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世界古代后期政治史-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10国,荆王贾无后,国除)加上济北、济南、淄川、胶东、胶西、城阳(分 

  齐置)及卢江、衡山 (分淮南置)8国。文帝末年,异姓长沙国因无后除。 

       景帝刘启 (公元前156—前141年)即位时,中央和诸侯王之间的矛盾 

  更加尖锐。景帝继续推行以亲制疏的策略。在即位的第二年 (前155年), 

  封亲子6人为王,新封6国为河间、广川、临江、汝南、淮阳和长沙,加上 

  文帝末年的16国,此时共有王国22个。可是,以亲制疏之策只能在一定时 

  期内增加与血缘较疏的王国抗衡的力量,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王国问题。 

       继贾谊之后,晁错多次向文帝建议削夺诸侯王的封地,收归中央,但文 

  帝没有接受。景帝时,吴王刘濞图谋叛乱的形迹更加明显,晁错又上“削藩 

  策”。他认为诸侯王“削之亦反,不削亦反。削之,其反亟,祸小;不削之, 



① 《汉书·贾谊传》。 

② 《汉书·贾谊传》。 

③ 周振鹤:《西汉政区地理》,人民出版社1987 年版。又见《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历史·秦汉史》中国 



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6 年版,第57 页。传统说法是分齐国为六。 


… Page 59…

                    ① 

  其反迟,祸大” 。景帝采纳晁错的建议,先后削夺了赵国的常山郡,楚国 

  的东海郡以及胶西国的6个县。公元前154年,又准备削夺吴国会稽郡和豫 

  章郡,吴王刘濞乘机纠合楚、赵、胶西、胶东、淄川、济南等6国,借口“请 

  诛晁错,以清君侧”,发动了叛乱,史称“七国之乱”。 

       西进叛军遇到梁王刘武的顽强抵抗,景帝派太尉周亚夫率大军平叛,只 

  用了3个月时间叛乱就平定了。七国之乱的平定是西汉从诸王割据走向中央 

  集权的重大转折。公元前145年,景帝下令缩减王国的统治机构,降低王国 

  官职的等级,改丞相为相,掌王国政事;内史治民和郡太守相同,直接听命 

  于中央;取消御史大夫、廷尉、宗正等官职,将王国官吏任免权收归中央, 

                              ② 

   “令诸侯王不得复治国”。至此,诸侯王强大难制的问题基本得到解决, 

  王国名为封区,实际上成为中央直接管辖的郡一级地方行政单位。 

        (2)汉初的郡县制 

       汉初郡县制仅限于故秦地及其附近地区,制度沿袭秦朝的郡县二级制。 

  郡是地方最高一级政权。郡的长官郡守,汉景帝时改名为太守,对一郡之事 

  无所不统,不但行政、财政、司法,甚至连军事也由郡守执掌。汉制,军权 

  分为发兵权和领兵权,发兵权属于皇帝,郡的领兵权属于郡守的佐官都尉。 

  皇帝发兵以虎符为凭,而虎符发给郡守,不发给都尉,目的是防止郡守或都 

  尉控制地方军权。每年秋天,郡守主持都试(军事演习)以讲武。郡中若发 

  生武装暴动,太守要率兵前往镇压。由于郡守兼领武事,故时人常以“郡将” 

  称之。 

       郡的长官,除郡守外,还有尉,景帝时改尉为都尉。都尉的职责是辅助 

  郡守典领军队。都尉和郡守的治所可分设于两地。都尉也设府置官属,在郡 

  中和太守并重,有时可代太守行事。 

       郡府机构十分庞大,组织严密。秩二百石以上的郡府僚佐由中央任命, 

  百石以下则由郡守自行辟除委任。属官有丞、五官掾、主簿、督邮、诸曹掾 

  史。郡丞助理民事,五官掾是太守的股肱。主簿管文书。督邮监察各县,管 

  制地方奸猾豪强。郡设置诸曹,分管具体事务。郡曹有十几种之多,如功曹 

  专管官吏选署升黜,户曹主民户、祠祀、农桑,金曹主钱币及盐铁生产,辞 

  曹、决曹主辞讼、断罪决狱,仓曹管仓廪积贮,贼曹主捕盗贼,漕曹主漕运 

  粮谷,等等。每曹皆置掾、史主其事,秩为百石。也有不置曹而设掾者,如 

  学官掾主郡学校事,市掾管理市场交易,都水掾、道桥掾主管水利兴修、造 

  桥筑路等。掾史之下还有书佐、循行、幹等小吏。 

       郡下置县。汉代列侯所食之县叫侯国,皇后、太子、公主所食之县叫邑, 

  边远地区少数民族居住之县称道。所以,汉代县一级行政区划的名称有县、 

  国、邑、道4种。列侯的侯国和诸侯王的诸侯国不同,侯国由中央委派相管 



① 《汉书·吴王濞传》。 

② 《汉书·百官公卿表》(上)。 


… Page 60…

  理,其职掌和县令 (长)相同,归所在郡守统辖。列侯仅取衣食租税,与侯 

  国的相没有隶属关系。 

       汉县多因袭秦制,以令、长为一县的长官。令、长的职责是掌管一县的 

  治安、刑讼及赋敛徭役等事。令、长之下设丞1名,掌文书、仓库和监狱。 

  设尉1名,掌军事,大县则设左尉、右尉各1人。又设廷掾监察乡。县也设 

  有分掌具体事务的几个曹,每曹的掾、史由令、长辟除委任。县以下的基层 

  组织仍为乡、里。西汉称一里之长为里正。 

       秦汉的郡县制代替周朝的分封制,地方分权发展为中央集权,改变了以 

  往干弱枝强的局面,为此后二千年的地方行政体制所沿用。 



                              4。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 



       汉武帝刘彻(公元前140—前87年)在位时期,利用“文景之治”积累 

  的物质条件,在经济繁荣、府库充溢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中央集权,适应 

  了封建统一国家的需要。 

        (1)进一步解决王国问题 

       景帝平定七国之乱以后,诸侯王国虽然受到致命的打击,但有的王国仍 

                                 ① 

  然“连城数十,地方千里”,掌握着雄厚的经济力量,仍是中央集权的隐 

  患。公元前127年,武帝采纳中大夫主父偃的建议,颁布了“推恩令”。规 

  定诸王国除嫡长子继承王位外,其他诸子都可以在王国范围内分到封地,由 

  皇帝给予名号。这样做,看起来是皇帝给予诸王子弟的特殊恩宠,让他们无 

  功也得以封侯。实际上却分割了王国疆土,无需明令削夺而自然解体;因为 

                                                                       ① 

  汉制规定侯国隶属于郡。推恩令颁布后,诸王的“支庶毕侯”。王国的领 

  地日益缩小,中央直辖的土地日益扩大。武帝以后,大国辖地不过十余城, 

  地位与郡相当。推恩令综合、发展了贾谊“众建诸侯而少其力”和晁错削藩 

  的做法,用和平手段实现了加强皇权、裁抑王国的目的。 

       汉初复现战国时期贵族养士之风。游士常是诸王叛变的策动者和协助 

  者,如齐辩士蒯通曾劝韩信反汉,张耳宾客贯高、赵午曾在张敖时谋杀高祖。 

  武帝时,淮南王刘安和衡山王刘赐又招结宾客,暗造兵器,阴谋反叛。公元 

  前122年,二王谋反事被人先后告发,武帝下令逮捕二王,二王皆自杀,列 

  侯和大小官吏、宾客因牵连被杀和判刑者达数万人,二国皆废为郡。武帝又 

  颁布两条律令。一是“左官律”,汉朝尊右,仕于诸王为左官,地位低于中 

  央任命的官吏,并不得进入中央任职。以此限制诸侯王网罗人才,扩张势力。 

  二是“附益之法”,就是禁止一般士人和诸侯王交游,限制诸侯王的活动, 

  以达到孤立诸侯王的目的。 



① 《史记·主父偃列传》。 

① 《汉书·王子侯表序》。 


… Page 61…

       西汉一代王子侯408人,大多数是汉武帝行“推恩令”时分封的。众多 

  的列侯分去了国家和皇帝的很大一部分收入。武帝在向周边用兵期间,曾号 

  召列侯捐输,以解决财政上的困难。列侯不肯响应。汉朝制度规定,皇帝每 

  年八月在宗庙举行大祭,叫作“饮酎”。“酎”是一种在正月开始酿造,到 

  8月饮用的醇酒。饮酎时,诸王、列侯都要奉献黄金助祭。奉献黄金的数量 

  按照食封的户口计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