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世界古代前期生活习俗史-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1)墓葬形式 

     中国远古暨三代墓葬形式,包括洞穴土葬(居室葬)、平地土葬、竖穴 

土坑墓、土洞墓、瓮棺葬、悬棺葬等种类。 

     ①洞穴土葬。洞穴土葬或称居室葬,是居住在洞穴 (天然洞穴)或窑洞 

 (人工洞穴)中的古人在洞穴中就用土埋葬死者的一种方式。这种以居地当 

墓地的形式,是中国迄今所知最古老的埋葬方式。北京周口店山顶洞洞穴下 

室中曾发现三人合葬墓,说明早在距今约1。8万年前后的旧石器时代晚期便 

已出现洞穴土葬习俗。黑龙江依兰倭肯哈达洞穴中发现的四处墓葬,江西万 

年仙人洞两次发掘发现的5具人骨,广西桂林甑皮岩洞的灰土发现的18具人 

骨,均表明洞穴土葬之俗在新石器时代个别地区还在流行。山西夏县东下冯 

二里头文化遗址发现7座利用废弃窑洞居址为埋葬地的例子。这显然是洞穴 

居室土葬习俗的一种沿袭或孑遗,表明这种葬俗沿用的下限约达夏王朝时 

期。 

     ②平地土葬。平地土葬是指不挖墓坑,在地面上直接堆土掩埋的葬俗, 

始见于新石器时代中期,一般是将死者陈放地面上,不加葬具,放置好随葬 

品后便掩土而埋。流行此种葬俗的新石器时代遗址或文化主要分布在长江中 

下游地区,如安徽潜山薛家岗文化、江苏马家滨文化、崧泽文化等等。安徽 

屯溪发现两座用河卵石在平地上堆出墓葬范围,然后陈放随葬品和堆土掩埋 

的墓例,墓内未见人骨痕迹。江苏句容浮山果园、溧水乌山、金坛鳖墩等地 

发现的一批西周时期土墩墓,埋葬方法和随葬情况与屯溪墓雷同。这种现象 

表明,平地土葬之俗在西周时期的长江下游地区还在流行,并发展出新的内 

容。平地土葬习俗预示了中国“坟”的习俗的崛起。 

     ③竖穴土坑墓。竖穴土坑墓,是垂直下挖成坑,将死者葬于坑内,摆放 

好随葬品和其它殉葬物后再用土掩埋,将葬坑填平的葬俗。这是中国古代墓 

葬形式的主流,是最常见、最流行的葬俗。竖穴土坑墓据墓室的平面形状大 

致可区分出长方形、方形、圆形、亚字形、中字形、甲字形、殊异形、无规 

则形等等。 

     长方形墓,是中国新石器时代至夏商周三代最常见、最流行的墓型。新 

石器时代早期的彭头山文化、裴李岗文化已出现此型墓;新石器中、晚期诸 

文化普遍流行此型墓。新石器时代的此型墓,规模一般不大,长宽度多在2 

×1平方米左右,个别特殊者墓长达8。5米(四川西昌礼州遗址),当属一 

种地方性变异现象。夏商周时期此型墓,随死者地位、身份不同而显出明显 

差别,一般平民墓大小与新石器相同,部分贵族墓规模较大,最大者占地面 

积达20多平方米。此型墓大多是单人葬,新石器时代亦见多例两人以上的合 

葬,西周时期出现两坑并列一起的合葬。福建、广东一带新石器贝丘遗址所 

见的此型墓,是开挖在贝丘堆积中的,反映了该时期此地区因地制宜的一种 

特色。 

     方形墓,墓坑方正或接近方形,包括个别圆角方形者。始见于新石器中 

期仰韶文化阶段。西安半坡、北首岭、姜寨、横阵、元君庙、史家等仰韶文 


… Page 130…

化遗址中的多人合葬墓多作此形。新石器时代中、晚期的马家窑文化、齐家 

文化、大汶口文化、崧泽文化、良渚文化等,均有此型合葬墓的发现。这显 

然是新石器时代合葬流行的墓型。甘青地区马家窑文化的半山、马厂型单人 

墓,因随葬大量陶器,为便于陈放,墓坑多开挖成方形。夏商周三代主要流 

行单人葬,方型者极罕见,殷墟西北冈商代王陵区曾发现过零星方形墓,商 

代车马葬因陈放马车的缘故,葬坑也大多呈方形或接近方形。商代的方形墓 

在埋葬性质上与新石器方形墓显然不同,其应是对新石器时代方形墓的一种 

新发展。 

     圆形墓,平面呈圆形或基本圆形,始见于新石器早期彭头山文化中。仰 

韶文化阶段未见此型墓。新石器晚期龙山文化开始见到这种墓例,河北邯郸 

涧沟、甘肃齐家文化曾发现数例此形墓。从埋葬情形看,该型墓具较浓烈的 

被遗弃或贱葬的色彩。安阳后冈杀殉或祭祀坑,是商代圆形墓的突出代表。 

后冈圆形杀殉坑在形状和含义的发展继承关系上,可能与新石器晚期此型墓 

有某些关联,但其所持有的杀殉或祭祀意义,则是新石器同型墓无法包容和 

囊括的。 

     亚字形墓,墓室呈亚字形或方形,带四条长墓道,全形似古文字中的“亚” 

字,或称十字形墓。此型墓规模庞大,气势非凡,始见和仅见于商代。殷墟 

西北冈王陵区迄今已发现8座此型墓,其中一座墓室面积约330平方米,加 

上墓道,总占地面积达1800平方米,墓深达15米以上。或认为此型墓墓主 

非殷王而莫属。山东益都苏埠屯也发现此型墓1座,是殷墟以外地点仅见的 

1例,该墓被推定为薄姑国君王之墓。亚字形墓出现于商代晚期,前不见古 

人,后不见来者,是中国墓葬种类中独一无二的形式,也是远古到西周时期 

迄今所见规模最宏大的墓型。 

     中字型墓,墓室是一个大型长方形竖穴土坑,前后各开掘一条沟通墓室 

的长墓道,墓葬全形像汉字的“中”,故名。始见于商代晚期,流行于商代 

和西周两朝。殷墟和辉县琉璃阁等商文化遗址已共计发现10多座此型墓,河 

南浚县辛村、北京房山琉璃河、陕西长安张家坡西周遗址亦先后发现。此型 

墓规模最大者首推殷墟武官村大墓,墓室面积近170平方米,加上墓道,全 

墓总面积达340平方米,在形制规模上仅次于亚字形大墓,墓主身份至低也 

是商周时期大贵族。如长安张家坡出土的此型墓,据铜器自铭及相关现象, 

被认为是西周时期大贵族井 (邢)叔的墓。 

     甲字形墓,墓室一般呈长方形或方形,带一条墓道,全墓平面约呈“甲” 

字外形,故名。始见于商代晚期,殷墟西北冈王陵曾发现7座,河南罗山蟒 

张也发现1座,前者的墓主是王室成员或贵族,如传说司母戊大铜鼎出土所 

在的甲字形墓,被认为是武丁王配偶司母戊 (妇妌)的墓,后者是商代诸侯 

方国君主或贵族墓。陕西宝鸡茹家庄等西周墓地,也流行有甲字形墓习俗, 

茹家庄所见的两例此形墓,墓主被考证是当地的贵族■伯。 

     殊异形墓,形制较特殊和奇特。据简略报道,彭头山文化出土有椭圆形 

和勺形的墓葬。北京琉璃河燕国墓地1193号墓,墓室为长方形竖穴土坑,墓 

长7。68、宽5。25—5。45米,墓室四角各延伸出一条。长墓道,总平面形状 

呈“■”形,这是琉璃河迄今所见规模最大和唯一带四条墓道的墓,墓葬平 

面全形是商周墓葬形制中绝无仅有的。墓主是西周燕国中一位地位显赫的燕 

侯君主。河南洛阳东郊摆驾路口1952年发掘的几座西周墓,形制也较特殊, 

墓室大体呈长方形竖穴土坑,特殊者是墓道从墓室一端延伸出来后折拐,墓 


… Page 131…

葬全形如曲尺形,这是西周墓形中罕见的。 

     无规则墓,无一定圹穴,多见于灰坑中。始于仰韶文化阶段,西安半坡、 

华阴横阵、邠县下孟村、华县泉护村、陕县庙底沟、临汝大张遗址均有此形 

墓的流行。龙山文化、二里头文化、二里岗文化、殷墟文化等,均较普遍地 

见到此类墓葬。西周时期已基本上见不到此形墓例,说明当时已遭淘汰。此 

形墓原来应是一种无圹穴、没有正式埋葬含义的遗弃葬,死者大多是凶死者、 

贫贱者或奴隶。《周易·系辞》:“古之葬者,厚衣之以薪,葬之中野,不 

封不树,丧期无数”,这与考古发现的无规则形灰坑遗弃葬是一脉相承的。 

     ④土洞墓。这是一种横穴掏洞墓,据掏洞形式和整体平面形状可分凸字 

形、日字形二类。土洞墓习俗始见于新石器时代中、晚期,直到西周时期尚 

见流行,其分布范围主要局限在黄河中、上游和河西走廊地区,陕西关中、 

西北地区。其流行和发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