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书屋2003-04-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尔斯”开始在南极考察站玩起了戏弄人类群体的游戏。“诺尔斯”之所以能够戏弄这个集体,是因为在南极的这个人类群体就像一个动物园,它从来就不曾真正凝聚过力量。
  在小说中的阿蒙森-斯科特南极考察站,所有人员分作两派,一派是科学家,例如天文学家、气象学家,另一派是一般的工作人员,例如电工、木工。两派之间互相对立,连吃饭时都分作两桌。即使是在科学家中间,也存在着对立和隔阂。像发现陨石的天文学家米基·莫斯,他自认是考察站的元老,就倚老卖老,从不与其他的科学家交流成果,发现了陨石后私自藏了起来,并在追逐窃取陨石的“诺尔斯”时,掉下冰洞摔死了。在这种缺乏交流和信任的环境下,电脑工程师阿比宁肯面对电脑吃饭也不愿跟别人同桌共餐。也正因为这样,才给了“诺尔斯”以戏弄群体的机会,使得他将杀人的罪责一步步推给了刘易斯。集体力量的松散是由于每个人都在打自己的如意算盘。刘易斯来到南极是来寻找新的意义和真爱的,但别人来这里的目的却是求财、求名、求升迁、求职位、求归属、求贡献的。即使是这样,刘易斯依然认为,“这里所有的研究工作看上去都很高尚。可那该死的石头……”真可谓“一石激起千层浪”,所有的理想都破灭了,“诺尔斯”最后才对刘易斯说:“你跋涉上万英里就是为了追求海市蜃楼。”“诺尔斯”在这样的群体中仿佛成了最后的智者,他知道,“我们中的每一个人在最后的时刻都是自私的”,因此“我们集体的失败是不可避免的”。他仿佛看透了人心的阴暗面,所以才能疯狂地将考察站上的科学家们玩弄于股掌之间,而科学家则成了自己信奉的理性的牺牲品。也许正是在这些意义上,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才认为,在现代社会中,科学家是最可悲的群体!
  对于“诺尔斯”的杀人,他认为自己并不想杀人,他供认自己想要杀死的,“是不知天高地厚的自以为是,是傲慢,是狂妄野心,是学术上的自大,是沾沾自喜,是麻木不仁。杀你们的,不是我,是这个考察站!是那种错觉,以为这样一个地方能够运转”。这虽然是为自己犯罪行为进行开脱的遁词,但是也切中了问题的本质。“诺尔斯”怀疑美国在南极洲每年花掉两亿美元是否值得,而来考察站工作的人就给国家科学基金会当炮灰,成了他们的工具,惟一的目的就是要获取知识。但是这种知识已经不单纯是对自然的认知,而是带有了海德格尔所说的试图控制一切、统治一切的权力意志。带有权力意志的科学知识,就是将事物揭示为科学技术所需要的原材料,甚至人类本身也成为了服务于现代科技的原材料。这样,结果就是“机器正迫使我们变得像机器一样,成为机器的一部分”。这就是高科技时代人类面对的命运。因此阿比才会产生这样的困惑:“你就会搞不清楚这些仪器是你的延伸呢,还是你成为了这些机器的延伸。”而“诺尔斯”更是走向了极端,他的怀疑导向了对整个科学和理性的否认:“可万一理性是个骗子怎么办?万一理智——也就是人人都应该按着一个方式思维,共享同一个现实,这种思想——是假象怎么办?万一科学是骗人的怎么办?万一堂而皇之说明了一切的东西,实际上对我们这样的动物什么也没有说明,万一国家科学基金会维护的只是一个神话,万一巫师和不信基督的人们还有巫婆们才是对的,万一真正的知识,真正的洞见,存在于黑森林中——也就是我们的内心中,又怎么办?万一我们所代表的文明最外面的装饰并不比这圆屋的铝层更厚,怎么办?万一我们探索到某个点,没有得到启示,却遭遇了彻头彻尾的神秘,遭遇了无从描述、不为人知的一个全新深渊,又该怎么办?”
  话虽出自“狂人”之口,但却促使我们沉思科学技术的价值与意义。科学技术的积极作用是显而易见的,但是由于在现代社会中,经济和政治影响已经成了科学技术发展的瓶颈,科学已经丧失了它在启蒙运动中的自由、民主、平等的价值取向。科学技术不仅没有更好地造福人类,反而产生了各种环境问题,如酸雨、臭氧层破坏等,同时还使得穷国与富国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这些问题不能不使我们开始质疑和反思科学技术的本质。像南极考察站这种耗资巨大的工程,就如同美国人文学者芒福德(Lewis
  Momford,1895~1990)所说的航天飞机一样,是所谓的“巨机器”统治下的产物。“巨机器”就是指国家利用行政手段,集合政治的、经济的、军事的、官僚主义的等所有统治因素而形成的极权主义的技术。芒福德认为,在古代,巨机器的统治下最典型的产物就是埃及的金字塔,而现代社会中,巨机器的统治下最典型的产物就是航天飞机。因为只有“巨机器”才能集合如此庞大的物力、财力和人力,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如此庞大的工程。他在《机器的神话》一书中认为,埃及巨大的金字塔正是我们时代航天飞机的恰当的对应物,因为两者都是以昂贵的代价,来保证少数受益的几个人通向天堂的道路。芒福德反对的正是这种“巨机器”,他试图通过科学技术的民主化,使科学技术的共享来纠正科学技术产生的问题。但是,由于知识产权保护体系的建立和科学技术越来越以市场为导向,大量私人投资加入到了科学技术研究之中,导致科学技术越来越私有化,阻碍了科研成果的共享,使得科学技术的民主化步履维艰。芒福德认为,这里的关键问题是,将科技产生的问题完全在科技领域中寻求答案将是一个巨大的错误。科学技术应当被看作社会文化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它不仅可以解决具体的问题,而且影响和改变着我们的观念,培养了一种创新开拓、渴望求知和哲学思考的精神。芒福德认为,自近代以来,科学技术的发展虽然突飞猛进,但人类的文化却发展缓慢。科学技术之所以造成诸多的问题,就是因为没有更好的文化来整合它。人类的物质财富、生活水平虽然提高了,但是人类的审美情趣、艺术创作才能却枯萎了,缺少了对更高精神的追求。在1934年出版的代表作《技术与文明》一书中,他写道:“机器在西方文明中达到如此无法抵抗的规模,部分原因是它起源于一个破碎的、单面的文化,然而它可以帮助扩大文化自身的领域,并由此建立一种更大的综合:这样的话,它将给自身的毒药提供解毒剂。因此,让我们将机器更紧密的作为一种文化的成分来考察,在最近的世纪里,研究我们已经开始了的、吸收它的方法。”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人类能否驾驭科学技术等问题的解决,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公众对科学技术的参与和共享,科学和技术产生的各种社会问题也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来解决。因此自然科学家们不必像否定人文学者去南极一样,否认公众和人文科学对科学技术的参与认知。同时,我们的人文学者也要争口气,不要简单地肯定或否定科学技术,而要从更高和更深的理论层次,对科学技术这一现时代最根本现象及其对人类产生的影响进行深入地研究和反思。科学自从战胜宗教并在人类思想中占统治地位之后,同时也侵占了宗教的“神化”领域,科学的权威和声誉被一般公众广泛地、不加批判地接受。无论是在科学技术的内部还是外部,都缺乏成熟的批判意识。批判精神对于文学、艺术等学科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这可以更快地促进学科的发展和成熟,但是对于科学技术的批判人们却很难认同,认为一提对科学技术的批判就是否认科学技术。成熟的批判意识的缺乏不管对于科学技术自身的发展还是对于人类社会的发展都是有害的。目前,国外在后现代思潮的大背景下,已经有了科学技术“去神化”的趋势,科学技术哲学领域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以哲学为基础,借助于现代各种哲学思潮,诸如现象学、存在主义等,已经建立了对科学技术进行人文思索的比较完备的体系,并且已经从总体上反思科学技术深入到具体的实践中对人与世界的关系、对人类生活和文化的影响的层面上来。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才会产生出《暗冬》这样的反思科学和人类关系的小说。相比之下,我国的科学技术哲学领域还简单地停留在诸如科学技术是双面剑、科学技术有利有弊的水平。我们不仅应该看到在科学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