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书屋2000-09-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书中的小说,和她往日的作品比,更加不动声色。按她的话,是记录了简单的生活。她从以前经历过描写过的日常生活中找到新的意义。有一点凝视,有一点欣喜,对人的审读更加冷静、准确、有力。
  即便已经读过,此书可以再读一遍。
  一九九九。十一。五
  第十一篇
  《境界——关于围棋文化的思考》胡廷楣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10月初版,35。00元。
  此书的作者是上海《解放日报》的记者,他采访围棋已有十多年了。先前曾出过一本描写棋人的《黑白之道》。此书换了一个角度,言说文化,阐述围棋对非职业棋手的意义,对人生的启示。围棋确实是一门奥妙非常的学问,我曾说它是中国的第五大发明,它的虚实、厚薄、大小、死活、疾缓等令人生发无穷联想。它的空,它的味道,它的周边和中央,它的弃子和屠龙,一动一静,均有大文章。我曾很长时间迷失于围棋之中不能自拔,职业棋手们更是将一辈子投入其中,然而围棋离我们依然如此遥远,它像人生一样丰富,是人所不可穷尽的。翻阅此书,也算是聊补不能亵近它的遗憾吧。
  此书的一个不好是它的定价贵了点。
  《围棋人生》聂卫平著,中国文联出版社1999年8月初版,18。60元。
  既然说到围棋,就再介绍一本有关的书。聂卫平的大名是人所共知的,无论会不会下围棋都看见了,他曾在中日围棋擂台赛上连胜十一场,击败过日本的所有现役超一流棋手,真是“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这位天才的棋手大气磅礴,一时无人能出其右。他已不仅是个棋手,而是传奇中的英雄。
  我和他有过“挨坐之缘”。上海某报的一次大会,我正巧坐他旁边,我认识他而他不认识我。会议枯燥,心想就便套个近乎,再想也没多少话说。那些当面的夸赞想必他早已听厌,我说自己和他差不多时间学的棋,今天依然不入流,他听了不会觉得有意思。于是眼睁睁放他半会而去。后来也曾混入大赛的研究室里看见他和同仁在拆棋,更是插不上嘴去。写文章也许还可强辩,它没一个恒定的标准,下棋则一目就是一目。 顺便说说,我曾打扰过吴清源大师,对他说,我十岁买他的书,我最想做的人就是他这样的人。我请大师在书上签名。大师极慈善。大师无论棋品还是人品都是超凡入圣的。
  再说我们的棋圣聂卫平先生,听他讲棋真是一大享受。他讲的不仅是技术,还挥发出一段令人身心舒畅的时光。他从不营营苟苟,从不畏首畏尾,从不再三作秀。虽然他西服革履,你觉得他是袒腹东床,东指西划,成竹在胸,憨态可掬,煞是可读。读他的书,也是这种感觉。
  《王朔自选集》王朔著,华艺出版社1998年3月初版,18。60元。
  那天从网上下载了那篇奇文,才看两行,记者的电话来了,问的就是王朔批评金庸。我说才看个头,她便在电话那头等我看完。此后去成都客串一个电影,和阿城、王朔、方方、林白、须兰等人共度一周,每晚聊天说笑到后半夜,谈些今事往事,十分愉快。王朔有表演的天分,喝酒后更是妙语连珠,虽哑了嗓子一把把地吃“金嗓子喉宝”依然余勇可贾。再以后,回到上海,读到了王朔的另一篇文字的原稿《我看鲁迅》。今天海外的朋友在ICQ给我一个网址,要我去看《我看鲁迅》。点进去,原来是一网友代王朔写的,态度嚣张,有些语气倒是很像。
  王朔看谁不顺眼,想和谁过不去,其实是他自己的事,旁人犯不着一一表态。这辈子,我等表态已经表得太多。这家伙喜欢来事,要跟着他忙,岂不累死。他评金庸咄咄逼人,不过,看他的评说鲁迅倒是说理的成分多,虽有造次,不敢过于孟浪,甚至委委屈屈的。他不是批评家,不喜欢做学问,却有小说家的狡猾,一上来说的是小时候听到的“你这势利的狗!”以及鲁迅所引的一则丈夫鸡奸妻子的新闻。这对想从崇高庄严开始讨论问题的人是一个摧残。对鲁迅的小说,他说了自己的喜欢(《祝福》《孔乙己》《在酒楼上》《药》)和不喜欢(《一件小事》《狂人日记》《伤逝》《阿Q正传》),说了理由。说了对鲁迅是个思想家的想法(他的文章尚未发表,尊重行规,这里不便多引他的话)。他的这些想法,我们在别人的书里也见过些,比如我这几日在翻看的摩罗的《自由的歌谣》,它认定,“一般地说,文化巨人要么是一个大思想家,要么是一个大艺术家。总之必须在文化的某个领域为人类留下巨大的文化遗产。用这样的要求来衡量,可以说鲁迅并不是一个文化巨人。鲁迅被我们看作文化巨人,可他在文化上的创造却这么微不足道。这最好地证明了这个民族文化创造力的彻底衰竭”。这和金庸的事情一样,他人其实也批评过金庸,没引出多少动静,王朔一发挥,沸沸扬扬了。他容易令人亢奋。我是个鲁迅先生的拥戴者,平生最爱看的便是他的书。但我仍然同意王朔的意见,鲁迅和所有作家一样,是可以议论评论讨论批评批判的。如果经不起批评批判,就不是真的鲁迅了。
  王朔还要看一看的还有老舍。我想,他挑出金庸、鲁迅、老舍三个作家另看,恐怕不是无事生非。他们令他觉得压抑了。
  我向同意或不同意王朔意见的人推荐他的《自选集》。王朔认为作家便是小说家,只有小说才是算数的。那么不妨读读他的小说吧,他的小说色香味浓重,味道不一而足。还有,那本书的序言写得很不错。
  一九九九。十一。二十
  第十二篇
  《生存手册》'英'约翰·怀斯曼著,李斌、倪明译,华文出版社1999年3月初版,28。00元。
  这本书真是太好了!如果我们身历险境,首先挂念的一定是此书。它是知识,是人们勇气的后援。我想,它不仅出于人们的成功经验,更产生于他们的失败教训。它把人们可能遭遇的困境一项项列出,分别教授脱险的方法和技巧。其中的知识都是实实在在的,没有花言巧语似是而非。积累这本书的素材,需要人类的多少努力啊!
  此书是英国皇家特种部队权威教程。据说它卖得很好,我手中的已是相隔四个月后的第二版。即便不去探险,读读此书也很有乐趣。生存,是一个多么诱惑人的话题。
  《我能否相信自己》余华著,人民日报出版社1998年12月初版,18。00元。
  余华生于一九六○年,现居北京,可说是中国当前最好的小说家。我手边有他最初的小说集《十八岁出门远行》,是作家出版社文学新星丛书第八辑中的一册,出版至今已有十年。集子中的《河边的错误》《四月三日事件》《现实一种》《世事如烟》以及后来写的《古典爱情》《往事与刑罚》《鲜血梅花》《此文献给少女杨柳》《在细雨中呼喊》,已成为中国当代文学中的基本收藏。他的前期作品,即被众多评论家关注。
  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最具学者风范的胡河清先生(数年前自杀身亡)说:“他是古老的中国文化之树上结出的最新怪果。余华身上有一股愤愤不平的猴气,这是中国近代文化主流‘摩罗诗力’催生出来的。” 复旦大学教授陈思和先生评论余华的小说中有人性的残忍,末日的恐惧,血的颤栗。说他为抽象而写作,小说具有强烈的形式感,追求语言的纯净和形式的完美,淡化情节中的煽情的色彩。用平淡的语调叙述巨大的残酷。他的态度不是欣赏残酷,也不同于莫言的渲染。
  在我读来,他的那批小说是文革的倒影。文学怎么也不会比现实更残酷。如果读懂文革,也读懂它们了。
  后来,余华又写出《活着》和《许三观卖血记》。相比之下,前者更纯净,后者更可读。他有平民的立场,有悲天悯人的慈善。从小说本身讲,写得干干净净,不动声色,很大气。整篇的布局均匀有力,控制得非常好。这在中国的小说家中是极少见的。
  余华说,一个真正的作家只为内心写作。
  这两年,在一些人的怂恿下,余华开始写作随笔。《我能否相信自己》便是他第一本随笔集。大多是他的读书笔记,还有一些与创作有关的感想或问答。中国当代作家,尤其所谓的“先锋派”作家,大多获益于外国文学的浸润。从此书,我们可以看到余华在大师的作品中发现了什么。和其他人不同的是,他总是不能忘却自己小说家的身份,也就是说,他的目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