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苏联的彼列科普地区,德军凭借坚固的纵深工事阻挡着苏军第三近卫
步兵师的进攻。在一度沉寂之后,苏军300门大炮齐声怒吼,炮弹像暴雨般
地落在德军的第一道壕堑上。
德军隐蔽在深深的壕堑内,躲避炮轰,以逸待劳。他们居然还兴致勃勃
地谈论着:
“俄国佬的炮火尽管猛烈,却也奈何不得我们。”
“别麻痹大意,炮火轰击之后,就是步兵冲锋,又是一场殊死的拼杀。”
德军议论的是炮步协战的一般常识,果然苏军在炮击15分钟后,以50
%的炮火向敌后阵地延伸,50%的炮火停止轰击,这是步兵冲锋的前兆。刹
那间,苏军阵地上矗立起无数条黑影,接着,枪声大作,德军忙各赴射击位
置,迎战苏军步兵的进攻。
在这种情况下,苏军的火炮是无法发挥作用的,因为两军近战,炮火不
长眼睛,无法只打敌军不打己军,所以德军也不怕暴露。可是当德军刚一暴
露,苏军的300门火炮齐发,轰击德军的第一道壕堑,把德军击毙于阵地前,
当然,苏军步兵也难以幸免于难。不过这里苏军使用了一个计谋,矗立于阵
前的黑影,只是藏身于战壕里的苏军举起的数百个草人。
这个情况,当时德军并不知道内情,他们丢下了大量同伴的尸体后又躲
进深壕中了。可是苏军的炮火又向后延伸了,这次德军的指挥官们可捉摸不
透了,他们心有余悸地议论道:
“俄国佬真是不要命了,与咱们玩起了同归于尽的手段。”
“咱们可不能上当了,千万不要暴露自己,免得受炮火攻击。”
“可是,俄国的步兵再次冲锋怎么办呢?”
“不怕,等他们冲近了再说。”
然而,苏军步兵并没再次冲锋,只是大炮一会儿轰向第一壕堑,一会儿
又向后延伸,弄得德军打也不是,躲也不是。
苏军经过几度飘忽不定的轰击后,终于射起了一颗绿色的信号弹,这个
信号弹标志着苏军停止了攻击,德军这才有了喘息机会,他们经过极度紧张
之后,懈怠地倒在堑壕内休息,可就在这时,苏军步兵发起了冲击,趁德军
不备之时占领了他们的阵地。
苏军运用了这次反常的战术,终于获得了彼列科普战役的胜利。
… Page 30…
驾驶敌人的飞机
天空漆黑,月色全无,一架苏军飞机正悄悄飞行,准备在夜幕的掩护下
轰炸德军的一个大型机场。然而,当苏机到达德军机场的外围时,被那里的
雷达发现了,刹那间,高射炮齐发,苏机命中数弹,苏军飞行员眼看飞机就
要坠落,赶紧跳伞保存生命。
这里是德国后方,到处都是德军的部队,即使跳伞成功,仍要落入德军
的陷阱,既然是遍地荆棘,那位飞行员干脆就降落到德国的机场上去。
机场是德军的防范重点区域,但他们万万想不到苏军飞行员会自投虎
口,所以只在机场附近搜寻,而对机场却疏于戒备,居然让苏军飞行员安全
地降落在空旷的机场上,很快隐没在黑暗之中。
苏军飞行员在庆幸之余,立即想到自身尚在重围之中,怎么办?要突出
重围,谈何容易?他观察当时的形势,一面是漆黑一团的机场外围,一面是
灯火辉煌的机场大楼。机场外围神秘莫测,而机场大楼又充满杀机,他当机
立断,卸掉了降落伞,大摇大摆地向机场大楼走去。
他这一着果然灵验,途中也曾碰到了几批德军,但德军万万想不到面前
走过的人是敌人,他们误以为这个飞行员是自己机场的工作人员。
苏军飞行员来到大楼附近的跑道上,跑道上有一架飞机正整装待发,里
面坐满了乘客,可是驾驶舱里却空无一人,可能是驾驶员正在忙着什么事情
尚未来到。苏军飞行员灵机一动,坐进了驾驶舱,他那身苏军的飞行服与德
军的飞行服比较相象,机舱里的德方乘客,谁也没想到这人是敌人,丝毫没
有引起警惕和恐慌,就在他们谈笑之中,飞机起飞了。
飞机飞出机场不久,就掉转了方向,向苏方飞去。当机上的乘客发现情
况不对时,这架德军飞机和所有的德方乘客已成了苏军的俘虏。
苏军飞行员凭着胆略和机智,在危难之中,不仅解救了自己,还获得了
一批战利品。
… Page 31…
高空飞行的奇迹
一架先进的作战飞机,其造价是十分昂贵的,但优秀的飞行员,其价值
比飞机更为贵重,因为培养一个飞行员,比造一架飞机更为困难,所以在第
二次世界大战,作战双方都把击毙对方的飞行员和保护自己的飞行员作为重
要手段。
1942年3月下旬,苏军茹甘中尉驾驶的飞机在完成了对德后方轰炸任务
返航时,不幸被德军的战斗机击中了,机身进出一团火花,眼看就要坠落,
他当机立断,命令机组人员立即跳伞。此时飞机高度大约在7000米上空,领
航员奇索夫大尉在跳出机舱时,正遇到了一架德军战斗机横空飞来,梭梭机
枪子弹向他袭来。他经验丰富,推迟开伞时间,使自身飞速下坠,避免了袭
击。但由于没有及时开伞,他的身体陷于螺旋形的快速翻滚之中,随着下降
的速度越来越大,翻滚的速度也越来越大,根本无法控制,也无法将伞打开,
不一会,他就陷于昏迷之中。从这么高的空中坠下,看来是难逃厄运了。
再说,茹甘中尉跳出机舱后,也遭到了德军的袭击,但未被击中,他及
时地打开了降落伞,平安地降落在一片林间的空地中。
这里已是苏联的领土,有几个苏联骑兵在林间找到了茹甘,茹甘感到很
奇怪,怎么会有人主动来寻找他。
骑兵告诉茹甘,他们先发现了另外从机上降落的人员,所以闻讯前来搜
寻的,接着,骑兵把茹甘领进了村子里。
在村子的一间屋子里,茹甘意外地发现了奇索夫大尉。他欣喜地欢呼:
“大尉同志,你后来终于打开了降落伞了吗?”
奇索夫指着屋角的降落伞说:“它原封未动地在那儿哩!”
这真是奇迹,从7000米的高空摔下来,不依靠降落伞,居然没有摔死!
原来,奇索夫摔在一条堆满积雪的山沟里,并且沿着山沟下滑,积雪阻
滞了他下滑的速度,使他不仅保存了生命,而且一点都没有受伤。
奇索夫不无骄傲地说:“如果我打开了伞就可能被敌机击毙,就不可能
产生这个奇迹了。”
“是的,”茹甘同意地说,“奇迹与智慧是联系在一起的。”
… Page 32…
喇叭和大炮并用
一次,苏军著名将领瓦杜丁领导的方面军,将德军的一支部队压缩在一
个山沟里。当时的形势是:如果硬打硬拼,还要损耗不少兵力和弹药;如果
听其自然,德军当然不会束手就擒。瓦杜丁审时度势,决定采用软硬兼施的
策略。
瓦杜丁将军对前线指挥员利雅鲍康中校说:“立即向德军喊话,让他们
投降。”
利雅鲍康下令停止射击,他用喇叭向被困的德军高喊:“德国士兵们,
你们已被围困在我军的后方,抵抗是徒劳的,投降将受到优待。快派代表来
谈判!”回答苏军喊话的是一阵高亢的炮火,正如预料的那样,德军仍要顽
抗下去。
瓦杜丁将军笑道:“光施恩惠是不行的,还要给他们一点威严,你们师
还有多少喀秋莎炮弹?”
利雅鲍康回答:“还可打三个排发。”
“那就先打两个排发,看看什么反映。”
天空中顿时出现了威力强大的弧光,苏军的喀秋莎大炮怒吼了。两次排
发之后,德军还在抵抗,但枪炮声明显减弱了,而已显得紊乱不堪。
此刻,利鲍雅康的喊话声又响起来了:“德军士兵们,你们面前的是整
整几个师的兵力,难道你们想全部死于非命,葬身于这条窄小的山沟里吗?”
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