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消费心理学樊文娟-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总之,工商企业必须慎之又慎地制定订价策略,将原则性、科学性和灵活性结合起来。
  第八章  影响消费者行为的商品因素
  商品是消费者行为的客体,消费者需要的满足,动机的实现,大多离不开商品。向市场提供丰富多采、质量优良的商品是企业的天职。但如果不了解消费者对商品的欲求何在,企业的生产和经营便成了无的放矢。
  第一节  消费者对商品功能的心理要求
  从消费者对商品的需求来看,每一商品都具有基本功能和心理功能,前者是有形的,是商品的自然属性,对任何消费者来说,都具有同等的意义。心理功能则是人为的、无形的,对不同的消费者可能有不同的意义。
  日本研究消费者行为的专家小岛外弘,把商品的这两个功能比喻成商品的必备条件和魅力条件。他认为:当某种商品的必要条件不充足时(即基本功能不具备),消费者就感到不满;但仅具有必要条件还不算满足。消费者真正对某种商品感到满足,是应该商品具有的魅力条件得到满足的时刻。如手表的基本功能是准确地表示时间,但我国国产手表一度滞销的原因之一,就是多年一副老面孔,忽略了手表款式的外观。针对症结,女表设计了方壳镀金的全新款式,一下子成为抢手货。当然,商品的必要条件和魅力条件,根据时代、消费趋向和商品生命周期各异而不同。如电视机在问世初期,图像被看作是魅力条件;但在广泛普及和更新换代产品不断涌现的年代,音响、外观、色彩就成了购买时的选择标准。因此,了解在某种特定的情况下,商品的各种构成因素对消费者行为的影响作用是十分必要的。
  一、消费者对商品基本功能的欲求
  (一)买用价值
  这是指商品具体的使用价值的大小,是消费者购买商品时最基本的出发点。暖水瓶如果不具备保温的功能,就失去了实用价值。同理,任何消费者也不会购买不能制冷的电冰箱。
  (二)方便程度
  商品在使用过程中是否便捷,操作是否简单,重量是否便于搬运,保养、维修是否容易等,是消费者在选购过程中经常考虑的。商品每增加一个功能,多一点方便,便促使消费者更新换代商品。如洗衣机由手摇逐步发展为电动、半自动、全自动、直到带有烘干设备,其方便、省力程度不断提高,因而受到消费者的普遍欢迎。
  (三)舒适程度
  商品设计应当考虑人体生理结构的状况。如手表根据一般人的手腕结构,劳动生活中多使用右手的习惯,以及眼睛视角的状况,设计为左手佩带、字码向内、抬手看表方便舒适。日本的汽车制造商,根据西方人身材结构的特点,设计了特别宽敞、舒适,而且座位可以自动调节的汽车,在美国市场推销大获成功。
  (四)耐用程度
  消费者选购商品还会关心其耐用性,从而判断商品质量。在我国,一般而言,愈是价格高昂的商品,如高级家具、大件家用电器、高级装饰品等,消费者愈希望能够长期使用,经久不坏。但对某些商品,如日用杂品、化妆品、服装、鞋帽等,不要求耐用期限愈长愈好,只要价格合理就能接受。
  (五)经济合理
  有些消费者会运用不同的质量指标,分析商品价格的合理性,不仅考虑一次性购买支付费用,且重视其使用成本。如两种牌号的电冰箱,价格、规格、耐用性相差无几,如耗电量差别大,消费者一般选用耗电量小的。但如耗电量或其它性能有别,价格也有别,消费者就会根据自己的情况作出不同选择。
  (六)协调程度
  一件商品的使用价值多数具有单一性、独立性的特点,但在消费者的消费过程中,往往要加入多样的、复杂的“消费系统”。如一张桌子,孤立地看可能感到设计精良、美观实用,然而在普通居民公寓楼的房间里,它也许成了累赘:厨房放不下,摆在过道妨碍走路,摆在卧室又与其它家具不相匹配等等。此外,还有商品与使用对象的协调性,商品与使用时间、空间的协调性等等。
  (七)商品质感
  商品的质感,是商品有形的表现形态。如无泡沫洗衣粉曾一度在市场上遭到冷遇,是因为消费者在使用时见不到泡沫,怀疑它的去污力不强而不愿购买。有的商品革新后,本想减轻消费者的搬运负担,却不曾料到,因手感变轻而怀疑商品的质量了。相反,在一种洗发粉里略加一些薄荷药物,使消费者洗发时头皮有清凉之感,商品就得到赞誉。
  (八)安全程度
  消费者还要求商品的安全性,这是人类安全需要的必然反映。所以,商品对身心健康有益还是有害至关重要。现在“绿色食品”很畅销,就是迎合了消费者的这种心理。
  (九)更新程度
  商品对消费者的吸引力,还在于它是否具有更新的功能。社会每前进一步,都会引起消费上的变革,同时要求功能上的革新;功能落后的商品就被逐渐淘汰。
  (十)综合效用
  对某些商品,消费者已经不满足于它所具备的某一种单一的效用,而要求增加多种功能,一物多用,给生活带来更多的方便和快乐。如“灯”,不仅是照明用,而且还有装饰的作用、美化环境的作用;穿鞋,不仅是安全、卫生的需要,而且有审美、地位和经济实力的需要。
  二、消费者对商品心理功能的欲求
  消费者购买商品的动机绝大多数是生理需要与心理需要合力促成的,就每一具体商品来说,只是需要的侧重点不同。有些商品,消费者除了追求其基本功能满足需要以外,更主要地是追求精神上的满足。具有满足消费者精神需要的商品构成因素,就是商品的心理功能。
  (一)象征意义
  前面第五章我们已指出,消费者的购买动机是受其个性心理特征所影响的。不同的消费者个性心理特征不同,对商品的要求也有所不同。如从服装的销售来看,大路货的款式就不受欢迎,原因就是缺乏个性。多款式小批量生产的服装,能满足不同消费者的穿着需求,销路看好。
  由于社会因素的影响,消费者的某些心理欲求,便与商品的某些因素产生了人为的联系。如某些商品设计独特、款式新颖,可能被看成是超群突出、富于革新的象征;有些商品加工精细、装饰豪华,可能被看作是生活考究、支付能力高的象征;有些商品价格昂贵、限量供应,可能被看作是权力、地位的象征;有些商品造型较美、色彩柔和,可能被看作是女性的象征等等。如“劳斯莱斯”轿车,车鼻上顶着纯金的牌号,车箱内的真皮沙发和大面积的胡桃木镶板,其沉重的车身、柔软的悬挂和几乎无声的引擎,增加了舒适和安稳的感觉。它是世界上售价最昂贵的轿车。因其独有的浓郁的贵族气息,过去看到“劳斯莱斯”,人们就会联想到奢华极至的英国贵族生活。再加上每年只生产几辆,限量供应,价格特别昂贵,现在它更成为财富、权力、名望的象征,成为英国王室的指定用车。
  (二)审美价值
  消费者的购买活动,还与商品是否具有某种能满足人的审美需要的属性有关。商品美是由色彩、线条、形体、声音等形式因素构成,诉诸消费者的感官,影响其思想感情,给予人们实用的和精神的功能。美感虽是以个人爱好和兴趣表现出来的,但它反映的内容却是有客观标准的,并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变化。一种商品即使具有充足的基本功能,在某些方面也含有象征意义,但不符合消费者的审美标准,不能给人带来愉悦、快感,也是没有市场的。
  (三)时式流行
  商品的时式流行是一种社会消费现象,是消费者普遍的心理共鸣的反映。消费者的消费欲望虽然千差万别,但往往也有某种共性,这些共性就有可能产生流行。流行商品突出的特点就是它具有新奇性,因而具有很强的吸引力。消费者常因求新求美、求变求异,而引起对该商品的注意,使其逐步产生追求感和购买动机。时式商品流行的原因是生产力的发展和人们物质需要、精神需要的增长。商品的时式流行是不断发生变化的,其运动周期也长短不一。当某种商品的时尚性、流行期已过,消费者在购买时就会降低兴趣或将其排斥在选择范围之外。
  (四)个性创造
  消费者在购买商品为自己服务的同时,有的希望通过消费商品,以显示对某种生活方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