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世界现代前期军事史-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国方面作战。此后,两大军事集团陆陆续续又将一系列国家拉入大战,战火 

从欧洲扩展到亚洲、非洲和美洲。到1918年,共有30多个国家参加了战争。 


… Page 79…

                  九、交战双方的战略计划与战争初期 



                          1。交战各国的战略计划 



     战略计划是指为了达到一定的战争目的,对战略行动所作的预先安排。 

它包括对敌情和战略态势的分析判断、战略任务、战略部署、主要战略方向 

和作战方法、战略阶段的划分等内容。交战各国早在大战爆发的二、三十年 

前就已经开始制订各自的战略计划,经过不断修改、完善,到战争爆发前夕, 

各国的战略计划都已经成熟。 



      (1)德国的战略计划 

     从战略上讲,19世纪90年代初法俄结盟以后,德国就陷入了东西两线 

同时作战的不利局面,而战略的基本原则要求德国必须尽可能地集中优势兵 

力,先行击败一方的敌人,然后迅速转移兵力,击破另一方面的敌人。因此, 

正确选择首次的决定性突击方向,成为德国战略计划的基本问题。几经变动 

之后,到1905年,由德军总参谋长冯·施里芬将军主持制订的“施里芬计划” 

最终决定:在两条战线的战争中,首先要迅速战胜法国。施里芬认为:俄军 

的动员和集中十分缓慢,至少需要40天时间,因而德军可以依靠迅速行动, 

在这个时间内将法军击败。由此他计划将兵力作如下部署: 

     西线。在克雷菲尔德——穆尔豪森线上,部署7个集团军。其中梅斯地 

域和梅斯以北至克雷菲尔德190公里战线上展开5个集团军 (第1至第5集 

团军),由35。5个军、7个骑兵师、16个战时后备旅和6个补充师组成,是 

为右翼;梅斯以南至瑞士边境的200公里战线,包括亚尔萨斯和洛林,展开 

两个集团军(第6、第7集团军),由5个军、3个骑兵师组成,是为左翼。 

     东线。1个集团军(第8集团军),由10个师的兵力组成,部署在东普 

鲁士境内。 

     其具体作战方案是:东线:以第8集团军加上盟国奥匈部队牵制动员缓 

慢的俄军。 

     西线:左翼固守法、德之间设防坚固的国界;右翼组成一支包抄作战的 

强大部队,以梅斯为中枢,绕过凡尔登防线,侵入比利时,越过未设防的法 

国北部,沿着海岸推进,强渡塞纳河,从西面然后从南面越过巴黎,把法国 

主力部队压缩到巴黎以东地区加以歼灭。 

     西线战争应在6—8周内结束。法国投降后,德军主力东进,会同奥军, 

粉碎俄军。 

     1906年以后,继任参谋总长冯·小毛奇接受了施里芬计划,但同时做了 

重大修订。在施里芬计划中,左翼兵力为右翼的15%,而且还计划减到9%。 

当法军在亚尔萨斯和洛林与左翼交 战后,施里芬计划从左翼集团军中再抽 

出两个军去加强右翼。这样一方面使右翼力量更加强大,一方面还将使左翼 

不得不后退,以吸引法军向东进攻。而法军越向东,德军包抄上来的右翼对 

它后背的进攻也就越有决定性。但小毛奇顾虑法军对左翼的突破会造成严重 

后果。因而抽调了右翼部队来加强左翼。同时,由于担心预定在东线对付俄 

军的德国军队力量薄弱,他又从西线右翼抽调了4个半以上的军加强东线。 

这样,西线左翼的兵力达到了右翼的42%,右翼却大为削弱。施利芬计划在 

很大程度上已经被破坏。 


… Page 80…

      (2)奥匈帝国的战略计划 

     奥匈的战略计划受到德国计划的支配,实际是德国整个战略计划的一个 

组成部分。其主要任务是在德军对法作战时,牵制大部分俄军,以掩护德军 

主力的后方。从1909年起奥匈开始制订战略计划的最后方案,以后基本上按 

此方案作战。 

     根据这一计划,奥匈陆军编成1100个营(约150万人),分成三个集团: 

     第一个集团,也是最强大的集团,称为“A”梯队,用于对俄行动。它拥 

有奥军一半以上的兵力:28个半步兵师、10个骑兵师、21个民军旅和预备 

旅,共编成4个集团军 (第1、第2、第3、第4集团军)。战争一旦爆发, 

 “A梯队”即开往加里西亚,沿桑河与德涅斯特河一线展开。 

     第二个集团称为“最小的巴尔干集团”,用于对付南方斯拉夫国家,共 

有8个步兵师、7个民军旅和预备旅。第二集团应采取防御行动。 

     第三个集团为“B梯队”,包括12个步兵师、1个骑兵师、6个民军旅 

和预备旅。“B梯队”负有双重使命。如奥匈单对塞尔维亚一国 (不包括俄 

国)作战时,则执行“B方案”。该集团和“最小的巴尔干集团”以及一部 

分“A梯队”兵力同时开往奥匈东南边境,从西面和北面突击,迂回塞军, 

尽快粉碎塞尔维亚,然后腾出手来对付可能出现的新的敌人;如同时对俄作 

战,则执行“R方案”,将“B梯队”调往加里西亚以加强“A梯队”,南线 

只用8个步兵师和为数不多的第二线新编部队对付。 

     奥匈对俄作战的战略企图是:用部分兵力 (左翼侧)向北进攻,尔后转 

向东,会同右翼粉碎集结在普罗斯库罗夫附近的俄军兵力,切断俄军主力经 

波列西耶通往北方的交通线,将其逼向黑海或基辅,同时指望德军从东普鲁 

士进攻俄军。 



      (3)法国的战略计划 

     法国在1870年的普法战争中遭受失败之后,在整个恢复时期,都是把防 

御作为战争初期战略计划的基础,即首先扼守边境地区的各个要塞,尔后进 

行决定性的反击。为此,法国在亚尔萨斯和洛林的边境地区构筑了坚固的要 

塞体系。然而在20世纪之初,法国的军事思想界开始批判防御观点,主张坚 

决进攻。1912年,霞飞取代米契尔担任了参谋总长,“绝对进攻”成为法国 

制订新战略计划的理论基础。1913年,霞飞先后提出了两个新方案,并开始 

制定后来成为法军战争初期战略计划的第17号计划。第17号计划以这样两 

个假设为基础:①德军不会把预备队一开始就像常备军那样用到第一线上, 

因此,他们在比利时和洛林两个方向的兵力不可能同样强大;②法军在进攻 

中是不可抵挡的,它要做的就是在梅济耶尔和埃皮纳勒之间展开军队,猛冲 

德军中心,这样,德军在洛林的交通线就会瘫痪。计划的具体部署是:在从 

贝耳福到伊尔松的正面共展开5个集团军(共计79个野战师和预备队师,10 

个骑兵师)用于对德行动。具体说来,南翼:图尔与贝耳福之间集中两个集 

团军(10个军和4个骑兵师),其中第1集团军在厄比纳尔地域,第2集团 

军在图尔地域。这两个集团军应向东,即向图尔以南孚日山脉的多林地带和 

摩泽尔河之间进攻。北翼:由第5集团军和一个骑兵军 (共计5个军和4个 

骑兵师)组成,在蒙梅迪、梅济耶尔一线展开。任务是:如果德军经比利时 

进攻,则进攻比利时的卢森堡市;如果德军不破坏比利时中立,则进攻迪尔 


… Page 81…

霍芬 (提翁维尔)和卢森堡。为了联系北翼和南翼,在凡尔登地域展开第3 

集团军 (3个军和1个骑兵师)。另外,第4集团军 (3个军和1个骑兵师) 

作一定程度的纵深配置,部署在圣迪齐埃和巴勒杜克地域,其任务是根据情 

况在第3集团军的北面或南面作战。 

     法军计划自称是“集中全部兵力向德国各集团军进攻”,但从第4、第5 

两个集团军的任务可以看出,其行动完全取决于德军的动向,是一个“后发 

制人、相机行事”的应变计划。这就决定了法军计划的迟疑不决、消极被动 

的特点,尽管在表面上极富进攻精神。另外,计划对德军经比利时入侵的可 

能性显然估计不足。 



      (4)俄国的战略计划 

     1913年底,俄国已经开始编制第20号行动部署表,但该表到战争爆发 

前尚未最后完成。因此俄军实际是按1910年制定的并在1912年修订过的第 

19号动员部署表展开的。其计划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