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丁二 佛功德
無量大寶王,微妙淨花臺!
前觀佛土功德總有十七種功德,為依報莊嚴;此中觀佛功德,與下觀菩薩功德
,觀極樂國土之正報莊嚴功德。依下論文,觀佛功德總有八種,此為第一、座莊嚴
。謂以無量大寶華王所成之微妙清淨花臺為座。
相好光一尋,色像超群生!
二、身莊嚴。阿彌陀佛此云無量光;此中言一尋者、乃隨此土眾生觀察釋迦佛
之光量言也。
如來微妙聲,梵響聞十方!
三、口莊嚴。謂如來口中所發之語聲微妙而普聞十方。
同地、水、火、風、虛空無分別!
四、心莊嚴。謂佛心平等,猶如五大無有分別。
天人不動眾,清淨智海生!
五、眾莊嚴。謂一切天人不動眾,皆從阿彌陀佛之清淨智海而生。
如須彌山王,勝妙無過者!
六、上首莊嚴。謂與阿彌陀佛相伴之上首,皆如須彌山王之勝妙而無有能過之
者。
天人丈夫眾,恭敬繞瞻仰。
七、主莊嚴。此從伴中顯主,謂阿彌陀佛為天人等之所恭敬、圍繞、瞻仰、讚
嘆之法主也。
觀佛本願力,遇無空過者;能令速滿足功德大寶海。
八、不虛作住持莊嚴。謂凡見佛光明,聞佛名字,皆能速得成就阿耨多羅三藐
三菩提。無有空遇光明,空聞佛名而不能成佛者。
丁三 菩薩功德
安樂國清淨,常轉無垢輪,化佛菩薩日,如須彌住持。無垢莊嚴光,一念及一時
,普照諸佛會,利益諸群生。雨天樂、花、衣、妙香等供養,讚佛諸功德,無有分別
心。何等世界無佛法功德寶,我皆願往生,示佛法如佛!
依下論文,說菩薩有四種正修行成就之功德。首一頌、言菩薩之化身普遍十方
,而報身如須彌山常住不動,即於一佛土,身不動搖而普化十方之義。第二頌、言
菩薩之應化身,能於一切時中以一念心放大光明,普照十方,利樂有情。第三頌、
言菩薩以種種天雨音樂、花、香、衣服供養讚嘆一切世界一切諸佛無餘。如普賢菩
薩之廣修功養;彌陀經之『各以衣祴,盛眾妙花,供養他方十萬儯穑匆允硶r還
到本國』。第四頌、言不僅至有佛世界以上求佛道,且至無佛功德之世界以下化眾
生,如觀音菩薩之三十二應身。明代蕅益大師,修菩薩行。人詢以師有何願?師答
有二願:一、願以所修功德回向往生淨土,二、願生淨土已,成就不退,而入地獄
普度一切眾生。此言修淨土者,若以凡夫避苦趣樂之心,二乘自了之心以求往生淨
土,則不與淨土相應。雖亦帶凡夫等往生,然非佛說淨土之本意。
乙三 述偈意總結迴向門
我作論說偈,願見彌陀佛;普為諸眾生,往生安樂國!
首二句、明作論說偈宗旨所在,為願往生淨土而作偈,故曰願生偈。後二句、
明回向門:言菩薩是以大悲心而修淨土,不但求自往生淨土,且欲以一切眾生同往
彼清淨安樂世界。故以所修念佛功德回向一切眾生,使同得往生淨土也。
無量壽修多羅章句,我以偈總說竟。
此總結說偈已竟。無量壽修多羅,指淨土之無量壽三經。謂無量壽經中長行散
說之義,今我世親以偈總攝說之已竟。
甲二 論文
乙一 總徵
論曰:此願偈明何義?觀安樂世界,見阿彌陀佛,願生彼國土故。
此總以問答體,徵問發起說偈宗旨所在。論即議論,依理討論研究之謂。
乙二 廣釋
丙一 通示五門
云何觀?云何生信心?若善男子、善女人,修五念門成就者,畢竟得生安樂國土
,見彼阿彌陀佛。何等五念門?一者、禮拜門,二者、讚嘆門,三者、作願門,四者
、觀察門,五者、迴向門。
此總標列五門。云何觀?即觀察門中之三種觀察。云何信?即依觀察淨土真實
功德而生信心。五念門,即往生淨土之五種行門。平常講念佛,以稱名為念佛,此
铡饽钭种x,須知對諸佛功德、相好等明記不昧,總謂之念;非專以口念為念佛
也。
云何禮拜?身業禮拜阿彌陀如來應正遍知,為生彼國意故。
以下別釋五門。初、禮拜門。佛有十種通號,如來、應供、正遍知、皆十號之
一。如來義如前解。應供者,以佛斷盡一切煩惱,圓滿一切功德,應受天人供養。
正遍知者,簡別凡夫、外道、二乘、菩薩之不知、邪知、遍知、不圓滿知,曰正遍
知。阿彌陀如來,阿彌陀應供,阿彌陀正遍知,皆指阿彌陀佛。以身業禮拜阿彌陀
佛,此身即能往生彼彌陀佛國。
云何讚嘆?稱彼如來名,如彼如來光明智相,如彼名義,欲如實修行相應故。
二讚嘆門。以語業稱揚讚嘆彌陀如來。佛之光明,由清淨無漏智所發,曰光明
智相。名是能詮,義是所詮,如來之名詮表如來一切功德,稱如來之名即稱如來一
切功德。欲與如來名所詮之真實功德相應,非如實修行不可。故曰:如彼名義,欲
如實修行相應故。讚嘆得入眾會見佛聞法。
云何作願?心常作願:一心專念畢竟往生安樂國土,欲如實修行奢摩他故。
三、作願門。作者發起義,發起往生之願也。奢摩他,此云止。淨土行者,既
發往生之願,欲令心中唯有『畢竟往生安樂國土』之念,無有他念,須修奢摩他行
;令心專注安樂國土境上,不流於五欲境界。
云何觀察?智慧觀察,正念觀彼,欲如實修行毗婆舍那故。彼觀察有三種:何等
三種?一者、觀察彼佛國土功德莊嚴,二者、觀察阿彌陀佛功德莊嚴,三者、觀察彼
諸菩薩功德莊嚴。
四、觀察門。欲以智慧觀察彼三種真實功德,須如實修行毗婆舍那。毗婆舍那
此云觀。以毗婆舍那觀三種真實功德,則行者亦得如實功德而決定往生。
云何迴向?不捨一切苦惱眾生,心常作願:迴向為首,成就大悲心故。
五、迴向門。淨土行者,知我與眾生同體不二,能不捨一苦惱眾生,而以己所
修之念佛功德回施一切眾生,與眾生同生極樂,成就廣大慈悲之心。
丙二 別詳觀察
丁一 列釋三觀
戊一 國土功德
己一 喻彰勝力
云何觀察彼佛國土功德莊嚴者?成就不可思議力故,如彼摩尼如意寶性,相似相
對法故。
前面通示五門修行之法,此以觀察一門別加詳細解說,而首以譬喻顯佛土殊勝
不可思議之功德力。
觀察彼佛國土莊嚴,下別分十七種觀察法,此於十七種觀察法前,先明觀察佛
土之總觀察相。謂觀察彼阿彌陀佛安樂國土所成之可共見聞等之種種功德相,應當
如何而觀察之?當以成就不可思議功德力觀察之。
阿彌陀佛安樂國土,與此世界之國土不同。此世界之國土,是由眾生共業之所
成就,彌陀安樂國土,是阿彌陀佛本願功德力之所成。佛說無量壽經謂阿彌陀佛於
因地中為法藏比丘,曾發四十八願。阿彌陀佛願力所成之國土,能令見者、聞者之
眾生皆得往生,故不可與此世界國土等一觀察,必以不可思議功德力觀察之。
凡事之可思議者,皆由言語思想之所安立,如言此為何事?此事即有一定之範
圍,界線。此即非彼,彼即非此,此物非彼物,彼物亦非此物。以凡有言說思想,
即有是非、彼此之分別相。若離言說思想,即無是非、彼此之相,無有是非、彼此
之相,即為不可思議之事。有凡夫不可思議事,而二乘可思議之;二乘不可思議事
,菩薩可思議之;菩薩不可思議事,佛可思議之;佛智所行者即一切無障礙之一真
法界,為分別思量所不能及。經謂『三界皆以名言假立』,故此一真法界非三界假
名之可思議也。
不可思議,則一切法皆不可得,法無可得,何有言說?然為眾生故,不得不假
言說以明不可思議之淨土,令眾生信樂往生,故以方便譬喻顯示之。摩尼如意寶性
者,摩尼是梵語、此云『如意』,華梵雙舉,故曰摩尼如意。如意寶珠,是大鵬金
翅鳥心所成。此珠往往為龍所取,是物伲兄畈豢伤甲h者,得此寶珠,舉凡眾生
身之所需,如衣、食、住等,皆可隨意從寶流出,故曰如意寶。此如意寶不可與其
他寶物相比,他寶有其決定性之範圍,如金寶只可為金,不可為琉璃等寶。如意寶
則不然,眾生意欲何寶,則何寶顯現,無有決定性之範圍。以物體如意寶之不思議
性,比阿彌陀佛安樂國土不可思議之功德性,故曰如彼摩尼如意寶性。然如意寶之
不思議性,與阿彌陀佛安樂國土之不思議性,不過少分相似,非絕對完全相同。何
以故?以如意寶只能滿足眾生身之所須,而阿彌陀佛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