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世界古代后期文学史-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妇在深夜怀着无尽的情思缝制罗衣,语言精练,情味隽永,艺术上比乐府民 

歌有所提高。谢脁的新体诗,对唐代律诗、绝句的形成有一定影响。 

     南齐永明(公元483—493年)年间,沈约、谢脁等诗人把当时声韵学研 

究的成果运用于诗歌创作中,写下了大批讲究声律和对偶、形式短小的诗篇, 

被称为“永明体”。这种新体诗便是我国格律诗产生的开端,从此开始了我 

国诗歌史上由古体诗到近体诗的转变时期。谢脁是永明体诗人的代表。 



      (2)鲍照 

     鲍照(公元414?—466年),字明远,东海(今江苏涟水县)人。南朝 

宋杰出诗人。他出身寒族,少有文学才情。因献诗临川王刘义庆得到赏识, 

擢为国侍郎,后曾任秣陵令、中书舍人。临海王刘顼镇荆州,任为前军参军, 

故世称“鲍参军”。后子顼谋反赐死,他为乱兵所杀。他是代表南朝文学最 

高成就的作家。 

     鲍照现存诗作约200多首,乐府诗有80多首。他继承和发扬了汉魏乐府 

民歌的传统精神,描写广泛的社会内容。《拟行路难》18首是他的代表作, 

主要抨击士族门阀制度,如第四首: 

      “泻水置平地,各自东西南北流。人生亦有命,安能行叹复坐愁!酌酒 

以自宽,举杯断绝歌路难。心非木石岂无感?吞声踯躅不敢言。”这里,含 

蓄地抨击了门阀制度对人才的压抑,倾吐了寒士忍辱偷生的愁苦和义愤。此 

愁深重绵远,郁积不散,时刻压在诗人心上。诗人才高气盛,反遭忌恨,壮 

士失意,只有仰天长叹。 

     鲍照的乐府诗大多直抒胸臆,也有的妙用比喻,如 《梅花落》: 


… Page 93…

        “中庭杂树多,偏为梅咨嗟。问君何独然?念其霜中能作花,露中能作 

  实。摇荡春风媚春日,念尔零落逐寒风,徒有霜华无霜质。”诗中赞美了梅 

  花不畏霜露的坚贞品格,借梅花来赞美坚贞正直之士,他们像梅花一样经得 

  起严露的考验,而那些没有节操的人则像满庭杂树,虽斗艳于春日,却零落 

  于寒风,徒有其表。诗歌言短意长,是鲍照的传世名篇之一。 

       鲍照的诗歌,反映了广阔的生活画面,语言精朗雄健,气势俊逸奔放, 

  格调刚健清新,显示出卓越的艺术价值。他的七言诗隔句用韵,为七言诗的 

  发展开拓了更广阔的道路。 



        (3)庾信 

       庾信(公元513—581年),字子山,南阳新野(今河南新野县)人。南 

  北朝末年最重要的诗人。梁著名宫廷文人庾肩吾之子。初仕梁,曾任御史中 

  丞、右卫将军。42岁出使西魏,值西魏灭梁,不得返国,被留在长安,屈仕 

  西魏,累迁仪同三司。后又仕北周,官至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世称 

   “庾开府”。他虽居高官,心情也非常痛苦。后来陈朝请求北周放他回国, 

  北周因爱惜他的文才不肯放还,终于老死北周。 

       北朝的文人诗坛一直比较冷落,直到庾信由南入北,才给北朝诗坛带来 

  转机。庾信羁留北方,痛苦的生活经历使他的思想感情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他感慨身世,倾诉故国之思,并有一些描写边塞的诗。他的代表作品是《拟 

  咏怀》27首,主要抒写了他对身世的感伤和对故国家乡的思念和沉痛的心 

  情,如第七首: 

        “榆关断音信,汉使绝经过。胡笳落泪曲,羌笛断肠歌。纤腰减束素, 

  别泪损横波。恨心终不歇,红颜无复多。枯木期填海,青山望断河。”这首 

  诗意蕴丰厚,感情深沉,将诗人羁居异域不得南归的痛苦心情表达得淋漓尽 

  致。尤其“青山望断河”句,思乡情切,令人不忍卒读。诗人感叹“秋风苏 

  武别,寒水送荆轲。谁言气盖世,晨起帐中歌”。以李陵、苏武、荆轲、项 

  羽自喻,心情沉痛。这种苍劲悲凉,委婉刚健的诗风,显然是独树一帜的。 

       庾信一方面把南朝诗歌的艺术技巧带到北方,一方面又吸收了北方文化 

  的刚健淳朴之气,唾弃了南朝诗歌的浮艳柔靡。他初步融合了南北诗风,是 

  南北朝最后一个优秀诗人,也是唐诗的先驱。杜甫说:“庾信文章老更成, 

                        ①                                           ② 

  凌云健笔意纵横。” “庾信平生最萧瑟,暮年诗赋动江关。”杨慎云:“庾 

  信之诗,为梁之冠绝,启唐之先鞭。”③ 



                                 6。南北朝乐府民歌 



       南北朝是中国文学史上民歌又一次大放异彩的时代。由于南北朝的长期 

  对峙,南北政治、经济、文化等的差异很大,南北朝民歌在内容和形式上各 

  具特色。它们不但反映了社会现实,而且在艺术上也有创新。 



        (1)南朝乐府民歌 



① 《戏为六绝句》其一。 

② 《咏怀古迹》其一。 

③ 《升庵诗话》卷九。 


… Page 94…

       南朝乐府民歌以《清商曲辞》中的“吴声歌”和“西曲歌”为主,约500 

  首。此外,《杂曲歌辞》和《杂曲谣辞》中也各有少数几首。“吴声歌”产 

  生于当时首都建业 (今南京一带),“西曲歌”产生于长江中游和汉水流域 

  一带。自东晋偏安江南以来,长江流域的经济、文化得到很大发展,商业发 

  达,城市繁荣,社会比较安宁。“凡百户之乡,布市之邑,歌谣舞蹈,触处 

         ① 

  成群” 。南朝乐府民歌就是在这种柔媚轻曼的风尚中流行起来的。 

       现存的南朝乐府民歌与汉乐府民歌比较,内容显得狭窄、单调,多数是 

  比较健康的情歌,也有一些情调低级、庸俗的东西。主要原因一是因为这些 

  民歌并不是来自农村,而是来自长江流域的繁华都邑,主要反映当时都市里 

  中下层人民的生活情趣。二是统治阶级有意识的采集。南朝的封建统治者, 

  多是苟安江南、生活圈狭窄、追求声色享乐的腐朽人物。他们大多爱好民间 

  的风情小调,而且自己能弹唱。在这种情况下,乐府机关采集的自然几乎全 

  是“郎哥妙意曲,依亦吐芳词”的情歌。这些情歌多出自商贾、船户、妓女、 

  婢妾之口,它们从各个角度细致地刻画了爱情生活中的离合悲欢,无不真挚 

  感人,如: 

        “春蚕不应老,昼夜常怀丝,何惜微躯尽,缠绵自有时。”—— 《作蚕 

  丝》 

        “打杀长鸣鸣,弹去乌臼鸟。愿得连冥不复曙,一年都一晓。”——《读 

  曲歌》 

        “侬作北辰里,千年无转移。欢行白日心,朝东暮复西。”——《子夜 

  歌》 

        “杂曲歌辞”中的抒情长诗《西洲曲》,是代表南朝乐府民歌艺术最高 

  成就的诗篇: 

        “忆梅下西洲,折梅寄江北。单衫杏子红,双鬓鸦雏色。西洲在何处? 

  两桨桥头渡。日暮伯劳飞,风吹乌臼树。树下即门前,门中露翠钿。开门郎 

  不至,出门采红莲。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青如水。 

  置莲怀袖中,莲心彻底红。忆郎郎不至,仰首望飞鸿。鸿飞满西洲,望郎上 

  青楼。楼高望不见,尽日栏杆头。栏杆十二曲,垂手明如玉。卷帘天自高, 

  海水摇空绿。海水梦悠悠,君愁我亦愁。南北知我意,吹梦到西洲。”全诗 

  描写的是一个少女对她旅居江北的爱人的一年四季的相思之情,从语言的提 

  炼和诗的情调上看,是经过文人润饰的。诗中并没有出现春夏秋冬等字样, 

  而只是通过“折梅”、“采莲”、“望飞鸿”等一些带有季节特征的景物来 

  逐步转换时序。全篇将人物置于活动的环境之中,步步深入地抒发了她思念 

  情郎而不得的曲折、深沉的情绪。此诗多次采用谐音双关的手法,比喻“莲 

  子”谐“怜子”,“莲心”谐“怜心”,使诗歌显得含蓄委婉。又运用了民 

  歌惯用的“接字”法,首尾相衔,加强了诗的节奏美。结句“南北知我意, 

  吹梦到西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