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世界古代后期政治史-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刺史常以八月巡行郡国,无固定治所。从光武帝开始,将其正式确定为地方 

  一级监察机构,加强了刺史的职权。光武帝把全国分为13个监察区,即13 

  个州,除首都所在地由司隶校尉兼管外,每州设刺史1人,有固定的办公地 

  点,长驻地方,年终派属官回京师汇报工作。东汉刺史僚属机构远较西汉庞 

  大,反映出东汉刺史职权的扩大。 



① 东汉分全国为13 州部,京师附近为司隶校尉部,设司隶校尉,辖三辅、三河、弘农7 郡。 

② 《后汉书·百官志四》。 

③ 《通典》卷32 《职官》14。 


… Page 71…

       按照西汉旧制,刺史检举地方长官的违法行为,要先报告三公,由三公 

  派属员复查核实,然后决定是否黜免。光武帝不用旧典,要刺史直接向他报 

  告情况,不再告知三公及经三公审定。这样一来,既削弱了三公的权力,又 

  把地方监察权收归皇帝直接掌握,达到了强化集权的目的。 

       御史中丞、司隶校尉和州刺史这三套监察机构,经过光武帝的改革,组 

  成了较为完整的监察体系,在“明君贤相”的时期,有效地发挥了监察职能, 

  促进国家权力机构的正常运转。 

       此外,刘秀为加强中央集权,大量削减地方兵力,逐步扩大中央军队, 

  把军队的指挥权完全集中在中央和皇帝手中。 



                             8。东汉外戚与宦官的斗争 



                                                                               ① 

       东汉的皇帝在章帝(公元76—88年)以后,几乎都是在幼年继位 ,于 

  是出现了母后临朝,权归女主的局面。这些年轻的皇太后依靠两种人揽权理 

  政,一是她们的父兄,即外戚;二是她们身边的奴才,即宦官。章帝以后, 

  东汉政权主要控制在外戚和宦官两大集团手中。这两大集团各谋私利,互相 

  争斗残杀,是寄生在皇权肌体上的一对毒瘤。 

       从和帝永元四年 (公元92年)至灵帝建宁元年 (公元168年),外戚 

  与宦官的大规模争斗有5次,都以外戚失败、宦官胜利而告终。宦官势力逐 

  步增强,最终独揽大权。 

        (1)郑众捕杀窦氏 

       章帝死后,和帝即位,年仅10岁,其母窦太后临朝听政,委任同胞兄 

  弟窦宪、窦景等并居机要,掌握大权,这是东汉一代外戚专权的开始。当时, 

  窦氏一门富贵,窦宪的弟弟、儿子、女婿都在京师官居高位,刺史、守令等 

  地方官吏多出于窦氏门下。窦氏权倾京师,骄纵不法;他们的奴仆也仗势作 

  恶,侵害百姓,“强夺财货,篡取罪人,妻略妇女。商贾闭塞,如避寇仇。 

                           ② 

  有司畏懦,莫敢举奏” 。窦宪击破北匈奴后,权势更盛,企图谋杀和帝。 

  和帝得知,十分惶恐。公元92年,14岁的和帝依靠宦官郑众掌握的一部分 

  禁军,将窦氏党羽一举收捕,窦宪自杀,窦太后被迫把政权交给和帝。郑众 

  因此受封为剿乡侯,宦官由此开始得势。 

        (2)李闰、江京诛戮邓氏 

       和帝27岁就去世了,邓太后为了长期把持政权,废和帝长子,立生下 

  仅百日的婴儿为帝,即殇帝。邓太后临朝听政,她哥哥邓骘任大将军,掌握 

  大权。一年后殇帝去世,邓太后与邓骘迎立和帝13岁的侄子刘祐为帝,是 



① 章帝以后皇帝即位年龄分别为:和帝10 岁,殇帝3 个月,安帝15 岁,顺帝11 岁,冲帝2 岁,质帝8 



岁,桓帝15 岁,灵帝13 岁,少帝14 岁,献帝12 岁。 

② 《后汉书·窦宪传》。 


… Page 72…

  为安帝,大权仍由邓太后掌握。邓太后比较有政治才能,她吸取窦氏覆灭的 

  教训,既依靠外戚邓氏,也注意管束他们的违法行为;在控制政权方面,较 

  多地利用宦官,与郑众、蔡伦等也能合作共事;又起用名士杨震等,以图取 

  得士大夫的支持。一时政治还比较清明。可是安帝对邓太后久不归政感到不 

  满。 

       公元121年,邓太后死。安帝与宦官李闰、江京等合谋,诬称邓氏有“废 

  立”之谋,迫邓骘自杀,邓氏其他族人或自杀,或被免官。安帝认为除亲戚 

  之外,最可靠的就是自己的家奴。皇后阎氏的兄弟阎显等位居卿校,典掌禁 

  兵;宦官李闰、江京升任中常侍,封为列侯,大权在握,形成宦官、外戚共 

  掌朝政的局面。 

        (3)孙程捕杀阎氏 

       阎皇后是一个既妒忌又有政治野心的女人。她鸠杀太子刘保的母亲李宫 

  人,又陷害太子保,将他贬为济阴王。安帝死,阎后想久掌朝政,与阎显、 

  江京等迎立济北王寿之子刘懿为帝。几个月后,刘懿病死,阎后想再立一个 

  小孩为帝。事情尚未成功,宦官孙程等19人合谋,发动宫廷政变,杀掉江 

  京、阎显及其同党,拥立11岁的原太子济阳王刘保,是为顺帝。孙程等19 

  人都封为列侯,宦官的势力大为增长。他们不但可以充任朝官,还可以收养 

  儿子传袭爵位。 

        (4)单超等诛除梁氏 

       公元135年,顺帝以皇后的父亲梁商为大将军执政。公元141年,梁商 

  死,顺帝又任命梁商之子梁冀为大将军执政。3年后顺帝去世,其子冲帝年 

  仅2岁,梁太后临朝,她哥哥梁冀掌握大权。一年后冲帝病死,梁太后与梁 

  冀共谋迎立质帝,年仅8岁。年幼的质帝看不惯梁冀的过分骄横,说了他一 

  句“跋扈将军”,竟被毒死。太尉李固等主张建立长君,以安定帝位,触犯 

  了梁冀,也被诬陷下狱处死。梁冀与宦官曹腾合谋,扶立尚未成年的蠡吾侯 

  刘志,是为桓帝。桓帝即位后,娶了梁冀的另一个妹妹为皇后,东汉外戚势 

  力达到了顶点。 

       梁冀身为大将军主持政事,内有皇太后和皇后两位妹妹坐镇宫中,所用 

  宦官多是他安置的亲信,皇帝实际上处在他的监控之下。梁冀专权近20年, 

                                                                         ① 

   “威行内外,百僚侧目,莫敢违命,天子恭己而不得有所亲豫”。朝廷的 

  大小政事都由梁冀决定,百官升迁,都得先向他谢恩,满足他的各种需索。 

  地方郡县进献的贡品,上等的都先送梁府,次一等的献给皇帝。他还“遣客 

                                   ② 

  出塞,交通外国,广求异物” 。他大肆修建豪华的住宅园林,象皇宫一样 

  富丽堂皇。又在首都洛阳附近强占土地,兴建私人猎场,绵延千里。在河南 

  城西营建了一个周围数十里的兔苑,擅立禁令,不许别人伤害苑中一草一 



① 《后汉书·梁冀传》。 

② 《后汉书·梁冀传》。 


… Page 73…

  木。一个西域商人不知禁忌,误杀一兔,牵连处死的竟达十多人。他公开违 

  背东汉以来的禁令,掠取几千口良人作奴婢,称为“自卖人”。 

       梁氏一门前后有7人封侯,妇女封君(相当于侯)的也有7人,有2人 

  为大将军执政,出了3位皇后,6位贵人,3人娶公主为妻,其他文武大官 

  57人,宗亲姻戚充斥朝廷和郡县。 

       公元159年,梁皇后继梁太后死去,桓帝在宫中才稍得自由,在上厕所 

  时悄悄与宦官唐衡商议,让他物色对梁氏不满的宦官。随后,桓帝与宦官单 

  超、具瑗、唐衡、左悺、徐璜等5人密谋,派皇宫警卫1000多人包围了梁 

  府,梁冀惶恐自杀,梁氏宗族亲戚不论长少全部处死。受牵连被杀的公卿、 

  列校、刺史二千石有数十人,免官的300余人,朝中的大官几乎被杀黜一空。 

  没收梁冀的家产,拍卖后得钱30多亿,政府获得这笔意外的巨大收入,为 

  收揽民心,减收当年天下租税的一半。 

       单超等5人诛灭梁氏,同日受封为侯,桓帝又封宦官侯览、赵忠等8人 

  为乡侯,宦官从此独揽朝政,政治更加腐败混乱。宦官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