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书屋2003-04-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向在此不在史也。”如同批评胡适“不在推行‘全盘西化’上认真,却在吴稚晖《〈国故〉的臭东西》上认真”一样,李敖对胡适文章道德的某些方面也是有过赀议的,但其总的精神是肯定、继承和发扬,特别是胡适所极力倡导的“非个人主义的新生活”和其四十年“没有迷茫、没有转变、没有‘最后见解’”、“一以贯之”的对自由民主价值观的追求,更成为李敖的终身信仰。惟其如此,两人能成为心相通、胆相照的忘年交。
  两人的交往,用李敖的话概括:“除了那一次长谈外,我跟胡适只小谈过三次,一次在台大医院,一次在台大文学院门口,一次在中央研究院,此外除了写信,并无实际来往。他一共写过三封信给我,又写了一副字,送了我照片和书,在我穷困之时送了我一千元。”这些情况大致如下:
  两人第二次见面,在1958年6月8日。那天,李敖到南港参观民族学研究所的展览,顺道去看胡适。李敖请胡适写字,胡满口答应。胡当即送李“一个小玩意”,是一本《易林断归崔篆的判决书》。两人分别时,胡适亲切地说:“再见。”李敖深有感触,说:“此君真是礼貌周到,亲切可人。”几天后,胡适派人送来字。
  同年11月24日,李敖在文学院草地上小坐,见胡适车来,便走过去,谈天于文学院的拱门之下。既有日常问讯,也论及李敖正在写的毕业论文。李敖论文的题目是《夫妻同体主义下的宋代婚姻的无效撤销及其效力与手续》,因姚从吾对此题把握不大,曾征求胡适意见,因此胡事前已经知道,并表示过支持。
  同年12月4日,李敖赴机场迎接胡适。此前胡适赴美是做身体检查的,走后,李敖曾写信一次。回来隔一日,李敖作打油诗《好事近》,祝胡适六十八岁生日。胡适接诗后,特致一信,既表示感谢,也指出一个笔误。
  1959年初,胡适因病住医院治疗,4月30日,李敖前往探望,待“胡的客人走后,始大聊一阵”。
  1961年夏,李敖在部队服役期满,考取台大历史研究所,不久担任姚从吾的“国家讲座研究助理”。这个“讲座”是在胡适领导下搞起来的。后因“研究助理”的薪金不能按时发放,影响生活甚大,李敖一气之下,致信胡适,表示抗议。胡适立即复限时信,并送来支票一千元。10月10日,李敖为表示感谢,写五千字长信,备述自己的家世和思想演变过程。后来围绕李敖信中提到的严侨,他们再次书来信往。
  两人虽然交往不多,但它表现了老者的诚心关爱和少者的真诚崇敬。
  1962年2月24日,胡适病故,李敖作《胡适先生走进了地狱》。因为《播种者胡适》发表后受到攻击,遂有《为〈播种者胡适〉翻旧账》,作完于胡适逝世之日,亦在《胡适先生走进了地狱》之前。以后李敖写过多篇有关胡适的文章和论著。1964年作《胡适评传》,原拟“写一部十本的大传记”,共一百二三十万字,后写成一本,只写到传主参加留美考试。此书注释极多,大大超过本文,显示作者材料之多和用功之勤。而单篇文章汇而成集的,有《胡适研究》和《胡适与我》。
  三
  1962年,台湾媒体爆发了一场参加广泛、影响深远、历时将近一年的中西文化大论战。这次论战不是有意识的组织,于无意间,胡适和李敖成了这场论战的发动者,而且共同作为论战一方的主力,备受反对者的指责和谩骂。
  胡适逝世前一百天,即1961年11月16日,在东亚区科学教育会议上发表了题为《科学发展所需要的社会改革》的讲演,在12月1日出版的《文星》杂志上刊出。胡适一向被当作中国“全盘西化”论的鼻祖和旗手,后来朋友潘光旦指出,这个词含义不够确切,容易使人误认为只有百分之百西化才是全盘西化,否则就不是全盘。胡适接受意见,改为“充分世界化”。说法变了,其宗旨并没有改变。在胡适看来,清末民初人们常说的西方有物质文明、东方有精神文明的话并不妥当,因为人家的物质文明是有精神文明做基础的,而我们缺了物质文明的精神文明却是不健全的文明。他再三再四呼吁,我国的社会制度急应改变,我们应该像英、美等国家那样,提高人的地位,尊重人权,以此为核心,改革一切不合理的制度,首先是改革专制型的政治制度,实行民主政治,建立健全法治。胡适本人虽然一直在蒋介石体制之内,但他对蒋介石搞国民党一党专制和个人独裁,是坚决反对的。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他在美国和台湾,曾多次通过多种方式要蒋介石进行政治改革。他劝蒋介石实行《吕氏春秋》说的“无智,无能,无为”的“三无”,“乘众势以为车,御众智以为马”,不要大权独揽。1959年,胡适公开反对蒋介石连任所谓“总统”,反对为“连任”而“修宪”。这些政治主张,也正是《自由中国》的政治主张。1960年,《自由中国》因雷震组建反对党而被查封,雷震等四人被捕入狱。正是在这种情况下,胡适做了那个演说,借谈发展科学事业,要求进行“社会改革”。
  胡适这次演说不过是他自己的“老生常谈”,并没有多少新内容,最“激烈”的话也不过是“现在,正是我们东方人应当开始承认那些老文明中很少精神价值或完全没有精神价值的时候了”,竟然也引起了一片反对之声,有的人甚至在“立法院”提出“质询”,要胡适辞去“中研院”院长之职。这篇演说构成了中西文化大论战的序幕。李敖紧接着写了两篇文章,一是前边提到的《播种者胡适》,一是《给谈中西文化的人看看病》。《播种者胡适》是给《文星》1962年第一期封面照片做说明的,后者则是拾起胡适演说的题目,大谈“全盘西化”之必要,而对反对西化者——也是反对胡适那篇演说者——给予猛烈的攻击与批评。文章开头说:“三百年来,朝代换了,古人死了,这部书(引者按:指《圣朝破邪集》,徐昌治编)的纸张也变黄了,可是圣朝破邪的细菌并没有消失,它钻进中国人的感情里,一代又一代,随着愚昧程度的深浅而有着不同的病象:有时中体西用的谵语出现了,那好像是一场伤寒;有时超越前进的怪调出现了,那好像是一场白喉;有时义和团的疯狂出现了,那好像是一场猩红热。”这篇文章一下子把由胡适演说所点燃的火苗煽动了起来,使那场规模空前的大论战很快形成。李敖说,胡适的演说和自己的《看看病》,是那场中西文化大论战“两篇指路的文献”。
  由于双方对“西化”的具体含义和“全盘”的具体所指认识相差很大,论战一开始就火药味十足。李文发表后不到一个月,任卓宣(叶青)主编的《政治评论》组织了几篇文章反击,称李是“胡适的鹦鹉”,“他一方面为‘魔鬼的辩护师’(引者按,这是胡适在那篇演讲中的自称)辩护,又为‘蒙古医生’看病”。又说:“可见西化派所谓中国现代化是把中国完全变成外国……我们说在西方资本主义与共产主义是孪生子,在中国西化派与俄化派则是‘兄弟伙’,他们共同致力于以唯物思想挖掉民族文化的老根……”随即胡秋原、郑学稼、任卓宣等人纷纷撰文,称李是“虚无主义者”、“陈序经的信徒”、“惟‘美’人物”、“狂热的西(美)化派”、“周扬以后第二谩骂家”、“梅毒主义”、“文化太保”、“一个‘浮夸’‘狂妄’的青年”、“中国的维辛斯基”、“中国的巴札洛夫”、“抄袭主义”、“保守主义”等等,后来甚至被胡秋原送上法庭。
  这一场大论战,台湾几乎所有的媒体都参加了,《文星》、《政治评论》和《世界评论》等刊物连续多期用全部篇幅发表论战文章,作者范围之广和写文章论战的“积极分子”之多,都是空前的。许多报纸和刊物郑重发表社论,组织座谈。后来发展到“党国要人”(如“副总统”陈诚)、政团领袖、大学教授、企业家等“名流”纷纷表态。支持李敖者也有,但人数有限,几乎不足两位数,绝大多数是反对“西化”的。由于胡适已经去世,李敖成了独当一面的大将,所有的谩骂和指责便一齐朝李敖头上喷来,所戴帽子不下数十顶。可以想象,如果胡适健在,他会继续受到许多人不遗余力的攻击。
  四
  把李敖仅仅当作“北大系的传人”或者胡适思想的“传人”,是远远不够的。胡适所标举的“非个人主义的”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