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世界当代文学史-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复杂的迷宫,呈现乔伊斯式的晦涩与艰深。在《V。》中,V是位姑娘,又 

是地名、雌鼠,最后变为一堆金属,主人公对V的追寻,其实是对人的自我 

本质、对20世纪现实本质的追寻。《叫卖第四十九批》(1966)仍是对神秘 

现象的追寻,是《V。》的姊妹篇。规模宏大、百科全书式的长篇小说《万有 

引力之虹》(1973)是他的代表作,其中涉及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各种领域, 


… Page 52…

  混杂着各种文体,基本线索却是一个荒诞不经的情节:二次大战中,德国的 

  V—2火箭对伦敦发射时,其弹着点无一例外都是一位做泰洛尼·斯洛思罗普 

  的美国军官同女人做爱的地点。泰洛尼无论何时何地与任何一个女人性交, 

  那么二至十天之内,这个地点必然被V—2火箭击中。军事学家、统计学家、 

  弗洛伊德专家和巴甫洛夫专家从各自的专业角度入手,对这一怪异现象进行 

  了深入研究,但毫无结果,这是一个超出科学与理性限度的问题,作者要说 

  的是:在理性世界之外,还存在着一个神秘的世界,这个神秘世界正在使人 

  类世界丧失人性,逐渐发疯以至“死寂”。这种神秘力量像万有引力一样无 

  处不在,火箭飞行时在空中划出的弧线正是它的灵魂,那是“死亡之虹”。 

  像恰佩克的《万能机器人》一样,作者对这个绝望的世界寄予的最后一线希 

  望是人与人之间富于人性的交流,但这种交流在日益物化的世界中能持续多 

  久,作者也深感茫然。 

       库尔特·冯尼格 (1922。11。11~ )在大学的专业是生物化学和人类学, 

  他总是以科学幻想的方式来构筑神秘、奇幻的艺术世界,描述人类的处境。 

   《自动钢琴》(1952)的背景是未来世界,一位杰出的钢琴演奏家的演奏动 

  作被一台机器模仿、复制,钢琴家成了多余的人; 《猫的摇篮》(1963)中 

  的核科学家发明了一种“九号冰”,可使全世界的水结冰,幸而在使用前他 

  死了。当初他发明的原子弹在广岛爆炸时,他本人却在逗孩子玩“猫的摇篮” 

  游戏。科学技术的发展在给人的物质生活提供便利的同时,正在无情地排斥 

  人、奴役人、甚至残害人,人类在文明的旗帜下正在自我戕害。《五号屠场》 

   (1969)以作者40年代在德累斯顿战俘营的经历写成,主要事件是一次大空 

  袭。而作品的时空处理却是自由不羁,由于主人公比利具有“时间旅行”的 

  本领,他可以在过去、现在和未来纵横驰骋: 

       他就寝的时候是个衰老的鳏夫,醒来时却正举行婚礼。他从1955年的门 

  进去,却从另一扇门——1941年出来。他再从这扇门回去,却发现自己在1963 

  年。他说他多次看见自己的诞生和去世,发生在这生死之间的事情他不按顺 

  序地任意造访。 

       小说在空间处理上也无拘无束,从美国家乡到德国战场,从地球到特拉 

  法麦多尔星,场景随意变幻。这种纵横交错,颠倒往复的时空处理被评论家 

  称为“精神分裂式手法”。作者用这种手法旨在表明人类在整个宇宙空间都 

  没有安居之处,并且没有未来。 

       冯尼格喜欢短句子,短章节,作品篇幅也不长,由于他善于编织复杂的 

  情节,多重线索并行或交织、灵活的穿插跳跃、粗线条的勾勒和夸张的表述, 

  因而能使小篇幅具有大容量。 

       唐纳德·巴塞尔姆(1931~ )是“黑色幽默”流派的后起之秀,1975 

  年长篇小说《亡父》出版后他在美国文坛的声誉扶摇直上。此前他的作品几 

  乎全是短篇小说,1981年出版的《短篇小说六十篇》是其精选本。 

       巴塞尔姆的幽默具有很强的讽刺性和象征性,他像阿根廷作家博尔赫斯 

  一样当过几年博物馆长,受博尔赫斯影响极大。1962年博尔赫斯的两卷本小 

  说集在美国出版后,“一个以自我意识为核心的、以直觉主义哲学为基础的 

  小说热潮在美国出现,而唐纳德·巴塞尔姆也许可以说是其中最有小说家气 

  质的典范。”① 



① 杰克·哈克斯: 《二十世纪美国文学》第57 页,1980 纽约。 


… Page 53…

       巴塞尔姆被称为“大胆的文体改革家”,“新小说派”,他自己也以勇 

  于创新而自诩。他说“我只相信片断”,他欣赏零乱和拼贴原则,对古怪和 

  隐晦充满好感,声称“我就是喜欢别别扭扭,而且要别扭得特别。”文学史 

                                                                        ② 

  家哈桑却称他为“严肃的幽默家”、“具有创造性的幻想家。” 

        《亡父》有两条互相穿插的线索:一是借用希腊神话中俄狄浦斯和美狄 

  亚获取金羊毛的故事,一是化用艾略特长诗《荒原》的情节,所讲的故事是: 

  一群儿女如何制止他们的“亡父”复活。在长子汤马斯和女儿裘莉率领下, 

  十九个年轻人用粗大的电缆拖着“亡父”那死而不僵的庞大身躯、经过长途 

  跋涉后,用推土机将他葬入墓穴。评论界认为,作者是用荒诞的象征手法描 

  述两代人之间的冲突,也有人认为这其实是一篇披着小说外衣的,后现代主 

  义反对现代主义的文学檄文。 

       小说的整体构架是荒诞不经的,细部描写和场面也往往被夸张、扭曲、 

  颠倒,充满了谐谑气氛,比如说亡父“那个样子美好鼻孔精致的鼻尖拖到地 

  上,有五米半长,长短是用三角测量算出来的”;写裘莉兄妹同亡父一起吃 

  虾,已属怪诞,作者还将吃饭的座位画成图夹在文字中,图中的虾不在餐桌 

  上摆着,却在一个座位上坐着,餐桌上空空如也;结尾时亡父问金羊毛在哪 

  里,裘莉撩起裙子说在“生命的所在地”。 

       小说的文体也很特别,对话、自白与叙述语不加区别,大部分篇幅是像 

  诗行一样排列的短句子,大段的排比,经常性的复沓,其风格像《等待戈多》 

  或某些魔幻现实主义小说,又像电影的分镜头剧本。确实“别扭得特别”。 

  他那篇名叫《句子》的小说,通篇只写了一个长达10页的句子。 

       尽管“黑色幽默”的作家们在文体上已经花样翻新,但约翰·巴思还是 

  能别出心裁。他对贝克特和博尔赫斯推崇备至,认为应当像他们那样在形式 

  上进行实验、创新,其短篇小说《迷失在开心馆中》的第三人称叙述中,常 

  会突如其来地插入作者关于结构安排的议论,并列出图表来探讨弗莱塔克① 

  的戏剧结构“金字塔”理论,有时一句话说到中途便打上句号,有时会在一 

  句话的某个字词上口吃起来。著名批评家哈桑对巴思充满文字游戏、“只有 

  一点依稀可辨的幽默”的那部分作品颇不以为然,而纳博科夫则声称,《迷 

  失在开心馆中》是他心目中最伟大的几个短篇之一。1979年巴思又出版了一 

  部耗时十年写成长达700余页的小说《信件》,大多数评论家认为此书无法 

  卒读。这种反应使巴思惊异不已,因为他进行小说实验的初衷就是要超越贵 

  族化的现代派文学与通俗文学之间的壁垒,使自己的作品“在第一次阅读时 

  就传达出其见解和欢乐”。① 



                         7。精神流浪的足迹——犹太文学 



       犹太人自公元70年被赶出耶路撒冷后,漂泊了两千年,如今近一半人居 

  住在美国。犹太人有着以圣经为代表的悠久的传统,以上帝的选民自居,失 

  去家园,散居各地,更激起文化凝聚的倾向。但作为异乡人,又怕遭受排斥, 



② 伊哈本·哈桑 《当代美国文学》中译本,第98 页。 

① 居斯塔夫·弗莱塔克:19 世纪德国批评家、剧作家,其《双剧技巧》(1863)一书对戏剧创作颇有影响, 



其金字塔模式是对剧情进展过程的设计:开场→上升情节→高潮 (顶点)→下降情节→结局。 

① 见《冰山理论:对话与潜对话》第165 页。 


… Page 54…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