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世界现代后期哲学思想史-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总之,海德格尔认为,此在 (或人)所处的世界是虚幻的、神秘的和不 

可理解的,人的一生充满着各种烦闷和畏,只有一死了之,别无选择。 

     ③此在的时间性。海德格尔认为,此在的在是一种在起来的动态的过程, 

其中包含先行于自身的在、在世的在、依附于世界内的在者的在等三个环节, 

这三个环节分别代表将来、过去和现在三种时态。海德格尔说,这种与此在 

相关的时间就是此在的时间性。 

     海德格尔指出,此在的时间性不同于通常所说的“一般时间”。传统时 

间观认为,时间分为过去、现在和将来,而过去是过去了的现在,将来是还 

未到来的现在。海德格尔说,他们的时间观以“现在”为核心,过去、现在、 

将来三点一线,形成一条均匀的、不可逆的时间之流。这种时间观的总公式 

实质为“现在→现在→现在”。而此在的时间性即“实际的时间”,与此在 

共存亡。它不承认有先后顺序,未来并不比过去迟,过去也并不比现在早。 


… Page 45…

过去是我们早已在其中的所在,是孕育万有的胚胎。因而过去不可能有“遗 

忘”,只有“回复”,它总是在场。走向未来就是走向过去,过去、现在、 

未来三者相通。但在三者中,将来更为根本。在海德格尔看来,此在不是一 

般的在者,它的根本特性就在于它是一种先于自身的存在,是作为可能性、 

将来而存在。因而“曾在出自将来,如此这般;曾在的(更好的说法是曾在 

着的)将来从自身中放出现在。”(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第374页) 

这就是说,未来先于过去而存在。 

    海德格尔的哲学思想非常丰富,除上面论述的几个方面外,他还论述了 

 “人的本真存在与非本能存在”、“真理和语言”等。如同他政治上在纳粹 

执政期间,出任弗莱堡大学校长,公开宣称为纳粹效劳而影响深远一样,他 

的存在主义思想也广为流传,形成了一种国际思潮。对他的研究要客观、辩 

证。把其政治的污点看作一次性事件,而把其思想看作普遍性的财富。 

      (3)生存哲学者雅斯贝尔斯 

    德国存在主义的兴起和流传,还与另一位哲学家分不开,这就是创立生 

存哲学的雅斯贝尔斯。他与海德格尔同是德国存在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也 

是整个存在主义流派的先驱。 

    雅斯贝尔斯(1883—1969)出生于德国奥登堡。1909年获海德堡大学医 

学博士学位。1913年到文德尔班领导的海德堡大学哲学系讲授心理学。1919 

年在胡塞尔影响下,发表《世界观的心理学》一文,探讨人生,宣扬存在主 

义,走上哲学研究的道路。后迁瑞士。其主要哲学著作有:《哲学》(1932)、 

 《理性与生存》(1935)、《存在主义》(1938)、《论真理》(1948)、 

 《历史的根源和目标》(1949)等。 

    雅斯贝尔斯把哲学变成一种人对上帝信仰的内心体验,主张人通过“超 

越”而达到与上帝合二为一的境界。是一位有神论的存在主义者。 

    ①通过内心追寻存在的“存在哲学”。雅斯贝尔斯曾对哲学作了简短的 

界定。他认为,哲学以人的个性、命运、经验等为形成基础,引导人们领悟 

自己的存在。“无论什么地方,只要思想使人们领悟他们的存在,就有哲学。” 

 (雅斯贝尔斯:《哲学与世界》,第3页)哲学思想是出于自由创造。他称 

这种哲学为“生存哲学”,其任务或使命是通过人的存在,发现作为本原的 

实在,即存在本身。 

    什么是真实的存在?雅斯贝尔斯认为,以往哲学家作出过多种回答,但 

他们均从主客体二元分立观点出发,把存在当作对象,没有找到真正的答案。 

他的回答是:存在的既不单单是主体,也不单单是对象,而是居于主客体之 

上的东西,即大全。存在即大全,揭示存在,就是揭示大全。 

     那么,如何理解大全?雅斯贝尔斯认为,一般地说,大全有两种主要形 

式:“围绕着我们的存在本身”和“我们所是的存在”。作为存在本身的大 

全又表现为世界和超越存在两种形态。世界不是我们本身,但我们包容于世 

界之中;世界也不是对象,而是观念。人所知的存在只是世界中的一部分, 

而非整个世界。超越存在不是世界,它借助于世界中的存在说话。然而,当 

世界建立在自身的基础上,无法指出超出自身以外的东西时,超越存在就无 

从谈起。作为我们自己所是的大全又表现为此、一般意识、精神、生存四种 

形态。雅斯贝尔斯的此在不同于海德格尔的此在,是指生活于一定环境中的 

特殊的人的存在,为多门具体科学所研究。一般意识,即意识本身,是能够 

反思的人的存在。每种存在的事物都通过它而成为人的对象。精神与观念相 


… Page 46…

联,人通过观念可使他们面对的外界世界与自己的心灵统一起来,是较意识 

本身更为深层次的人的存在。雅斯贝尔斯指出,上述三种方式是人作为世界 

中的对象的方式,它们同世界、超越存在两种形态一致,都属各门具体科学 

的范围,尚不能揭示人的真正存在。而生存作为“我所是的一切以及可能变 

得对我真有意义的世界上的一切都绕着旋转的轴心” (雅斯贝尔斯:《哲学 

的远见》,第21页),能够揭示人的真正存在及整个世界的存在。它是大全 

的核心。揭示大全,就是揭示生存。 

     雅斯贝尔斯认为,大全并不是对象,无法以日常的认识论方法把握。达 

到生存也是如此。我们只有依靠神秘的内心体验。具体地说,就是依靠生存 

照明。生存照明不是一种方法,不是认识生存,它是一种学说,是寻求生存。 

生存照明离不开一定的范畴,即生存概念。在雅斯贝尔斯看来,生存概念同 

超越存在概念密切相联。超越有三层含义:超越对象世界趋向存在本身;超 

越存在趋向独属于我自己的生存,在超越存在中完成对生存的深刻体验;超 

出我自己的生存的界限以外的存在,因为生存并不是关于存在的一切,不是 

存在本身。超越存在给予世界以统一性,给予人以生存和自由。这就是说, 

雅斯贝尔斯把对生存的把握归结于绝对的超越存在。而所谓超越存在实际上 

就是上帝。 

     由上可见,雅斯贝尔斯的“生存哲学”实际是关于“超越存在”、关于 

上帝的哲学。 

     ②作为人的本质特征的“自由”。在雅斯贝尔斯看来,超越概念与自由 

相联。每个具体的人都是有限的、相对的,而作为生存,人又趋向无限、绝 

对。这种由相对趋向绝对、由有限趋向无限的活动,既是人的真正存在,又 

是人的自由。他把自由区分为外在自由和内在自由。外在自由受外在因素制 

约,不是真正的自由。内在自由是与人的生存、人的本性相一致,是真正的 

自由。内在自由构成人的本质特征。他认为,自由是个人自主地作出选择、 

采取行动的结果,具有独立自主性。它企盼自我与自我的交往,企盼人要得 

到信任,反对任何隔绝、独断和不信任。因为,这一切都会淹没个性,从而 

淹没自由。然而,雅斯贝尔斯又指出,自由的独立自主性不等于主观性。他 

认为自由也必须超越个人的界限,趋向超越存在和上帝中实现。这样,自由 

又具有了“超验”性质,即具有了“客观”的属性。 

     ③新人道主义。雅斯贝尔斯主张超越存在,寻求自由,其目的是为了论 

述人,建立他的“新人道主义”。如前所述,在雅斯贝尔斯看来,每一个具 

体的人都是相对的、有限的。各门科学,如心理学、生物学、社会学等都研 

究具体的人,以获得关于人的知识。但这种知识只是关于人的具体的知识, 

不能包括人的存在的整体。唯有关于生存的“超越存在”式的照明,才是关 

于人的存在的整体知识,即对人的知识“不能从我们所认知到的东西上去寻 

找,而应该穿过他身上一切可认知的东西,单单从他的起源上予以非对象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