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毛泽东的语言技巧-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运用多重归谬反驳,使事实更充实、更全面,讽刺的力量也更大。

毛泽东运用归谬法,往往从敌论中引申出荒唐可笑的结论,他把这个荒
唐的结论说明得格外清楚,不再进行反驳,只把它与敌论作鲜明对照,就足
以证明敌论是完全错误的。例如,蒋介石在求和声明中说,如果共产党不和,
他完全可以与共产党进行“决战”,其根据是:“今天在军事、政治、经济
无论哪一方面的力量,都要超过共产党几倍乃至几十倍。”毛泽东在《评战
犯求和》一文中反驳道:

哎呀呀,这么大的力量怎样会不叫人们吓得要死呢?(这句话也是一种
先“认错”的形式,是装成一种害怕的样子,非常形象——引者)姑且把政
治、经济两方面的力量放在一边不去说它们,单就“军事力量”一方面来说,
人民解放军现在有三百多万人,“超过”这个数目一倍就是六百多万人,十
倍就是三千多万人,“几十倍”是多少呢?姑且算作二十倍吧,就有六千多
万人,无怪乎蒋总统要说“有决胜的把握”了。为什么求和呢?完全不是不
能打,拿六千多万人压下去,世界上还有什么共产党或者什么别的党可以侥
幸存在的呢?当然一概成了粉末。

敌论是蒋介石能与共产党”决战”,且有“决肚的把握”,敌论据是他的各
方面力量都“超过”共产党几倍乃至几十倍。毛泽东反驳时,在承认敌论据
之后,先给他算了一笔账(指他的军队有六千多万)引申出来的这个结论,
显然是不可能成立的,自然是荒唐的。这个荒唐的结论一摆在那里,敌论不
是不攻自破了吗?


毛泽东运用归谬法所反驳的敌论并不一定都是论敌同时提出的,他也可
以从论敌在不同时间内说的话入手,把论敌先后说的话联系起来进行引申归
谬。例如,“文革”中,毛泽东对关于不设国家主席的意见先后共提出过六
次,可是林彪为了争当国家主席,仍反复企图迫使毛泽东同意设国家主席。
在此之前,林彪曾经讲过,毛主席的话,一句顶一万句。毛泽东在反驳林彪
时,便把林彪先后讲的话联系了起来,他说,林彪“说我讲的话一句顶一万
句。不设国家主席我讲了六次,一次就算一句,也有六句,可他们就是不听,
连一句也不顶”。这就揭穿了林彪讲的“一句顶一万句”的话是假话。毛泽
东把林彪以前讲的话与当时讲的话联系起来,再用事实(毛泽东的六次意见)
加以引申,林彪就不能自圆其说了。这也是毛泽东对引申归谬法的灵活运用。

毛泽东有时还结合其他某些技巧运用归谬法。例如,在《论持久战》中
有这样一段话:

英勇战斗于前,又放弃土地于后,不是自相矛盾吗?这些英勇战斗者的
血,不是白流了吗?

作者先用对偶性的两个设问句提出敌论。紧接着,用两个对偶的诘问句对敌
论加以引申:

吃饭于前,又拉屎于后,不是白吃了吗?睡觉于前,又起床于后,不是
白睡了吗?

这是用吃饭拉屎和睡觉起床两件事作比喻的方法,从敌论引出的结论。这个
结论就是,吃了又拉,睡了又起,就是白吃白睡了。这个结论显然是错误的,
所以作者又自问自答:

可不可以这样提出问题呢?我想是不可以的。

最后,作者用从错误结论引出来的事实,回过头来用排比性的句子反驳敌论:

吃饭就一直吃下去,睡觉就一直睡下去,英勇战斗就一直打到鸭绿汪,
这是主观主义和形式主义的幻想,在实际生活里是不存在的。

这样,就把敌论彻底驳倒了。由于这段话从总体上看运用的是归谬法,加上
其中又运用了设问、诘问、对偶、比喻等多种技巧,所以才显得这段话十分
幽默而又有力。

②重复反驳法
当毛泽东反驳敌论,揭露出敌论错误之后,在继续反驳的过程中,常常
有意识地重复敌论中的关键性词语,这种词语的有意重复,一般都能产生强
烈的讽刺效果。让我们再看一段《评战犯求和》中反驳蒋介石提出的求和条
件之一——要使“军队有确实的保障”这一段话:

“军队有确实的保障”——这是买办地主阶级的命根。。务须“保障” 
而且“确实”。倘若“保障”而不“确实”,买办地主阶级就没有了本钱,。。


怎么好说不”保障”,或者虽有”保障”而不“确实”呢?

“军队有确实的保障”,这是敌论中的一个分论点,毛泽东用“这是买办地
主阶级的命根”一句话揭露敌论点的实质之后,继续批驳时,又把敌论点中
的“确实”重复了两次,”保障”重复了三次。显然这是对论敌的有意嘲弄。

有时,这种重复性词语并不是敌论中原有的词语,而是根据敌论中的言
论内容概括出来的。这种重复性的反驳,由于更主动,因而讽刺性更强烈。
例如,毛泽东根据国民党政府发言人1949 年1 月26 日要求与共产党和谈声
明中的内容,认为国民党方面要求和谈的态度是“那样地紧张、热烈、殷勤、
迫切”,而国民党方面觉得中共方面的态度则是“这样地不紧张,不热烈、
不殷勤、不迫切”。针对这两种态度,毛泽东生发了如下一番议论:

你们依赖美国势力,违反人民意志,撕毁停战协定和政治协商会议的决
议,发动这次残酷无比的反人民反民主反革命的国内战争。那时你们是那样
地紧张、热烈、殷勤、迫切,什么人的劝告也不听。你们召开伪国大,制定
伪宪法,选举伪总统,颁发“动员戡乱”的伪令,又是那样地紧张、热烈、
殷勤、迫切,又是什么人的劝告也不听。那时,上海、南京。。官办的或御
用的所谓参议会、商会。。一齐起哄,“拥护动员戡乱”,“消灭共匪”,
又是那样地紧张、热烈、殷勤、迫切,又是什么人的劝告也不听。。。你们
是打败了。你们激怒了人民。。。于是乎显得你们很紧张,很热烈,很殷勤,
很迫切,。。而我们呢?显然是不紧张,不热烈,不殷勤,不迫切,。。但
是且慢,南京的先生们,我们会要紧张起来,热烈起来,殷勤起来,迫切起
来的。。(《中共发言人关于命令国民党反动政府重新逮捕前日本侵华军总
司令冈村宁次和逮捕国民党内战罪犯的谈话》)

这段话较长,尽管作了删节,还是长。这主要是因为其中重复性词语多:“紧
张、热烈、殷勤、迫切”这一组饲前后共出现七次(包括正反两面使用),
“什么人劝告也不听”这一语共出现三次。文字量重复这样大,我们不但不
感到罗嗦,还感到“解渴”:对敌人的挖苦,淋漓尽致,大快人心。

③过分尊崇法
在进行反驳的过程中,除了直称其名其事之外,毛泽东经常对论敌或敌
论中的个别词语冠以过分的尊称。这也是一种鲜明的讽刺技巧。例如,在反
驳过程中,毛泽东除了直呼蒋介石之名以外,还称他为“我们的委员长”(《赫
尔利和蒋介石的双簧已经破产》),称反共顽固派、国民党为“先生们”(《新
民主主义论》、《质问国民党》等),在特殊情况下,也称国民党为“亲爱
的先生们”(《质问国民党》)、“君子国的先生们”(《将革命进行到底》),
对于反动的美国大使艾奇逊则称为“一位可爱的洋大人”(《丢掉幻想,准
备斗争》)。这些“委员长”、“总统”、“先生”、“大人”等称呼的使
用,用在论敌头上自然都是一种蔑视性的揶揄。

毛泽东运用这种技巧,对论敌的尊称有时比上面的情况还要过分,如称
蒋介石为“我们的君主”(《赫尔利和蒋介石的双簧已经破产》),称反动
的美国官员为“老爷”、“美国老爷”、“大使老爷”(《赫尔利和蒋介石
的双簧已经破产》、《别了,司徒雷登》、《“友谊”,还是侵略?》);
他还有时称人民内部某种错误倾向的人为“老爷”,如称写文章喜欢长而空


的人为“我们的老爷”。这种“君主”、“老爷”式的过分尊称,讽刺意味
比“先生”、“大人”等更为强烈。

称论敌为“先生”、“大人”,算是比较客气,也还易于理解,为什么
把论敌称之为“君主”、“老爷”?这就不太好解释。仔细思考起来,原因
大约是这样的:“君主”是封建时代对王侯或皇帝的尊称,“老爷”是封建
时期对达官贵人的尊称,俗话中“当官做老爷”一语概源于此。被毛泽东称
之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