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1。安息王朝的形成
安息即帕提亚,位于中亚,西北为里海,东边是巴特克里亚,相当于现
在伊朗的东北部和土库曼南部一带。它先是波斯帝国的属地,后来当亚历山
大东侵后又成了亚历山大帝国和塞琉古帝国的一个省。塞琉古的统治中心在
叙利亚,对帝国东部的伊朗、中亚各地统治力不从心。公元前3世纪中叶,
中亚的大夏、粟特和伊朗的帕提亚等地都掀起反抗塞琉古统治的斗争,纷纷
宣布独立。大夏人建立了仍由希腊人为首的王国,帕提亚却恢复了本地民族
的统治。帕提亚游牧部落帕勒·达伊(达赫)人,起初在里海以东草原和阿
姆河三角洲游牧,后来由北方进入伊朗高原的帕提亚,加入马萨基特的部落
联盟,他们的语言也属于印欧语系伊朗族。大夏贵族阿尔萨息利用达赫部落
群众对塞琉古的不满和塞琉古统治衰弱的机会,当上了达赫部落领袖。公元
前250年,阿尔萨息领导帕斯提亚人反对塞琉古王国的统治,杀死希腊总督
萨特拉普,占领基尔卡尼亚北部和今土库曼斯坦,以及里海东南的其他许多
①
地区。并于公元前247年称王,号阿尔萨息一世(公元前247—前211年),
建立阿尔萨息王朝。司马迁在《史记》中按阿尔萨息的音译称其国为安息。
2。安息王朝的强盛
安息王朝立国之初,曾臣服于塞琉古王国,到公元前2世纪初,塞琉古
帝国在罗马的打击下衰弱了,安息王朝才渐渐强盛起来。国王密特里达特一
世(公元前171—前138年)积极开展反对塞琉古帝国的斗争,不断开拓疆
土,把塞琉古占领的中亚和伊朗地区逐一夺回。公元前175年,安息占领中
亚的马尔吉安那;公元前155年,吞并伊朗的米底,打开了向两河流域扩张
的道路,这时安息已是可以和塞琉古全面抗衡的大国了。到公元前141年,
安息终于进入两河流域,占领了塞琉古在两河中部的重要据点塞琉西亚城,
密特里达提一世成了巴比伦尼亚的国王,塞琉古的统治势力被赶到幼发拉底
河以西。在东方,安息又吞并了印度西北的阿里安那。公元前120年左右,
中亚游牧部落塞种人被匈奴打败,移至伊朗东部,密特里达提二世(公元前
123—前88年)和塞种人进行了激烈的争战,把塞种人赶到了伊朗的东南部
和印度的西北部。约在公元前115年,安息占领中亚北部的木鹿绿洲,阿姆
河成为安息的领土。《后汉书·西域传》说:“其东界木鹿城,号小安息。”
公元前94年,又占领亚美尼亚、南高加索和小亚部分地区,领土达200万
平方公里。
① 有些书称他为阿尔萨息二世,因为他的哥哥阿尔萨息最初领导起义,他继承了哥哥的事业。
… Page 46…
安息国都随着国土的扩张逐渐西移。立国初期建都于尼萨(今土库曼斯
坦阿什巴哈德附近)。公元前2世纪在百牢门(今达姆干,希腊称之为海长
顿比勒,《汉书》作番兜城,《后汉书》作和椟城)。公元前1世纪再迁至
埃克巴坦那。为了对抗罗马,于公元前1世纪中叶迁都于底格里斯河东岸的
泰西封,与塞琉西亚隔河相望。
占有中亚、西亚广大地区后,安息的农业和工商业逐渐发展起来,两河
流域是安息境内经济最发达的地区,马尔吉安那的安条克(木鹿)是绿洲的
手工业中心。同古代波斯帝国一样,安息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很大,它
基本保持各地的经济制度,让巴比伦、塞琉西亚和中亚各城市继续发挥作
用。《史记·大宛列传》有安息商业发达的记载:“有市,民商贾,用车及
船行旁国,或数千里”;货币经济也有发展,“以银为钱,钱如其王面,王
死辄更钱,效王面焉”;城市很多,“大小数百城”。安息的商业中心有西
部的泰西封和东部马尔吉安那的安条克。公元前2世纪末,安息控制了丝绸
之路及其中介贸易,中国、印度和罗马之间的贸易往来经由安息,沟通东西
方商业贸易的“丝绸之路”两段大部在安息境内。这种中介贸易使安息获得
了巨大的收入,从而促进了安息的经济繁荣。
3。中央政治制度
安息在政治上实行君主统治,王权由阿尔萨息家族传袭。由于境内民族
部落复杂而发展又不平衡,大部分地区仍保持浓厚的部落制残余,因而原有
的部落贵族在政权中占有较突出的地位。国王之下有贵族议事会和僧侣议事
会,分别由贵族和高级祆教僧侣组成,权力很大,可以废黜或拥立国王。卡
林、苏林等七个显贵氏族世代控制军事、政治和经济大权,他们甚至在安息
王朝被萨珊王朝代替后仍居高位,反映出安息的君主专制不如波斯帝国完
密。王室显贵都拥有大批奴隶、仆从和无数金银财宝。
在非常时期,国王任命高级贵族治理指定地区,如国王有事于东部,则
派显贵分治西部。军队以原来的游牧部落氏族贵族的队伍为基础,以骑兵为
主,分重装骑兵和轻装骑兵,重装骑兵由贵族组成,轻装骑兵由同盟的游牧
部落组成。步兵只起辅助作用。
4。地方行政体制
安息对各地区的统治没有统一的制度,根据各地历史和现实条件实行因
地而宜的管理。西部地区因袭塞琉古的制度。郡设郡守,郡以下设府、县,
府、县下面设镇,镇辖村社。重要道路上的驿站也称镇,军队驻扎在镇上。
镇可能是行政区划的基层单位。村社是农业生产的基层单位。它支配一定的
土地,交给各农户耕种,并负责处理灌溉用水的分配。农民通过村社向国家
… Page 47…
缴纳赋税。
在东部地区,仍保存部落残余,部落贵族各自统治一方,但须对国王表
示归顺。重要战略地区专设总督,总督权力一般高于郡守。要塞地区设要塞
司令,同时也是行政长官。
安息的城市包括原有的古老城市和亚历山大、塞琉古时期建成的希腊式
城市。在两河流域以西的希腊殖民城市,如塞琉西亚、杜拉·欧罗坡斯等虽
然还保留其某种自治权利,但驻有国王派去的官吏监督。各城市必须履行纳
税义务,接受中央政权控制。这一类城市不太普遍,数量也少,有一定的城
市自治制度,但不同于希腊城邦,必须听从国王统治,不能独立存在。
两河流域以东亚历山大建立的军事据点,如百牢门、马尔吉安那的安条
克等已被取消政治上的自治权,由国王派官吏统治。原有的许多古老城市,
如巴比伦、苏撒和尼萨等,是古代巴比伦人、波斯人和安息人建立的。这类
城市中的某种城市自治公社制度,则是原有传统的继续。上述各类城市都受
国王管辖,城市自治公社活动都受国王控制。国王可以干涉城市政治生活,
派人充当城市长官,审批城市议事会选举结果。
5。安息王朝的衰亡
公元前2世纪,罗马的势力开始伸入小亚细亚。从公元前1世纪中叶起,
安息对罗马向东扩张的企图予以回击,双方为争夺亚美尼亚进行了一系列的
战争。公元前65年,罗马将领庞培东侵,同安息交战,安息被迫后退。安
息和罗马的第一次大战是在公元前54—前53年,罗马大将克拉苏率7个军
团攻取两河流域,侵占安息要塞,追击安息骑兵。公元前53年5月,两军
相遇于幼发拉底河上游卡雷城。安息佯作败退,将罗马大军诱至叙利亚草原
深处,然后回师猛攻。罗马几乎全军覆灭,10万大军逃到叙利亚的不到1万
人,克拉苏被俘杀。公元前36年,罗马将军安敦尼率10万大军入侵安息,
图雪前耻,安息王弗拉特四世(公元前37—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