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6。 如來得一切法,但心無得想。
7。 如來演說自在, 其演說的內容歷無量劫亦不盡。
8。 如來如虛空遍滿一切處,以自在力令眾生得見。
( 裕А32)
《佛性論》以如來法身離我、無我執見為「大我」的義涵
, 《涅槃經》則以如來的八種自在力為「大常」的含義,二
經的著重點顯然不同, 但不外乎都是顯現如來的功德屬性,
與一般執有自性的「我」見,完全不同。
「大涅槃」蘊含的「大樂」有四種:
1。 斷世間凡夫苦樂後之樂:涅槃之性超越苦樂,故名大
樂。
2。 大寂之樂:涅槃之性遠離懀',故有大寂靜之樂。
3。 一切知之樂:証入大涅槃的諸佛皆知一切法,故有大
樂。
4。 如來之身非煩惱之身,金剛不壞,故名大樂。
以上所舉的四種「大樂」, 與《佛性論》所說的「大樂
波羅蜜」有些不同, 後者是以「苦滅無餘」為大樂,而前者
除了以超越苦樂 ( 不苦不樂 ) 的境界為大樂之外, 也強眨
寂靜、智慧 ( 一切知 )、不壞身等為涅槃的功德屬性。
「大涅槃」的「大淨」也有四種:
──────────────
(裕32)《涅槃經》卷 23, 《大正藏》卷 12, 頁 502 下
503 上。
45 頁
1。 斷除二十五有的大涅槃名為大淨。
2。 諸佛證入大涅槃之後,諸業清淨。
3。 如來身常而且清淨。
4。 如來心清淨無漏。
以上所舉的四種「大淨」, 與《佛性論》所說「一切煩
惱習氣皆滅盡為大淨」的意義相同, 但是《佛性論》又特別
舉出本性清淨和無垢清淨, 更具深意,因前者是從現象上表
現,而後者則是從本伲峡剂俊!≈领冻肺覝Q四者之間的關
連,《涅槃經》有如此說明:
滅內外入所生六識,名之為常,以是常故名之為我。 有
常、我故,名之為樂。常、我、樂故名之為淨。 善男子,眾
生厭苦斷是苦因, 自在遠離是名為我,以是因緣,我今宣說
常樂我淨。( 裕А33)
引文指出如來涅槃的「常德」, 乃是由滅凡夫六識所得,而
因為此「常」, 才能名之為「我」,又因為有「常」、「我
」、才能名之為「樂」。 最後,因為有常、我、樂,才能名
之為「淨」。
綜觀《涅槃經》強眨鶚勊牡碌囊饬x, 主要是在於它對
小乘佛教的無常、 苦、空、不淨的教義提出反省性的反應。
經中批判「修習無常、 苦、空、無我等想」為「無有實義」
, 其理由有二:一者如果過份執著無常等見,易铡霐鄿缣
無之見, 二者若於無常計常、苦者計樂、無我計我、不淨計
淨,亦同樣是謬見。 因為《涅槃經》認為無常等四法有實義
, 故主張常樂我淨等四德,但是它與一般凡夫執著的常樂不
同處何在呢? 經中將它分成所謂「世間常樂我淨」和「出世
間常樂我淨」。世間的「常」是無常計常的「常」 ( 以下類
推 ),故為顛倒見,因其「有字而無義」。 而出世間的「常
」是就如來法身遍滿而說「常」, 此常洠в谐O啵什煌
世間常,其餘的樂、我、淨亦復如是。 總之,這才是常樂我
淨的實義。
──────────────
(裕33)《大正藏》卷 12 ,頁 596 上。
46 頁
【3 】一切眾生悉有佛性
佛性思想是《涅槃經》的精髓, 經中對佛性的意義有詳
盡的闡釋, 但是《涅槃經》的佛性思想最大的爭議點,在於
是否一切眾生悉有佛性 ( 悉皆成佛 ),而此爭議主要是涉及
一闡提 (icchantika) 是否成佛的問睿!∫虼耍谟懻摲鹦
義之前, 有先瞭解一闡提意義之必要。
「一闡提」是 icchantika( 或 eccantika) 的音譯, 在
不同經典, 也出現不同漢譯,如「一闡底迦」、「一顛底迦
」、「一闡底柯」、「一闡提迦」等。Icchantika 是由梵文
動詞 is 變化而來,意思是「希求、欲樂」。Icchant 是 is
的現在分詞, 加上名詞的構成音 ika,即成為「欲樂者」、
「多欲者」、「多貪者」等。 《玄應音義》解釋說:「言一
闡底柯, 此云多貪,謂貪樂生死不求出離,故不信樂正法。」
( 裕А34) 一闡提除了含「多貪」的字義之外,更引申指「斷
善根」、 「信不具足」、「慧不具足」、「燒種」、「極惡
」的眾生。
雖然「一闡提」一詞在中期大乘佛教才開始出現於諸經
論中, 但是若從佛教思想史考查,一闡提的概念,可以說從
佛陀時代即已萌芽。提婆達多 (Devadatta) 出佛身血,央掘
魔羅 (Avgulimalya) 殺人如麻,阿闍世 (Ajatasatta) 弒父
囚母,他們都是佛陀時代具有一闡提屬性的代表性人物。 佛
滅後,佛弟子放逸者更不受約束。 第一次結集就是因為拔羅
陀慶幸佛陀已入滅,自已可隨心所欲而召開的。 以後幾次的
結集涉及所謂「大天五事」、「十事非法」等之爭, 都與持
戒或犯戒、護法或謗法有關, 這些爭議也都是後來「一闡提
」教義所關心的議睿魂U提的思想顯然已蘊含其中。
對於惡伲谋娚啵≡己筒颗傻浼加兴枋觯
犯殺、盜、淫、妄等四重禁者, 犯殺父、弒母、殺阿羅漢、
出佛身血、 破和合僧等五逆罪
──────────────
(裕34)《玄應音義》為唐代玄應所撰,又名《一切經音義》。
本書收錄四五八部典籍, 凡是難解之字句、名相均加
以音譯和裕Ы狻⒁姟缎袅x》卷 23,《中華大藏
經》第一輯,第 30 冊,頁 26020。
47 頁
者。 阿含經中依正邪善惡,將眾生分成「正定聚」、
「邪定聚」、「不定聚」, 邪定聚就是指不行佛道而行邪道者
, 《俱舍論》則具體指出造五逆罪者為邪定聚眾生。 ( 裕
35) 被編入阿含部的《央掘摩羅經》 ( 裕А36) 把邪定聚和
一闡提相提並論:
所言邪定者, 謂彼一闡提,正定謂如來,菩薩及二乘
。 目蓮應當知,二種甚希有,所謂佛世尊,及與一闡
提。 如來最上處,於上更無餘,第一極卑鄙,所謂一
闡提。 譬如大菩薩,滿十波羅蜜,闡提亦如是,具足
十惡行。( 裕А37)
除了《央掘魔羅經》之外,早期大乘經典也都陸續提及一
闡提。 《不增不減經》告戒眾生不可起「增見」、「減見」
二種「極惡不善」的邪見, 否則,「若起一見,若起二見,
諸佛如來非彼世尊。。。。 此人以其起二見因緣故,從冥入冥,
從闇入闇,我說是等名一闡提。 」 ( 裕А38) 此處一闡提的
含義,從五逆十惡的具體罪行,發展到偏執的抽象邪見。
由於教團不斷有行為偏差的僧眾, 誹謗佛法的情形也時
有所聞, 嚴重
──────────────
(裕35)大乘佛教各宗派則其各自的教義,對三定聚有不同引
申的解釋。《瑜伽師地論》將三聚,依「本性」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