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彻悟大师遗集-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地狱苦因。为安乐国。重罪尚然。况轻罪乎。况无罪乎。无福尚然。况有福乎。况多福乎。一念尚然。况多念乎。况终年终身乎。其往生不在中下品矣。古今宏法诸师。现相往生者。皆其证也。夫念佛法门。专逗十方之机。三根齐被。耳根圆通。专逗此方之机。惟利上根。且示阿难以就路还家。故文殊大士曲为拣选。非谓耳根独胜。念佛便劣也。读经者不可不知。禅人血书此经。流通大法。实为希有难能之行。其于往生。当必有分焉。
  书莲经普门品后
  题标妙法。何法也。品号普门。何门也。说者谓一光东照。十界圆彰。随类现身。应念脱苦。未为非是。特其末耳。直须未举以前。向世尊开口不得处。大士回避不及时。亲见法法此法。门门此门。正与么时。不与么会。始具看经眼。否则入海算砂。执指为月。不唯埋没己灵。见惜明眼。将恐普门渐闭。而妙法终隐矣。默超居士有见于此。得是经而装?之。嘱缀数语。普为见闻随喜者。震涂毒鼓。食少金刚。其意岂浅浅哉。
  二有室跋
  经云。从是西方过十万亿佛土。有世界名曰极乐。其土有佛。号阿弥陀。今现在说法。此金口诚言。分明指示。而世之昧者。犹谬执唯心。横生异议。可悲也。因特书此以名余室。用警省焉。余以二有名室。或者浅之。?。是尚不知即空之有。有而非有。况复双泯双存。超四句。该四句。圆教有门之有。与夫性具本有之有耶。其谓之浅也宜矣。无庸辩。
  覆香严居士书
  月内廿九日得尊扎。备悉一切。欣慰无量。读扎内有念佛期过三七。尚未见相好云云。观此用心之切。立行之猛。此百日内。当必有大不思议之成就。但此时不可预存期效之心。存之则增燥动。而翻为障碍矣。此系修行门中微细心病。不可不知。直须深信谛了。心外无佛。佛外无心。全心即佛。全佛即心。一念现前。即一念相应。念念现前。即念念相应。但使此念常现在前。便是真实效验。离此念外。别求效验。便是间断。便不亲切。便入歧路矣。经云。是心作佛。是心是佛。正此之谓也。鄙见如此。不识居士于意云何。至如长水之问。琅琊之答。针锋直截明白。不可更为蛇足。果能于此正眼洞开。?破琅琊。捉败长水。楞严大旨。思过半矣。然虽如此。正好掷向他方世界。且自一心念佛。若曰开少解路。则不劳拈出矣。柴紫录。久闻其名。第未亲见其书。未可悬断。寺中近日。唯嘉园居士兼旬或一至。此外无别客?。不慧逐日与诸衲子挥尘谈经。罢即焚香晏坐。或仇校华严。或检阅津梁。别亦无事。楞严已讲竟六卷。约于后七月间。可圆全部。因思半载之内。两终此经。亦阎浮提人生一大快事也。然唯循行数墨而已。绝无一字之新得。并书以博一笑。
  答江南彭二林居士书
  仰惟居士。深入净宗。广陈法施。自他并利。解行俱圆。可谓现居士身。修菩萨行。不违本愿。不忘佛嘱者矣。向得三经新论。妄为评题。不见罪责。已出分外。兹复寄示种种新刻。嘱令论定。益觉?颜。山野维教乘大旨。粗知向方。而幼失问学。语不成文。故两处住持二十余年。檀护之门。未投只字。今感居士。虚怀远问。为法之诚。遂顿忘固陋。罄己所知。直词以告。其当否去取。惟高明以自裁焉。念佛决疑两论。皆发前人所未发。一以见慧解之超卓。一以彰卫道之真切。并没量大人。出格作用。可续入藏。永永流通。序跋皆精当。间有可商之处。签辩于后。
  与瑞一李居士书
  屡有书来。曾未覆答。师资心契。谅不我疑。闻在南中竭力办公。尽心护法。修持不辍。劝导惟殷。此则自行化他。二利并举。世法佛法。一道齐行。或雁信时通。或口碑传诵。每一闻见。且慰且欣。因思道无不在。岂分朝野。而修证之际。实有易难。的论修道。出家尚不易。况在家耶。居家已难。况居官耶。故知即尘劳为佛事。化热恼作清凉。茍非忍证无生。位登不退。深入如来之室。权现宰官之身者。恐终不免尘缘渐染。而道念日微也。今贤契信向此道未久。便能于冲繁官署。猛切乃尔。非宿善根力。谓之何哉。虽然。犹须痛念三界无安。肉身苦恼。生死路险。人命无常。幸闻佛法。幸生信心。幻境幻缘。只眼?破。佛心佛行。赤体担当。净业得修且修。宦场可下便下。无少生留恋。无虚弃光阴。务期事办一生。花开上品。庶几不负自己多生熏习之善愿。我佛长劫护念之慈恩。而成一世出世间之勇猛丈夫焉。
  尺香斋白词
  死生事大。来日无多。道业未成。实深惭惧。尊客相看。午后炷香。非敢轻疏。幸垂鉴恕。
  款待白词
  米不蓄一粒。菜不蓄一茎。一任往来者吃得饱膨脝。吾斯未能。实有深愧。某自住此刹。十余年来。片板自担。门庭日冷。向唯法道难通。今并食轮有碍。因集两序相与而谋。衲子钵盂。从来无底。诸天华雨。那得常飞。若乃拖布袋以逢人放憨。固为可耻。便即鸣楗椎而开门散众。尤不自安。反覆筹度。别无长策。亦唯此事稍可变通。既蒸沙难以疗饥。而画饼岂堪供客。此后凡大衲尊官。檀那法侣。或偶然经过随喜。或专为光顾降临。到来原不因斋。接待但应尽礼。只者点敬心不减。胜满?香饭别炊。务在一众同遵。便从今日约定。断不以来人或丰或俭。总请随大众同苦同甘。实欲省缘。非敢慢客。伏希鉴恕。莫怪空疏。
  衣单疏
  衲僧三百六十骨节。在在撑天?地。道人八万四千毛窍。一一彻古通今。且不资三事斜披。六铢高挂。又岂藉金针暗度。玉线横抽。盖为法身久昧。情执弥坚。未彻一真之极致。难空四大于现前。寒暑迭迁。不无逼恼。龙象云集。宜肃观瞻。是以裸四体于长年。堕邪宗之谬计。着三衣于后夜。定吾教之常仪。令范既垂。昔贤共相依禀。芳规未墬。末学敢不遵承。奈何天际唯高。剪春云而莫及。寒威特甚。编秋草以难堪。故虽静掩禅关。直欲蒲团坐破。而乃孤坚铁脊。翻怜布衲披残。缅维一双鞋留。既解个中着眼。七斤衫破。宁无格外知音。欲使禅和子赤体担当。要凭大居士毫端点出。将看云水别增气象。人天共仰威仪冷暖自知。谁肯道一丝未挂。果因不昧。君定获多福何疑。
  资福寺讲前提纲    【庚申五月十一日】
  禅提向上纲宗。教阐离言大义。向上纲宗。固是教外别传。离言大义。亦即教内真传。教内教外。别传真传。名虽似异。实本无殊。悟别传之谓宗通。得真传之谓说通。二通俱备。三轨无违然后得座披衣。横身为物。如王宝剑。杀活临时。设自宗不通。安能说法。而无言启迷。何名达者。但宗贵用到。教须说到。毕竟用又用个什么。说又说个什么。用说俱到。则宗教扫土矣。何似我净业门中。别有方便。只消一句南无阿弥陀佛。将他三藏十二分教典。一千七百则公案。一串穿来。更无少剩。又管甚说到说不到。用到用不到。但暮暮朝朝。只恁么念。虽然。此是文殊普贤大人境界。后生晚进。也不得草草。山僧今将世间常情之所共知一问。问诸大德。随己所见。各下一语。期与通方上士。共展风规。出格高流。互扬法道。直得红螺山率群峰而腾欢作舞。珍珠泉涌巨浪而喝采扬声。也未为分外事。且道如何是唯心净土。自性弥陀。不须离座。便请速道。【众无语】师云。诸人既珍重吝词。山僧只得自代去也。复举前问。着语云。是唯心净土。自性弥陀。但如此下语。足令文字法师。脱胎换骨。却未免助禅和子儱侗之机。不惜饶舌。再代一转。复举前问。着语云。有世界名曰极乐。其土有佛。号阿弥陀。若与么下语。足与虚头禅客。抽钉拔?。亦未免增座主家廉纤之见。欲得十分亲切。一等痛快。本山今日初转法轮。山僧更代一语。有何不可。复举前问。遂合掌珍重。称南无阿弥陀佛。复云。山僧恁么说话。设有个傍观的呵呵大笑。又且如何解。笑者是我同参。老氏云。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复有人云。下士闻道。勤而行之。上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适才傍观之笑。于斯二者。孰同孰异。且笑既同笑。行又同行。上士下士。何自而分。所以道。毫厘有差。天地悬隔。毫厘无差。亦天地悬隔。毫厘有差。天地悬隔则固是。毫厘无差。因甚亦天地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