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世界古代后期文学史-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稳定。从公元3世纪起,贵霜帝国逐渐衰落。印度著名的佛教诗人和戏剧 

家马鸣,就生活在一二世纪贵霜帝国时期,他的作品是现存最早的梵语古典 

文学作品。 

     贵霜帝国衰落后,北印度又重新分裂成许多小国。公元4世纪初。摩揭 

陀重新兴起,旃陀罗笈多一世建立起笈多王朝(约公元320年——公元5世 

纪中叶)。经过后继者三摩答剌笈多和旃陀罗笈多二世的不断征伐,至5世 

纪初,笈多王朝统一整个北印度和中印度的一部分,成为孔雀王朝之后的又 

一个庞大帝国。笈多王朝属于印度古代历史上的盛世。笈多王朝全盛时,政 

治统一,经济繁荣,梵语文学和佛教艺术有了很大发展,出现了梵语古典文 

学的黄金时代。笈多王朝帝王大力奖励文学和学术活动,三摩答剌笈多本人 

就有“诗王”之称。最杰出的古典梵语诗人和戏剧家迦梨陀娑就是超日王(即 

旃陀罗笈多二世)的宫庭“九宝”之一。公元5世纪中叶,在外族入侵下, 

笈多王朝瓦解,印度又重新陷入小国纷争的局面。历史学家一般认为,印度 

从公元5世纪以后逐渐向封建社会过渡。 

     在梵语古典文学时期,佛教和婆罗门教出现了互相消长的形势。婆罗门 

教是在吠陀时期形成的脱离群众的上层宗教,因而在佛教兴起后,它立刻相 

形见拙。而在这一时期,婆罗门教为了争取群众,开始融合民间的宗教信仰, 

大约在4世纪演变成了新婆罗门教,即我们现在通称的印度教。印度教也是 

多神崇拜,但以梵天(创造之神)、湿婆(毁灭之神)和毗湿奴(保护之神, 

主要化身为罗摩、黑天)为三大主神。通过两大史诗以及在这一时期大量涌 

现的各种往世书的宣传,围绕这三大主神的各种神话传说在印度民间十分普 

及。 

     印度教在发展中,逐渐形成毗湿奴教、湿婆教和舍格提教三大教派,遍 

布印度各地。佛教在这一时期由小乘衍变成大乘,公元3至6世纪是大乘佛 

教的鼎盛时期。在此期间,大乘佛教向印度国外广为流布,佛教逐渐成了世 

界宗教。但在印度国内,佛教从笈多王朝开始,逐渐走下坡路,到13世纪在 


… Page 103…

印度本土彻底消亡。 

     整个梵语古典文学时期,印度的农业和手工业生产力大大提高,商品交 

换有了进一步发展,城市兴起,宫廷生活奢华,这些都为梵语文学的全面繁 

荣提供了物质基础。这一时期的文学家多数出身婆罗门,因而在宗教思想和 

神话观念方面依然受到印度教的强烈影响。但除了一些往世书和其它一些颂 

神作品外,从总体上说,梵语古典文学已与宗教文献相分离,成为独立发展 

的意识形态形式。 

     梵语古典文学是印度古代文学中最成熟、最富有艺术性的文学。公元前 

后产生的戏剧学专著《舞论》,是印度现存的第一部文艺理论著作。此后, 

印度文艺理论著作又不断问世,形成了世界上别树一帜的印度文艺理论体 

系。印度戏剧的创作十分繁荣,重要的梵语古典戏剧家有马鸣、跋娑、首陀 

罗迦、迦梨陀娑等。最杰出的戏剧家是迦梨陀娑,他的戏剧作品《沙恭达罗》, 

代表着梵语古典戏剧的最高成就。首陀罗迦的戏剧《小泥车》也很著名。《五 

卷书》是蜚声世界的印度梵文寓言故事集。现存最早的梵语叙事诗是马鸣的 

 《佛所行赞》和《美难陀传》,抒情诗代表作是迦梨陀娑的《云使》。自迦 

梨陀娑后,梵语古典文学的各种体裁继续向前发展,但优秀的作品不多,形 

式主义已达到无法挽救的地步,其衰亡势在必然。 

     梵语古典文学在戏剧、诗歌、故事等文学领域取得的辉煌成就,在古代 

文明世界中大放异彩。 



                              2。梵语古典文学 



     梵语古典文学继承吠陀、史诗、佛经文学和民间创作的传统,各种文学 

体裁和文体风格日益繁复多姿,在戏剧、诗歌和寓言故事等方面都取得了辉 

煌的成就。 



      (1)梵语古典戏剧 

     印度古代戏剧起源较早,公元前后已达到相当成熟的阶段,公元四五世 

纪步入高潮。它不仅是与古希腊戏剧对峙的高峰,而且在形式、风格、技巧 

等方面都远远超过了古希腊戏剧。现存剧本最早的是一二世纪佛教诗人和戏 

剧家马鸣的3部戏剧残卷。重要的古典梵语戏剧家有跋娑、首陀罗迦、迦梨 

陀娑等。印度的戏剧理论比较丰富,在世界文学理论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最早的文学理论著作是《舞论》。 

     ①《舞论》。婆罗多的《舞论》有两种传本,南方传本分36章,北方传 

本分37章。一般认为,《舞论》的原始形式产生于公元前后不久,而现存形 

式大约定型于公元四五世纪。 

      《舞论》关于戏剧起源的说明是神话化的:大梵天应众天神要求,创造 

了第5吠陀——戏剧,并由婆罗多仙人付诸实践。第一部戏剧是在因陀罗的 

旗帜节上演的。于是,大梵天出面调停,讲述戏剧的性质和功能。他指出, 

戏剧不是表现天神或阿修罗的单方面情况,而是表现三界的全部情况。戏剧 

模仿世间生活,具有各种感情,包含各种情况。它在各种味、各种情和各种 

动作中产生有益的教训,将有助于道德、名誉和寿命,增长智慧,使得世间 

安宁。 

      《舞论》自觉地把戏剧作为一种综合艺术对待,以戏剧表演为中心,兼 


… Page 104…

论音乐和舞蹈等,对印度戏剧美学的基本范畴如“情”、“味”等的研究特 

别细腻深入。作者认为:“味产生于别情、随情和不定情的结合。”所谓“味”, 

指的是戏剧艺术的感情效应,也就是观众在观剧时体验到的审美快乐。婆罗 

多认为,味有艳情、滑稽、悲悯、暴戾、英勇、恐怖、厌恶和奇异8种。与 

这8种味相应,有欢、笑、悲、怒、勇、惧、厌和惊8种常情。“别情”是 

指感情产生的原因或缘由,如剧中的主人公和有关场景。“随情”是指剧中 

主人公感情的外在表现,如语言和形体。“不定情”是指随时变化的感情, 

用以辅助和强化基本感情 (即常情)。这些别情、随情和不定情运用得当, 

就会达到和谐完美的结合,便能产生感染观众的味,而戏剧表演应该有助于 

味的产生。 

      《舞论》对戏剧艺术作了详尽的论述,是古代印度戏剧丰富的实践经验 

的总结。 

     ②跋娑。跋娑(约公元3世纪)的作品早已失传。1901年印度学者在南 

印度某寺庙里发现了取材史诗和《故事海》的13部未署名的剧本,推论是出 

于跋娑之手。这一重大发现引起了东、西方学者的巨大关注,展开了长期的 

争论,迄今尚无定论。 

     跋娑的13部剧本,6部取材于史诗《摩诃婆罗多》——《仲儿》、《五 

夜》、 《黑天出使》、《使者瓶首》、《迦尔纳出任》和《断股》;两部取 

材于史诗《罗摩衍那》——《雕像》和《灌顶》;1部取材黑天传说——《神 

童传》;两部取材于优填王传说——《负轭氏的誓言》和《惊梦记》;两部 

取材于其它传说——《善施》和《宰羊》。其中的《惊梦记》,不少学者考 

证是跋娑的作品。 

      《惊梦记》是13个剧本中最优秀的一部,被视为跋娑的代表/TITLE》作。 

全剧分6幕,描写犊子国遭到阿鲁尼王入侵,形势危急,必须与强大的邻国 

摩揭陀联姻结盟,才能保全国家。宰相负轭氏想让优填王和摩揭陀国莲花公 

主结婚。但优填王笃爱王后仙赐,不愿再娶,负轭氏只得施展计谋。他和大 

将卢蒙湿、王后仙赐出于爱国,趁优填王去国外求援时,合谋散布宰相与王 

后被火烧死的谣言,终于撮合了优填王与莲花公主的婚事,但优填王仍常常 

怀念仙赐。仙赐已被乔装成婆罗门苦行者的负轭氏带往摩揭陀国,负轭氏假 

称仙赐是自己的妹妹,委托莲花公主照看一段日子。仙赐为了协助负轭氏完 

成救国大计,默默地忍受着内心的痛苦。但她暗中察觉新婚的优填王依旧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