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康生秘闻-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倒在血泊里,当场被打死。
    土匪翻箱倒柜,把张家折腾得底朝天。全家吓得魂飞天外,惶惶不可终日,一天也不能呆下去了!洋学堂毕业的张
宗可,心惊胆颤地对他父亲说:“快搬到县城去吧!”
    一筹莫展的张发祥,一时没有了主意,不走吧,人命关天,说不定什么时候,土匪会再血洗大台庄;走吧,故土难
离,房子都得扔下,还要花一大笔钱重新置业。他犹豫了一阵,最后终于打定了主意:保命要紧,他在诸城县城买了一
块地皮,大兴土木,很快就建成了一幢公馆。
    新建的公馆,气魄非凡。深宅大院内,一排正房,回上东西厢房各六间,另有一幢两层小楼,监街一头,还修了一
个讲究的门楼。张家又成为诸城县的名门望族了。
    一到诸城,张宗可即改名为张裕先。一九一八年,张裕先已是二十岁的青年,他进了诸城教师讲习所学习。
    一年后,张裕先在教师讲习所毕业。他旧念不忘,仍想在军界和政界里谋职,但奔波一阵子,都无功而回。最后,
只好到他最看不起的地方(所谓“家有二斗粮,不当孩子王”)即诸城县立高等小学教书去了。
    就在这一年,以巴黎和会为导火线,北京爆发了“五四”运动,学生们义愤填膺,高举反帝反卖国政府的大旗,走
上街头,游行示威。很快,这股革命的流潮,由北京传到青岛、再传到诸城。他像冲开闸门的波涛,水急浪涌,泥沙俱
下,将抱着各种人生观念的人都卷了进来。年轻的张裕先亦不在外。
    一九二四年夏天,张裕先又告别家乡,奔往当年中国最大的城市上海。
    一到上海,张裕先又改名张耘,进了上海大学读书。这间大学是一九二三年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国共两党在原东
南高等师范学校的基础上联同创办的。李大钊推举原在上海震旦大学的同窗好友于右任担任校长。但于右任只挂个名,
真正掌握学校管理大权的,是总务长邓中夏,教务长瞿秋白这是中共为自己培养干部的一间学校。
    张耘在上海大学读的是社会科学系,系主任由瞿秋白兼任。
    这间大学可说是藏龙卧虎,集中了未来的国家栋梁,中共的精华。学校里洋溢着革命气氛。巨大的革命洪流,冲击
和考验着校园内的每一个人。
    一九二五年,是他生命旅途中的一次重大飞跃。他参加了中国共产党,走上了革命的征途。
    这一年二月,上海爆发了闻名世界的“二月罢工”。二十七岁的张耘,参加了这次罢工。这是他入党后的头一次革
命活动。
    通过这次实践,他感到自己有非凡的才能,虽然暂还不能由党内的一些著名领袖平起站坐,但想距也不会太远。他
要在中共夺取天下的战斗历程中显露身手。
    同年夏天,张耘和好友孟超、李宇超一起回山东诸城探亲。他是以当时最时髦的国民党左派身份,出现在父老乡亲
面前的,他走起路来,昂首阔步,神气十足。前来探望的,打听消息的,谋求出路的,络绎不绝。张耘为此而感慨万分。
一年前,被赶出家门。那时,他简直陷于“虎落平阳被犬欺,凤凰落魄不如鸡”的处境,谁都看不起他。哪知时来运转,
一进上海大学,便找到了出路。真是“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他父亲也改变了态度。一年多的时间,儿子便有之么大的出息,虽然还没有爬上显赫的地位,但已算出类拔萃了。
这次回来,尽管不是光宗耀祖,扬名显亲,毕竟也替张家增添了光彩。儿子过去的一切不良品行,顿时都烟消云散了。
张发祥笑逐颜开,热情地款待张耘,有这样的好儿子,他感到自豪。
    一向死气沉沉的张家,这时突然热闹起来。亲友们不辞劳苦,长途跋涉,专程登门拜访。“三岁看老!”亲友们奉
承说:“张旺小时候,我就看他有出息。多聪明的孩子,一目十行,过目成育,在咱们这方圆几十里内,你能挑出第二
个吗?”亲友们的一片赞扬声,令张耘踌躇满志,得意万分。他在家住了一段日子后,便返回上海了。
    一九二六年十月二十三日深夜,酝酿已久的上海工人第一次武装起义终于爆发了。担任上海大学中共特支委员会书
记的张耘,积极组织上海大学的学生,参加了这次武装起义。
    第一章初试锋芒 2
    其后,于一九二七年二月和三月,张耘又参加了上海工人的第二、第三次武装起义,这时,他已担任中共沪东区区
委书记。在充满激情的工人运动的巨大浪潮推动下,血气方刚的张耘,双眸放射出闪闪光芒,他似乎从未来的中国的光
明之中,看到了自己的出路。将来的天下是属于工人阶级的。自己是其中的一员,又是领导者,名誉、地位和权势,自
然不在话下了。
    出乎意料的是,这一年的四月十二日,国民革命军总司令蒋介石,突然与中共翻了脸。轰轰烈烈的大革命运动,在
突如其来的袭击之下,遭到了致命的打击。
    在这严峻的日子里,革命阵营内部也发生了分化:有跪在敌人面前屈膝投降的;有夹着尾巴落芒而逃的;有踏着烈
士血迹继续顽强战斗的。当然,也还有玩弄权术的投机者,他们总是在伺机窥测,以求一逞。
    权术,在数千年的中国封建社会中,因应了统治阶层内部权力斗争的需要,长期存在着,并不断有所发展。它既是
一门学问,又是一种艺术。运用得炉火纯青者,可以一步登天;反之,弄巧成拙者,则会招来身败名裂之祸。
    熟悉中国历史的张耘,对盛行封建社会的权术,深感兴趣,而且他还将现代的“生意经”、“赌傅经”与之揉合到
了一起。在他看来,眼下搞的政治投机,就是一种权术的支用,它虽不是现钱交易,却有可能在将来为他赢得权力和地
位。目前需要的是,眼观六路,耳听八方,随机应变,看准机会下“注”。
    一九二八年六月,中共在莫斯科召开了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大会对陈独秀的右倾投降主义错误和瞿秋白的左倾冒
险主义错误,都做了批评,最后更换了中央领导,选举工人出身的向忠发为党中央总书记。
    机灵的张耘一眼便可看出,向忠发这位书记,是聋子的耳朵——虚设,他缺才少德,没有文化,性格粗暴,处理问
题鲁莽,在他身上下功夫,那是瞎子点灯——白费蜡。党的实权是在李立三手里,在李立三身上下功夫,投点“资”,
准能名利双收。
    正是这时,在一次党的会议上,中共上海沪东区委书记何孟雄激动地说:“我认为李立三同志,担任领导工作这段
时间,犯了左倾冒险主义的错误,很多人作了无谓的牺牲,令人很痛心,再也不应该这样蛮干下去了。”
    张耘参加了这次会议,他看准这个火候,作了针锋相对的发言:“李立三同志是正确的。”他拍着胸脯,气势汹汹
地指责批评李立三路线的人说:“谁反对李立三同志,谁就是反党,李立三同志是我们的好领导,我坚决拥护李立三同
志制定的路线。”顷刻间,他得到了李立三的赏识。李立三没有辜负张耘的一番苦心,很快地把他由江苏省委组织部调
到中央组织部任秘书长。
    然而,政治风云,变幻莫测。一九三O 年九月二十四至二十八日,瞿秋白和周恩来受共产国际委托,召开了党的三
中全会。会上传达了共产国际的决议,李立三的左倾错误路线遭到了批评。
    张耕瞠目结舌,吓出一身冷汗。好险呀!政治舞台,也和赌场一样,一“注”押错,就会输个精光。必须当机立断,
马上刹车,再不转弯子,就会成为李立三的殉葬品。想到这,他一反常态。“我早就看出李立三这一套,是左倾冒险主
义的东西;在领导作风上,他唯我独尊,夜郎自大在,谁的意见也听不进去。”他翻脸不认人,严厉地斥责李立三说:
“你领导这一年多,使中国革命受到了多么大的损失,让人多么痛心,自己没有那个能力,还坐在指挥台上称王称霸。”
他冷讽热嘲地说:“没有那个金刚钻,就别揽那个瓷器活!”
    张耘这反戈一击,很奏效,不便保住了自己的地位,更被候补选为中共中央审查委员。“原来是一场虚惊。”心里
暗暗高兴,这次所以能够化险为夷,就是因为根据“风向”及时转了“舵”,今后要好好地运用这一诀窍。
    李立三下台了,今后谁又是掌握中央大权的铁腕式人物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