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一个美国女画师眼中的西太后-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别的宫殿了。这个宫殿位置在高处,使所有被允许进入官禁贺寿的人都能够看得见她。因为天气已渐渐寒冷,院子里、通往这个宫殿的汉白玉石级上,甚至于湖上平台的相当一部分都铺上了大红的地毯。

  拜寿将从凌晨2点开始,这是太后诞生的时辰。宝座两旁各是三个巨大的校形银烛台,插着明黄色盘金龙的巨型蜡烛,每根重达50磅。它们的高度是5英尺。通往宫殿的长长的山路上每级石级上都放上了〃寿〃字灯笼或带有〃万寿无疆〃字样的灯笼。用红色丝流苏精心装饰、标有朱红〃寿〃字的灯笼耀人眼目,将底下的整个平台、园子里的全部殿阁楼寺照得一片雪亮。

  除了因季节的不同而作的很少几个变动之外,太后诞辰的一切都与皇上诞辰相仿,只是规模更大。这是由于太后年龄比皇上的大。宫内挤满了受邀前来的许多贵妇人,有些来自清朝的发祥地——远方的满洲腹地。贵妇人们在太后诞辰时所穿的冬日宫廷服装是紫貂领加毛皮衬里、镶边的缎袍,上面也像夏日的宫廷服装一样极其考究地绣了金的双龙。夏天别致的头饰也被冬天的毛皮帽子代替了。帽子前面一排珠宝,顶上也很考究,缀有宝石。不论是冬天还是夏天,头饰两侧那两簇鲜艳的花朵总插在那里。

  在中国,寿诞的庆贺一向与祖先牌位前的祭奠仪式相伴相随,祝寿活动中太后不得不数次去北京。而庆寿仪式本身也相当累人。她那万分忧虑,再加上竭力使事情看得过去。竭力在所有这些仪式中把角色扮好的努力,使这次无奈的69岁诞辰的庆典对这位中国皇太后来说毫无快乐可言。她发现她试图控制的这个帝国正处在一种极为危险的境地——边境上是战争威胁,各种各样错综复杂的外交关系有待进行处理,内部又时起叛乱。
 
第二十四章 紫禁城内廷
 

  颐和园一向是太后最喜爱的皇宫,而拳民运动后,联军占领了北京,北京的宫殿全都驻扎了军队,损坏极其严重,这样一来太后更想一年四季留在颐和园了。现在的情况是,她春天尽可能早地离开京城来到这里,一年住上八九个月,只在冷得住不下去时才离开。颐和园有一个用炉子从地下供暖的系统,但太后从不使用,类似于火盆的中国式小瓷炉产生的暖气又很难满足庞大的宫殿。不过她不怕冷,单单冷并不足以影响她,但官员们冬天里走长途来颐和园极为不便,她在天气变得非常冷的时候回到紫禁城为的只是这一点。军机大臣和亲王们在颐和园附近都有夏日别墅,但每天还有数千名官员不得不从京城赶来。 
  朝廷回紫禁城的时间已来临,太后寿诞的庆典过后不久,皇上、太后就回北京城住了。我离开颐和园之前,皇后提出让我第二天准时去紫禁城,帮着接太后的驾,因为我像往常一样比朝廷提前一天离开颐和园去美国公使馆。每次太后搬迁居住地,皇后和公主、宫廷女官们都比她先行几个小时,站在她所居住的宫殿门槛上等她来时接驾。接驾时要盛装,因为这像太后的所有其他事情一样,是场仪式。

  1903年12月慈禧皇太后回皇城过冬的那天是北京的一个典型的冬日。气候清冽,气氛极为醉人,有如香按酒。叫人像吸食了长生不老药似的。太后从一处宫殿到另一处宫殿的〃巡幸〃过程中,遇上的总是英国人所称的那种〃女王的天气〃。

  北京城由三个城组成——明故城。无故城和皇城。紫禁城在皇城之内,它带角楼的城墙外围了条护城河。穿过皇城某处大大的城门,越过运河上的一座汉白玉石桥,不久紫禁城漂亮的宫墙和高大的宫门就在望了。红色的外墙经风雨和岁月的消磨褪变成一种令人陶醉的半红半灰色,与美丽而傲岸的角楼一起在护城河波澜不兴的水面上反映出倒影来,显得非常别致。我们坐着轿子在护城河边的另一边顺着高地一路而行,直到一座汉白玉石桥(过去是吊桥)上。过了这桥就是煤山脚下八旗兵营前的紫禁城大门了。经过特别安排,我们的轿子被允许进入紫禁城。但即使进入里面的门之后,仍然需要在高墙之间弯进弯出,穿过一道道巨型大门和满缀着大铁钉和装饰性钢球的厚重的木门。这条路两旁的高墙下一溜搭着供门卫和士兵住宿之用的木棚,每个木棚前有块窗似的挡板,空隙处都用纸糊着。里面是水泥砌的高台,中国北方人用作床的。这东西下面有个地方可升火,他们晚上就靠睡在热床上保暖,身上只盖一点儿。

  过了最后一个棚子,我们的绿色官轿就被在两面高墙之间放了下来,前面就是禁门了。我们在这里换乘等着我们的红色宫轿。我们被抬着很快又过了一道道门,在迷宫一般的墙间穿行。所有的院子都铺着大块的汉白玉石板,墙高门厚。最后我们来到一个漂亮的院落,只见站在一棵美丽的柏树横斜的枝条之下的,是盛装的皇后和众公主,已经在等待太后的到来了。这些人站在那里真好看,身着鲜艳的宫廷服装,太阳光在她们缀着宝石的毛皮帽子上闪烁,还给她们头发上艳丽的花添上了一丝自然的色彩。我那度身制作的朴素的外国袍子在这些服饰漂亮的贵妇人明亮的一队中成了惟一的黑点。

  没多久萧笛演奏出了〃御用颂歌〃的古怪音调。院子的庞大的木门大开,太后的队伍已经在目。鲜衣丽服的太监分成两排,身子僵直、步伐庄严地向前走来。皇后示意了一下,叽叽喳喳的公主们顿时鸦雀无声,各自站好位置。轿夫跨过了门槛,太后在她的敞轿里坐得笔直。她一进宫门就把封闭的轿子换掉了,嫌气闷,但外出时又不得不乘坐它。随着太后越来越近,女官们仿佛是着了电,齐唰唰地行礼如仪,嘴里重复着那句通常的请安语〃老祖宗吉祥〃,我也跟着一起说。太后叫在院子中央停下轿子,走了出来。我迎上前去向她致敬。她拱拱手,说希望我在紫禁城内能过得快乐,不过这地方墙太多、门太多,经过颐和园的一番空旷明亮之后,难免枯燥,叫人喘不过气来。谈了几分钟之后,她走进御座房,皇后和女官们跟了进去。

  紫禁城内太后的御座房前的院子四面围着结实的院墙,墙上所开门窗的形状都很奇特,每隔一定的距离还有黄绿瓦片砌成的装饰性图案。正前方的院墙中央是大门,双扇木门刚刚为太后进来打开了。有两间屋子通到御座房的廊子,廊子变成了一块三面有墙的狭长地带,这完全不同于颐和园中的任何廊子。颐和园中的廊子不论在建筑物之前还是之后,都是一直到底的。

  进入御座房,我立即被这中央大殿之美——布局的匀称、色彩的昏暗而绚烂——吸引住了。我见过的所有内部安详、和谐的中国房室之中,这似乎是最最令人满意、最最具有观赏价值的。它那暗红色的墙壁、漂亮的藻井颜色明亮,发出金光;它那有着精雕细琢的穹隅的中央穹顶涂着明晃晃的原色,被半朦胧调和成一种醇美的和谐,因为它没有灯笼,是用下面的窗户采光的。

  紫禁城几个宫殿的穹顶对其内部非常有效,使之变得高大宽敞了,它们奇异的特征是,从宫殿外面是无法看见它们的。屋顶美丽的直线及其上翘的檐角仍是那么安详而朴素,其纯真并未受到侵害。

  大殿用极为光滑的大块黑色大理石铺地,墙壁和天花板的明亮的美在上面朦胧地反映了出来。一侧的正中有个低低的丹陛,铺有富丽堂皇的地毯,地毯上放着古旧的大宝座和红漆的脚凳,乌木的框子,镶嵌着景泰蓝——其后的三扇屏风是青铜的,上面有浅浅的风景浮雕。每扇屏风上用金字写了首诗,给这青铜器的昏暗的笨大厚重添上了一抹恰到好处的亮色。

  这一堂皇的大殿两旁是通往左右两侧房间的木门,上面装饰着高高隆起的馈金巨型龙浮雕,分别通往左右两侧的房间。这些门总是开得大大的,门桅上挂着厚厚的缎子门帘。大殿前后几乎全是玻璃,支撑屋顶的柱子两旁完全是窗户——下面一半是玻璃的,上面糊着透明的高丽纸。

  在太后的示意下,我跟着女官们来到右边的房间里,这里是她白天所用的。她的起坐间通到廊子,两面有窗,十分明亮,与御座房的昏暗而绚烂形成鲜明的对比。太阳光从窗户里涌进来,用以观花的植物、欣欣向荣的花朵、大彩盘里堆得高高的水果、窗下有缎子靠垫的长座、女性风格的流露、淡雅的香气,甚至小小的佛龛——一切都表明了女主人的个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