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世界古代后期文学史-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中的见闻和感受,借古讽今,抨击了汉末腐败的政治,表现了对人民疾苦的 

  同情。 



        (5)东汉的文人五言诗 

       五言诗是我国古代诗歌的主要形式。汉代受乐府民歌的影响,文人创作 

  的五言诗开始出现。 

                                                                 ① 

       最早的文人五言诗是班固的《咏史》,但“质木无文”,艺术性不高。 

  此后,有张衡的《同声歌》,词采绮丽,表达技巧有一定的进步。东汉末年, 

  文人五言诗日趋成熟,艺术成就最高的是辛延年的《羽林郎》和宋子侯的《董 

  娇饶》,表现技术成熟。另外,还有许多无名氏的五言诗流传下来,以梁代 

  萧统《文选》中收入的《古诗十九首》最具代表性。 

        《古诗十九首》的作者大多是地位低下、怀才不遇的文人,诗歌主要写 

  别情、宦情。游子出门既久,思乡思家思妇之情油然而生,如《客从远方来》: 

        “客从远方来,遗我一端奇。相去万余里,故人心尚尔。文彩双鸳鸯, 

  裁为合欢被;著以长相思,缘以结不解。以胶投漆中,谁能别离此?”这里 

  的游子思妇之辞写得哀艳缠绵,含蓄有味。还有《行行重行行》、《迢迢牵 



① 钟嵘: 《诗品》语。 


… Page 71…

  牛星》、《明月何皎皎》等,都充满了怀人相思之情。 

       士人远游的目的,是为了:“何不策高足,先据要路津?无为守穷贱, 

  轗轲长苦辛。” (《今日良宴会》)当他们游宦四方,饱尝世态炎凉,宦情 

  不如意时,不免愤愤不平地慨叹:“昔我同门友,高举振六翮,不念携好手, 

  弃我如遗迹。”(《明月皎夜光》)他们既然流落江湖,也就有了知己难遇 

  的牢骚,如《西北有高楼》: 

        “西北有高楼,上与浮云齐。交疏结绮窗,阿阁三重阶。上有弦歌声, 

  音响一何悲。谁能为此曲?无乃杞梁妻。清商随风发,中曲正徘徊。一弹再 

  三叹,慷慨有余哀。不惜歌者苦,但伤知音希。愿为双鸿鹄,奋翅起高飞。” 

  全诗通过知音难觅的特定情景来抒发落寞失意的心情,如梦如幻,幽怨悲凉。 

        《古诗十九首》所反映的社会内容比较贫乏单调,但真实地反映了一部 

  分文人的思想感情,也曲折地反映了汉末动乱的部分社会现实,其艺术成就 

  是很高的。钟嵘评价它:“文温以丽,意悲而远,惊心动魄,可谓几乎一字 

  千金。”它把叙事、写景、抒情融为一体,自然、浑厚、真挚,语言浅近精 

  炼,生动妥贴,在中国五言诗歌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对魏晋南北朝和唐 

  人的诗歌创作有着很大的影响。 



                                5。汉代乐府民歌 



        (1)汉乐府民歌的采集 

       乐府是古代音乐机构的名称,乐即音乐,府即官府。乐府早在秦时已出 

  现了,秦出土的编钟上刻有篆书“乐府”二字。乐府见诸文字的最早记载是 

  在汉初。《汉书·礼乐志》说:“孝惠二年使乐府令夏侯宽备其箫管。”乐 

  府令是掌太乐 (郊庙朝会的贵族乐歌)的乐宫。到汉武帝时,扩大了乐府机 

  构,于太乐官署之外,另立掌管俗乐、采集民歌入乐的乐府官署。“至武帝 

  定郊祀之礼,……乃立乐府,采诗夜诵,有赵、代、秦、楚之讴。以李延年 

  为协律都尉,多举司马相如等数十人,造为诗赋,略论律吕。以合八音之调, 

  作十九章之歌。”① 

       汉代乐府的职能,一是组织文人写词配曲,演习排练歌舞,供皇帝以及 

  有关部门的需要。当时主要是把文人所作的歌功颂德的诗赋配上乐谱。二是 

  组织人到各地采集民歌。这些民歌主要反映了各地人民的生活和思想感情, 

  这是它不同于后代的一个最大特点。正如 《汉书·艺文志》所说:“自孝武 

  立乐府而采歌谣,于是有赵、代之讴,秦、楚之风,皆感于哀乐,缘事而发, 

  亦可以观风俗,知薄厚云。”这里说采诗的目的是为了考察民情,当然,也 

  是为了宫廷娱乐。这在客观上起了保存民歌的作用,使民歌得以记录保存、 

  流传后世。 

       汉代采集的民歌,《艺文志》所著录的共138篇,这是西汉的民歌,东 

  汉的尚不在内。采集的范围遍及黄河、长江流域,比周代采诗要广泛得多。 

       宋人郭茂倩编辑的《乐府诗集》,是保存乐府诗最完备的一部总集,共 

  100卷,辑录汉魏至唐五代的乐府歌辞及先秦至唐末歌谣,分乐府诗为12类。 

  汉乐府民歌主要收录在“鼓吹曲辞”、“相和歌辞”和“杂曲歌辞”中。 



① 《汉书·礼乐志》。 


… Page 72…

        (2)汉乐府民歌的思想内容 

       现存的汉代乐府民歌40余篇。这些民歌“感于哀乐,缘事而发”,多方 

  面地反映了汉代人民的生活、思想、情绪和愿望,极为深刻地揭示了汉代社 

  会生活的种种矛盾,具有丰富的社会内容和高度的思想性。 

       汉乐府民歌揭露了统治阶级的残暴,反映了劳动人民遭受压迫、剥削的 

  苦难和反抗。如《妇病行》,通过一个家庭的悲惨遭遇,深刻地揭露了封建 

  剥削的罪恶: 

        “妇病连年累岁,传呼丈人前一言。当言未及得言,不知泪下一何翩翩。 

  属累君两三孤子,莫我儿饥且寒!有过慎莫挞笞,行当折摇,思复念之!乱 

  曰:抱时无衣,襦复无里。闭门塞牖,舍孤儿到市。道逢亲交,泣坐不能 

  起。……”这是劳动人民的悲惨生活的缩影。 

        《平陵东》通过义公被劫的事件深刻地揭露了汉代贪官污吏像土匪一样 

  掠夺人民的事实: 

        “平陵东,松、柏、桐,不知何人劫义公。劫义公,在高堂下,交钱百 

  万两走马。两走马,亦诚难,顾见追吏心中恻。心中恻,血出漉,归告我家 

  卖黄犊。”官吏劫人勒索,逼得被害之家卖掉小牛凑钱赎人。《东门行》则 

  表现了贫苦人民的饥寒交迫、走上反抗道路的过程:“盎中无斗米储,还视 

  架上无悬衣。拔剑东门去。”反映了汉代社会矛盾的尖锐激化。 

       汉乐府民歌还反映了战争和徭役给人民带来的灾难和痛苦,如《战城 

  南》: 

        “战城南,死郭北。野死不葬乌可食。为我谓乌:‘且为客豪!野死凉 

  不葬,腐肉安能去子逃?’”这里真实地再现了一场激战后战场上留下的悲 

  惨情景,字里行间,凝结着阵亡士卒的血和泪,充满了人民对战争的诅咒, 

  笼罩着一种悲烈惨痛的气氛。《十五从军行》描写了一个老兵15岁从军出征 

  直到80岁才得回家的悲惨遭遇: 

        “十五从军行,八十始得归。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遥望是 

  君家,松柏冢累累。’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 

  舂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羹饭一时熟,不知贻阿谁。出门乐向望,泪落沾 

  我衣。”诗歌反映了战争给人民造成的家破人亡。战争和徭役是分不开的, 

  战争的负担全都落在劳动人民身上,特别是兵役制度,给人民带来了极大的 

  痛苦,读之催人泪下。 

       汉乐府民歌,还有以妇女的爱情和婚姻为题材的诗歌,这些诗歌唱美好 

  的爱情,也反映了对封建礼教和婚姻制度的反抗,如《有所思》和《上邪》: 

        “有所思,乃在大海南。何用问遗君?双珠玳瑁簪,用玉绍缭之。闻君 

  有他心,拉杂摧烧之。摧烧之,当风扬其灰。从今以往,勿复相思;相思与 

  君绝!鸡鸣狗吠,兄嫂当知。‘妃呼豨’,秋风肃肃晨风飔东方须臾高知之。” 

  ① 



        “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 

                                       ② 

  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汉乐府民歌情诗很少,这两首为古代情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