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法界圆觉学+太虚大师-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得,云何差別?令末世眾生,聞此拢蹋S順開悟,漸次能入』。
此繼謝益而申請辭。法王、即佛之別稱,佛從因地依圓覺境,修圓覺行,至於
成佛,始圓滿此覺性。是則從眾生位發心起,致於佛位圓滿覺性止,中間必經過菩

薩階位,不知須證何種理?始得何等位?故以云何差別為問而請佛重宣。問意不僅
在會中諸來法眾,而注重末世眾生,亦可聞而開悟,以致能入果位,故云令末世眾
生云云。
作是語已,五體投地,如是三請,終而復始。
己二  許說
爾時、世尊告清淨慧菩薩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等乃能為末世眾生,請
問如來漸次差別,汝今諦聽!當為汝說』。時清淨慧菩薩奉教歡喜,及諸大眾,默然
而聽。
清淨慧菩薩問意:重在令末世眾生聞教開悟,漸次能入。蓋以在會法眾,親聞
法音,如說修行,不足為難;至於末世眾生,去佛既遠,若不詳垂拢蹋刂潦
懀馈7鹬艘猓手痹疲甑饶四転槟┦辣娚
己三  正答

庚一  總顯
『善男子!圓覺自性,非性性有,循諸性起,無取無證,於實相中,實無菩薩及
諸眾生。何以故?菩薩眾生皆是幻化,幻化滅故,無取證者。譬如眼根不自見眼,性
自平等,無平等者。眾生迷倒,未能除滅一切幻化,於滅未滅妄功用中便顯差別。若
得如來寂滅隨順,實無寂滅及寂滅者。
自此以下為佛正答。問意在云何差別,此節則先將有無差別提出研究。應分兩
面觀察:其一、從圓覺自性真實相中說,實無差別;其二、從眾生迷倒修行功用上
說,便顯差別:此其大意也。茲釋如下:
圓覺自性,即平等真如法性。非性性有者,謂非此自性中有差別性。循諸性起
者,諸性、指眾生、菩薩諸差別性,謂循諸眾生、菩薩之性而起差別。既循性而起
,即非實有諸性,是以無取無證;意即謂不可以圓覺為所取所證之法,而以眾生、
菩薩為能取能證之人也。以在真如實相中──即圓覺自性上──實在無菩薩及眾生

可言。何以故下,文自徵釋。幻化非有自體,幻化當體即真。菩薩、眾生皆圓覺循
性而起之差別,故菩薩、眾生之名,皆如幻化無體,幻化之體即是圓覺,非以幻化
之體而別取證於圓覺。故云:菩薩、眾生皆是幻化,幻化滅故,無取證者。此從第
一義真實相中觀察,理智如是,無二無別。更設喻明之:眼根與見性平等無二,眼
根不自見眼,以喻圓覺不自取證圓覺。是以於實相中,此圓覺性自平等,實無從生
至佛之差別,非強使之平等也。故云性自平等,無平等者。今請另設一喻:譬如以
金鑄器,則杯也,盤也,諸相歷然;但從金體上觀,則平等皆金而無諸相,此一義
也。
眾生迷倒下,示差別所由來。未能發心,未悟圓覺,是名迷倒,即於一切幻化
未能除滅。若已發心者,於一切幻化、或已斷而除滅,或雖伏而未滅,伏斷之功不
等,則其行為乃有漸次可言。故云:於滅未滅妄功用中,便顯差別。言妄功用者,
二障苟未永斷,皆得名妄也。至二障永斷,是為寂滅。於是隨順覺性,絕諸對待,

而能證智與所證理、平等無二,故云若得如來寂滅隨順,實無寂滅及寂滅者。以此
由生至佛,漸次修進,可云差別,此二義也。下文即依此義,顯示四種差別隨順覺
性。           
庚二  別明
辛一  答由生至佛之漸次差別
『善男子!一切眾生,從無始來,由妄想我及愛我者,曾不自知念念生滅,故起
憎愛,耽著五欲。若遇善友,教令開悟淨圓覺性,發明起滅,即知此生性自勞懀АH
復有人勞懀в罃啵梅ń鐪Q,即彼淨解為自障礙,故於圓覺而不自在,是名凡夫隨順
覺性。
此答由生至佛之漸次差別,即從博地凡夫說起,故云一切眾生。眾生從無始來
,不了身心幻化,莫不執我,不知我無實體,執有我者,皆是妄想,故云妄想我。
既執有我,必執我所,故云我及愛我者。西哲有言,世間一切皆可思議,唯我是神

祕的,不可思議。其實、思想乃前後不同之心理作用,而無一貫之我體;但眾生不
知此是念念生滅前後不同的,是以起憎愛、耽五欲。故云:曾不自知念念生滅,故
起憎愛,耽著五欲。五欲者,色、聲、香、味、樱鼮榧毼逵回敗⑸⒚⑹场⑺
為粗五欲。若遇下,明聞法開悟之人。眾生一向執我,不知妄想念念生滅,若得善
友之教,悟知淨圓覺性,則此妄想起滅,亦可發明。起滅即生滅,既悟圓覺,復知
生滅,則此生乃是憂悲苦痛之勞懀裕纯闪酥试萍粗松宰詣趹'。言性自
者,謂非圓覺性隨此生而勞懀В思创松宰詣趹'耳。此僅了知,未加修斷,尚
未足與差別之數也。
若復有人勞懀в罃嗾撸^此等人於開悟圓覺之後,決知圓覺性不搖動,信能必
證,此勞懀д咝宰詣趹',與圓覺性了無交涉,誓期永斷,於是即得理解清淨,故云
、勞懀в罃啵梅ń鐪Q。法界者,賅一切法而言,即謂於一切法得清淨理解。法界
淨,亦稱法眼淨,即了知本無身心一切幻化也。顧雖有清淨理解,但於事修未能相

應;譬如只是意識之功夫,未能成智。此等人雖是隨順圓覺不相摺妫荒茏栽
隨順,故云即彼淨解為自障礙,故於圓覺而不自在。此明初修,約十信位言,未接
拢鳎q在外凡,故云此名凡夫隨順覺性。此其一。
『善男子!一切菩薩見解為礙,雖斷解礙,猶住見覺,覺礙為礙而不自在,此名
菩薩未入地者隨順覺性。
此菩薩,約三賢位人。前之淨解,是比量所得,故事理未能相應。今修禪觀以
求實驗,使從前比量的理解,成為實驗到的現量見覺。顧此菩薩,雖於定中可以實
驗而斷此解礙,但於散心時則不能。住者、猶須用功始得成此現量見覺之意,故云
:雖斷解礙,猶住見覺。即此見覺功用,足以為礙,亦於覺性未能自在隨順,故云
覺礙為礙而不自在。此三賢位有定有慧,成就現量智,與前迥不相同,故云:此名
菩薩未入地者隨順覺性。此其二。
『善男子!有照有覺,俱名障礙。是故菩薩,常覺不住,照與照者同時寂滅。譬

如有人自斷其首,首已斷故,無能斷者;則以礙心自滅諸礙,礙己斷滅,無滅礙者。
修多羅教,如標月指,若復見月,了知所標畢竟非月;一切如來種種言說開示菩薩,
亦復如是。此名菩薩已入地者隨順覺性。
見解為礙,仍是有照;猶住見覺,仍是有覺。以其仍須有照與覺之功用,故俱
名障礙。此中菩薩,指登地以上之菩薩。不住者,不須用功之意。此菩薩不假功用
而無時不照,故云常覺不住。照、謂所照之礙,照者、謂能照之覺。寂滅者,雖常
照覺而無照覺之相,故云照與照者同時寂滅。此寂滅之相究如何耶?以喻明之:譬
如人自斷其首,在未斷之初,首為所斷,人為能斷;首既斷已,則能斷、所斷俱亡
。菩薩滅礙,亦復如是。礙心、即有照有覺之心,故名礙心。先以照覺滅礙,故云
以礙心自滅諸礙。在未滅之初,則諸礙為所滅,合喻如首;礙心為能滅,如人;及
至礙既滅已,則此有照有覺之礙心亦無,如是能所雙忘,即為照與照者同時寂滅之
相。

修多羅教以下,顯示地上菩薩從根本智親證真如法性,便可不須依於經教,而
能隨順覺性。標、如云目標,以指標示月所在處,意在使人因指見月;若已見月,
則指之所標,自然無用。修多羅教,即經教,亦如標月之指。地上菩薩,既從自心
之智慧證真如性,即如已能見月之人,則一切如來種種言說,亦同如標月之指而已
,故云亦復如是。此明地上與地前位有溕睿试拼嗣兴_已入地者隨順覺性。此
其三。
『善男子!一切障礙即究竟覺,得念失念無非解脫,成法破法皆名涅槃,智慧愚
癡通為般若,菩薩外道所成就法同是菩提,無明真如無異境界,諸戒定慧及淫怒癡俱
是梵行,眾生國土同一法性,地獄天宮皆為淨土,有性無性齊成佛道,一切煩惱畢竟
解脫,法界海慧照了諸相猶如處空,此名如來隨順覺性。
此明佛地一切智智境界,性相事理無復別二,平等照了一切諸法。在此平等智
慧之中,一切有為諸相,皆為圓滿覺性,自在無礙。上自十信淨解自障,三賢覺礙

為礙,至入地常覺不住,雖已遠離諸礙,但既離礙而常覺,則仍未免以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