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即使如此, 由於對佛經權威性的尊重,謝臁等人修治的工
作,曾受到伲伞! 斗鹱鏆v代通載》卷八丙子條有如下記載:
觀與惠嚴、謝臁等, 詳定《大涅槃經》,頗增損其辭,
因為夢神人呵之曰:「乃敢妄以凡情, 輕瀆拢洌 褂^
等惶懼而止。( 裕А11)
由於文字較為流暢, 品目更加分明,《南本》還是比《
北本》更為流行。 不過,從忠於原典的立場而言,《北本》
應較為可信。
──────────────
(裕8) 《大正藏》卷 50,頁 368 上。
(裕9) 有關南、北本相異的全部份經文對照表,參閱布施浩
岳,《涅槃宗 研究》,前編,枺簣D書刊行會,
1942,頁192…400;孫述圻,「謝臁與南本 《大般
涅槃經》」,《南京大學學報》,第一期,1983,頁
66…72。
(裕10)《肇論疏》,《大正藏》卷45,頁162下。
(裕11)《大正藏》卷49,頁162下。
35 頁
'D'。 《大般涅槃經後分》
《後分》枺鼈麽幔尽洞蟪四鶚劷洝匪旄嫱瓿伞! 夺
分》共有四品, 上、下卷各二品,在第一品「遺教品」之前
, 還有「憍陳如品之末」的一小段,以延續《北本》的最後
一品「憍陳如品」。 它敘述佛陀的最後一個弟子須跋陀羅聞
法證果,請佛住世不果後,先佛入滅。 接著的「遺教品」等
四品, 敘述佛陀的最後教眨В约捌淙霚纭⒒鸹⑸崂B
等事。
《後分》的枺鼈鳎〉弥灰祝瑫覠o讖、慧觀、道普等人
,都曾努力尋求,但是一直到唐初才由律師會寧求得。 會寧
發心前往天竺取經, 途中於訶陵國住了三年,在麒德 (664…
665) 年間,與若那跋陀羅共同譯出《後分》後,命僧人咂
帶回枺粒妒侨尽赌鶚劷洝方K告完成收集和翻譯。
《大般涅槃經》的成立年代大約在三至五世紀間,這種推
論可從經中所引用的經典的成立時期得知。 《涅槃經》引用
過《首楞嚴經》、 《摩訶般若波羅蜜多經》、《如來藏經》
、《法華經》、《華嚴經》。( 裕А12) 《首楞嚴三昧經》成
立年代應在二世紀前, 因為此經早於枺鼭h中平二年 (185 年
) 由支婁迦讖譯出。 在五世紀《涅槃經》譯出前,已有幾種
般若系經典的譯本, 例如,小品的《道行般若經》由支婁迦
讖於 179 年譯出; 大品的《光讚般若波羅蜜經》於 286 年
由法護譯出。 因此,它們的集成不會遲於二世紀。《如來藏
經》的成立年代在四世紀之前, 因為此經最早由法炬於晉惠
帝、 懷帝時代 (290…306) 譯出。 《法華經》和《華嚴經》
( 裕А12) 的集成大約在三世紀中葉。 以上《大般涅槃經》
所引用過的五部經典中, 最遲集成者約在三世紀中葉,因此
《涅槃經》的成立應在三世紀中葉之後, 而其下限可從《涅槃
──────────────
(裕12) 有關《涅槃經》所引用經典內文的詳細討論, 參閱
河村孝照,「大乘涅槃經所引用?經典????」 ,
《印度學佛教學研究》(以下簡稱《印佛》),
第 20 卷 ,第 2 號,PP。549。
(裕13) 《涅槃經》有三處引用《雜花經》 (《雜花經》 為
《華嚴經》的異名),言及修集布施為涅槃因。詳參
河村孝照,「大般涅槃經?華嚴經」 ,《枺髮W研
究》,第五號。
36 頁
經》本身譯出的年代推測。《法顯本》約於 405 年之間取得
, 而《北本》則是曇無讖於 414 至 421 年間取得, 而於
421 年譯出,因此,五世紀初葉時《涅槃經》必已集出。
北傳《大般涅槃經》(以下簡稱《涅槃經》)屬於大乘
三大思想體系中的如來藏思想。 從思想的演進而言,如來藏
系的經論可分成三個時期: 第一時期包括三世紀初陸續出現
的主流典籍,如《如來藏經》、《不增不減經》等。 中期的
則有《佛性論》、《寶性論》等, 後期的是融會如來藏說與
唯識說的經典,如《楞伽經》、《大乘起信論》等。 《涅槃
經》內容未涉及唯識要義, 應是屬於第二時期如來藏系的經
典。 由於其深入探討佛性、一闡提、法身常住等思想,在如
來藏思想體系中,是部很重要的典籍。
二。 《大般涅槃經》的中心議睿
《涅槃經》的中心思想,主要包含三大要義:第一,如來
常住,第二,涅槃常樂我淨,第三,一切眾生悉有佛性。
《涅槃經》中卷二十五的「迦葉菩薩品」,即有明示:
有人聞是大般涅槃經, 如來常住,無有變異,常樂我
淨,終不畢竟入於涅槃,一切眾生悉有佛性。 一闡提
人謗方等經、作五逆罪、犯四重禁, 必當得成菩提之
道。( 裕А14)
引文中提到三個要義,而三者之意義互有關連。 《涅槃
經》認為一切諸佛常住不變, 畢竟安樂,而諸佛具常樂我淨
,且由於佛性的無差別相,故一切眾生終將成佛。
【1 】如來常住
釋尊成道以來, 經過四十年說法後,在拘尸那揭羅城外
的沙羅雙樹林
──────────────
(裕14) 《大般涅槃經》卷 35,《大正藏》卷 12,頁 574 下。
37 頁
下入滅。 對於佛陀自誕生到入涅槃的整個生涯,小乘佛教視
為生滅變易的過程, 當化緣已盡時,即灰身入滅,乃是無常
、苦空、無我、不淨的具體呈現。 基於這個根本概念,小乘
佛教發展出「有餘涅槃」 (Sopadhi…wesa…nirvana) 和「無
餘涅槃」 (nir…upadhi…wesa…nirvana) 二種涅槃觀。有餘涅
槃為拢呱硭C,無餘依涅槃為拢邷玑崴C。 《南傳大
藏經》的「本事」 (Itivrtaka) 對此二種涅槃清楚地解釋說:
何謂有依餘涅槃界? 比丘眾啊!比丘等證阿羅漢者,
為漏盡者, 成就淨行,所作已了,重荷已釋,( 自身
之 ) 目地已遂,滅盡有結,正智解脫,而五根猶存,
感快與不快,經驗苦樂,貪瞋痴滅。 比丘眾等,此是
有餘依界。
復次, 何謂無餘依涅槃界?比丘界等,比丘已證阿羅
漢, 已漏盡者, 成就淨行,所作已了,重荷已釋,
( 自身的 ) 目地已遂,滅盡有結,正智解脫,諸受皆
滅, 唯一清涼。 比丘眾等,此即無餘依涅槃。 ( 裕
15)
依上引句, 有餘、無餘二種涅槃都是屬滅盡有漏、成就
淨行、所作已了、正智解脫的境界,而其不同處, 乃在於有
餘涅槃「五根猶存」, 任持最後的依身,能經驗苦樂,貪瞋
痴滅。 無餘涅槃則「滅盡有結,諸受皆滅」。換言之,因捨
棄了五蘊和合的依身, 諸受亦隨滅,即所謂的「所作已了,
不受後有」。
証入有餘依涅槃的拢撸∫蛴猩淼拇嬖冢唧w且實在
,洠в惺颤N爭議。 但是,捨色身而不受後有的無餘涅槃者,
其存在狀態又是如何呢?由於對此問睿牟煌捶ǎ⊙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