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世界现代后期哲学思想史-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物理主义。他们认为,由于物理语言的普遍性和科学性,一切自然科学,如 

生物学、化学、神经生理学、心理学等都可以借物理语言这一“转换器”还 

原为物理学。这就是说,所有科学是一个统一的体系,其在根本上就是物理 

学。天地万物间只存在一种对象——物理事件,而形而上学这个无意义的命 

题系统,与自然科学相对立,将被抛弃。于是,在经过他们的一番“还原”、 

拒斥、抛弃之后,只剩下一种“科学的世界观”——逻辑实证主义。 

     综观所述,逻辑实证主义因以数理逻辑为哲学分析和论证的工具而得 

名。它们企图发展罗素、维特根斯坦开创的分析哲学,为其注入更多的经验 

可证实性。然而,他们并未摆脱早期分析哲学的巢臼。基本特征相同自不待 

说。罗素关于逻辑上的原子,是一种观念之思想,在维也纳学派那里有所表 

现,如他们强调作为意义标准的可证实性,只是原则的可证实性。维特根斯 

坦的意义论在维也纳学派那里也是时隐时现,因此,他们与早期分析哲学在 

实质上是相通的,只是他们选择的角度、选取的材料、运用的工具不同而已。 

      (4)反逻辑分析形式的日常语言分析哲学的确立:维特根斯坦的后 

期哲学 

     维特根斯坦是哲学上的一位奇才,也是一位怪才。1918年,他完成了《逻 

辑哲学论》之后,就认为一切哲学问题已在该书中得到解决,关于哲学无需 

再说什么了。于是,怀着一颗孤傲的心,离开了剑桥大学,离开了他日后完 

全可以执其牛耳的哲学界,来到南奥地利荒凉的山村,做起了山村小学教师。 

山村里田园般的生活使他忘却哲学书斋里的烦恼。然而,他身上的灵感和哲 

学敏锐性依然存在。在同小孩子的接触中,发现并领略到了孩童们语言的生 

动活鲜、妙趣横生之魅力。他把这种日常语言看作原始语言,是人类先民们 

的语言的重演。这种语言澄彻、明晰。而现代语言则处于遮蔽状态。这就是 

说,维特根斯坦洞见了其前期语言哲学的破绽。于 1929年带着一颗忐忑不安 

却又激动不已的心情重返剑桥,重建他后期的日常语言哲学。 

     ①语言游戏说。维特根斯坦首先批判了指称论。指称论认为,一个词代 

表一个对象,词的意义在于它指称的对象。维特根斯坦认为,指称是非确定 

的,是模糊的,指出“一个词语的意义就是它在语言中的用法”。 

     那么如何使用呢?据说,一天,维特根斯坦经过一个场地,那里正在进 

行一场足球比赛。于是他产生了一个想法,即我们对语言的使用实际是用词 

语进行游戏。“语言游戏说”就诞生。这一点与“图象论”的诞生是一样。 

这就是维特根斯坦的“奇”和“怪”,是他哲学悟性高深的明证,他能随时 

随地,在举手投足间提出一个伟大的哲学思想。真可渭“一滴水能映出整个 

太阳的七色之光”。 

     语言游戏即是说,我们使用语言时,就象在玩一种游戏。语词的意义就 

在游戏中显露。游戏虽然充分体现了自由,但是,它却有许多规定性和规则。 

     维特根斯坦指出,语言游戏是人的现实的活动。它既包括人们说话时的 

行为、操作等活动,又是人的全部活动中的一部分。活动是理解语言的必不 

可少的部分。他还指出,不同的语言游戏中,语言的作用不同。正如一粒棋 

子,在不同的棋势中有不同走法,承担着不同的角色,肩负着不同的意图。 

因此,我们只有在无穷无尽的、具体的用法和上下文联系中确定语言的功能、 

作用及意义。维特根斯坦认为,除此之外,语言游戏还必须有规则,这如同 

一个游戏一样,没有规则,游戏就无法进行。因此,进行语言游戏,必须从 


… Page 33…

原则上规定一些要遵守的规则,否则词和句子的用法就没有了依循。但他提 

醒到,规则不是本质性的东西,它规范我们说话要符合语法规则,但它不能 

规范我们说这个而不说那个,用这腔调而不用那种腔调。这就象踢球,运动 

员是从左边起射还是从右边起射,是用脚踢入网还是用头顶入网,都是足球 

规则规范不了的。 

     那么,是不是说只要游戏符合规则就可以随意发起?维特根斯但认为并 

非如此。他指出,语言游戏的发起与否取决于生活形式,语言只有在人类生 

活的活动中才有意义,而且这种生活中须是公共生活,而不是私人生活。因 

此,语言的使用,必须以我们共同参与一定形式的生活为基础。 

     ②家族相似。维持根斯坦晚期致力于重建语言哲学。那么,语言的本质 

是什么?他一反自己前期哲学思想,断然否决语言有本质,并提出“家族相 

似”说加以论证。 

     维特根斯坦说:“一个家族成员之间有着各种各样的相似之处:骨架、 

长相、眼珠颜色、步法、秉性,诸如此类,这些相似同样是重叠交错的”(维 

特根斯坦:《哲学研究》,第67节)。这意思说,在一个家庭中,儿子可能 

骨架像父亲,长相象母亲,步法像姐姐,姐姐可能长相像父亲,骨架像母亲。 

他们之间具有着这个那个或多或少的相似点,但决不会都在某一点是完全相 

同的。这就是家族相似。维特根斯坦认为,语言形成一个家族,它们之间也 

是一种家族相似的关系。语言游戏之间是交叉重叠的,我们无法用一种概括 

的方法指出家族之中的语言是什么,提炼出它们的共同本质。因此,我们所 

能做的只是举例,而不能定义;我们也只能指给你看这是语言游戏,那也是, 

但无法告诉你语言游戏是什么。维特根斯坦在这里提出的口号就是:“请不 

要想,而要看!” 

     维特根斯坦借家族相似把语言的特点 (而不是本质)规定为一时一地的 

暂时的属性。但这不是他的目的,其最终目的是要借否认语言的本质而彻底 

否认传统哲学。传统哲学相信有“共相”、“本质”、“一般”,哲学的目 

的就是揭示它们。而家族相似对于传统形而上学犹如釜底抽薪,使形而上学 

大厦因无“根”而倒塌崩溃。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维特根斯坦急匆匆地 

从山村赶回剑桥,带回的不是日常语言和孩童们活泼新鲜的儿语,而是威力 

无穷的炸药,它不仅推翻维特根斯坦自己前期的哲学建构,而且破坏了整个 

哲学。 

     综观所述,维特根斯坦力图在返朴归真的意义下,寻求语言的灵活性、 

多变性、自然性和无遮蔽性,否认纯粹的语言逻辑分析和抽象、呆板的所谓 

语言存在,从而推翻整个形而上学系统,实现了哲学史上著名的“语言转向”。 

无怪乎他自称语言游戏说是场“哥白尼式的革命”。 



                5。致力于方法与世界观统一的德国现象学 



      (1)现象学的缘起 

     现象学是现代世界哲学中一股强劲的“运动”。它分广义和狭义两类。 

狭义现象学是指20世纪以胡塞尔为创始人的哲学流派,由胡塞尔及其早年追 

随者的哲学理论所构成。广义现象学是指胡塞尔现象学产生以来,受其影响 

而产生的各种哲学理论及20世纪西方人文学科中,所运用的现象学原则和方 

法的体系。我们这里以胡塞尔现象学为主,兼顾广义现象学。 


… Page 34…

     任何学说都是自己时代的产物,现象学的出现也不是偶然的,而是当时 

社会政治经济思想状况的哲学反映。首先,19世纪末20世纪初物理学领域 

产生了深刻的革命,出现了现代物理学,动摇了经典物理学的长期统治地位, 

这场革命在科学家和哲学家中引起强烈反应,导致了一场“物理学危机”。 

胡塞尔亲临其境,力图建立一种学说以帮助科学家们澄清和批判一系列基本 

概念和假定,从而使科学摆脱危机。其次,社会政治经济的危机必然带来意 

识形态的危机。两次世界大战给世界带来的苦痛,希特勒法西斯对人类文明 

的摧残等,都象阴影一样笼罩着人们,肇始于古希腊的欧洲文明陷入危机, 

理性沦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