退伍时,也给以土地和金钱的奖赏,并且一
般都可获取罗马公民权。海军舰队人员多从生而自由的行省居民中征募,在
墨西拿和拉温那的舰队人员中,有一部分为奴隶。最下层的罗马公民也充任
驻扎在意大利的水军人员。
早期帝国时期的士兵在退伍之前没有权利举行合法的婚姻。到后期帝国
时,塞维鲁在其军事改革中规定:允许军团士兵成家,合法结婚,并允许他
们携带家人住在军营附近。
… Page 42…
3。武器装备与军事后勤
帝国时期虽结束了内战,但却未停止向外战争,有对日耳曼人的战争,
对犹太人的战争以及与东方的安息的战争等等。帝国时期的军事技术没有太
大的突破,武器装备与共和后期基本相同。公民兵制被募兵制替代之后,士
兵更加忠于自己的最高统帅,因长期服役、领取较高报酬,提高了武器利用
率与军队战斗力。
帝国士兵在作战中仍以长盾、弹弩和投石器及弓箭作为进攻武器,并充
分利用头盔、胸铠、盔甲及胫甲 (只包右腿)来保护自己。帝国时期普遍使
用一种小型弹弩,这种武器“重约85磅,能发射长约26英尺,重达一磅的
投镖,弹射距离约275码。它主要用来杀伤人。”①此外,还常使用一种抛
石机,它被装在带轮的弹射架上,罗马人称之为炮车。每个炮车需2至4名
炮手,大型炮车则需10至15人。在攻防作战中,上述的弹射器和抛石机能
非常有效地对付敌方的步兵和机械。进攻时,它们能阻止对方守墙上的守城
部队,从而掩护自己队伍架设攻城塔架和云梯;防御时,它们又能严重干扰
敌方的攻城作战行动。
帝国后期,罗马大量生产各式武器,特别是生产小型作战机械。由于后
期帝国从军团步兵到骑兵的转变,随之带来兵器的变革。起初,罗马军主要
使用轻骑兵,后来,罗马骑兵逐渐披上了重型盔甲,并且使用长枪、剑、盾
和弓箭等兵器。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帝国时期的军事建筑工程水平及规模远远超过共和
时期,军团士兵平日加强操练,同时还担负各种军事建筑工程的建造。这些
工程包括修筑道路、构筑营垒、架设桥梁和水道从及边防线上的防御设施等
等。将士积极防御,认真备战,以最小的牺牲和损耗消灭更多的敌人。在野
战防御工事的修筑上,罗马从公元前200年起便发明出了空前高超的技术。
军队,在野外过夜,均要修筑设防的兵营,使士兵能有一个安全的营地。帝
国时期同样如此,罗马统帅塞普蒂默斯·塞佛留(公元193年—211年)及
其后继者还使用紧急构筑的防御工事,并将其大胆地强行构筑到敌人的脚
下,以其坚固的野战防御工事节省攻城作战所需的兵力。
帝国时期,随着疆域的扩大,军队驻守范围随之增大,分布也更广,因
而重视道路的修建。在奥古斯都时,25个军团均布署在边境上,为方便军团
的调动,罗马建设了一套优质的道路网,以保证战事出现时,皇帝能将边境
军队迅速调到指定地点,并利于战斗中运送军需品。哈德良在位时(公元117
年~138年),则将奥古斯都的机动防御方针改为对边境的坚固防御,在帝
国边境上大建人工屏障。因此,在当时及其后均出现不少的围墙,如在不列
颠北部的哈德良围墙和安敦尼围墙,在多瑙河下游北部的比萨拉比亚的图拉
真围墙,在阿非利加还有特利波里坦围墙。这些围墙均是以土筑成的高墙,
在墙头上还设置有木栅栏,以此护卫帝国边境。
帝国时期的军事后勤工作繁多。军队士兵均由招募而来,由国家提供薪
俸、口粮和武器。关于粮食和其他军需品的供应,军团有专人负责。士兵的
口粮有面包、脂油和腊肉等;在边境地区,因人少地广,士兵还可组织狩猎
队获取肉食。此外,国家发放给士兵的武器若有损坏,军团里还有专门的作
坊维修武器和战斗机械等。士兵的薪俸由国家定期发放,其具体数目大致如
下:
… Page 43…
奥古斯都时,每个士兵每年领取225狄纳利,每个军官领取750狄纳利;
近卫军每人每年为750狄纳利;城市联队每人每年为360狄纳利①。士兵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