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尊之数。万佛寺内部分为三个殿堂,当中一间里供着佛祖坐像。这所庙中还有一尊著名的佛像,是被赋予了特殊的神圣性质的,1900年外国军队占领期间被丢进了下面的湖里,摔得粉碎。太后似乎对外国人劫掠他们的寺庙比什么都痛心。中国人在宗教问题上极度宽容,他们不明白为什么我们对除我们的教之外的任何宗教采取这种态度,不明白为什么我们对除我们自己的崇拜之外的任何别的崇拜是如此鄙视。
中国人据说是憎恨外国人的。他们当然没有多少爱的理由,也没有理由一定要钦佩我们过分夸大了的文明。欧洲耶稣基督的军队在中国烧、杀、破坏,其野蛮的的程度与异教徒毫无二致,而且在许多场合其残酷比后者有过之而无不及。
万佛寺所处的那座山后面的斜坡上是旧颐和园的遗迹,它是50年之前被欧洲军队摧毁的。这之后,居住的宫殿都改变了位置,聚集到了湖的南畔。太后几乎已经把颐和园1900年那场灾难的痕迹完完全全地掩盖了,但这些从前的颐和园的遗迹却留存着,而它们也并不破坏风景。正相反,时间愈久它们就显得愈别致,给这明媚的园子抹上了一抹暗色,使其更显出其无穷的魁力。距遗迹不远处是一个小湖,周围修建着明快的殿阁和一座奇异的塔楼似的建筑,是用作私人的寺庙的。这里有码头和小船,仿佛风光商施的旧威尼斯。不过我们来此总共只一次而已。这美丽的地点与一些不愉快的联想结合在一起,太后似乎并不想来。兜风时往旧颐和园所在的方向而行好像也使她伤心,因为她婚后早年的生活就是在这些现在已土崩瓦解的废墟中度过的。
从颐和园内最高的山上可以看见通往京城的道路。有时候太后和女官们会呆在一些凉亭里看马车、轿子和其他交通工具来来往往。有几次我们看见皇上在京城的什么仪式结束之后带着他的扈从从特地为他清了道的路上回来。太后自己会首先发现他,说道:〃皇帝来了。〃于是皇后和女官们全会来看,从这么远的距离外看皇上是不违反礼仪的。从颐和园的高山上看到的公路就是太后和皇后所见外面世界和普通百姓的全部了,无论在三海还是紫禁城内都无法看得到远处的什么,也没有任何往围墙外面看的机会。中国帝后外出(这通常也不过是从一处官殿前往另一外宫殿)时,车驾将过之处沿途插了别致的三角旗,警告平民百姓圣驾将从这里经过,这路某时至某时由他们专用。车驾经过的若干时间之前和车驾经过之后的若干时间内任何行人和交通工具都不得通行。北京城内,正处于宫廷队伍预定路线的街道,其居民这段时间里都被关在自己的家里,不许出门。遇有交叉的横路,十字路口都挂起了幕布,将居民挡在御道外面。帝后巡幸所至,道路都是用黄沙铺地的。
第十八章 中秋节——绘制太后的肖像
我们总觉得中国人非常不容易动感情,很不喜欢享受和娱乐,但中国的民间节庆是那么的多,而且社会的各个阶层都广泛参与,超过了世界上任何国家——也许除日本之外。人们从上到下普遍一心一意认真而快乐地投入这些庆祝活动,而宫中对所有的民间节庆也像对宗教仪式一样,其热情显然丝毫不亚于平民百姓。
中秋节俗称团圆节,这时月亮正满,它理所当然地也在宫中得到相应的庆祝。在这些节庆日子宫中戏楼里总有演出,其中有一出戏就是敷演中秋节的传说的。传说是这样:有一天一个皇帝接待了一位来访的仙女。仙女临去时赠送给皇帝一株仙草,说如果他吃了仙草就会长生不老。仙女来过之后不久,皇帝就被叫了出去,暂时把礼物给遗忘了。仙草一直躺在桌上。皇帝不在御座房的时候,一个年轻的侍女走了进来,见到桌上的仙草,她带着孩子气的好奇心理尝了一尝,觉得味道不错,就把整整一株全吃了下去。当皇帝重新想起仙女给他的宝贵礼物之后,赶忙返回御座房,要将它从桌上取走。但他震惊地发现,仙草已经失踪了。他得知只有那小侍女到御座房来过之后,就将她叫来问,想知道她把仙草怎么了。当他发现她已将仙草吃了,就下令处死她,以便弄回仙草。太监们还没来得及执行他的旨意,咒语开始应验了,小侍女感到自己长出了长生的翅膀。凭借着这副翅膀,她飞上了天,躲进了月宫。她至今仍生活在月宫里,带着她的宠物小白兔,那是她飞离地面时抱在怀里的。她现在是神仙了,在月宫中合着不死药,白兔也分享着她的长生不死,总在月宫门槛上对外张望着。
这出以小侍女为主角的戏是太后的演员在中秋节那天演的,那天的最后一出是我所见过的最美的舞台造型之一。中国人的灯彩装饰取得了最具艺术性的效果,采用的手法也最为简单。舞台上呈现出一个满是发光的莲花的湖,圆圆的月亮在上面浮动。湖心一朵巨型莲花上泰然而安详地坐着一尊巨大的金佛,发光的鸟作为长生不死的象征在湖的上方盘旋。据认为整个造型所表现的是佛教中的涅集,这时灵魂融人了大自然,成为大自然的一份子。真像童话一样!
女官们是在太后的包厢里用的晚餐,这美丽的灯彩造型还未完全结束,我们就不得不匆匆赶去加入皇上、太后了。他们已经动身去花园,庆典仪式将在那里举行。皇上、太后和女官们像往常去赴大典一样穿了盛装,那长长的队伍之中另有数百个太监手提灯笼相伴前行。全体像一条通体发光的巨大的长虫,婉蜒地过了长廊和花园小径,来到万佛寺下湖上宽敞的汉白玉石平台上。
这里,庞大的汉白玉石牌楼前的空旷地带竖起了一幢灯彩灿烂的花牌楼,还摆着一张供桌,上面供着通常那些堆叠得高高的水果,还有花和酒。月光柔和地照耀着,而在西方,落日的壮观仍然未消。为中秋节而搭建的牌楼全由菊花构成,上面题着〃桂华皎洁〃,宇是用一朵朵白花拼起来的,仿佛发光的星星。
皇上、太后首先向月亮弓身伏拜,将所献的花放上供桌。然后皇后和女官们也在太监好听而有节奏的吟诗声中照此而行。中国人的〃宣叙调〃是很有音乐性的,在外国人听来,比他们的音乐好听得多。太监们所吟的那首咏月诗由两种声音以交替的节奏吟诵,效果极好。吟诵完毕之后,供品被付之一炬,被焚化的还有一根根香料和一个个纸剪的稀奇古怪的图案。所有这些都被浇上了供桌上能助燃的酒,月光下火苗窜得比平台中央的大铜鼎上巨大的香炉高出了许多。这样的场面真是难得一见——锦衣丽服的女官们拥着太后和皇上围在火光冲天的香炉四周,香炉里窜出的火苗将她们服装上的珠宝和金绣照耀得眼花缭乱。手提灯笼的太监在这光彩夺目的中心外形成了一圈亮度稍逊的光。这幅奇异的图画上方,明亮的中秋月放射出难得的灿烂光芒,仿佛是想显示它自己无愧于这光彩夺目的一群的顶礼膜拜。
待到香炉里不再有火苗窜出,待到香炉盖的缝隙里唯有香料的白烟袅袅盘上,皇上、太后就走了。打着灯笼的队伍跟着他们来到湖畔,汉白玉石平台下停泊着宫中所有的船,全都被照耀得雪亮。皇上、太后下船时,太监们高高提起手中明晃晃的灯笼,或是沿平台站着,或是跪在通往水中的台阶上。御船两旁的两条船上,太监们举起手里的灯笼来表现〃安〃、〃丰〃两字。千万只灯笼在湖中形成倒影,湖水亮成一片,在五颜六色的灯光下翩翩起舞。西部的天空仍然留有一抹淡淡的落日的余晖,而灿烂的月亮的倒影已经像液体的钻石一般在湖面上到处闪闪发光了。当我们到达御码头时,那两根高柱上弧形的大灯在湖面上映出了弯弯曲曲的长长的倒影,忽闪忽闪地伸展得很远,其赏心悦目几乎并不比圆圆的月亮逊色。
虽说宫中这些节庆每次我都参加的,但我的绘画工作并非停滞不前,不过我盼望有更多机会来静静地研究太后的这幅肖像,盼望在工作上能有稍微再多一点自由。我还觉得我需要更多时间来画。我热切地希望在太后不摆姿势时也能画几笔,最后决定请求她允许我上午为她画过一会儿之后不再跟随她和女官们去散步,而是接下去画。当我发现了太后性格中如此迷人的一面之后,即使将这些愉快的散步放弃一次,对我都是一大损失,但我感到这事别无其他选择。有几次太后勉强同意我不跟着去,可她似乎是觉得把我丢在一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