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乙 智者之完成。。。。。。。。。。。。。。。。。。。。。。。。。六八七
四 天台學之演變。。。。。。。。。。。。。。。。。。。。。。。。。六九一
甲 荊溪與法相華嚴及禪之對抗。。。。。。。。。。。六九一
乙 宋代山內山外與華嚴及禪之辨。。。。。。。。。六九二
丙 藕益援禪法相入天台。。。。。。。。。。。。。。。。。六九三
五 天台學之述要。。。。。。。。。。。。。。。。。。。。。。。。。六九三
六 天台學與禪律淨密之關係。。。。。。。。。。。。。。。六九五
第三節 如來禪演出賢首教。。。。。。。。。。。。。。。。。。。六九七
一 賢首學之根據。。。。。。。。。。。。。。。。。。。。。。。。。六九七
二 賢首學之先河。。。。。。。。。。。。。。。。。。。。。。。。。六九七
三 賢首學之成立。。。。。。。。。。。。。。。。。。。。。。。。。六九九
甲 杜順之法界三觀及十玄。。。。。。。。。。。。。。。六九九
乙 智儼之六相五教。。。。。。。。。。。。。。。。。。。。。七00
丙 賢首之三時十宗。。。。。。。。。。。。。。。。。。。。。七00
四 賢首學之演變。。。。。。。。。。。。。。。。。。。。。。。。。七0三
甲 慧苑之刊定。。。。。。。。。。。。。。。。。。。。。。。。。七0四
乙 清涼之恢宏。。。。。。。。。。。。。。。。。。。。。。。。。七0四
丙 圭峰之斂削。。。。。。。。。。。。。。。。。。。。。。。。。七0五
丁 宋以來之衰弱。。。。。。。。。。。。。。。。。。。。。。。七0五
戊 明清來與天台之對抗。。。。。。。。。。。。。。。。。七0五
五 賢首學之述要。。。。。。。。。。。。。。。。。。。。。。。。。七0六
六 賢首學與禪律淨密之關係。。。。。。。。。。。。。。。七0八
第四節 賢首學與天台學之比較。。。。。。。。。。。。。。。七0九
一 五教與化法四教。。。。。。。。。。。。。。。。。。。。。。。七0九
二 十儀與化儀四教。。。。。。。。。。。。。。。。。。。。。。。七一0
三 三時與五時。。。。。。。。。。。。。。。。。。。。。。。。。。。七一一
四 同別圓與兼純圓。。。。。。。。。。。。。。。。。。。。。。。七一二
第五節 結論。。。。。。。。。。。。。。。。。。。。。。。。。。。。。。。七一三
第四章 禪台賢流歸淨土行。。。。。。。。。。。。。。。。。。。。。七一五
第一節 依教律修禪之淨。。。。。。。。。。。。。。。。。。。。。七一五
一 無量佛剎。。。。。。。。。。。。。。。。。。。。。。。。。。。。。七一六
二 彌勒內院。。。。。。。。。。。。。。。。。。。。。。。。。。。。。七一七
三 彌陀淨土。。。。。。。。。。。。。。。。。。。。。。。。。。。。。七一八
第二節 尊教律別禪之淨。。。。。。。。。。。。。。。。。。。。。七二0
第三節 透禪融教律之淨。。。。。。。。。。。。。。。。。。。。。七三0
一 禪宗之淨。。。。。。。。。。。。。。。。。。。。。。。。。。。。。七三一
二 台教之淨。。。。。。。。。。。。。。。。。。。。。。。。。。。。。七三八
三 賢教之淨。。。。。。。。。。。。。。。。。。。。。。。。。。。。。七四三
第四節 奪禪超教律之淨。。。。。。。。。。。。。。。。。。。。。七四六
一 汎源。。。。。。。。。。。。。。。。。。。。。。。。。。。。。。。。。七四七
二 切因。。。。。。。。。。。。。。。。。。。。。。。。。。。。。。。。。七四八
三 碩果。。。。。。。。。。。。。。。。。。。。。。。。。。。。。。。。。七五0
四 轉流。。。。。。。。。。。。。。。。。。。。。。。。。。。。。。。。。七五二
第五章 中國佛學之重建。。。。。。。。。。。。。。。。。。。。。。。七五四
第一節 略指所依。。。。。。。。。。。。。。。。。。。。。。。。。。。七五四
第二節 教史概觀。。。。。。。。。。。。。。。。。。。。。。。。。。。七五四
第三節 博究融匯。。。。。。。。。。。。。。。。。。。。。。。。。。。七五六
第四節 綜攝重建。。。。。。。。。。。。。。。。。。。。。。。。。。。七五八
第一章 佛學大綱
│施
│戒 天人乘──┐ │一
圓寂──如實而無可取之空 法性空慧│菩│忍 │人│
│ │進 聲聞乘──┤ │切
大乘以佛為本─────────佛性──法界圓覺│薩│定 │ │
│ │慧 般 若 │間│有
妙覺──極空而無可捨之識 法相唯識│道│方 方 便 │
│願 大慈菩提心 │情
│力 │
│智 │界
本學期講中國佛學。前天講的議印度佛教,可以作為敘言;今天這個圖表,可以
作為中國佛學的大綱。現在先將這圖表作一個簡括的認識;上面「大乘以佛為本」,
即所謂佛法,也就是佛法界。最下面的水平線上為「一切有情界」,也就是眾生法或
眾生法界。此眾生界有二線通到當中的「佛性」;佛性一線通到佛。這佛性可以看成
是眾生與佛相通的心法,即平常所謂「心佛眾生」。由此,我們可以看出佛、心、眾
生的不同,同時又可以看出眾生、心、佛的相通。
佛性以下和眾生界以上,是佛所說的教法。這些教法,一方面是佛所證的法,一
方面是就眾生的機宜和接受的可能性所施的教法。圖中的佛性,即是眾生可能接受佛
陀教化的可能性。道個可能性,非常緊要。如果眾生洠в锌赡苄裕床荒芙邮芊鹜拥
教化。所以佛陀的教化,雖以一切有情為對象,但也要觀察眾生的機宜和接受的可能
性,才能說出適應眾生所急切需要的教法來。圖中的教法,即是佛陀觀察眾生的機宜
而施設的。
以上將圖表作了一個概略的說明,下面再詳細地分開來講。
大乘以佛為本:大乘法即佛自證法,亦即依佛本願力以教化眾生的法。所以只要
說到大乘法,就應本佛能證所證之心境為本伲7ㄈA經上說:「三世諸佛皆以一大事
因緣故出現於世,所謂為令一切眾生開示悟入佛之知見故」。又說:「諸法實相,唯佛
與佛乃能究竟」。所謂佛之知見和諸法實相,就是佛的自證法界,亦即大乘法的本。
此處所講的佛,即佛法界或佛陀的自證法界,也可說是三種身土法性身、法
性土,受用身、受用土,應化身、應化土。二身、十身,減少增多都可以。如果再分
類來講,可以分為無上涅槃與無上菩提;但綜合起來說,只消一個佛字。
涅槃是梵語,意譯為「圓寂」。在中國,一般人把圓寂二字亂用於人的死亡,這
是一個絕大的錯铡A寂的本義,是功德圓滿、過患寂滅的意思;此已不但是三乘的
涅槃寂滅,而是無上圓滿的大寂滅。菩提譯為覺,無上菩提即無上「妙覺」。此種無
上菩提無上涅槃的轉依果,即名為佛。佛、是從二轉依的總相來講。若分開來說,即
如上面所說的菩提與涅槃。關於這方面講得較詳細的,如佛地經上的五法:第一清淨
法界,即此中所講的無上涅槃;無上菩提,即是四智大圓鏡智、平等性智、妙觀
察智、成所作智。就是說,妙覺或無上菩提,是此四智的總體;此即所謂佛,也就是
大乘法的根本。這在密宗的教義裹,講五方佛或五智法身,亦即此五法,不過將清淨
法界的名字改為法界體性智而已。此五法也可以配三身來講:清淨法界為四智之真實
性,即法性身。所成四智真實功德,就是自受用身;依四智中之平等性智與妙觀察智
,成他受用身;合自受用與他受用曰報身。依妙觀察智和成所作智成應化身。五法與
三身相攝如此,但總括而言之曰佛。
依大乘根本佛法來教化眾生時,就要所化的眾生是否有與佛法相通的共同性? 有
此共同性,又是否可以領受佛法教化,乃至有否成羅漢與成佛的可能? 這種共同性,
即是可以教化成佛之可能性,亦即佛性。眾生與佛雖有相通的共同性,但在相通的共
同性之上,仍各有不同的相用和德能;所以眾生與佛,又是截然不同的。
就佛與眾生的共同性說,即顯示:佛原也是由眾生而成的,他不過是已成佛的眾
生;猶未成佛的眾生,未來也可以成。有此共同性,不但可以接受佛法,而且還有一
種成佛的可能性,若只有共同性而無可能性,眾生仍不能轉變成佛。譬如說茶壺中有
空,房屋中也有空,空與空是共同性,但因茶壺與房屋德相和業用各各不同,所以雖
有共同的空性,而牠那德相和業用仍不能轉變。然而眾生不同,它不但有與佛的共同
性