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奉行,法宝的最基本正是不害众生的精神。如果自称为「佛教徒」,却又伤害众生,这便等如自打嘴巴,因为伤害众生这行为正显示你连最基本的佛法也未曾依止奉行。
戒杀及不伤害众生,是皈依三宝的基本学处、十善业的首项及居士五戒的第一条,也是导致长寿的最直接因素。没有任何延寿方法比戒杀来得更有效、更见成果及更直接的了。如果一面修持长寿本尊等法门,又同时伤害生命,这等于是一面在努力积集长寿的因,同时却又在造强而有力的短寿之因,就似是一个笨商人每天辛苦地赚上十元,却天天把一张一张的一百元随便丢进垃圾桶同样的道理。如果这样地修,怎么修也不会见成效!
我们今天所说的戒杀,对像泛指一切六道中的生命乃至圣众的化现肉身,下至似乎微不足道的一只小蚂蚁,上至诸佛的应化身相。有些人认为畜牲并没有与我们类似的生命,或说牠们与人类不同,所以便可以随便杀害,这是一种可笑的谎言。一尾鱼会呼吸,我们也会呼吸;一尾鱼需要食物,我们也需要饮食;在受伤时,我们会因痛而呻吟不已,一尾鱼也会在受伤时痛苦地挣扎;在这么多的共通点上,说畜牲在生命本质上与我们不同,是没有道理的,衲从未听过比这说法更无根据的谎言。也有人说鱼类并无与人类近似的感官,所以不会感到痛苦,这也是无真实性的想法。我们不可以说因为某种生物与我们不同,便可以肆意加害。也有人把钓鱼及打猎作为周末的娱乐;但在杀害另一个生命成为你的娱乐时,你的生命其实是可悲的,试问一个正常人的生命怎么可能会因另一个生命的结束而变得丰盛起来呢?也有人说:「我并不杀死鱼类,我只是以钓取牠们为娱乐,捉到后我便会把牠们放生,所以我并没有杀生!」,仿佛这种行为就十分慈悲似的。试想想:如果有一个人把你的子女以铁穿透身体,把他们吊起来肆意玩弄一下,再把他们放走,你会有甚么感受?这些动物与你的子女并无不同,牠们也是在六道中求乐畏苦的生命,所不同的只是外相而已。你今天所打的鱼,也或许正是你去年死去的母亲,这有甚么不可能的呢?
我们各因个别情况,未必能茹素,但我们至少应戒除直接的杀生,包括钓鱼、打猎及去海鲜餐馆挑选活的水族而杀烹或由他人代杀等。
在杀生时,我们先有一个可杀的对像,心中生起一念:「这是一条美味的鱼!」,然后基于食欲(贪念)而起杀机,而自己操刀或命人代杀,最后这尾鱼死了,这杀生行为便是一个完整的杀业,会带来极大的果报。如果上述各条件并不完全具备,则并非一个完整的杀业,例如在意外地踏死了一条虫的情况下,心中既无认定对像,也没有基于贪、瞋、痴等烦恼而起杀心,所以并非一个完整的杀业。
一段完整的杀业,会带来四种可怕的果报:
异熟果 —— 未来一生或多次转世中都生于三恶道中;
因等流果 —— 由于曾作杀业,于未来生中堕恶道时,及已遍历生恶道中之异熟业报而转生善道中时,都会有重复造作同等业因的倾向。如果我们观察小孩子,便会看到在一些心性慈悲的家庭中,有些小孩却天生喜爱杀害小动物,或加以残害折磨,这便是过去生中杀生的因等流果;有些小孩天生就自然地爱护小生命,例如喜欢把掉在水中的飞虫救上来等行为作娱乐游戏,这便是过去生中爱护生命的因等流果,令他们在今生中仍有这种倾向;
果等流果 —— 由于曾令众生得被夺走生命之苦及被杀害之痛苦,于未来生在恶道中时及于已遍历生于恶道的异熟业报而转生善道时,会重复体验被夺走生命及被杀害之痛苦,例如被杀及短寿等因缘;及
增上果 —— 于未来生中,即使已遍历生于恶道之果报而转生人间,由于过往业力仍存,会投生于难得长寿之国度,例如生于战乱连年、人心喜爱暴力、饮食不足、缺乏医疗物品的地区。
以上的四种果报,全都会由一宗杀业而生,而且四种都必须承受,杀生者并非只会体验四者之一。果报的延续亦不只一生,可以延长多生。如果作的是重业,例如所杀的是自己师长或父母时,今生中便会开始遇上业报;在其它情况中,会在下一生中或再迟一点的未来生中开始体验苦果。在这四种果报中,异熟果的苦固然不用多说了,果等流及增上果也都不易承受,但因等流则更严重。我们可以因为一次杀生而得因等流果,而因为这种再次重复同类行为的倾向,我们会多次杀生,又再引发多套的四种果报,就此没完没了地尽未来生承受苦果,难以得脱,不要说求长寿,连再次做人的机会也近乎没有可能!有好些人妄言「一切皆空,业报等事也无非是心作,并不真正存在」一类的胡言,等到生于恶道中时,这些痛苦便会令他们知道自己的见解并不正确了,但那已是太迟了!
我们说的戒杀及不伤害生命,并不单是说没有杀生的行为。一个小孩或许并未杀生,但他却并非在进行戒杀善行或持不杀的戒。我们必须在心中生起不伤害众生的动机,这才构成戒杀的完整修持。就似一段杀业必须具备四种因素才说得上是完整的道理,我们要认知分别戒杀的对像,因悲心或畏惧杀生果报等基础而生起戒杀之动机,然后积极地防止杀生,最后生出不杀的决心,这才会成为具备了对像、动机、行为及完成这四种因素的一段完整戒杀善行。
完整的戒杀行为也有四种果报:
异熟果 —— 未来生中生于三善道;
因等流果 —— 自然有爱护生命的倾向;
果等流果 —— 长寿及健康;及
增上果 —— 生于和平、丰盛、人心良善及医疗充足的地区。
所以,戒杀不单会令今生长寿,且能令未来生都长寿健康及于危难时遇到救助。
要延寿的人,一边应积极戒杀及爱护一切生命,以得长寿之因及防止新的短寿业因产生,在另一方面对过去生及今生中已作之杀业忏净,以把已积之短寿业因消除。忏净的方法也有多种(有关忏罪法,可参考法师著作《本尊海会》及《心生欢喜》等),但其关键在于四个因素:
依境力 —— 生起依止的心;
忏悔力 —— 对曾作之业生悔;
对治力 —— 持咒、读经、礼佛等修持;及
誓愿力 —— 决心永不再作同等不善业。
如果能做到以上的事,要求得长寿并不难。此外,我们可以多作放生、施药及捐血等令其它生命得以延长的善举,这些都是爱护生命及戒杀的积极延伸行为,对增长自己寿量有很大的力量。
我们千万不要犯舍本逐末的错误。要想延寿而不戒杀害众生,纵使天天持亿遍无量寿佛的咒或天天跪在佛像前上香送礼,也绝不可能成就长寿。
修持放生善行
放生是戒杀及不伤害众生等概念的积极延伸,同时也是六度中的布施善行其中一种。刚才衲曾说过,布施是积集功德的其中一种方法,但放生这种布施却不单积集功德(延寿的其中一个因素),同时亦直接增长寿量(延寿之另一因素)。
放生的动机,必须基于不忍见其它生命受苦的心念。放生的对像,应该是面临马上要被杀害的生命,例如食用鱼等。有时我们见到有人买观赏鱼类放生,这虽然令牠们得到自由,但却并非严格定义上的放生,因为牠们并无被杀的危险 ,反而或许会因被放至陌生天然环境而致死。在购买放生对像时,最好不要预先订购,避免贩者因多接了订单而刻意多捕生命让我们来放生。在购买前,必须预先了解所放生对像之生活习性及来源地等,否则便会因胡乱地释放动物而导致牠们更早死去的情况。汉人较常放生龟、鱼及鸟类,藏族则常常把牛只等放生,甚至在过往也有把死囚放生的先例。衲甚至还见过有人把猪放生!衲在年少时住在四川大藏寺,常常会往在附近居住的剃度师康萨仁宝哲处求教或拜访谒见,途中会经过一个小村落,村中有一头被放生的老猪留连,衲当年每次经过这小村都会看一看牠。至今虽已事隔四十年,但衲却从未听说有把猪放生的其它例子。
理想的放生过程,并不是买几尾鱼丢回水中便算是完成。在放生前,我们宜对放生的对像念诵各种真言、诸佛之赞文及经文等,这能令牠们与佛法结下因缘,令牠们于未来生得遇佛法,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